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刷题训练16:动能和势能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物体中即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 )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拉长的橡皮筋
C.正在下落的雨滴 D.水库里的水
2.行驶中的摩托车,加足马力以恒定速度冲上斜坡,它在上坡的过程中( )
A.动能逐渐减少,势能保持不变 B.动能逐渐减少,势能逐渐增大
C.动能保持不变,势能逐渐增大 D.动能和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3.下列物体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 )
A.在空中飞行的子弹 B.被压缩的弹簧
C.水平地面上行驶的汽车 D.被拦河坝拦住的河水
4.“龙希国际大酒店”是中国华西村的标志性建筑,在一次参观中,小明乘电梯上楼,在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小明的( )
A.动能不断增大 B.重力势能不断增大
C.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5.疫情期间,某快递公司用无人机进行无接触配送包裏。无人机携带包裏匀速上升时,包裏的( )
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
6.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山上静止的石头不具有能 B.物体已做的功越多,说明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多
C.只要物体能够做功,说明物体具有能 D.只有正在做功的物体才具有能
7.草原发生大面积蝗灾时,农业部门利用飞机喷洒农药消灭蝗虫.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时,它的( )
A.动能不变,势能不变 B.动能减少,势能增加
C.动能增加,势能减少 D.动能减少,势能减少
8.“十次车祸九次快,还有喝酒和超载”。这句话形象的说明了发生车祸的原因,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过程中,超速、超载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对于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快”——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B.“快”——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超载”——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D.“超载”——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9.下列关于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动能
B.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动能
C.速度大的物体甲具有的动能一定大于速度小的物体乙具有的动能
D.运动物体质量越大,所具有的动能一定越多
10.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B.一个物体已做过的功越多,说明这个物体具有的能越多
C.一个物体做了功,说明这个物体具有能
D.用线悬挂着的小球,没有做功,所以没有能
11.下列关于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B.挂在树枝上的苹果,没有做功,所以就没有能
C.一个物体已经做过的功越多,说明这个物体具有的能越多
D.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静止的物体没有能
12.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越多,这个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多
B.动能、势能及机械能的单位都是焦耳
C.用线悬挂着的静止的小球没有做功,所以小球没有能
D.甲物体的速度比乙物体的速度大,但甲物体具有的动能不一定比乙物体多
13.掉在水平地面上的弹性小球会跳起,弹跳的高度会越来越低。如图所示是小球弹跳的频闪照片,小球在1、2位置的高度一样。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1、2位置的重力势能相同,机械能也相同
B.小球在1、2位置的动能相同,2位置的机械能较小
C.小球在1、2位置的机械能相同,2位置的动能较小
D.小球在2位置的动能较小,机械能也较小
二、填空题
14.甲、乙两颗相同的子弹,飞向同一块木板,结果甲子弹穿透木板,乙子弹嵌在木板里,则甲子弹的动能_________乙子弹的动能,甲子弹的速度_________(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子弹的速度,判断的依据是甲子弹能够_________较多。
15.中国女排夺得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决赛中,朱婷精彩的扣球让人难忘,迎面飞来的球被她跳起击回,是因为手对球的作用力改变了球的___________。球与手接触做减速运动过程中,发生形变,其动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16.中考体育考试中,小明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于受到空气阻力,实心球在上升过程中,它的机械能和动能均不断减小,在最高点时,球的动能_______(选填“大于”或“等于”)零。
17.如图所示是玩弹弓的情景。经验表明,橡皮筋拉得越长,同样的“子弹”射得越远,这说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与橡皮筋的________有关;若橡皮筋被拉的长度相同,而所用“子弹”的质量不同,则质量大的“子弹”射出的距离较小,原因是质量大的“子弹”射出时的_________小,因此可知:影响物体动能动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18.如图所示为游乐园过山车的轨道示意图,过山车从高处加速滑下的过程中,轨道对车的支持力______(选填“不”或“要”)做功,过山车重力势能_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三、实验题
19.在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已知木块A、B、C的质量关系为mA=mB(1) 实验时,木块应在木桩的__________(选填“正上方“或“后上方”)释放,将木桩打入沙中;
(2) 比较木块A和B将木桩打入沙中的深度,可得:在质量一定时,物体高度________ (选填“越高”或“越低”),重力势能________ (选填“越大”或“越小”);
(3) 比较木块B和C将木桩打入沙中的深度相同,小刚认为: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无关,你认为小刚的观点是 ________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木桩陷入沙中的________来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下列实验与该步骤采用探究方法类似的是________.
A.学习光的三原色时,与颜料三原色做比较
B.研究发声的音叉是否振动,把音叉放进水里观察到水花四溅
试卷第1页,共3页
第4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A.在水平地面上行驶的汽车,有速度无高度,所以只具有动能,故A不符合题意;
B.被拉长的橡皮筋,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故B不符合题意;
C.在空中下落的雨滴,有高度也有速度,所以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故C符合题意;
D.被拦河坝拦住的河水,有高度无速度,所以只具有重力势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解析】
行驶中的摩托车以不变的速度冲上斜坡,其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故动能不变;同时其质量不变,高度增加,故重力势能增加,所以动能和势能之和增加。
故选C。
3.A
【解析】
A.在空中飞行的子弹,有高度也有速度,所以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故符合题意;
B.被压缩的弹簧,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故不符合题意;
C.在水平地面上行驶的汽车,有速度无高度,所以只具有动能,故不符合题意;
D.被拦河坝拦住的河水,有高度无速度,所以只具有重力势能,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
【解析】
小明匀速上升时,速度不变,动能不变,但高度增大,所以重力势能变大,电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变大。
故选B。
5.B
【解析】
无人机携带包裏匀速上升时,包裏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故选B。
6.C
【解析】
【详解】
A.高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一定的高度,具有做功的本领,具有能量,故A不符合题意;
B.物体已做的功越多,并不能说明物体能够做功的本领大,故B不符合题意;
C.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故C符合题意;
D.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并不一定正在做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D
【解析】
【详解】
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喷洒农药时,高度不变、速度不变,由于喷洒农药,飞机的质量逐渐变小,所以飞机的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减少。
故选D。
8.B
【解析】
【详解】
A.动能由质量和速度决定,汽车质量不变,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惯性的大小与速度无关,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动能由质量和速度决定,汽车速度不变,质量越大,动能越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B
【解析】
【详解】
AB.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运动的物体不仅具有动能,还可能具有势能、内能等,故A错误,B正确;
C.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不一定大,还要看物体的质量大小,故C错误;
D.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大的物体动能不一定大,还要看物体的速度大小,故D错误。
故选B。
10.A
【解析】
【详解】
A.由能量的概念可知,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说明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故A正确;
B. 物体能量我可以做更多的功,但一个物体已做的功越多,不能说明这个物体具有的能越多,故B错误;
C.一个物体做了功,说明原来具有能量,但做功后不一定还具有能,故C错误;
D.一用线悬挂着的小球,没有做功,但它有一定的高度,所以具有重力势能,故D错误。
故选A。
11.A
【解析】
【详解】
A.根据“能量”的概念,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故A正确;
BC.能够做功,但是不一定做了功,能够做的功多,但不一定做过的功多,故BC错误;
D.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具有能,例如被举高的重锤停在空中静止不动,但是它也具有能量,故D错误。
故选A。
12.C
【解析】
【详解】
A.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越多,这个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多,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动能、势能及机械能的单位都是焦耳,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线悬挂着的静止的小球没有做功,但它具有重力势能,小球有能量,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物体的动能由物体的质量与速度共同决定,甲物体的速度比乙物体的速度大,但甲物体具有的动能不一定比乙物体多,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D
【解析】
【详解】
同一小球在1、2位置的高度相同,所以重力势能相同;小球弹跳的高度会越来越低,说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空气、地面摩擦等因素影响,小球的机械能逐渐减小,所以在1位置的机械能大,2位置的机械能小;而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则在1位置动能较大,2位置的动能较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4. 大于 大于 做的功
【解析】
【分析】
【详解】
[1]运动的子弹具有动能,穿过木板时,要克服摩擦做功,其动能转化为内能,穿透的子弹比嵌在木板的子弹运动距离长,做功多,所以甲子弹的动能大。
[2]因为质量相同,甲动能大,所以甲速度大。
[3]运动的子弹具有动能,穿过木板时,要克服摩擦做功,甲子弹穿透木板,乙子弹嵌在木板里,甲运动距离长,做功多。
15. 运动状态 弹性势
【解析】
【分析】
【详解】
[1]迎面飞来的球被她跳起击回,是因为手对球的作用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2]球与手接触做减速运动过程中,速度减小,动能减小,球的形变变大,弹性势能变大。
16.大于
【解析】
【详解】
由于实心球在最高点时,仍有向前的速度,所以其动能大于零。
17. 伸长的长度 速度 速度 质量
【解析】
【分析】
【详解】
[1]橡皮筋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是橡皮筋发生形变的程度,橡皮筋形变的程度越大,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就越大;“子弹”射得越远,说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越大,转化成的动能就越多,因此橡皮筋拉得越长,“子弹”射得越远,这说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与橡皮筋伸长的长度有关。
[2][3][4]当“子弹”射出时,“子弹”具有的动能是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转化来的,橡皮筋被拉的长度相同,说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相同,在理想的情况下,转化成的动能也相同,根据动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速度,在动能相同时,“子弹”的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因此“子弹”的质量越大,“子弹”射出时的运动速度就越小。
18. 不 减小
【解析】
【分析】
【详解】
[1]过山车从高处加速滑下的过程中,受到的支持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垂直,没有在支持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支持力不做功。
[2]过山车从高处加速滑下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
19. 正上方 越高(或越低) 越大(或越小) 错误 木块B、C释放时的高度不同 深度 B
【解析】
【详解】
第一空.木块释放后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为了使木块准确撞击木桩,故木块应在木桩的正上方释放;
木块A、B质量相同,木块B的高度大,将木桩打入沙中的深度大.由此可得在质量一定时,物体高度越高,将木桩打入沙中的深度越深,说明重力势能越大;反之物体高度越低,将木桩打入沙中的深度越浅,说明重力势能越小;
第二空.越高(或越低)
第三空.越大(或越小)
第四空.由图可知:B、C的下落的高度不同,质量也不同,打击的木桩的深度相同;要探究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应控制物体下落的高度相同;所以小刚的结论是错误的;
第五空.原因就是木块B、C释放时的高度不同;
第六空.木块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木桩的动能,木块的重力势能就越大,说明木桩获得的能量就越多,木桩陷入沙子越深,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木桩陷入沙子的深度来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这用到了转换法;
第七空.学习光的三原色时,与颜料三原色做比较,用到了比较法,故A不符合题意;研究发声的音叉是否振动,把音叉放进水里观察到水花四溅,实验中将音叉的振动转化为水花四溅,也用到了转换法,故B符合题意.
答案第1页,共2页
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