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部编版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
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你默读课文,圈画批注出来。
思考: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1)读一读,说说你从这段话知道了什么?
(诸葛亮算道第三天四更时候有大雾,他在等雾。)
(2)诸葛亮那个时代有天气预报吗?这又说明了什么?
(没有,这就说明了诸葛亮懂天文,识气象,沉着冷静。)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第三天四更时,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诸葛亮吩咐“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的目的是什么?
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增大。
军士为什么要“擂鼓呐喊”?
这样做既是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引曹军出来射箭,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方向。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这样既能两面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也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的时间。)
你对诸葛亮有什么了解?
诸葛亮谋划之周密,安排之巧妙,不仅显示出诸葛亮丰富的天文知识,也体现了诸葛亮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1)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做好哪些准备?
(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2)诸葛亮为什么对鲁肃说“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诸葛亮知道周瑜聪明过人、心胸狭隘,所以不让鲁肃向周瑜提借船之事。)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鲁肃:言而有信 顾全大局
从中你又能感受到什么?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有计谋、有胆略,知人善用。他早在立军令状之前,就算好了人,想好了整个草船借箭的计划。)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
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笑
曹操 周瑜 鲁肃
↓ ↓ ↓
多疑、中计 阴谋失败 担心、害怕
↓
宽慰、解释
从“诸葛亮笑着说”你还感受到什么?
诸葛亮镇定自若,因为诸葛亮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这一笑,笑出了诸葛亮的自信,笑出了诸葛亮的大度,笑出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笑出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笑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笑出了英雄本色。
回顾全文,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算好天气:第三天有大雾。
②算好受箭方法:把船一字摆开,两面受箭。
③算好鲁肃:言而有信,顾全大局。
④算好周瑜:嫉贤妒能,阴险狡诈。
⑤算好曹操:谨慎多疑。
鲁肃了解借箭的全过程,评价诸葛亮真神人也!你还知道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故事吗?
(《空城计》《火烧赤壁》《七擒孟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