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练一通二轮】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讲义)-2022二轮讲练(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讲练一通二轮】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讲义)-2022二轮讲练(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2-22 14:34:29

文档简介

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考点热度 ★★★★☆
内容索引
核心考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核心考点二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应用
拓展考点 其他等值线的考查
考点 读高考考查点和知识点 预测
等高线地形图 ﹝2021 山东卷 18 (2)﹞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 (2020 山东卷 7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 (2020 浙江卷 17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 36(1)﹞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 (2018江苏卷 5 )等高线地形图 ﹝2017海南卷 22(1)﹞等高线地形图 (2017江苏卷 9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 热点预测与趋势分析 等高线地形图的考查比例较高。今后高考的命题趋势:等高线——主要以等高线图或地形剖面图为载体,考查形式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可能,考查地形对自然现象或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及应用 (2021·浙江卷17—18)地形剖面图 (2019年江苏卷 5-6 )地形剖面图
其他等值线的考查
核心考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1.根据海拔和等高线分布判断地形区
2.根据等高线分布特征判断地形单元
(1)山顶: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如图中A、F处。
(2)盆地:等高线闭合,中间低四周高。
(3)山脊:等高线由高值向低值方向凸出,如图中C处。
(4)山谷:等高线由低值向高值方向凸出,如图中B处。
(5)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如图中E处。
(6)陡崖:多条等高线的交会处,如图中D处。
3.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问题
(1)等高距的计算
①两条相邻等高线的差值表示等高距。
②两条已知数值等高线之差除以它们之间的间隔数可求得等高距。
(2)海拔的计算
①所求点在等高线上,利用已知等高线和等高距进行推算。
②不在等高线上的点,其海拔高度值处在其两侧等高线的数值之间。
(3)相对高度的计算(n表示两点之间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Δh表示相对高度)
①若两点均不在等高线上:(n-1)d<Δh<(n+1)d。
②若两点均在等高线上:Δh=(n-1)d。
③若其中一点在等高线上:(n-1)d<Δh<nd。
④陡崖相对高度的确定:(n-1)d≤Δh<(n+1)d。
⑤计算山地上两点的温差:0.6/100×Δh。
考法 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确定泥石流的形成(题型预测:综合题)
﹝2021年山东高考真题18(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巴洛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下图),面积53.4km2。主沟发源于哈巴雪山西侧,汇入金沙江一级支流冲江河,长度12.8km。流域自上而下分为高山寒带峰脊区和宽谷区、温带窄谷区、亚热带低谷区。该流域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其中海拔4200m以上的峰脊区年降水量超过1100mm。2019年7月28日,峰脊区6小时降雨量达60.4mm,激发了特大规模降雨-冰川融水混合型泥石流。
分析海巴洛沟流域主沟道AB段、BC段和CD段地形对泥石流形成作用。
考法 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确定宿营地(题型预测:选择题)
(2020·山东高考真题)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从位于5200m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下图),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魔鬼营地”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5月27日位于28°N的温州昼长为13时44分,该日珠峰顶部(28°N,87°E)日出时刻在北京时间( )
A.7:20以前 B.7:20—7:39 C.7:40—8:00 D.8:00以后
变式一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地形问题
(2021·山东安丘·高三月考) 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由堿墙、敌楼、关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关城是长城防御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置至关重要。下图为某地长城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及关城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城修建的地形部位是( )
A.山顶 B.山谷 C.鞍部 D.山脊
2.图中不能看到烽火台的地点是( )
A.敌楼① B.敌楼② C.敌楼③ D.关城
3.缆车索道MN两端的相对高差可能是( )
A.190米 B.290米 C.390米 D.490米
变式二 等高线地形图中海拔高低的判断
(2021·河南·高三月考)下图示意我国某山野徒步拉练路线(虛线),途经溪流、竹林、乱石坡、幽谷,是放松心情,回归自然的好地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徒步拉练路线落差可能是( )
A.86m B.186m C.286m D.386m
5.图中与甲地海拔可能相同的是( )
A.a村 B.b村 C.c村 D.d村
6.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 )
A.甲地可以观测到起点位置 B.乙地可能位于洼地
C.丙地位于鞍部 D.丁地位于小山丘
变式三 等高线地形图中距离、高差等的计算
(2021·重庆八中高三开学考试)下图为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该地在某一次暴雨时形成了多处崩塌地(图中阴影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对图示区域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最低海拔可能为265m B.甲、乙间水平距离约为18km
C.丙处可以察看到①处崩塌地 D.丁处可以察看到④处崩塌地
8.对崩塌地①、②、③、④的描述,确定的是( )
A.①形成的高差最大 B.②崩塌地坡度最小
C.③崩塌物体量最小 D.④崩塌物落向南方
9.暴雨过后,乙处径流的泥沙可能来源于崩塌地(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21·山东·高三月考)下图是我国某地(24°N,106°E)附近等高线示意图,2021年国庆期间某探险队来到该地进行野外考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探险队欲在陡崖处进行从崖顶到崖底的绳降活动,最合适的绳长为( )
A.55米 B.85米 C.105米 D.125米
10.国庆期间,该探险队观察到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溪水淙淙 B.乙处位于阴坡
C.丙处适合看日出 D.丙处不能欣赏到丁处景观
【答案】9.C 10.D
【解析】9.读等高线图可知此图的等高距是20米,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陡崖高度计算公式是:等高距×(陡崖重合等高线条数-1) ~等高距×(陡崖重合等高线条数+1),所以20×(4-1) ~20×(4+1) ,即本题中陡崖高度的范围是60~100米,绳长应略大于陡崖高度,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故选C。
10.由图可知,甲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不能形成河流,A选项错误;乙处为山谷的北坡,朝南为阳坡,B选项错误;丙处中间低,四周高,看不了日出,C选项错误;丙处海拔低等高线密,丁处海拔高等高线疏,丙丁所在的坡为凸坡,丙无法看到丁,D选项正确。故选D。
核心考点二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应用
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
步骤 具体内容
确定 剖面线 根据要求在需绘制剖面图的两点之间作出一条直线
确定 比例尺 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多采用原图的比例尺(有特殊要求时除外);为了使剖面图所表达的地形起伏更加明显,垂直比例尺一般都要适当放大
建坐标 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一般与剖面线长度相等。纵轴的高程应根据垂直比例尺确定,图上的高程间距要与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相等
描点 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尤其是特殊点(如最高点、最低点)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转绘到坐标图中
连线 用光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间的升降趋势
2.地形剖面图的基本判读方法
(1)判断地形剖面图是否准确的关键点(如下图)
判读地形剖面图,主要抓住以下“三看”
①看起止点海拔是否准确:A在200~250 m之间,B在250~300 m之间。
②看极值点是否准确:a在250~300 m之间;b在150~200 m之间;c在350~400 m之间。
③看地势起伏是否一致:从A到B经过了升高—降低—迅速升高—缓慢降低的过程。
3.确定是否通视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情况。
(1)根据坡度陡缓情况。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如图1)
(2)是否穿越沟谷。如果穿越沟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势会升高,即使地势再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通视。(如图2)
1.闭合等值线的判读
等值线的闭合原则:当有闭合曲线位于两等值线之间时,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高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高于这个高值且不超过一个等差距;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低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低于这个低值且不超过一个等差距;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如下图中2002.地形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
(1)与气候结合
①海拔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6℃。②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③阳坡热量条件好,阴坡相反。④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
(2)与河流水文结合
①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②根据等高线疏密分布,判读坡度大小和水流速度快慢,确定水能丰富程度。③确定水系:山脊往往会成为河流的分水岭;块状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④水库坝址宜选在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3.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选点:如水库坝址、港口、航空港、气象站、疗养院、瞭望塔、电视转播塔、寺庙等。
(2)选线:如公路、铁路线、引水线路、输油线路、登山线路。
(3)选面:如农业生产布局、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对上述地理事象的判读和选择时,要注意三点:①在港口选址时注意0米等高线即表示海岸线;②在交通选址时,注意鞍部地形,它是许多交通线适宜通过的地点;③农业生产布局时,注意坡度陡缓的判断,当坡度较陡时,不能再修建梯田,只能发展畜牧业或林业。
考法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问题(题型预测:选择题)
(2020·浙江高考真题)我国某山脉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米。图一为该主峰附近地形图,图二为图一中某地的谷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二谷地景观可见于图一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图二谷地的成因是( )
A.构造断裂下陷 B.流水侵蚀作用 C.岩层挤压弯曲 D.冰川侵蚀作用
变式一 结合区域等高线图,考查区域地理特征
(2020·江西高三期中)读“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
3.关于左图中陡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陡崖位于A地西南 B.陡崖最小高差为20米
C.陡崖处有瀑布景观 D.陡崖由冰川侵蚀而成
4.右图所示两幅剖面图中的数字,能正确反映图中A点地形特征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变式二 根据等高线图(地形剖面图),考查气温与剖面图的判读
(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图为某山峰周围情况示意图,假若积雪边缘气温为0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5.此时,c点的气温大约为(  )
A.0.6 ℃ B.1.8 ℃ C.2.5 ℃ D.4.6 ℃
6.沿图中a~b剖面线所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  )
A. B.
C. D.
变式三 根据等高线图,考查相关计算与通视问题
(2020·广东华南师大附中高三二模)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分布示意图,图中水库水面海拔165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古牌坊与甲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790米 B.915米 C.985米 D.1050米
8.图中村落因多古桥、古民居、古牌坊等而著名,驴友小王想拍摄村落全貌,在①②③④处应选择的拍摄点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答案】7.B 8.D
【解析】7.由图示等高线可知古牌坊海拔为165~200米之间,山峰海拔为1000~1100米之间,两者相对高度约为800-935米之间,B正确,故选B。
8.在①②③④处选择的拍摄点应可以看到古桥、古民居、古牌坊等景观。①地地势较低,无法看清村落全貌,A错误。②地地处山谷,无法看到古桥,B错误。③地前方有山阻挡无法看到村落,C错误。④地地处山脊,视野开阔,可以看到村落全貌,D正确,故选D。
变式四 根据等高线图,考查地形剖面图的绘制问题
(2021·山东·枣庄市第三中学高三月考)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9.能正确反映图中沿a~b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的是)
A. B.
C. D.
10.在地形剖面图中的地形起伏明显大于实际,可采取哪些措施使地形剖面图的地形起伏与实际更加接近
①缩小剖面图的垂直比例尺 ②换较大的图纸,增大剖面图的图幅
③放大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 ④既放大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也放大垂直比例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考点拓展】其他等值线的考查
拓展一 构造等高线的考查
(2021·山东·高三月考) 同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称为构造等高线.下图为某区域的某岩层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示意图,其中B处有一落差30米的瀑布,图中地形等高线的等高距是60米,山峰最高点海拔为1030米,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河流自北向南流 B.若D处地下含有煤层,开采时不易发生瓦斯爆炸
C.D处地下岩层具有良好的储油构造 D.图中河流为地上河
2.图中C处该岩层的最大埋藏深度可能是( )
A.468米 B.470米 C.498米 D.500米
拓展二 等潜水位线的考查
(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三叶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向阳、年降水量800-1000mm、排水良好的环境,平均根深20-33cm,最大根深可达120cm.下图示意非洲西北部某风景区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潜水位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称作等潜水位线)分布状况,景区内有一较大溪流发育,该溪流径流量季节差异明显。景区内广泛种植三叶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三叶草生长习性,该区域三叶草生长最为旺盛的地点可能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图示区域( )
A.①地表的坡面径流方向流向东南 B.③④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0米
C.④地夜晚可看到电视塔顶的指示灯 D.景区内较大的溪流自西南流向东北
3.此季节图示地区( )
A.受盛行西风影响 B.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C.河流携带泥沙较少 D.日落时塔影和溪流大致平行
拓展三 等高线与地层相结合
(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读下面某向斜山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层构造图,回答问题。
4.与M点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是
A. B.
C. D.
5.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
A. B.
C. D.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考点热度 ★★★★☆
内容索引
核心考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核心考点二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应用
拓展考点 其他等值线的考查
考点 读高考考查点和知识点 预测
等高线地形图 ﹝2021 山东卷 18 (2)﹞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 (2020 山东卷 7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 (2020 浙江卷 17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 36(1)﹞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 (2018江苏卷 5 )等高线地形图 ﹝2017海南卷 22(1)﹞等高线地形图 (2017江苏卷 9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 热点预测与趋势分析 等高线地形图的考查比例较高。今后高考的命题趋势:等高线——主要以等高线图或地形剖面图为载体,考查形式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可能,考查地形对自然现象或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及应用 (2021·浙江卷17—18)地形剖面图 (2019年江苏卷 5-6 )地形剖面图
其他等值线的考查
核心考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1.根据海拔和等高线分布判断地形区
2.根据等高线分布特征判断地形单元
(1)山顶: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如图中A、F处。
(2)盆地:等高线闭合,中间低四周高。
(3)山脊:等高线由高值向低值方向凸出,如图中C处。
(4)山谷:等高线由低值向高值方向凸出,如图中B处。
(5)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如图中E处。
(6)陡崖:多条等高线的交会处,如图中D处。
3.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问题
(1)等高距的计算
①两条相邻等高线的差值表示等高距。
②两条已知数值等高线之差除以它们之间的间隔数可求得等高距。
(2)海拔的计算
①所求点在等高线上,利用已知等高线和等高距进行推算。
②不在等高线上的点,其海拔高度值处在其两侧等高线的数值之间。
(3)相对高度的计算(n表示两点之间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Δh表示相对高度)
①若两点均不在等高线上:(n-1)d<Δh<(n+1)d。
②若两点均在等高线上:Δh=(n-1)d。
③若其中一点在等高线上:(n-1)d<Δh<nd。
④陡崖相对高度的确定:(n-1)d≤Δh<(n+1)d。
⑤计算山地上两点的温差:0.6/100×Δh。
考法 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确定泥石流的形成(题型预测:综合题)
﹝2021年山东高考真题18(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巴洛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下图),面积53.4km2。主沟发源于哈巴雪山西侧,汇入金沙江一级支流冲江河,长度12.8km。流域自上而下分为高山寒带峰脊区和宽谷区、温带窄谷区、亚热带低谷区。该流域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其中海拔4200m以上的峰脊区年降水量超过1100mm。2019年7月28日,峰脊区6小时降雨量达60.4mm,激发了特大规模降雨-冰川融水混合型泥石流。
分析海巴洛沟流域主沟道AB段、BC段和CD段地形对泥石流形成作用。
【答案】AB段:地形陡峻,易发生崩塌,且径流汇流速度快,为泥石流形成提供物质和水动力条件;BC段:地形较和缓开阔,为大量松散固体物质积累提供场所;CD段:沟道狭窄顺直、坡度大,加快泥石流的通过时间。
【解析】
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看出,AB段海拔高且等高线密集,可判断出地势陡峭,为径流的初始运动提供了充足势能;BC段海拔相对较低,且等高线相对稀疏,地势较缓,沟道堆积物分布较多,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CD段等高线密集弯曲,可判断出沟道呈“V”型,坡度较陡,为窄谷区,为泥石流快速运动通道。
考法 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确定宿营地(题型预测:选择题)
(2020·山东高考真题)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从位于5200m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下图),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魔鬼营地”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5月27日位于28°N的温州昼长为13时44分,该日珠峰顶部(28°N,87°E)日出时刻在北京时间( )
A.7:20以前 B.7:20—7:39 C.7:40—8:00 D.8:00以后
【答案】1.A 2.A
【解析】1.依据信息: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中,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中,丙、丁位于山脊,乙位于鞍部,这三个营地所处的地形部位都有利于空气流动,只有甲位于山谷,地形封闭,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故A对,BCD错。故选A。
2.依据已学知识,温州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度为120 E左右,与北京时间基本相同。该日温州昼长为13小时44分,根据日出时间=12—昼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可以推算出温州日出时间为5:08,日落时间为18:52。由题干可知,珠峰与温州同纬度,经度为87 E,因此珠峰的地方时比温州晚2小时12分,与温州同海拔地区的昼长应为13小时44分,日出时间为7:20,但是珠峰峰顶海拔高,所谓站得高看得远,在太阳尚未上升到地平线之前,珠峰上就可以看到太阳,因此日出时间早于7:20,故选A。
变式一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地形问题
(2021·山东安丘·高三月考) 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由堿墙、敌楼、关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关城是长城防御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置至关重要。下图为某地长城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及关城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城修建的地形部位是( )
A.山顶 B.山谷 C.鞍部 D.山脊
2.图中不能看到烽火台的地点是( )
A.敌楼① B.敌楼② C.敌楼③ D.关城
3.缆车索道MN两端的相对高差可能是( )
A.190米 B.290米 C.390米 D.490米
【答案】1.C 2.C 3.B
【分析】1.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关城修建的地形部位位于西北部和东南部两条山谷之间的高处,位于东北部和西南部两座山峰之间的低处,应为鞍部,故选C。
2.图中敌楼①位于西南部山顶,与烽火台之间为鞍部地形,无遮挡,可看到烽火台,排除A;敌楼②位于东北部的山顶,与烽火台之间等高线均匀,无明显凸坡遮挡视线,可看到烽火台,可排除B;敌楼③与烽火台之间有高于敌楼海拔的山脊阻挡,因此不能看到烽火台,C项正确;关城与烽火台之间有一个平缓的斜坡,无遮挡,可看到烽火台,排除D,故选C。
3.索道M端海拔介于600米到650米之间,N端海拔介于850米到900米之间,因此索道两端的相对高差介于200米到300米之间,B项数据处于高差范围之间,故选B。
变式二 等高线地形图中海拔高低的判断
(2021·河南·高三月考)下图示意我国某山野徒步拉练路线(虛线),途经溪流、竹林、乱石坡、幽谷,是放松心情,回归自然的好地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徒步拉练路线落差可能是( )
A.86m B.186m C.286m D.386m
5.图中与甲地海拔可能相同的是( )
A.a村 B.b村 C.c村 D.d村
6.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 )
A.甲地可以观测到起点位置 B.乙地可能位于洼地
C.丙地位于鞍部 D.丁地位于小山丘
【答案】4.C 5.A 6.D
【分析】4.线路最高点介于320m到332m,最低点(终点)介于20m到40m,徒步拉练路线落差范围为280m到312m,故C正确,ABD错。
5.依据等高线变化趋势,甲地海拔介于140m到160m,图中只有a村海拔介于该范围,故A正确,bcd三个村的海拔不符,都低于140m,故BCD错。
6.甲与起点之间受凸起地形阻挡,视线受阻,故A 错。鞍部是两山峰之间的山脊线最低处,丙地东侧山脊线海拔较低,故C错。依据等高线变化趋势,判断乙、丁地都位于山丘,故B错,D正确。
变式三 等高线地形图中距离、高差等的计算
(2021·重庆八中高三开学考试)下图为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该地在某一次暴雨时形成了多处崩塌地(图中阴影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对图示区域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最低海拔可能为265m B.甲、乙间水平距离约为18km
C.丙处可以察看到①处崩塌地 D.丁处可以察看到④处崩塌地
8.对崩塌地①、②、③、④的描述,确定的是( )
A.①形成的高差最大 B.②崩塌地坡度最小
C.③崩塌物体量最小 D.④崩塌物落向南方
9.暴雨过后,乙处径流的泥沙可能来源于崩塌地(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7.B 8.D 9.C
【分析】7.图中等高距为20米,最低点位于乙地以西、①地以北,最低海拔在260米以下,A错误。图中比例尺是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4km,甲乙之间距离约为4.5cm,甲、乙间水平距离约为18km,B正确。丙处和①处之间有山脊遮挡视线,丙处看不到①处崩塌地,C错误。丁处和④处崩塌地之间有东西向分水岭遮挡视线,丁地看不到④地,D错误。故选B。
8.据图判断,①地与③相比,③地跨越的等高线较多,③地高差更大,A错;①②地跨越的等高线基本相同,①崩塌地南北较长,坡度较小,B错;①②③④四地相比,④地崩塌面积最小,崩塌物体积量最小,C错;④地根据等高线分布可知,地势北高南低,滑坡体朝南,故D正确。故选D。
9.暴雨过后,山谷处会形成径流,有坍塌地的山谷含沙量较大。据等高线分布判断,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乙地东南方丙、②、③三处是山谷,暴雨后②、③处坍塌地泥沙会被径流带到乙处,乙地位于河流下游,②③两地的塌方汇入河流中,含沙量最大,C正确。①处坍塌地所处山谷位于乙地下游,乙地、④地之间有东西向的分水岭,④坍塌地位于分水岭南侧,①④不是乙地泥沙来源,ABD错误。故选C。
(2021·山东·高三月考)下图是我国某地(24°N,106°E)附近等高线示意图,2021年国庆期间某探险队来到该地进行野外考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探险队欲在陡崖处进行从崖顶到崖底的绳降活动,最合适的绳长为( )
A.55米 B.85米 C.105米 D.125米
10.国庆期间,该探险队观察到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溪水淙淙 B.乙处位于阴坡
C.丙处适合看日出 D.丙处不能欣赏到丁处景观
【答案】9.C 10.D
【解析】9.读等高线图可知此图的等高距是20米,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陡崖高度计算公式是:等高距×(陡崖重合等高线条数-1) ~等高距×(陡崖重合等高线条数+1),所以20×(4-1) ~20×(4+1) ,即本题中陡崖高度的范围是60~100米,绳长应略大于陡崖高度,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故选C。
10.由图可知,甲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不能形成河流,A选项错误;乙处为山谷的北坡,朝南为阳坡,B选项错误;丙处中间低,四周高,看不了日出,C选项错误;丙处海拔低等高线密,丁处海拔高等高线疏,丙丁所在的坡为凸坡,丙无法看到丁,D选项正确。故选D。
核心考点二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应用
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
步骤 具体内容
确定 剖面线 根据要求在需绘制剖面图的两点之间作出一条直线
确定 比例尺 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多采用原图的比例尺(有特殊要求时除外);为了使剖面图所表达的地形起伏更加明显,垂直比例尺一般都要适当放大
建坐标 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一般与剖面线长度相等。纵轴的高程应根据垂直比例尺确定,图上的高程间距要与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相等
描点 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尤其是特殊点(如最高点、最低点)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转绘到坐标图中
连线 用光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间的升降趋势
2.地形剖面图的基本判读方法
(1)判断地形剖面图是否准确的关键点(如下图)
判读地形剖面图,主要抓住以下“三看”
①看起止点海拔是否准确:A在200~250 m之间,B在250~300 m之间。
②看极值点是否准确:a在250~300 m之间;b在150~200 m之间;c在350~400 m之间。
③看地势起伏是否一致:从A到B经过了升高—降低—迅速升高—缓慢降低的过程。
3.确定是否通视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情况。
(1)根据坡度陡缓情况。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如图1)
(2)是否穿越沟谷。如果穿越沟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势会升高,即使地势再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通视。(如图2)
1.闭合等值线的判读
等值线的闭合原则:当有闭合曲线位于两等值线之间时,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高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高于这个高值且不超过一个等差距;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低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低于这个低值且不超过一个等差距;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如下图中2002.地形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
(1)与气候结合
①海拔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6℃。②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③阳坡热量条件好,阴坡相反。④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
(2)与河流水文结合
①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②根据等高线疏密分布,判读坡度大小和水流速度快慢,确定水能丰富程度。③确定水系:山脊往往会成为河流的分水岭;块状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④水库坝址宜选在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3.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选点:如水库坝址、港口、航空港、气象站、疗养院、瞭望塔、电视转播塔、寺庙等。
(2)选线:如公路、铁路线、引水线路、输油线路、登山线路。
(3)选面:如农业生产布局、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对上述地理事象的判读和选择时,要注意三点:①在港口选址时注意0米等高线即表示海岸线;②在交通选址时,注意鞍部地形,它是许多交通线适宜通过的地点;③农业生产布局时,注意坡度陡缓的判断,当坡度较陡时,不能再修建梯田,只能发展畜牧业或林业。
考法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问题(题型预测:选择题)
(2020·浙江高考真题)我国某山脉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米。图一为该主峰附近地形图,图二为图一中某地的谷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二谷地景观可见于图一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图二谷地的成因是( )
A.构造断裂下陷 B.流水侵蚀作用 C.岩层挤压弯曲 D.冰川侵蚀作用
【答案】1.B 2.D
【解析】1.由图一中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和等高线数值可以看出,乙地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B正确。甲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A错误。丙为鞍部,C错误。丁地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D错误。故选B。
2.根据图二谷地的形状和材料“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0米”可以判断该谷地的成因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U型谷,D正确,C错误。图示没有断层的相关信息,A错误。乙地位于河流上游,如果为流水侵蚀形成应该为V型谷,而图二中谷地为U型谷,B错误。故选D。
变式一 结合区域等高线图,考查区域地理特征
(2020·江西高三期中)读“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
3.关于左图中陡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陡崖位于A地西南 B.陡崖最小高差为20米
C.陡崖处有瀑布景观 D.陡崖由冰川侵蚀而成
4.右图所示两幅剖面图中的数字,能正确反映图中A点地形特征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3.B 4.D
【解析】3.看清图中指向标和陡崖处等高线的相交条数即可正确作答。根据指向标,可以判断陡崖位于A地东南,故A错误;从图示和等高线的数值,陡崖处三条等高线相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陡崖的高度范围为(n+1)d>高差≥(n-1)d(d为等高距,n为等高线相交的条数),范围为40米>高差≥20米,故最小高差为20米,最大高差接近40米,故B正确;陡崖上方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陡崖处无河流,不能形成瀑布,故C错误;陡崖多是断层形成的,故D错误。
4.A处为鞍部,依据指向标可知P到Q为南北向,A南北两侧为山顶,并靠近P,M到N一线A为山谷且高进N,再结合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的数据和两幅剖面图的数据可知②、④较符合,故D正确,A、B、C错误。
变式二 根据等高线图(地形剖面图),考查气温与剖面图的判读
(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图为某山峰周围情况示意图,假若积雪边缘气温为0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5.此时,c点的气温大约为(  )
A.0.6 ℃ B.1.8 ℃ C.2.5 ℃ D.4.6 ℃
6.沿图中a~b剖面线所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  )
A. B.
C. D.
【答案】5.B 6.D
【解析】5.海拔每降低100 m,气温升高0.6 ℃。从图中可以看出积雪边缘在海拔高度为2500 m的等高线附近,是积雪分布的最低下限,根据题干可知其气温为0 ℃。c点的海拔为2200 m,比积雪边缘海拔高度低300米,通过计算可知c点的气温大约为1.8 ℃。故B正确。
6.根据图中剖面线的位置,可以判断a端点海拔为2200 m,b端点海拔在2200~2300 m。在接近a端点的2300 m等高线与2400 m等高线之间有一闭合等高线,由于其内侧有湖泊,所以可以判断该处为一低地,该低地海拔在2200~2300 m,山顶的海拔高度应在2500~2600m之间,根据上面分析可知D正确。故该题正确选项为D。
变式三 根据等高线图,考查相关计算与通视问题
(2020·广东华南师大附中高三二模)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分布示意图,图中水库水面海拔165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古牌坊与甲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790米 B.915米 C.985米 D.1050米
8.图中村落因多古桥、古民居、古牌坊等而著名,驴友小王想拍摄村落全貌,在①②③④处应选择的拍摄点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答案】7.B 8.D
【解析】7.由图示等高线可知古牌坊海拔为165~200米之间,山峰海拔为1000~1100米之间,两者相对高度约为800-935米之间,B正确,故选B。
8.在①②③④处选择的拍摄点应可以看到古桥、古民居、古牌坊等景观。①地地势较低,无法看清村落全貌,A错误。②地地处山谷,无法看到古桥,B错误。③地前方有山阻挡无法看到村落,C错误。④地地处山脊,视野开阔,可以看到村落全貌,D正确,故选D。
变式四 根据等高线图,考查地形剖面图的绘制问题
(2021·山东·枣庄市第三中学高三月考)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9.能正确反映图中沿a~b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的是)
A. B.
C. D.
10.在地形剖面图中的地形起伏明显大于实际,可采取哪些措施使地形剖面图的地形起伏与实际更加接近
①缩小剖面图的垂直比例尺 ②换较大的图纸,增大剖面图的图幅
③放大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 ④既放大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也放大垂直比例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9.B 10.C
【解析】9.仔细读图,注意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及其弯曲状况,判断a、b两点所处的高度范围及剖面线穿过地区的地势高低变化。注意下图中红笔所描的等高线,所以500米10.地形剖面图作用是反映某条剖面沿线的地势起伏状况。一般画地形剖面图时,水平比例尺与原地形图相同,垂直比例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垂直比例尺越大,纵坐标越长,反映的起伏状况越明显。因此为了是地形剖面图地形起伏与实际更加接近,可以缩小剖面图的垂直比例尺,也可以放大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这些都可以使地形起伏变得和缓从而与实际更加接近,故①③正确,答案选C。
【考点拓展】其他等值线的考查
拓展一 构造等高线的考查
(2021·山东·高三月考) 同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称为构造等高线.下图为某区域的某岩层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示意图,其中B处有一落差30米的瀑布,图中地形等高线的等高距是60米,山峰最高点海拔为1030米,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河流自北向南流 B.若D处地下含有煤层,开采时不易发生瓦斯爆炸
C.D处地下岩层具有良好的储油构造 D.图中河流为地上河
2.图中C处该岩层的最大埋藏深度可能是( )
A.468米 B.470米 C.498米 D.500米
【答案】1.C 2.A
【解析】1.依据图中经过河流等高线的突出方向和指向标可知,图中河流是自南向北流,则A错误;依据D处构造等高线凸向低处可知该处地层为背斜构造,背斜构造上部为易储存油气层,开采煤炭时易发生瓦斯爆炸,B错误;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C正确;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特点,不能确定图中河流是地上河,D错误。故选C。
2.依据图中山峰的海拔高度1030米和等高距60米可计算出离该山峰最近等高线的高度为1020米,据此可推算出图中各地形等高线的高度,再结合B处崖高30米,可算出C处地表的高度范围是(660m—690m),利用构造等高线可算出该岩层的高度范围是(220m—240m),则可求出岩层的埋藏深度范围是(420m—470m)。故选A。
拓展二 等潜水位线的考查
(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三叶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向阳、年降水量800-1000mm、排水良好的环境,平均根深20-33cm,最大根深可达120cm.下图示意非洲西北部某风景区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潜水位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称作等潜水位线)分布状况,景区内有一较大溪流发育,该溪流径流量季节差异明显。景区内广泛种植三叶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三叶草生长习性,该区域三叶草生长最为旺盛的地点可能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图示区域( )
A.①地表的坡面径流方向流向东南 B.③④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0米
C.④地夜晚可看到电视塔顶的指示灯 D.景区内较大的溪流自西南流向东北
3.此季节图示地区( )
A.受盛行西风影响 B.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C.河流携带泥沙较少 D.日落时塔影和溪流大致平行
【答案】1.B 2.B 3.C
【解析】1.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以知道②处位于山脊的阳坡,符合三叶草生长所需要的温暖,向阳、排水良好等特点,B正确;①处位于阴坡,③地位于山谷的阴坡,光照条件较差;④地海拔为763到764米,而潜水水位为761到762米,地下水埋藏深度为1到3米,由于三叶草平均根深为20到33厘米,所以此处不适合三叶草的生长,且④地位于背阴的坡地上的小丘,光照条件也不及②,A、C、D错误。故选B。
2.坡面径流应是垂直于等高线由高处流向低处,根据①地等高线分布可判断,①地表的坡面径流方向流向西北,A错误。读等高线地形图可知:③地海拔在763m-764m之间;④地海拔在763m-764m之间,所以,③④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0米,B正确。依据“凸低为脊(高)”的原则可判定④地与电视塔之间有一山脊,④地与电视塔连线途径地区山脊高度在763m---764m之间;④地海拔在763m-764m之间,因此不可看到电视塔顶的指示灯,C错误;依据“凸高为谷(低)”可判定,图中东南部弯曲比较大区域为山谷,有河流发育,自东北流向西南,D错误。故选B。
3.通过图中的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判断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流水,为当地的枯水期;当地位于非洲西北部,结合三叶草的生长习性可判定当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因此当地夏季。夏季地中海气候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A错误;通过图中的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判断,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流水,B错误;地下水补给河流水,为河流枯水期,河流流量较小,携带泥沙较少,C正确;北半球夏季日落时,太阳位于西北方地平线,则塔影朝向东南,图中溪流自东北流向西南,二者并不平行,D错误。故选C。
拓展三 等高线与地层相结合
(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读下面某向斜山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层构造图,回答问题。
4.与M点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是
A. B.
C. D.
5.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
A. B.
C. D.
【答案】4.B 5.A
【解析】4.从图中信息可知,该处是向斜山,则地层应向下弯曲,即中心新,两侧老,同时因为是向斜成山,其中心高两侧低,M位于山坡上,M点位于地层分界线上,以M点为界,向两侧可以看出其地层倾斜走向,最接近与B选项的示意图,故选B 选项。
5.从图中可以看出2、3之间为一个地层,而且2、3点高度相同,1、4处于同一地层,而且1、4高度相同,沿XY沿线做剖面图,从山顶到等高线250米之间都是同一个地层,故选A选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