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3.3 商的近似值西师大版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3.3 商的近似值西师大版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21 13:4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年级 五年级 课题 商的近似值 学科 数学
知识与技能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习用“去尾”或“进一”的方法求近似值。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解决问题,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求商的近似值有兴趣,体会商的近似值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求出商的近似值。结合实际用“去尾”或“进一”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二 、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三、复习巩固,综合运用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之前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法,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积的近似值。同学们抢答,看谁答得又快又准确。一、 把下列小数保留两位小数5.247≈( ) 1.173≈( )4.362≈( )2.396≈( )小数末尾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3.995≈( )9.014≈( )第二题设有语言环境二、 电费每千瓦0.52元,空调每小时耗电0.6千瓦时,需要( )元?观察一下你们的计算结果,想一想,有不同的答案吗?结果不对,看单位是元,要保留两位小数,结果是0.31。通过上面的复习我们了解到求积的近似值不仅要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还需要结合生活实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商的近似值。(板书课题)出示例题:育红小学五(1)班的全体同学决定去慰问在事故抢险中受伤的7位消防官兵。他们把节省下来的零花钱凑在一起,买了158元的水果分装在7个果篮里。平均每个果篮里大约有多少钱的水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怎么了?出现了什么问题?出示试一试比较交流。让学生仔细比较这几种情况,把各自认为最合理的方法选出来,并说明理由(可让学生展开辨论)。出示结论:求小数除法商的近似值时,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多一位,再按照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完成练一练1. 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并填在下表中。 2.根据生活经验确定商的近似值。(1)做一套成人服装用布2.6米,用1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成人服装?(2)一个油桶最多能装2.5千克油,要装36千克油,至少需要这种油桶多少个?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体会?(结合生活,合理取近似值。)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问? 5.251.174.362.40不能去掉,题目中要求保留两位小数。0.312元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除不尽商的小数位数太多了。生可能的情况:保留两位小数,我国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以元为单位,应该保留两位小数。现实生活中一般都不用“分”了,保留一位小数就可以。只需要计算一下平均每个果篮大约的钱数,保留整数就可以了。学生独立填写,交流取近似值的方法。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汇报,纠正错误。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全班交流,针对作业中的错误,师生评价。 用积的近似值作复习,容易让生直观感受到两种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为探讨商的近似值开启思路。也为新知的探究作好准备。新课标很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从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出发。所以,上课伊始,把交电费作为实际问题导入新课,让学生能很快地进入预设的学习状态。并且通过让他们观察自身的计算结果,将矛盾激发,充分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体现自主学习的理念。学生由于有了计算电费的体验,所以会很快想到不用计算到很多位小数,因此,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实践研究、分析问题,初步得出根据实际需要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获得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尝试、发现问题,教师不过早介入,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发现,数学学习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结论的得出,是在学生动手实践、分组讨论中不断完善、提炼出来的。这一环节让学生的想法充分展开,学生个体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通过合作的方式来解决,而绝不是简单的给予。应用练习、层层深入,巩固双基。使学生进一步明白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按要求取商的近似值,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能力。在练习中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体会商的近似值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也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谈收获,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进行总结和梳理。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的是"以情景为中心"的课程思想。我力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体现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多地侧重于促进学习者的发展,更多的关注学习者学习能力,习惯和态度地形成,关注学习者的主动求知与实践参与,关注学习者的价值观念于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因此,我在制定这节课的目标时,除了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还包括培养学生高层次的数学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往往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原有经验,他们在学习新知之前,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以此为依据,我在导入新课时,以交电费导入情境的创设,根据学生原有认知水平,进行教学,这使学生感到与他们原有知识经验的不协调,从而产生学习的认知需要,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解决问题,除不尽时要取近似值;同样,再教学时,再让学生尝试计算,学生再一次发现问题,虽然得数能除尽,但根据实际生产、生活的需要,并不需要很多小数位数,这时也要取近似值,我通过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表达、学会交流。
整节课基本上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体现了"以情景为中心"的课程思想。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些细节方面不是把握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