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2021·广西桂平·八年级期中)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年我国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起点是( )
A.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 B.工业水平很高,门类齐全
C.工业水平很低,但门类齐全 D.工业水平很高,基础雄厚
2.(2021·广西桂平·八年级期中)如图所反映的成就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跨进喷气技术时代,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成批生产喷气式飞机的国家之一。该成就出现于(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3.(2017·河北唐县·八年级期末)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我国人民从建国以来取得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 D.公布了“一五”计划
4.(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图为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工业品和粮食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抗美援朝的推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一五计划”的实施
5.(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依据下图判断,我国在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优先发展的是
“一五”计划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
农林 轻工业 重工业 运输邮电 贸易物储 文教卫生 城市公用 其他
水利
7.6 6.52 51.68 19.2 3 7.2 3.7 1.1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手工业
6.(2022·全国·八年级课前预习)下图是1954年的宣传画《参加选举去》。此宣传画折射出的历史信息是
A.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得到落实 B.男女政治平等有了宪法保障
C.我国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图片反映了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将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①④② B.②③④① C.②①③④ D.③②①④
8.(2021·河南睢县·八年级期末)1953--1957年的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下列成就不属于一五计划的是:
A.沈阳飞机制造厂建成投产 B.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C.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D.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9.(2021·河南睢县·八年级期末)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哪一个大会上颁布的: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10.(2021·西藏林芝·八年级期末)“一五计划”建设成就有哪些( )
①鞍钢无缝钢管厂;②长春一汽;③沈阳机床厂; ④飞机制造厂;⑤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1.(2021·山东·枣庄市第二十八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读表,对表格内容解读正确的选项是( )
A.农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B.农业生产停滞不前
C.重工业发展成就突出 D.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12.(2021·湖南·桂阳县龙潭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新中国成立时,“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一落后局面的改变开始于( )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运动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3.(2020·江苏昆山·八年级期中)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的沟通西藏与其他地区的公路有( )
①川藏公路 ②新藏公路 ③青藏公路 ④滇藏公路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4.(2021·广东·连平县大湖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
A.党中央、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各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
15.(2021·黑龙江集贤·八年级阶段练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最早制定于( )
A.1956年 B.1952年 C.1949年 D.1954年
16.(2021·黑龙江集贤·八年级阶段练习)“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将阻隔长江南北交通的“天堑”变为“通途”的第一座桥梁是( )
A.润扬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武汉长江大桥 D.江阴长江大桥
17.(2021·山东兰山·八年级期末)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下列关于我国第一个这样的“计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从1953开始执行到1957年超额完成
B.规划期间建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基本任务之一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D.“计划”期间我国原油实现全部自给
18.(2021·江苏淮安·八年级期末)1953年发行的人民币面额为壹分的纸币上的图案是一辆车;1953年发行的人民币贰分上的图案是一架准备起飞的飞机;一角钱上的图案是一辆拖拉机……十元人民币上的图案是工农像。这些图案的设计寓意是( )
A.开展“一五”计划进行大规模工业建设 B.三大改造的提前完成
C.我国已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D.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
19.(2021·山东德州·中考真题)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下图),这标志着我国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 B.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根本政治制度由此确立 D.完成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20.(2021·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八年级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四五年间,我国逐渐完成了战后经济的恢复,转而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但资本和资源的严重匮乏阻碍了我国的发展。为此,中共中央实行了利用有限的资本和资源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 )
A.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基本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使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D.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
21.(2022·全国·八年级课前预习)第一个五年计划
(1)目的:为了有________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________、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起止时间:________—1957年。
(4)成就:(1)工业: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________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5)交通: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川藏、青藏、________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________建成。
(6)意义:我国开始改变________的面貌,向________迈进。
评卷人得分
三、综合题
22.(2021·河南洛宁·八年级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都不能造。
材料二:1956年7月13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解放牌”载重汽车在长春下线,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在中国汽车工业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针对材料一的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是什么时候取得的成就?
(3)请写出图中A、B、C三处所取得的成就。
23.(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重工业产值增长了210.7%,轻工业产值增长了83.3%,重工业、轻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5.4%、12.9%,轻工业和重工业平均增长速度的比例为1:1.97.
材料二1980年,国务院决定对轻工业实行“六个优先”的原则,即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优先,基本建设优先,银行贷款优先,交通运输优先等六个方面的优先。当年,我国轻工业总产值比1979年增长18.4%。1980年、1981年和1998年,我国轻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46.9%、51.5%和49.3%,重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53.1%、48.5%和50.7%。
——均摘自萧国亮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具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该特点产生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积极发展轻工业说明了什么?
24.(2022·全国·八年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1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5%,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只占35.5%。
材料二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现状?
(2)为改变上述现状,我国政府作出了什么决定?这一决定中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3)这个决定的结果如何?
材料三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4)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一五”计划期间主要重工业部门分布在哪里?试举两例说明。
(5)“一五”计划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说明了什么?
25.(2021·河北·定州市宝塔初级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于1949年通过,它规定:新中国的名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材料二 它制定于1954年,它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1)材料一中的“它”是指什么文献?它起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的“它”是指什么文献?它是一部什么性质的文献?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由“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可以看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过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水平低,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是在工业十分落后,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的。A项正确;当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很低,而且门类不全,基础薄弱,排除BCD项。故选A项。
2.A
【详解】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飞机厂建成投产,我国成功仿制新型喷气式飞机,成为当时少数几个能够制造喷气式飞机国家之一,A项正确;一五计划是在20世纪50年代,而非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排除BCD项。故选A项。
3.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最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因此,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项正确;1949年9月召开了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排除A项;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不是本次会议内容,排除B项;我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了“一五”计划,早于第一届全国人大,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1953年-1957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促进了我国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可知,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D项正确;土地改革的完成时间是1952年,排除A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为我国赢得一个相对安定的和平环境,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人民公社化运动时间是1958年,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图表中基建投资比重可看出重工业所占比重较大,由此可以得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C项正确;农业、轻工业比重都比较低,排除AB项;手工业在表中没有提及,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该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该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群众广泛参加选举,C项正确;材料是说,人民参加选举是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不是政治协商制度、 男女政治平等、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7.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武汉长江大桥是一五计划的成就,于1957年建成;②开国大典阅兵现场发生在1949年10月1日;③农民丈量分配土地发生在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期间;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1954年。因此四个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为②③④①,B项正确;其他三项先后顺序均错误,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8.C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南京长江大桥是在1960年建造的,不是一五计划的成就,C项正确;一五计划期间,沈阳飞机制造厂建成投产,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项。
9.A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54年我国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这次会议上颁布了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A项正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颁布的是《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排除B项;党的会议上没有颁布宪法,排除C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鞍钢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和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都是在一五计划期间完成的,①②③④⑤符合题意,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
依据据“1952年和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表”分析可知,从1952年到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特别是钢产量大幅度增加,这说明1952年和1957年我国重工业发展成就突出,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在1953年-1957年实行了一五计划,在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重工业发展成就突出,不是农轻重工业比例失调,排除A项;根据表格可知农业有发展,排除B项;一五计划完成后,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排除D项。故选C项。
12.A
【详解】
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于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就是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的实行,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A项正确;综上所述可知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始于一五计划期间,BC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A项。
13.C
【详解】
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期间,交通运输领域的成就有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建成川藏、青藏、新藏三条公路,密切了祖国内地和边疆地区的联系,建成宝成、鹰厦等30余条铁路,C①②③符合题意;滇藏公路非一五计划成就,排除包含④的选项ABD项。故选C项。
14.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B项正确;ACD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B项。
15.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D项正确;ABC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D项。
16.C
【详解】
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期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成为将阻隔长江南北交通的“天堑”变为“通途”的第一座桥梁,C项正确;润扬长江大桥创建于1958年,南京长江大桥于1968年通车,江阴长江大桥于1999年通车,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7.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至1957年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期间建成了武汉长江大桥,沟通了长江南北交通。到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重工业基地。我国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结束了“洋油”的时代的标志是大庆油田的建成。而大庆油田基本建成是在1963年。因此关于我国第一个这样的“计划”的说法错误的是D项,符合题意;ABC项关于我国第一个这样的“计划”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18.A
【详解】根据“一架准备起飞的飞机;一角钱上的图案是一辆拖拉机……十元人民币上的图案是工农像”可以看出,这些都是一五计划的成就,寓意当时国家开展“一五”计划进行大规模工业建设,A项正确;三大改造完成是1956年,排除B项;我国冻是工业强国,排除C项;大跃进是1958年,排除D项。故选A项。
19.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15日,1211名全国人大代表走进怀仁堂。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这里召开,标志着我国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的政治制度得到全面确立。C项正确;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第一届政协会议,排除A项;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排除B项;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排除D项。故选C项。
20.B
【详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四五年间”、“中共中央实行了利用有限的资本和资源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等信息可知这一战略指的是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开展基本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B项正确;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是三大改造,排除A项;一五计划没有使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排除C项;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排除D项。故选B项。
21. 计划 重工业 交通运输业 1953 长春 新藏 武汉长江大桥 工业落后 社会主义
【详解】
(1)根据所学可知,为了有计划地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编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由于我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尤其是重工业比较落后,新中国又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所以一五计划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在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的同时,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2)根据所学可知,一五计划从1953年开始实行,到1957年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3)根据所学可知,一五计划成就方面,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
(4)根据所学可知,在交通运输业方面成就是新建30多条铁路,建成三条入藏公路是川藏、青藏和新藏,1957年建成的是武汉长江大桥。
(5)根据所学可知,一五计划的大幅度提前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项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2.(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水平极其落后。优先发展重工业或者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2)一五计划时候。
(3)A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B 沈阳第一机床厂 C武汉长江大桥。
【分析】
(1)
问题:根据材料一“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都不能造”,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反映的问题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水平极其落后。措施:结合所学可知,为解决我国的工业水平极其落后的情况,我国政府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或者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措施。
(2)
成就:根据材料二“1956年7月13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解放牌’载重汽车在长春下线,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在中国汽车工业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是一五计划时候取得的成就。
(3)
成就: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图中A处的成就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B处的成就是“沈阳第一机床厂”;C处的成就是“武汉长江大桥”。
23.(1)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作用: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平衡工业比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满足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详解】
(1)依据材料一“我国重工业产值增长了210.7%,轻工业产值增长了83.3%”可得出一五计划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依据所学可知,一五计划完成的作用是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依据材料二“六个优先”和所学可知,大力发展轻工业主要是为了平衡工业比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及满足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等。
24.(1)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
(2)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3)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
(4)东北。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答出任意两项即可)
(5)说明我国开始改变工业的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详解】
(1)依据材料一“1951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5%,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只占35.5%”的信息以及材料二“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的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现状是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改变上述现状,我国政府作出的决定是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一决定中发展的重点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
(4)依据材料三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可以看出“一五”计划期间主要重工业部门分布在东北;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
(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说明我国开始改变工业的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5.(1)《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详解】
(1)
文献:根据材料一“它于1949年通过,它规定:新中国的名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并结合所学可知,“它”指的是《共同纲领》。作用: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
文献:根据材料二“它制定于1954年,它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并结合所学可知,“它”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性质: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