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21 14:5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一、单选题
1.如图是表示近视眼或远视眼成像情况及对其进行矫正的图,其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图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如图所示,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成像点S'。若让光源S沿平行于主光轴的方向远离透镜移动,像S'移动的情况是(  )
A.沿主光轴方向靠近透镜 B.沿O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
C.沿F2与S'连线方向靠近透镜 D.沿F1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
3.如图所示,将一副眼镜放到太阳光下,依据地面上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镜片是(  )
A.玻璃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4.如图所示,烛焰通过焦距为10cm的甲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用焦距为15cm的乙凸透镜替换甲,关于乙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
A.若不移动透镜和蜡烛,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虚像
B.若不移动透镜和蜡烛,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
C.若不移动透镜和蜡烛,将光屏向右移动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D.若不移动透镜和光屏,将蜡烛向左移动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5.凸透镜的应用事例中,下列四个仪器中成像为虚像的有(  )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监控摄像头
6.将物体放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主光轴上,分别离凸透镜20厘米、14厘米、6厘米时,各能得到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和放大的虚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可能为(  )
A.10cm B.8cm C.7cm D.6cm
7.兴庆公园位于古都西安城墙外东南角的咸宁路上,该公园是我国最古老的历史文化遗址公园,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照相机拍摄的公园一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湖面波光粼粼,故湖水可看作光源
B.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拍照时物体要在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
C.要使桥在照片上看起来更大些,拍照时,可保持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不变,离桥更远些
D.要使桥在照片上看起来更大些,拍照时,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应增大照相机镜头的焦距
8.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v 表示像到凸 透镜的距离,u 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想要看清报纸上的字,报纸应距离凸透镜 15cm 以上
B.把物体从距离 10cm 处移动到距凸透镜 20cm 处的过程中,像先变小后变大
C.凸透镜的焦距是 10cm
D.由图像可知,物体与实像之间的最小距离是 20cm
9.通过放大镜,近距离观察一只小蚂蚁,看到的是(  )
A.倒立缩小的像 B.倒立放大的像
C.正立放大的像 D.正立等大的像
10.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天宫课堂”直播,航天员在我国的空间站上为我们进行太空授课。第一次实现太空授课是在2013年6月20号,如图所示是当时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时的一个镜头,若她的脸离水球球心的距离是30cm,则该水球的焦距可能是(  )
A.8cm B.15cm C.20cm D.40cm
11.如图所示,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细小物体,再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上方,适当调节放大镜的高度,就可以看清玻璃板下的细小物体了。这一做法符合下列哪个器材的工作原理(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显微镜 D.望远镜
12.在掌心中滴一滴水珠,可以看到水滴下的手纹更“清晰”,这是手纹的(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等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13.图是乘客通过摄像头“刷脸”进站的情景。当乘客靠近摄像头时,屏幕上就会显示出乘客的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合适焦距的摄像头可以矫正近视眼
B.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C.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D.乘客靠近摄像头时,成的像变大
14.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
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
D.图乙中,把蜡烛移到60cm刻度线位置,移动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可以得到清晰的像
二、填空题
15.2021年春晚一支名为《唐宫夜宴》的舞蹈受到观众好评。如图所示,这是照相机拍摄的演出现场的一个画面。拍照时,如果想让画面两侧的演员全部进入画面中,可将照相机的镜头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演员。观众看到演员的裙子呈绿色,是因为裙子______(选填“吸收”或“反射”)了绿色光。
16.如图甲所示,是某位游客春天踏青戴上眼镜前和戴上眼镜后观察到的远处蝴蝶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出该游客视力存在的问题是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此游客没戴眼镜前眼睛成像的示意图是乙图中的______(选填“A”或“B”)。
17.如图是用一个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的情景,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判断,图甲成的是______像(选填“实”或“虚”)。若甲图的物距为u甲,乙图的物距为u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u甲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u乙。与图乙所反映的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_____。
18.在如图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实验时应先调整光屏的______,以保证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______;若保持图中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至光具座的“35厘米”刻度处,则应在______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光屏寻找像(选填“60~70”或“大于70”);若将蜡烛移至光具座的“42厘米”刻度处,则在______(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正立、______的虚像。
19.小华拿出手机对着关闭的屏幕,看到了自己的______(填“虚”或“实”)像。由于他经常玩手机,不注意用眼卫生,导致近视而看不清远处物体,这是眼睛的晶状体变厚使像成在了视网膜______(填“前”或“后”)所致。为了能在上课时看清楚黑板上的字,她应该配戴_____(填“凸”或“凹”)透镜进行矫正。
20.隔着薄膜上的水滴看很近的字,会看到通过水滴形成的______(具体描述像的性质:正倒立、大小)的虚像;如果想让看到的字再变大点,应让水滴______(填“靠近字”、“远离字”或“面积增大”)。
21.小白用水凸透镜模拟人眼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视网膜(如图)。当用注射器向胶膜内注水,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增加,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靠近水凸透镜,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过程模拟的是________的成因,该眼睛用_______ 进行矫正。
22.望远镜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_____像(选填“实”或“虚”),目镜的作用把通过物镜所成远方物体的像再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
23.凸透镜可用于____________(选填“远视”或“近视”)眼的矫正,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若小华的手机镜头焦距为5cm,如图所示是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的情形,这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为保证扫描清晰,手机到二维码的距离应大于______cm,二维码经摄像头扫描成倒立、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三、作图题
24.如图,完成有关凸透镜的光路图。
25.根据如图中的折射光线,作出相应的入射光线。
26.如图所示,F1、F2分别为凹透镜和凸透镜的焦点,且两个透镜的左焦点重合,请画出图中光线经两个透镜折射后的完整光路图。
四、实验题
27.老师上课时拿个水晶球,让同学们透过它看远处倒立的建筑物的像,引起同学对凸透镜的成像的兴趣。为此老师让大家一起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给同学们准备了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盒。
(1)小明在挑选透镜时,把两个透镜甲、乙分别正对太阳光,在光屏上出现了如图1(甲)所示的光斑,你认为他应该选择______(选填“甲”、“乙”)透镜来进行实验。
(2)为了使烛焰的像出现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______。
(3)如图2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像。
(4)当烛焰距离凸透镜3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5)实验后,该同学取下自己所带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的位置,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后,原来模糊的像又变清晰了,说明该同学所带的是_____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28.小明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序号 物距/cm 像距/cm 像的性质(正倒、放缩、虚实) 像的大小
1 42 13 倒立、缩小、实像 逐 渐 变 大
2 32 14.5
3 22 18.5
4 倒立、等大、实像
5 19 21 倒立、放大、实像
6 17 24.5
7 15 30
(1)将实验用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如图乙),调节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调整器材高度时,应_____(点燃/不点燃)蜡烛。使物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上。
(3)保持图甲中透镜位置不变,改变物距进行多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及现象如表格所示。
①某次实验时光屏上所成像如图丙所示,为了判断像是否最清晰,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
②在进行第4次实验时,应将蜡烛置于光具座上________________cm刻度处。
③当蜡烛位于光具座上37.0cm刻度处时,光屏应放在________cm刻度处,才能成清晰的像________(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原理与此相同,此时给凸透镜戴上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将光屏适当靠近透镜,像又变清晰,则此眼镜是用来矫正________(近/远)视眼的。
(4)为了探究生活中的透镜成像现象,小明把一个装水的玻璃杯放在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丁)。小明透过水杯看到的是老鼠的________(实/虚)像。
参考答案:
1.A
2.C
3.D
4.C
5.C
6.B
7.D
8.D
9.C
10.A
11.C
12.D
13.D
14.B
15. 远离 反射
16. 近视 B
17. 虚 小于 投影仪
18. 高度 中央 大于 光屏 放大
19. 虚 前 凹
20. 正立、放大 远离字
21. 近视眼 凹透镜
22. 实 放大
23. 远视 10 缩小
24.
25.
26.
27. 乙 同一高度上 缩小 照相机 远视
28. 10.0 点燃 主光轴 将光屏左右小范围内移动,进行观察比较(讲到左右移动光屏就给分) 30.0(或30) 92.0(或92) 投影仪 远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