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单元复习训练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关于电话机的听筒和话筒的工作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话筒将声信号变成光信号
B.话筒将电信号变成磁信号
C.听筒将声信号变成电信号
D.听筒将电信号变成声信号
2.现代通信利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而不用模拟信号,究其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模拟信号传输不方便 ②模拟信号容易丢失信息
③模拟信号容易失真 ④模拟信号保密性差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下列关于电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话是人们传递信息的一种手段
B.电话的发明,让人们冲破空间和时间的间隔,实现互通信息的美好愿望
C.电话是美国科学家贝尔发明的
D.电话的话筒里一定有一个装着碳粒的盒子
4.某手机网络电磁波频率范围是1 920 MHz~1 935 MH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920 MHz的电磁波频率比1 935 MHz的低
B.1 920 MHz的电磁波频率比1 935 MHz的高
C.1 920 MHz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比1 935 MHz的慢
D.1 920 MHz的电磁波不能在没有空气的月球上传播
5.关于电磁波与信息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医生利用激光治疗近视眼是电磁波在信息方面的应用
B.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和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速度越快
C.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可提供全天候的即时定位服务
D.光在光导纤维中沿直线传播,光能损耗非常少
6.关于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能发射电磁波信号
B.只能接收电磁波信号
C.既能发射电磁波信号,又能接收电磁波信号
D.既不能发射电磁波信号,又不能接收电磁波信号
7.电磁铁在下列装置中应用不正确的是( )
A.电话的听筒中应用了电磁铁
B.电话的话筒中应用了电磁铁
C.电磁继电器中应用了电磁铁
D.电铃的工作中应用了电磁铁
8.关于信息的传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可提供全天候即时定位服务
B.5G网络通信主要是利用光导纤维传递信息的
C.手机话筒的主要作用是把声音信号变成恒定电流
D.电磁波只能传递声音信号,不能传递图像信号
9.我们常常在媒体上听到“信息高速公路”一词,那么“信息高速公路”指的是( )
A.高速行驶机车的公路
B.利用卫星的通信
C.利用微波的通信
D.利用光纤的通信
10.某同学对如图所示的“三水荷花世界”电视录制和播放过程解释正确的是( )
A.摄像机是把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
B.话筒是把电能转化为声能
C.扬声器是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D.发射机发射电磁波把信号传给接收机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1.远在千里之外的湖南听众能收听到中央广播电台的音乐节目,广播信号是通过________(选填“声波”或“电磁波”)传送过来的,其信号的传播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速。
12.某市的电视信号已全部实现了数字信号,这种数字信号是通过光导纤维来传输的,则这种信号在光导纤维里的传输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108 m/s。为了能够收看到数字电视,在每家每户中都添加了一个“机顶盒”,这机顶盒的作用是把 信号转化成 信号。
13.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或5G技术)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实际上是利用__ __波传递信号的。用户用5G手机拨打可视电话时,图像信号在空中传递的速度为__ __m/s。
14.如图甲、乙所示是无线电广播工作过程的简易图。话筒把播音员的声音信号转换成________,调制解调器把音频信号加载到_______电流上发射到空中,收音机接收到各种电磁波并从中选出特定频率的信号,通过解调将________信号留下,通过扬声器把播音员的声音从收音机播放出来。
15.如图所示是我国发射的“玉兔号”月面巡视器,工作时所需能量由太阳能电池板来提供,可以实现移动、转弯、探测等多种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玉兔号”与地面间是通过___________进行信息传递的
(2)请从能量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世博会期间,世界各地的人们可通过光纤宽带上网浏览网上世博。光纤宽带就是把要传送的数据由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进行通讯。目前光纤是宽带网络多种传输媒介中最理想的一种,它的特点是__ __。(请写出一个特点)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17.手机是一种不用电线的电话——移动电话,其原理是将接收到的电磁波转化为声音信号,为验证声音和电磁波的传播是否需要空气,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他先将手机放在玻璃瓶中,拨号呼叫它,看到信号灯闪烁,并听到铃声.
第二步:如图所示,将手机放在玻璃瓶中,并用抽气机将其中的气体不断地向外抽.打电话呼叫瓶中的手机,这时手机信号灯闪烁,铃声不断减弱,直到最后听不到铃声,反复拨叫只看到信号灯闪烁,没有铃声.
(1)信号灯闪烁说明手机________(填“能”或“不能”)收到呼叫信号,由此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不到铃声,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又将手机放在金属容器中,打电话呼叫容器中的手机,这时手机________(填“能”或“不能”)收到呼叫信号,然后再将手机放在塑料容器或纸容器中,再打电话呼叫容器中的手机,这时,手机________(填“能”或“不能”)收到呼叫信号.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容器能阻碍电磁波的传播
(4)许多人习惯将手机挂在胸前,手机发射出的电磁波________(填“能”或“不能”)穿过衣服和人体对人的心脏造成不良影响.
18.把大塑料瓶用不透光的纸包住,在瓶侧壁开一个小孔,塑料瓶内装满水,水中装一个光源。当水从小孔流出时,你会看到光随着弯弯的水流照到地面,在地上形成一个光斑,如图所示。
(1)实验中,光源的光沿水流________(填“内”或“外”)壁经过多次________(填“反”或“折”)射,最后照亮地面。
(2)实验中,从瓶中流出的水柱相当于激光通信中的___________。可以猜想:在真正的激光通信中,每一根类似水柱的材料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同时传导多束激光而不致相互干扰。
四、综合应用题(12分)
19.如图所示为音叉在空气中传播时的波形图,其中最凸起的点称为波峰,最凹下的点称为波谷,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称为波长(符号λ)。波长与波速、频率之间的关系是:波速=波长×频率,即v=λf,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人耳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 Hz-20 000 Hz,那么,人耳听到声音的波长范围是多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BDAC 6-10CBDDD
二、填空题
11.电磁波 等于
12.小于 数字 模拟
13.电磁 3×108
14.电信号 高频 音频
15.(1)电磁波 (2)问题: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回答: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16. 信息量大(抗干扰能力强)
三、实验探究题
17. (1)能 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不能 能
(4)能
18.(1)内 反
(2)光导纤维 能
四、综合应用题
19. 解:由v=λf,可得λ1===17 m;
λ2===0.017 m,
则人耳听到声音的波长范围是0.017 m~17 m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