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必备知识梳理(课件2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必备知识梳理(课件2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1 19:3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论述类文本必备知识梳理
【壹】
论点
论点概况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是一篇论述类文本的灵魂、统帅。
规范的论述类文本,一篇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但为了使论述更为深刻、条理、全面,还要恰当地将中心论点分解成两至三个分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而各分论点之间不能互相矛盾、交叉或包含。
论点在文中出现的位置较为灵活。有的标题就是全文的论点,直观醒目;有的直接出现在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有的放在文章结尾,大多以“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为标志,收束全篇;还有的出现在文章中间,勾连首尾。大多数情况下,中心论点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分论点出现在段首或段尾。当开头与结尾都出现类似的语句时,开头的为论点,结尾处的是呼应论点。
提出论点的方法:
①开门见山直接提出观点;
②由故事、名言、悬念等引出观点;
③通过概述现实背景提出中心论点;
④因事设问,即通过对所涉及的现象发问引出中心论点。
论点应具备的特点:
①正确性。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论点本身不正确,甚至是谎谬的,再怎么论证也不能说服人。因此,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最起码的要求。
②鲜明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
③新颖性。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不是重复他人的老生常谈,也不是无关痛痒、流于一般的泛泛而谈,应该尽可能独到、新颖。
【贰】
论据
论据的类型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可靠的数据、确切的史实、亲身经历等。
理论论据:包括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警句、谚语、科学原理、定律,也可以是人们公认的道理等。
①真实可信
②恰当典型、有代表性
③与论点高度统一
④丰富充分(不是论据本身的特点)
论据应具备的特点:
【叁】
论证
立论与驳论。
(立论很常见,不典型,答题时一般不涉及它;驳论较为典型,等同于“先破后立”“破立结合”,也可归到下面的论证结构、论证方法中去,归类较为模糊。)
论证方式
论证结构
论证结构有层进式、对照式、总分式、并列式四种(有时也包括“破立结合”式)。
“层进式”——就是后面的论证是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前后之间是逐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关系。层进式结构中各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前后顺序有内在的紧密联系,不能随意变动。好处:层层纵深,逻辑严密。
“对照式”——它是将论证内容构成正反对比或相关比较的关系,可以是正反观点的对比,也可以是正反例证的对比。好处:对比鲜明、论点突出。
“总分式”——就是在论证层次结构中引入总说和分说关系的论证方法。总分式一般有"总--分--总""总--分""分--总"等形式。好处:纲目清晰,层次井然。
“并列式”——在论证思路中,对中心论点进行条分缕析,分解出几个分论点,共同来阐述文章的中心论点,各个分论点呈现平行并列关系。并列结构的标志有“首先”、“其次”、“再次”,或“一方面”、“另一方面”,或“其一”、“其二”等 。几个并列的分论点的内容不可交叉,不可重复 ,不可包容,不可矛盾。好处:纲目清晰,层次井然。
论证方法
①举例论证法: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②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③引用论证法:是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来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引用有两种: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
④比喻论证法: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比如《谏太宗十思疏》:“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⑤类比论证法: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的方法,即从一般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⑥对比论证法:拿正反两方面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⑦因果论证法:通过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⑧假设论证:就是针对上面所说内容,从反面进行假设,进而推论论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从而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
⑨别忘了“驳论”(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论证语言
①语言准确严密,富有逻辑(表程度、范围的副词和数量词等限定词的使用\关联词语的使用,使语言表达更连贯、更严密);
②语言简洁,概括性强(叙述事实时,不铺排渲染,简洁凝练);
③语言生动活泼(比喻、排比、对偶、比拟、借代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④平实朴素,通俗易懂(口语化词语、俗语、方言词语的使用);
⑤诙谐幽默,睿智犀利,妙趣横生(正话反说,反话正说,改写经典语句,活用成语,夸张,褒词贬用等);
⑥语言典雅优美(使用文言词语,引用古诗文名句,辞藻优美等)。
议论三要素
论点
论据
论证
含义、位置
提出的方式
应有的特点
类型
特点
事实论据
理论论据
真实可信
典型
与论点统一
论证方式
论证结构
论证方法
论证语言
侧重单个角度的考查:
1.两则材料提出论点的方式有何不同?
2.给某材料的论据归类。
3.分析某料论据的特点,或从论据特点的角度分析论证效果。
4.分析论证方式、论证结构或思路、论证方法、论证语言特色。
综合考查:
1.分析论证特点。
2.分析论证有力。
3.分析论证严密。
【肆】
常见题型
论证结构步骤总结
(1)明确点明论证的结构特点,如总分总,分总,总分等等。
(2)明确点明“总”的部分,即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析文章的“分”的部分,从那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
(4)总结的部分是如何总结观点的。
行文思路题答题指导
所谓思路题,就是理清文本脉络,把章握结文构。
论述类文本的思路,总体上是“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或者是“提出观点一分析论证一得出结论.”。
从答题思路来说,不外乎三点:
第一是紧扣段落入手。
虽说段落属于结构,但段落是思路的反映,把握了段落,也就把握了思路。
第二是划分段落层次。
弄清段落关系,把握结构脉络,也就是说,将段落归纳成几个层次,分解成几个部分。
第三是概括段落大意。
可以按节进行归纳,也可逐段进行概括;将每层层意归纳出来,将每段段意概括出来。如此,前后连接起来,论述思路也就形成了。
行文思路题答题指导
就答题规范而言:
(1)必须注意表述顺序,体现出文本的思路;使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起到连接作用的词语,表现出文章的脉络;体现段落之间的关系,表现层次之间的联系。
(2) 在通常情况下,可以表述为: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或者,首先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末了写什么。(注意标序号)
总之,要体现思路的承接性,表现脉络的过程性
论证思路包括两个方面:
一、作者的构思
1、论证方法的选择: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等。
2、论证角度的选择:如何提出论点,围绕着什么观点,如何界定辨析概念等等)。
二、论证的过程(行文思路)
论证思路题规律总结
论证方法题规律总结
指出论证方法名称 + 具体阐释(如:对比论证,将什么与什么做对比;举例论证,列举了什么例子;比喻论证,将什么比作什么等等)+ 论证效果(生动形象地\对比鲜明地论证了...观点)
多角度切入
论证方式:立论与驳论。
论证结构:
先看全篇(总分总,分总,总分);
再看中间本论部分(层进式、对照式、并列式、破立结合式);
最后看开头引论和结尾结论部分有无明显特点(开头:开门见山直接提出观点;由故事、名言、悬念等引出观点;抑或是其他特殊开头方式。结尾:总结上文,重复或强化观点;卒章显志,最后得出中心观点;补充论证;发出号召或劝勉;抑或是其他特殊结尾方式。)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
论证语言:准确严密、概括性和简洁性、生动活泼等。
论证特点题规律总结
1.综合使用...等论证方法;
2.论证结构严谨有序,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要具体说明是怎样的结构特点);
3.论据丰富\典型\真实可信(列举了大量的事例\引用了大量的名言或评论,丰富充分,有普遍意义和代表性);
4.论点与论据高度统一(引用...的话\列举...的事例,恰切地证明了...观点,论点与论据高度统一)。
5.语言准确周密(...等限定词的使用,使表达恰切、有分寸,表现了论证思维的缜密),增强了说服力。
论证有力题规律总结
1.语言准确周密(...等限定词的使用,使表达恰切、有分寸,表现了论证思维的缜密);
2.内容上论证客观全面(既写好的一面,又兼顾不好的一面),避免主观片面;
3.论证结构严谨有序,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要具体说明结构特点);
4.论点与论据高度统一(引用...的话\列举...的事例,恰切地证明了...观点,论点与论据高度统一)。
5.补充性结尾。
逻辑严密题规律总结
感谢聆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