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人口容量同步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人口容量同步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2-17 22:09:58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人口容量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2021高一下·韩城期末)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  )
A.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B.资源、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C.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资源、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
D.资源、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
2.下列能增加丙的有效措施有(  )
①实行计划生育②发展新能源③控制人口的死亡率④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D
2.C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1.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科技水平、消费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其中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因此甲表示资源;四个因素中,只有消费水平是和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此,乙表示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适宜的人口容量即是人口合理容量,丙表示人口合理容量;极限的人口容量即是环境人口容量,即丁表示环境人口容量,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2.由上题可知,丙为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容量与资源、科技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与消费水平负相关关系,因此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可以依靠科技来发展新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②④正确;与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死亡率无关,故排除ABD,选C。
(2021高一下·蚌埠期末) 如表是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①约16亿人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温饱型消费水平 ②10亿人之内  
小康型消费水平 ③8亿~9亿人  
富裕型消费水平 ④7亿人之内  
3.表中数据中,能代表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表中②、③、④数据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与(  )
A.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相关 B.人均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人均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人均消费水平无关
【答案】3.A
4.C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点评】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的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3.资源环境承载力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由于它只考虑生存条件,因此表示一个极限值即最大值,即表中的“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A正确。表中信息表明,②、③、④都是不同消费水平下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更接近人口合理容量,排除B、C、D。故答案为:A。
4.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是在不同的消费水平(温饱、小康、富裕)下得到的环境人口容量,表明数据表明,人口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合理容量越小,因此环境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关系,C正确,B、D错误。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科技水平、开放程度有密切关系,表中数据不能说明人口合理容量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A错误。故答案为:C。
5.(2021高一下·上饶期末)东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但环境承载力差别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自然资源
C.开放程度 D.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答案】B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分析】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与承载力成正相关,但二者差异并不明显,A、C错误;东北地形平坦、水源充足、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自然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远大于内蒙古自治区,B正确;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承载力成负相关,东北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更高,承载力应该更低,与题干不符,D错误。
【点评】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6.(2021高一下·梅州期末)黔西南州晴隆县三宝彝族乡是贵州省20个极度贫困乡镇之一,地处喀斯特地貌深山地区,2003年被列为全省100个重点扶贫乡镇之一,至2014年贫困发生率仍高达83%,陷入“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困境。2020年11月23日随着贵州省最后9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全国所有贫困县脱贫。据此回答第5题。
三宝彝族乡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主要原因是(  )
①热量不足 ②光照不足 ③土地资源不足 ④地表水缺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分析】由材料可知,三宝彝族乡地处喀斯特深山地区,地形崎岖,土地资源不足,而且地表水流失快,喀斯特地貌渗漏严重,地表水缺乏,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③④正确;该地纬度较低,热量充足,①错误;该地海拔高,光照充足,②错误;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
(2021高一下·阎良期末)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7.根据“木桶效应”,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人、10000人、6000人、4500人,则该地的人口容量为(  )
A.8000人 B.10000人 C.6000人 D.4500人
8.《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给北京市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位:“宜居城市”。所谓“宜居城市”,就是要让人们能在这个城市安居乐业,享受健康、便利、高品质的都市生活。1800万是北京的宜居人口。“宜居人口”最接近(  )
A.环境承载力 B.人口合理容量
C.最高人口数量 D.最低人口数量
【答案】7.D
8.B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点评】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是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而人口合理容量是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注意:某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
7.根据木桶效应的解释可知,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所以以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人、10000人、6000人、4500人,某类要素能供养的最少的人口数量即为当地的环境承载力,所以该地的环境承载力为4500人;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8.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所谓“宜居城市”,就是要让人们能在这个城市安居乐业,享受健康、便利、高品质的都市生活,根据该标准所测定的北京人口最接近北京的人口合理容量;该“宜居人口”数量应小于环境承载力和最高人口,高于最低人口数量,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1高一下·苏州期末)乌蒙山片区位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结合部,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人地矛盾突出,是国家“整村脱贫”的主战场之一,到2020年11 月底,该片区已全部脱贫,实现了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双赢”。图10为乌蒙山片区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9.乌蒙山片区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是因为(  )
A.人口密度大 B.经济规模小 C.人均耕地少 D.自然资源少
10.乌蒙山片区实现“整村脱贫”,最可行的措施是(  )
A.积极垦荒,开辟耕地 B.打造产业,增加就业
C.教育优先,引进人才 D.政府补贴,整体搬迁
【答案】9.C
10.B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点评】环境承载力与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发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与生活消费水平负相关关系。
9.AC.由所学知识可知,环境承载力指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的能力,影响该能力大小的首因素是自然资源,因自然资源是供养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基础;从材料描述可知,该地“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人地矛盾突出",这里又是云贵高原的边缘,山地不能耕种,高原又多喀斯特地貌,不便于耕种,由此可知这里耕地面积少,因此人均耕地少,环境承载力较低,A错误,C正确;
B.经济规模小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
D.由图示信息可知,图中水资源、水能资源丰富,D错误。
故答案为:C。
10.A.由材料信息及图示信息可知,该片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地表崎岖,积极垦荒会破环地表植被,加剧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A错误;
B.可以因地制地打造适合当地的产业,增加就业,提高居民生活收入,B正确;
C.发展教育,提高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未来会有利,但解决不了当前的贫困问题,C错误;
D.易地搬迁,工程量及资金投入较大,且该区域村落人口较多,应推广“本地脱贫”,少部分生态较差区域可以易地搬迁,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1高一下·南充期末)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
气候区 合理人口容量(亿) 合理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热带雨林气候 28.00 200
亚热带季风气候 9.30 100
地中海气候 2.25 90
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7.33 30
完成下列各题。
11.表中所列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 C.经济因素 D.技术因素
12.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11.B
12.D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点评】资源、科技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物质和文化消费水平是影响人口承载力的重要因素,其中资源、科技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和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物质和文化消费水平和人口容量呈反相关
11.该表反映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故说明这种 测算主要考虑的是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因素,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12.结合表格数据,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水热资源极为丰富,从表中信息可知,该气候区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都较大,而目前该气候区却是世界上人口稀少的地区,人口密度稀疏,有极大的潜力,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D正确。故答案为:D。
(2021高一下·咸阳期末)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EBC)是指一定区域内,某一时期该地区环境承载力(ECC)与实际的环境承载量(ECQ)之间的差值。下表为成都市2019年单要素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要素 相对剩余量 经济总量 水资源 土地资源 产业结构 森林资源
EBC(万人) 826 364 283 1021 109
13.成都市(  )
A.人口合理容量为109万人
B.环境承载力为283万人
C.限制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
D.提升森林资源利用率可提升环境承载力
14.2019年成都市实施“人才新政12条”两年以来,吸引了大量青年人才来成都创业就业,产生的影响是(  )
A.ECQ不变 B.EBC增加 C.EBC降低 D.ECC降低
【答案】13.D
14.C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点评】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承受力或环境忍耐力。它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而又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概念,它反映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关系,在环境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13.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是一定区域内,某一时期该地区环境承载力与实际的环境承载量之间的差值,所以表格中的109万人是森林资源环境承载力与森林资源实际承载量的差值,不是人口合理容量;同理,283万人是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土地资源实际承载量的差值,也不是环境承载力,AB错。结合表格信息可知,森林资源的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最小,表明实际森林资源承载量接近森林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主要限制因素,所以提升森林资源利用率可有效提升环境承载力,C错,D正确。故答案为:D。
14.大量人才涌入,当地的实际的环境承载量(ECQ)变大,而地区的环境承载力(ECC)变化不大,所以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EBC)减小,C正确,ABD错。故答案为:C。
(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下图示意人口合理容量与某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示影响因素是(  )
A.自然资源 B.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 D.消费水平
16.据图可知,人口合理容量具有(  )
A.临界性 B.相对性 C.警戒性 D.稳定性
【答案】15.D
16.B
【知识点】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15.本题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解读能力。从图中可看出该影响因素越大,人口合理容量越小;该影响因素越小,人口合理容量越大,说明与人口合理容量呈负相关,只有消费水平与人口合理容量呈负相关,因此D正确;ABC选项都与人口合理容量呈正比,故可排除。
16.从图中可看出随着影响因素大小的不同,人口合理容量也不同,因此人口合理容量具有相对性,B对,排除D;某地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这反映人口容量的特点是临界性,材料图示没有显示,可排除A。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超过人口合理容量,该地区的资源环境将遭受灾难性的破坏,因而人口合理容量对该地区的实际人口数量具有警戒性,但图示并没有显示,排除C。
(2021高一下·新余期末)兰州市地处黄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的交界处,位于两山中同,黄河穿城而过,下表为“兰州市人口容量总结表(单位: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测算方法 适度人口容量 最大人口容量
基于国内生产总值 311 338
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207 344
基于生态环境标准 227 345
17.综合各种测算方法,兰州市适度人口容量(万人)和最大人口容量(万人)分别是(  )
A.311:345 B.207:344 C.227:338 D.207:338
18.为增大人口容量,兰州市可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降低人们的消费水平 B.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C.跳出河谷,开发新的城市用地 D.发展科技,提高开放程度
【答案】17.D
18.A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点评】木桶原理又称短板理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人口容量也是由最低的限制因素决定的,环境人口容量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与资源丰富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呈正相关。
17.根据木桶的“短板效应”原理可知,兰州市适度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分别是各测算方法的最小值,分别为207万人和338万人,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18.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适度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都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理论上降低人们的消费水平会提高人口容量,但降低人们的消费水平不现实,不可行,A说法错误;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跳出河谷,开发新的城市用地、发展科技,提高开放程度都会提高人口容量,BCD说法正确,本题选择不正确的,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二、综合题
19.(2021高一下·中牟期中)读图“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因素表示   ,它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2)图中B因素表示   该因素的发展与变化,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
(3)图中的C因素表示   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因素并不相同,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影响。
(4)一个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是    ( 变化/稳定)的。
【答案】(1)自然资源
(2)科技发展水平
(3)人口消费水平(或经济发展水平)
(4)变化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分析】(1) 根据题意可知:A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因此A是自然资源。
(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B是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因此B是科技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环境人口容量。
(3)根据图中信息以及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分析可知:C是文化生活和消费水平,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因素并不相同,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影响。
(4) 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资源的利用程度、范围的变化,一个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变化的。
【点评】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20.(2021高一下·吉林月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新疆各区域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最高,其次为伊犁河谷、塔里木盆地北部、准噶尔盆地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东疆地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最低。
(1)分析准噶尔盆地南部环境承载力最高的原因。
(2)为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环境承载力,当地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3)在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为32人/km2,目前已达13人/km2,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对人口环境学颇有研究的赵先生却认为这种看法不妥,试为赵先生的说法提供依据。
【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
(2)防治土地沙漠化;加速节水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实行农牧结合;发展经济
(3)环境承载力决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如果人口密度达到最大值,不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因此应控制人口。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分析】(1)从图中提供的信息看,准噶尔盆地南部有石油、煤炭资源,说明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好;有铁路说明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
(2)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环境承载力,必须围绕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及区域环境、资源特点进行分析。
(3)赵先生的观点是基于环境承载力的内涵与当地生态环境特点两方面考虑的。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反映了当地的环境承载力,实际人口密度必须低于这个值,如不加以控制,人口密度很快会逼近极限值;从环境角度分析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较差。
【点评】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承受力或环境忍耐力。它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而又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概念,它反映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关系,在环境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21.(2021高一下·大理开学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某地区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耕地/hm2 森林面积/hm2 淡水/m3
0.1 0.1 2 000
下表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人口/万 面积/km2 耕地/km2 森林面积/km2 年径流总量/m3
6 200 22万 8万 7.5万 5 105亿
材料二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
(1)由材料一表中数据计算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   ,森林面积   ,淡水   。
(2)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是   ,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3)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是   ,但是在这种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答案】(1)0.0013 km2/人;0.0012 km2/人;8234 m3/人
(2)耕地;①在城市公共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②积极开发宜农荒地;③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④适当输入或进口部分农副产品,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3)淡水;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建设水利工程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分析】(1)利用资源的数量除以人口数量可以得出人均资源占有量。
(2)未来耕地不断减少,所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是耕地,解决该问题的途径主要从节约用地方面、合理开发荒地、科技方面、从外地输入方面进行分析回答。
(3)从数字看淡水量比较大,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是淡水,但是注意节约利用,并且建设水利工程保留水资源。
【点评】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人口容量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2021高一下·韩城期末)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  )
A.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B.资源、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C.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资源、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
D.资源、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
2.下列能增加丙的有效措施有(  )
①实行计划生育②发展新能源③控制人口的死亡率④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1高一下·蚌埠期末) 如表是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①约16亿人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温饱型消费水平 ②10亿人之内  
小康型消费水平 ③8亿~9亿人  
富裕型消费水平 ④7亿人之内  
3.表中数据中,能代表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表中②、③、④数据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与(  )
A.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相关 B.人均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人均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人均消费水平无关
5.(2021高一下·上饶期末)东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但环境承载力差别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自然资源
C.开放程度 D.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6.(2021高一下·梅州期末)黔西南州晴隆县三宝彝族乡是贵州省20个极度贫困乡镇之一,地处喀斯特地貌深山地区,2003年被列为全省100个重点扶贫乡镇之一,至2014年贫困发生率仍高达83%,陷入“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困境。2020年11月23日随着贵州省最后9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全国所有贫困县脱贫。据此回答第5题。
三宝彝族乡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主要原因是(  )
①热量不足 ②光照不足 ③土地资源不足 ④地表水缺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1高一下·阎良期末)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7.根据“木桶效应”,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人、10000人、6000人、4500人,则该地的人口容量为(  )
A.8000人 B.10000人 C.6000人 D.4500人
8.《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给北京市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位:“宜居城市”。所谓“宜居城市”,就是要让人们能在这个城市安居乐业,享受健康、便利、高品质的都市生活。1800万是北京的宜居人口。“宜居人口”最接近(  )
A.环境承载力 B.人口合理容量
C.最高人口数量 D.最低人口数量
(2021高一下·苏州期末)乌蒙山片区位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结合部,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人地矛盾突出,是国家“整村脱贫”的主战场之一,到2020年11 月底,该片区已全部脱贫,实现了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双赢”。图10为乌蒙山片区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9.乌蒙山片区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是因为(  )
A.人口密度大 B.经济规模小 C.人均耕地少 D.自然资源少
10.乌蒙山片区实现“整村脱贫”,最可行的措施是(  )
A.积极垦荒,开辟耕地 B.打造产业,增加就业
C.教育优先,引进人才 D.政府补贴,整体搬迁
(2021高一下·南充期末)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
气候区 合理人口容量(亿) 合理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热带雨林气候 28.00 200
亚热带季风气候 9.30 100
地中海气候 2.25 90
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7.33 30
完成下列各题。
11.表中所列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 C.经济因素 D.技术因素
12.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2021高一下·咸阳期末)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EBC)是指一定区域内,某一时期该地区环境承载力(ECC)与实际的环境承载量(ECQ)之间的差值。下表为成都市2019年单要素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要素 相对剩余量 经济总量 水资源 土地资源 产业结构 森林资源
EBC(万人) 826 364 283 1021 109
13.成都市(  )
A.人口合理容量为109万人
B.环境承载力为283万人
C.限制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
D.提升森林资源利用率可提升环境承载力
14.2019年成都市实施“人才新政12条”两年以来,吸引了大量青年人才来成都创业就业,产生的影响是(  )
A.ECQ不变 B.EBC增加 C.EBC降低 D.ECC降低
(2021高一下·太原期末)下图示意人口合理容量与某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示影响因素是(  )
A.自然资源 B.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 D.消费水平
16.据图可知,人口合理容量具有(  )
A.临界性 B.相对性 C.警戒性 D.稳定性
(2021高一下·新余期末)兰州市地处黄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的交界处,位于两山中同,黄河穿城而过,下表为“兰州市人口容量总结表(单位: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测算方法 适度人口容量 最大人口容量
基于国内生产总值 311 338
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207 344
基于生态环境标准 227 345
17.综合各种测算方法,兰州市适度人口容量(万人)和最大人口容量(万人)分别是(  )
A.311:345 B.207:344 C.227:338 D.207:338
18.为增大人口容量,兰州市可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降低人们的消费水平 B.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C.跳出河谷,开发新的城市用地 D.发展科技,提高开放程度
二、综合题
19.(2021高一下·中牟期中)读图“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因素表示   ,它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2)图中B因素表示   该因素的发展与变化,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
(3)图中的C因素表示   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因素并不相同,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影响。
(4)一个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是    ( 变化/稳定)的。
20.(2021高一下·吉林月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新疆各区域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最高,其次为伊犁河谷、塔里木盆地北部、准噶尔盆地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东疆地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最低。
(1)分析准噶尔盆地南部环境承载力最高的原因。
(2)为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环境承载力,当地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3)在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为32人/km2,目前已达13人/km2,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对人口环境学颇有研究的赵先生却认为这种看法不妥,试为赵先生的说法提供依据。
21.(2021高一下·大理开学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某地区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耕地/hm2 森林面积/hm2 淡水/m3
0.1 0.1 2 000
下表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人口/万 面积/km2 耕地/km2 森林面积/km2 年径流总量/m3
6 200 22万 8万 7.5万 5 105亿
材料二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
(1)由材料一表中数据计算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   ,森林面积   ,淡水   。
(2)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是   ,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3)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是   ,但是在这种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C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1.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科技水平、消费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其中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因此甲表示资源;四个因素中,只有消费水平是和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此,乙表示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适宜的人口容量即是人口合理容量,丙表示人口合理容量;极限的人口容量即是环境人口容量,即丁表示环境人口容量,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2.由上题可知,丙为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容量与资源、科技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与消费水平负相关关系,因此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可以依靠科技来发展新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②④正确;与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死亡率无关,故排除ABD,选C。
【答案】3.A
4.C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点评】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的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3.资源环境承载力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由于它只考虑生存条件,因此表示一个极限值即最大值,即表中的“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A正确。表中信息表明,②、③、④都是不同消费水平下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更接近人口合理容量,排除B、C、D。故答案为:A。
4.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是在不同的消费水平(温饱、小康、富裕)下得到的环境人口容量,表明数据表明,人口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合理容量越小,因此环境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关系,C正确,B、D错误。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科技水平、开放程度有密切关系,表中数据不能说明人口合理容量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A错误。故答案为:C。
5.【答案】B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分析】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与承载力成正相关,但二者差异并不明显,A、C错误;东北地形平坦、水源充足、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自然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远大于内蒙古自治区,B正确;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承载力成负相关,东北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更高,承载力应该更低,与题干不符,D错误。
【点评】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6.【答案】B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分析】由材料可知,三宝彝族乡地处喀斯特深山地区,地形崎岖,土地资源不足,而且地表水流失快,喀斯特地貌渗漏严重,地表水缺乏,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③④正确;该地纬度较低,热量充足,①错误;该地海拔高,光照充足,②错误;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
【答案】7.D
8.B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点评】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是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而人口合理容量是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注意:某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
7.根据木桶效应的解释可知,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所以以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人、10000人、6000人、4500人,某类要素能供养的最少的人口数量即为当地的环境承载力,所以该地的环境承载力为4500人;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8.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所谓“宜居城市”,就是要让人们能在这个城市安居乐业,享受健康、便利、高品质的都市生活,根据该标准所测定的北京人口最接近北京的人口合理容量;该“宜居人口”数量应小于环境承载力和最高人口,高于最低人口数量,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9.C
10.B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点评】环境承载力与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发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与生活消费水平负相关关系。
9.AC.由所学知识可知,环境承载力指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的能力,影响该能力大小的首因素是自然资源,因自然资源是供养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基础;从材料描述可知,该地“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人地矛盾突出",这里又是云贵高原的边缘,山地不能耕种,高原又多喀斯特地貌,不便于耕种,由此可知这里耕地面积少,因此人均耕地少,环境承载力较低,A错误,C正确;
B.经济规模小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
D.由图示信息可知,图中水资源、水能资源丰富,D错误。
故答案为:C。
10.A.由材料信息及图示信息可知,该片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地表崎岖,积极垦荒会破环地表植被,加剧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A错误;
B.可以因地制地打造适合当地的产业,增加就业,提高居民生活收入,B正确;
C.发展教育,提高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未来会有利,但解决不了当前的贫困问题,C错误;
D.易地搬迁,工程量及资金投入较大,且该区域村落人口较多,应推广“本地脱贫”,少部分生态较差区域可以易地搬迁,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11.B
12.D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点评】资源、科技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物质和文化消费水平是影响人口承载力的重要因素,其中资源、科技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和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物质和文化消费水平和人口容量呈反相关
11.该表反映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故说明这种 测算主要考虑的是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因素,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12.结合表格数据,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水热资源极为丰富,从表中信息可知,该气候区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都较大,而目前该气候区却是世界上人口稀少的地区,人口密度稀疏,有极大的潜力,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13.D
14.C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点评】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承受力或环境忍耐力。它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而又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概念,它反映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关系,在环境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13.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是一定区域内,某一时期该地区环境承载力与实际的环境承载量之间的差值,所以表格中的109万人是森林资源环境承载力与森林资源实际承载量的差值,不是人口合理容量;同理,283万人是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土地资源实际承载量的差值,也不是环境承载力,AB错。结合表格信息可知,森林资源的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最小,表明实际森林资源承载量接近森林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主要限制因素,所以提升森林资源利用率可有效提升环境承载力,C错,D正确。故答案为:D。
14.大量人才涌入,当地的实际的环境承载量(ECQ)变大,而地区的环境承载力(ECC)变化不大,所以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EBC)减小,C正确,ABD错。故答案为:C。
【答案】15.D
16.B
【知识点】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15.本题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解读能力。从图中可看出该影响因素越大,人口合理容量越小;该影响因素越小,人口合理容量越大,说明与人口合理容量呈负相关,只有消费水平与人口合理容量呈负相关,因此D正确;ABC选项都与人口合理容量呈正比,故可排除。
16.从图中可看出随着影响因素大小的不同,人口合理容量也不同,因此人口合理容量具有相对性,B对,排除D;某地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这反映人口容量的特点是临界性,材料图示没有显示,可排除A。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超过人口合理容量,该地区的资源环境将遭受灾难性的破坏,因而人口合理容量对该地区的实际人口数量具有警戒性,但图示并没有显示,排除C。
【答案】17.D
18.A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点评】木桶原理又称短板理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人口容量也是由最低的限制因素决定的,环境人口容量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与资源丰富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呈正相关。
17.根据木桶的“短板效应”原理可知,兰州市适度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分别是各测算方法的最小值,分别为207万人和338万人,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18.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适度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都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理论上降低人们的消费水平会提高人口容量,但降低人们的消费水平不现实,不可行,A说法错误;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跳出河谷,开发新的城市用地、发展科技,提高开放程度都会提高人口容量,BCD说法正确,本题选择不正确的,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19.【答案】(1)自然资源
(2)科技发展水平
(3)人口消费水平(或经济发展水平)
(4)变化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分析】(1) 根据题意可知:A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因此A是自然资源。
(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B是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因此B是科技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环境人口容量。
(3)根据图中信息以及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分析可知:C是文化生活和消费水平,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因素并不相同,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影响。
(4) 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资源的利用程度、范围的变化,一个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变化的。
【点评】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20.【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
(2)防治土地沙漠化;加速节水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实行农牧结合;发展经济
(3)环境承载力决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如果人口密度达到最大值,不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因此应控制人口。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分析】(1)从图中提供的信息看,准噶尔盆地南部有石油、煤炭资源,说明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好;有铁路说明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
(2)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环境承载力,必须围绕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及区域环境、资源特点进行分析。
(3)赵先生的观点是基于环境承载力的内涵与当地生态环境特点两方面考虑的。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反映了当地的环境承载力,实际人口密度必须低于这个值,如不加以控制,人口密度很快会逼近极限值;从环境角度分析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较差。
【点评】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承受力或环境忍耐力。它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而又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概念,它反映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关系,在环境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21.【答案】(1)0.0013 km2/人;0.0012 km2/人;8234 m3/人
(2)耕地;①在城市公共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②积极开发宜农荒地;③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④适当输入或进口部分农副产品,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3)淡水;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建设水利工程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分析】(1)利用资源的数量除以人口数量可以得出人均资源占有量。
(2)未来耕地不断减少,所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是耕地,解决该问题的途径主要从节约用地方面、合理开发荒地、科技方面、从外地输入方面进行分析回答。
(3)从数字看淡水量比较大,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是淡水,但是注意节约利用,并且建设水利工程保留水资源。
【点评】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