03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考点热度 ★★★★☆
内容索引
核心考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核心考点二 常见热力环流
核心考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
考点 高考考查点和知识点 预测
大气的受热过程 (2021 山东卷,14-15)雾与天气 (2021浙江卷,27)海雾 (2021广东卷,12-14)逆温 ﹝2021湖南卷,18(2)﹞下垫面与气温 (2020年浙江卷,10-11)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点预测:在高考中,选择题主要以图表材料切入,要求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大气的水平运动
热力环流 (2021全国乙卷7、8)城市热岛效应 ﹝2020年全国卷Ⅱ,6-7﹞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6-8)大气热力环流 (2019年海南卷,19-20)大气热力环流、山谷风 (2019年江苏卷,19-20)大气热力环流、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的水平运动 (2020年浙江卷,25)大气的水平运动 (2020年天津卷,13)近地面大气的水平运动
核心考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该传输过程可以划分成三大主要环节,如下图所示。
2.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1)解释昼夜温差大小的原因
(2)“高处不胜寒”: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3)全球变暖:温室气体增多,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增强,气温升高;同时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
(4)烟雾防冻:增强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增强。
(5)温室大棚: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
(6)果园铺沙石:昼夜温差增大。
考法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雾的形成(题型预测:选择题)
(2021山东卷,14、15)“克拉香天气”出现在越南沿海地区,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雾天伴随濛濛细雨的天气,这种天气在越南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出现的几率更大。下图示意克拉香天气出现时段的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越南北部沿海出现克拉香天气的几率更大,主要因为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 )
①风速小②地面温度低③地势低④空气湿度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克拉香天气易出现的时间段是( )
A. 2~4月 B. 5~7月 C. 8~10月 D. 11~次年1月
【答案】1. A 2. A
【解析】1.““克拉香天气”出现在越南沿海地区,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雾天伴随濛濛细雨的天气”,雾存在的时间较长,应该考虑风力较小,雾不易消散,越南北部沿海东部有海南岛阻挡东风,且海域面积狭窄,风力小于南部沿海,①正确。雾的形成需要水汽凝结,图中风由海吹向陆地,带来水汽,水汽遇到冷的下垫面凝结形成雾,②正确。北部沿海、南部沿海地势都比较低,③错误。北部沿海、南部沿海沿海空气湿度都大,④错误。A正确。故选A。
2.图中风向不是西南风、东南风,因此时间不会是夏季,BC错误。11~次年1月是冬季,应该吹北风,D错误。2~4月是冬夏季风转换的季节,气温逐渐回升,风向由海转吹向陆地。此时陆地气温较低,因此海洋暖湿气流遇冷下垫面凝结形成雾,A正确。故选A。
(2021浙江卷,27)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当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时,空气中的水汽易冷却凝结成雾,大多数海雾均属此类。风力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海雾的形成。西北太平洋是全球海雾频发的海区之一。
材料二图一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二为图一中甲地不同风向下成雾频次图﹐图三为西北太平洋沿145°E经线上成雾频次时空分布图。
(1)甲地最有利于海雾形成的风向是_________。145°E经线上﹐每年3月至6月﹐海雾频发南界不断往_______(填方位)移动。
(2)简析甲地所在海区风力过大、过小均不利于海雾形成的原因。
(3)从水汽来源的角度﹐分析甲地夏季海雾频发的原因,并说出甲地所在海区夏季海雾对海运影响较大的理由。
【答案】(1)西南;南
(2)过大,不利于水汽凝结;过小,不利于水汽输送。
(3)原因:暖流表面温度更高,蒸发量大;多偏南风,利于暖湿空气输送;理由:夏季航运繁忙;海雾范围广。
【解析】
(1)读甲地不同风向下成雾频次图可知,当吹西南风时,甲地最容易形成海雾。根据西北太平洋沿145°E经线上成雾频次时空分布图可知,145°E经线上,每年3月-6月,成雾频次的等值线向低纬弯曲,即海雾频发南界不断往南移动。
(2)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多数海雾都是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时,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成雾。当风力过大时,水汽易蒸发,不易凝结;当风力过小时,输送的水汽量有限,不利于形成海雾。
(3)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地受日本暖流影响,夏季暖流表面温度更高,蒸发量增大,水汽增多;且根据图中7月等压线可知,夏季多偏南风,利于暖湿空气向北输送,流经北侧较冷的海面易形成海雾,因此甲地夏季海雾频发;北极航线主要通行时段为北半球夏季,所以甲地夏季航运更为繁忙,结合上题可知,甲地夏季海雾频发的南界往低纬延伸,表明夏季海雾范围扩大。因此,甲地所在海区夏季海雾对海运影响较大。
考法二 大气的受热过程——逆温(题型预测:选择题)
(2021广东高考真题)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
A. 山峰 B. 平原 C. 谷地 D. 丘陵
2. 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是( )
A. 日落前后,大风呼啸 B. 正午时刻,雨雪交加
C. 午夜时分,浓云密雾 D. 日出之前,晴朗无风
3. 黄河源地区冬季辐射逆温多发是由于( )
A. 锋面气旋多 B. 下沉气流盛行 C. 准静止锋强 D. 热力对流强盛
【答案】1. C 2. D 3. B
【解析】1.冬季在谷地或盆地形成辐射逆温的时候,由于坡地近地面空气冷却,冷空气沿斜坡地形沉入谷底或盆地,则可加强因辐射冷却作用而形成的逆温效应,C正确。山峰被周围大气包围,山峰与大气的接触面小,大气的交换频繁,山峰地面温度降低对周围大气影响较小,不易形成逆温,A错误。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冬季易受冷空气影响而多大风,大气流动性强,不易形成逆温,B错误。丘陵海拔较低,地形起伏平缓,空气流动性也较强,不易形成逆温,D错误。故选C。
2.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出现时地面温度低,近地面气温低,一天中日出之前气温最低,晴朗无风,空气流动性差,近地面大气易受冷地面的影响,D正确;日落前后、正午时刻地面温度较高,近地面大气气温较高,AB错误;浓云迷雾,大气逆辐射强,地面不易强烈辐射冷却,C错误。故选D。
3.黄河源地区冬季地面温度低,气流冷却下沉,下沉气流盛行,地面冷空气堆积,导致辐射逆温多发,B正确;锋面气旋、准静止锋均多上升气流,容易形成降水,而逆温出现时大气较稳定,AC错误;冬季气温低,热力对流弱,D错误。故选B。
变式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2021·广东·高三月考) 光伏电站建成后,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改变了原有的地表性质,对电站内近地面(位于电池板下部,高2m)及高空(位于电池板上部,高10m)的气象状况产生一定影响。如图示意某日我国某大型光伏电站站内与邻近的站外空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站内与邻近的站外水汽含量相差不大,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白天,四个测量点空气相对湿度差别不大,主要是因为白天( )
A.地表升温慢 B.大气对流强烈
C.风速较大 D.大气层结稳定
7.夜晚站内10m高空的空气湿度大于站外10m高空,反映出太阳能电池板的存在导致( )
①白天,地面吸收的短波辐射减少②白天,地面吸收的短波辐射增加③夜晚,地面释放出的长波辐射减少④夜晚,地面释放出的长波辐射增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6.B 7.A
【解析】6.白天,在强烈的太阳辐射照射下,地表升温快,对流旺盛,大气层结不稳定,大气通过对流、湍流等形式进行水热交换,各测量点空气相对湿度差别不大。AD错误,B正确。白天对流旺盛,站内与邻近的站外温差小,风速较小,C错误。故选B。
7.由材料可知,站内与邻近的站外,水汽含量(绝对湿度)相差不大,因此大气温度越高,饱和水汽压越大,相对湿度越小。站内10m高空的夜晚空气湿度大于站外10m高空,反映出站内10m高空的夜晚气温低于站外10m高空。白天,太阳能电池板阻挡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所以地面积累的太阳辐射减少,升温较少,①正确,②错误;夜晚,由于地面温度比站外低,地面释放出的长波辐射也较弱,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因此站内10m高空的气温相对较低,相对湿度较大,③正确,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变式二 大气的受热过程
(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某绿洲与附近沙漠气温日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该绿洲所在地区与图示日期最可能是( )
A.宁夏北部、2月下旬 B.新疆南部、4月上旬
C.甘肃西部、7月上旬 D.内蒙古东部、6月上旬
9.该日,绿洲( )
A.下午地面辐射强于沙漠 B.气温变化幅度小于沙漠
C.傍晚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D.日出前和沙漠温差最大
10.该日图示时段(北京时间)中,绿洲与附近沙漠之间风向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
A.5:00~7:00 B.9:00~11:00
C.12:00~14:00 D.16:00~18:00
【答案】8.C 9.B 10.A
【解析】8.图中沙漠和绿洲一天中的最高温接近34℃,最低温接近15℃,由此可得知,此时应该为我国夏季,时间为6、7、8月份;再根据气温最高温出现时间应该为当地14点左右,图中显示此时北京时间为15点左右,可知该地经度越在105°E左右,故C正确,A、B、D错误。
9.读图可以判断出该日绿洲的气温变化幅度小于沙漠,B正确。由第一小题可知,可知该地经度约在105°E左右,下午应在北京时间13点之后;夏季我国西北地区傍晚时间应在北京时间21点之后,图中下午沙漠气温高于绿洲,说明下午沙漠辐射强于绿洲,图中信息显示傍晚降温速率绿洲小于沙漠,A、C错误;图中显示绿洲和沙漠温差最大应在北京时间9点左右,即当地时间8点左右,而夏季昼长夜短,日出时间应是当地地方时6点之前,D错误。故选B。
10.根据热力环流原理,方向发生明显改变的时间是在沙漠和绿洲两者之间温度发生明显变化时。图中信息显示,北京时间21:00前后至次日6:00前后,沙漠温度高于绿洲,其它时间绿洲温度高于沙漠,因此在北京时间6:00前后和21:00前后,绿洲与附近沙漠之间风向发生明显变化。故A正确,B、C、D错误。
核心考点二 常见热力环流
1.海陆风
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
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②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下沉距离之外。
考法 常见的热力环流(题型预测:选择题)
(2019·江苏高考真题)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下左图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下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
A.B.C.D.
2.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上右图中
A.①增大 B.②增大 C.③减小 D.④减小
【答案】1.AD 2.BC
【解析】1.云层的本质是小水滴,云层是水在温度升高的条件下蒸发形成水蒸汽并达到过饱和的状态,又吸附了空气中的的凝结核而产生的。因此,三峡库区云海的形成过程是库区表层的水分受热膨胀上升,盛行上升气流,形成水蒸气,吸附凝结核在高空形成了云海,而库区周围地方则盛行下沉气流。因此正确答案选A D ,B C错误。注意水的区域对应云海,盛行上升气流。
2.云层会阻挡太阳光,云层多时对太阳的反射增强,从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因此①减小④增大,地面受到的太阳辐射减弱,增温减弱,因此地面辐射减弱,③减少。云层多,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②增大。正确答案选B C, A D错误。
变式 热力环流
(2021·广东·高三月考) 一般每年5月份过后,我国各地进入强对流天气的高发期,往往伴有雷暴、大风等现象。下图示意雷暴云的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雷暴云产生的基本条件有( )
①充足的水汽②地转偏向力作用③气流上升运动④大气逆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推测我国雷暴发生的时空特征是( )
A.夏秋多冬春少,南多北少 B.夏秋多冬春少,西多东少
C.夏秋少冬春多,南少北多 D.夏秋少冬春多,西少东多
3.雷暴云在消亡阶段( )
A.没有降水现象 B.水汽蒸发旺盛
C.气流下沉为主 D.出现雷电现象
【答案】1.B 2.A 3.C
【解析】1.由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产生雷暴云需要有充足的水汽,以及气流做强烈的上升运动,①③正确,B正确。读图可知,雷暴云天气形成于高空,高空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小,②错误,AC错误。大气逆温出现时,,大气相对稳定,不易产生雷暴云,④错误,D错误。故选B。
2.由材料信息可知,雷暴是强对流天气带来的结果,我国强对流天气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CD错误。南部地区多于北部地区,东部地区多于西部地区,A正确,B错误。故选A。
3.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雷暴云形成阶段,云中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蒸发旺盛,水汽开始大量凝结成熟阶段,上升气流不断冷凝,伴有降水、冰雹、雷暴等现象;消亡阶段,上升气流减弱,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逐渐减少,天气渐渐转睛;综上所述,雷暴云在消亡阶段气流下沉为主,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1·福建高三月考) 下图是伊塞克湖区位略图,伊塞克湖海拔1608米,周围为天山山脉所围,面积和深度都较大,属构造陷落湖。湖区空气清新,矿泉比比皆是。游客在某季节有时能看到“湖中心晴空万里湖岸四周的高山浓云密布,犹如一块巨大的碧蓝宝石镶嵌在灰色的幕布上”的气象奇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1.伊塞克湖东岸降水多于西岸的原因( )
①西风带来大西洋水汽,经过湖面,水汽增加
②东岸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③在湖泊东岸受山地阻挡,被迫抬升,形成山地迎风坡降水
④东岸河流众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2.伊塞克湖气象奇观出现在夏季的形成原因( )
①伊塞克湖面积大,升温慢,湖泊气温低于湖岸陆地
②湖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③从湖中心吹往湖岸的湿润气流遇高山地形阻挡抬升,形成云雾
④太阳辐射强烈,在湖中心附近形成热高压,湖岸则形成冷低压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4.C 5.C
【解析】4.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位于北纬42°—43°之间,受西风影响,会从北大西洋带来暖湿气流,且在经过湖面时,水汽会增加,①正确;该地位于中亚地区,受季风影响较小,②错误;根据材料以及图示信息可知,湖泊东岸地形起伏较大,收到地形的阻挡,西风带来的水汽在沿着地形抬升的过程中,凝结形成降水,③正确;河流是降水多导致的,而不是降水多的原因,④错误;所以选C。
5.根据材料信息“伊塞克湖海拔1608米……属构造陷落湖。”可知,该湖泊面积较大,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夏季白天升温速度慢于陆地,形成冷源,湖面盛行下沉气流,风带着大量暖湿气流由湖泊吹向陆地,遇到地形的阻碍作用抬升凝结,形成云雾,出现“湖中心晴空万里湖岸四周的高山浓云密布,犹如一块巨大的碧蓝宝石镶嵌在灰色的幕布上”的气象奇观,①②③正确。湖中心气流下沉,形成冷高压,④错误。所以选C。
核心考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
1.近地面大气水平运动的受力分析(以北半球为例)
2.近地面与高空近地面大气运动与等压线之间的关系
近地面大气在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斜交;高空大气由于没有摩擦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3.风向的判断
1.(2020·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两极地区多年平均海冰面积年内变化图。对比两极地区年内海冰消融速度差异,原因可能是( )
A.南极地区受西风漂流影响,海冰消融慢
B.北极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冰消融快
C.南极地区下垫面比热小,吸热升温快,海冰消融快
D.北极地区臭氧空洞小,太阳辐射强度大,海冰消融慢
【答案】C
【解析】温度高会导致海冰融化,左图8、9月份海冰面积最小,说明8、9月份气温高,应该北极附近;右图2月份海冰面积最小,说明2月份气温高,应该是南极附近。据图分析北极附近海冰3月份达到13百万km2,9月份达到5百万km2,6个月消融了8百万km2;南极附近海冰9月份达到16百万km2,2月份达到2百万km2,7个月消融了14百万km2;对比可知,应该是南极附近海冰消融速度快,AB错误。北极附近是海洋,南极附近是大陆,南极附近下垫面比热小,吸热升温快,导致海冰消融快,C正确。南极附近有臭氧层空洞,若北极地区臭氧层空洞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少,太阳辐射应该比南极较弱,D错误。故选C。
2.(2020·北京高考真题)下图为北京时间2020年5月14日14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图推断( )
A.甲地风向偏西南,气温高 B.乙地气流辐散,空气洁净
C.丙地天气晴朗,紫外线强 D.丁地受冷锋影响,有暴雪
【答案】C
【解析】在甲地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之后向右偏转一定角度(30~45°),由此可知甲地风向为东北风,A错;乙地为低气压中心,气流辐合,多阴雨天气,B错;丙地为高气压中心(如果单看图中的等压线分布,丙地既可能为高压中心,也有可能有低压中心。但丙地位于冷锋锋后,受冷气团的控制,气温较低,气流下沉,应为高压中心),天气晴朗,紫外线强,C正确;丁地位于冷锋锋前,尚未受冷锋的影响,D错。故选C。
变式 大气的水平运动
(2021·江苏江苏·高三零模) 金塔绿洲位于甘肃省酒泉市东北部,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大河下游的洪积扇上,海拔1200米。金塔绿洲西南部的戈壁荒漠中有一自动气象站,下图所示为该自动气象站所测近地层风向的日变化(用角度表示风向时,北风是0°,东风是90°,南风是180°,西风是27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荒漠自动气象站观测到的全天风向( )
A.呈顺时针方向变化 B.呈逆时针方向变化 C.保持不变 D.为西北风
2.夜晚,该荒漠自动气象站测到的近地面风为( )
A.荒漠风 B.绿洲风 C.荒漠风与山风的叠加 D.绿洲风与谷风的叠加
3.绿洲风的风向最可能为( )
A.南风 B.西南风 C.西风 D.东北风
【答案】1.A 2.C 3.D
【解析】1.据图可知,0时为东南风,4时转为南风,6时前后转为西南风、西风,12时后为西北风、北风、东北风,18时后为东风,24时为东南风、南风,全天风向呈顺时针方向变化,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由上题可知,金塔绿洲西南部的戈壁荒漠中的自动气象站夜晚吹偏南风;夜晚,山地降温快,近地面风从山地吹向谷地,吹的偏南风是山风,同时荒漠与绿洲之间存在热力性质差异,荒漠降温快,气温低,近地面风从西南部荒漠向绿洲吹,吹的偏南风是荒漠风,因此夜晚该荒漠自动气象站测到的近地面风是山风与荒漠风的叠加,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气象站位于绿洲西南部的戈壁荒漠中,荒漠风和绿洲风的形成主要是两者热力性质差异造成,所以荒漠风为荒漠吹向绿洲,为西南风,绿洲风为绿洲吹向荒漠,为东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1·山东济宁·高三期中) 东风波是在信风带内缓慢向西移动的低压槽,多出现在南北纬5°-30°的海洋上空,以每天300-500公里的速度向西运行。加勒比海地区的东风波轴线从地面向上稍微向东倾斜,近地面的空气在波轴后侧辐合,在波轴前侧辐散。读加勒比海地区1500米高空的气流流场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阵雨带产生降水的原因是( )
A.西行气流受地形阻挡 B.地面受热气流上升
C.低压槽东侧气流上升 D.冷暖气流相遇形成锋面
5.图中近地面的四地中( )
A.甲地此时吹东风 B.丙地此时吹东南风
C.丁地经历了降水过程 D.乙地一天内将有降水过程
【答案】4.C 5.C
【解析】4.由材料信息“东风波是在信风带内缓慢向西移动的低压槽,多出现在南北纬5°-30°的海洋上空,以每天300-500公里的速度向西运行”可知,图中阵雨出现是信风的作用,波轴东侧气流辐合上升形成的高空气流,与地形、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冷暖气流相遇无关,ABD错误,C正确。故选C。
5.由图示信息可知,该波轴向西运动,近地面丁地位于波轴后侧,经历了降水过程,C正确。图中显示的是加勒比海地区1500米高空的气流流场图,此时甲丙两地的风向都是偏东风,与题干要求不符,AB错误。根据图中比例尺可知,波轴与乙地之间相差约1000km,图中东风波以每天300-500公里的速度向西运行,需要2~3.3天,所以乙地一天内不会有降水过程,D错误。故选C。03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考点热度 ★★★★☆
内容索引
核心考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核心考点二 常见热力环流
核心考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
考点 高考考查点和知识点 预测
大气的受热过程 (2021 山东卷,14-15)雾与天气 (2021浙江卷,27)海雾 (2021广东卷,12-14)逆温 ﹝2021湖南卷,18(2)﹞下垫面与气温 (2020年浙江卷,10-11)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点预测:在高考中,选择题主要以图表材料切入,要求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大气的水平运动
热力环流 (2021全国乙卷7、8)城市热岛效应 ﹝2020年全国卷Ⅱ,6-7﹞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6-8)大气热力环流 (2019年海南卷,19-20)大气热力环流、山谷风 (2019年江苏卷,19-20)大气热力环流、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的水平运动 (2020年浙江卷,25)大气的水平运动 (2020年天津卷,13)近地面大气的水平运动
核心考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该传输过程可以划分成三大主要环节,如下图所示。
2.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1)解释昼夜温差大小的原因
(2)“高处不胜寒”: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3)全球变暖:温室气体增多,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增强,气温升高;同时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
(4)烟雾防冻:增强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增强。
(5)温室大棚: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
(6)果园铺沙石:昼夜温差增大。
考法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雾的形成(题型预测:选择题)
(2021山东卷,14、15)“克拉香天气”出现在越南沿海地区,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雾天伴随濛濛细雨的天气,这种天气在越南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出现的几率更大。下图示意克拉香天气出现时段的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越南北部沿海出现克拉香天气的几率更大,主要因为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 )
①风速小②地面温度低③地势低④空气湿度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克拉香天气易出现的时间段是( )
A. 2~4月 B. 5~7月 C. 8~10月 D. 11~次年1月
(2021浙江卷,27)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当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时,空气中的水汽易冷却凝结成雾,大多数海雾均属此类。风力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海雾的形成。西北太平洋是全球海雾频发的海区之一。
材料二图一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二为图一中甲地不同风向下成雾频次图﹐图三为西北太平洋沿145°E经线上成雾频次时空分布图。
(1)甲地最有利于海雾形成的风向是_________。145°E经线上﹐每年3月至6月﹐海雾频发南界不断往_______(填方位)移动。
(2)简析甲地所在海区风力过大、过小均不利于海雾形成的原因。
(3)从水汽来源的角度﹐分析甲地夏季海雾频发的原因,并说出甲地所在海区夏季海雾对海运影响较大的理由。
考法二 大气的受热过程——逆温(题型预测:选择题)
(2021广东高考真题)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
A. 山峰 B. 平原 C. 谷地 D. 丘陵
2. 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是( )
A. 日落前后,大风呼啸 B. 正午时刻,雨雪交加
C. 午夜时分,浓云密雾 D. 日出之前,晴朗无风
3. 黄河源地区冬季辐射逆温多发是由于( )
A. 锋面气旋多 B. 下沉气流盛行 C. 准静止锋强 D. 热力对流强盛
变式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2021·广东·高三月考) 光伏电站建成后,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改变了原有的地表性质,对电站内近地面(位于电池板下部,高2m)及高空(位于电池板上部,高10m)的气象状况产生一定影响。如图示意某日我国某大型光伏电站站内与邻近的站外空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站内与邻近的站外水汽含量相差不大,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白天,四个测量点空气相对湿度差别不大,主要是因为白天( )
A.地表升温慢 B.大气对流强烈
C.风速较大 D.大气层结稳定
7.夜晚站内10m高空的空气湿度大于站外10m高空,反映出太阳能电池板的存在导致( )
①白天,地面吸收的短波辐射减少②白天,地面吸收的短波辐射增加③夜晚,地面释放出的长波辐射减少④夜晚,地面释放出的长波辐射增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变式二 大气的受热过程
(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某绿洲与附近沙漠气温日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该绿洲所在地区与图示日期最可能是( )
A.宁夏北部、2月下旬 B.新疆南部、4月上旬
C.甘肃西部、7月上旬 D.内蒙古东部、6月上旬
9.该日,绿洲( )
A.下午地面辐射强于沙漠 B.气温变化幅度小于沙漠
C.傍晚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D.日出前和沙漠温差最大
10.该日图示时段(北京时间)中,绿洲与附近沙漠之间风向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
A.5:00~7:00 B.9:00~11:00
C.12:00~14:00 D.16:00~18:00
核心考点二 常见热力环流
1.海陆风
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
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②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下沉距离之外。
考法 常见的热力环流(题型预测:选择题)
(2019·江苏高考真题)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下左图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下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
A.B.C.D.
2.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上右图中
A.①增大 B.②增大 C.③减小 D.④减小
变式 热力环流
(2021·广东·高三月考) 一般每年5月份过后,我国各地进入强对流天气的高发期,往往伴有雷暴、大风等现象。下图示意雷暴云的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雷暴云产生的基本条件有( )
①充足的水汽②地转偏向力作用③气流上升运动④大气逆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推测我国雷暴发生的时空特征是( )
A.夏秋多冬春少,南多北少 B.夏秋多冬春少,西多东少
C.夏秋少冬春多,南少北多 D.夏秋少冬春多,西少东多
3.雷暴云在消亡阶段( )
A.没有降水现象 B.水汽蒸发旺盛
C.气流下沉为主 D.出现雷电现象
(2021·福建高三月考) 下图是伊塞克湖区位略图,伊塞克湖海拔1608米,周围为天山山脉所围,面积和深度都较大,属构造陷落湖。湖区空气清新,矿泉比比皆是。游客在某季节有时能看到“湖中心晴空万里湖岸四周的高山浓云密布,犹如一块巨大的碧蓝宝石镶嵌在灰色的幕布上”的气象奇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1.伊塞克湖东岸降水多于西岸的原因( )
①西风带来大西洋水汽,经过湖面,水汽增加
②东岸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③在湖泊东岸受山地阻挡,被迫抬升,形成山地迎风坡降水
④东岸河流众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2.伊塞克湖气象奇观出现在夏季的形成原因( )
①伊塞克湖面积大,升温慢,湖泊气温低于湖岸陆地
②湖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③从湖中心吹往湖岸的湿润气流遇高山地形阻挡抬升,形成云雾
④太阳辐射强烈,在湖中心附近形成热高压,湖岸则形成冷低压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核心考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
1.近地面大气水平运动的受力分析(以北半球为例)
2.近地面与高空近地面大气运动与等压线之间的关系
近地面大气在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斜交;高空大气由于没有摩擦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3.风向的判断
1.(2020·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两极地区多年平均海冰面积年内变化图。对比两极地区年内海冰消融速度差异,原因可能是( )
A.南极地区受西风漂流影响,海冰消融慢
B.北极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冰消融快
C.南极地区下垫面比热小,吸热升温快,海冰消融快
D.北极地区臭氧空洞小,太阳辐射强度大,海冰消融慢
2.(2020·北京高考真题)下图为北京时间2020年5月14日14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图推断( )
A.甲地风向偏西南,气温高 B.乙地气流辐散,空气洁净
C.丙地天气晴朗,紫外线强 D.丁地受冷锋影响,有暴雪
变式 大气的水平运动
(2021·江苏江苏·高三零模) 金塔绿洲位于甘肃省酒泉市东北部,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大河下游的洪积扇上,海拔1200米。金塔绿洲西南部的戈壁荒漠中有一自动气象站,下图所示为该自动气象站所测近地层风向的日变化(用角度表示风向时,北风是0°,东风是90°,南风是180°,西风是27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荒漠自动气象站观测到的全天风向( )
A.呈顺时针方向变化 B.呈逆时针方向变化 C.保持不变 D.为西北风
2.夜晚,该荒漠自动气象站测到的近地面风为( )
A.荒漠风 B.绿洲风 C.荒漠风与山风的叠加 D.绿洲风与谷风的叠加
3.绿洲风的风向最可能为( )
A.南风 B.西南风 C.西风 D.东北风
(2021·山东济宁·高三期中) 东风波是在信风带内缓慢向西移动的低压槽,多出现在南北纬5°-30°的海洋上空,以每天300-500公里的速度向西运行。加勒比海地区的东风波轴线从地面向上稍微向东倾斜,近地面的空气在波轴后侧辐合,在波轴前侧辐散。读加勒比海地区1500米高空的气流流场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阵雨带产生降水的原因是( )
A.西行气流受地形阻挡 B.地面受热气流上升
C.低压槽东侧气流上升 D.冷暖气流相遇形成锋面
5.图中近地面的四地中( )
A.甲地此时吹东风 B.丙地此时吹东南风
C.丁地经历了降水过程 D.乙地一天内将有降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