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核舟记》单课淘金训练 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核舟记》单课淘金训练 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2 12:0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八年级下文言文《核舟记》单课淘金训练题
一、基础知识平台
(一).文学常识填空:
(1). 《核舟记》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著的《 》;作者 ,字子敬, 嘉善人。
(2). 题目解说:“记”是本文的文体,这里有 的意味。“记”以叙事为主,也可以抒情和议论。从对象看,《桃花源记》记的是事,是记叙文;而《核舟记》记的是工艺品,是 文。从语言看,《桃花源记》多用描写;而《核舟记》则多用说明。
(二).书下注释
(1)能以径寸之木 径:_______________
(2)为宫室、器皿、人物 为:_______________
(3)罔不因势象形 罔不:_____________
因:_______________
象:_______________
(4)尝贻余核舟一 贻:_______________
(5)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奇:_______________
(6)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徐:_______________
兴:_______________
(7)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冠:_____________
峨:_______________
(8)如有所语 语:_______________
(9)其两膝相比者 比:_______________
(10)佛印绝类弥勒 类:_______________
(11)矫首昂视 矫:_______________
(12)神情与苏、黄不属 不属:_____________
(13)诎右臂支船 诎:_______________
(14)珠可历历数也 历历:_____________
(15)其船背稍夷 夷:_______________
(16)左手倚一衡木 衡:_______________
(17)勾画了了 了了:_____________
(18)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曾:_______________
盈:_______________
(19)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_______________
修狭:_____________
(三)、一词多义
 1.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
 2.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
 3.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 ) 为人五:( )
   中轩敞者为舱 (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
 4.可:高可二黍许 ( ) 珠可历历数也 ( )
 5.者:中轩敞者为舱 ( ) 居右者椎髻仰面( )
6.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
 7.以:能以径寸之木 ( ) 以至鸟兽、木石 ( )
 8.盖:盖大苏泛赤壁云( )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四)古今异义词
1、其两膝相比者: 比,古义: 。 今义: 。
2、高可二黍许: 可,古义: 。 今义: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古义: 。 今义: 。
4.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曾,古义: 。 今义: 。
(五)、词类活用
(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意思: ) (2)石青糁之 (意思: )
(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意思: ) (4)卧右膝,诎右臂支船(意思: )
(5)居右者椎髻仰面 (意思: )
(六)、通假字
1.诎右臂支船(诎—通“屈”, 。) 2.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 。)
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
(七)、翻译重点句子
1、尝贻余核舟一
译文: 。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译文: 。
3、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文: 。
4、技亦灵怪矣哉
译文: 。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译文: 。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文: 。
二.整体感知
1.这是一篇说明文,它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有何特征?
答: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具体说一说。
答:
三、文章重点理解
1.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2.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3.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① ② ③
4.《核舟记》说明顺序:
5.写舟的正面却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写,而是将船头和中间部分的顺次加以颠倒。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
6.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答:
7.课文如此细致地介绍核舟这一雕刻品的艺术形象,说明了什么?
答:
8.本文题目有“记”字,是否意味着是记叙文?它与《桃花源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
答:
四、拓展延伸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选自《核舟记》)
【乙】谢太傅云:“顾长康①画,有苍生来所无。”
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②俊朗有识具③,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
顾长康画谢幼舆在岩石里。人问其所以,顾曰:“谢云:‘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此子宜置丘壑中。”
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④。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⑤,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⑥中。”
顾长康道:“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选自《世说新语·巧艺》,有删改)
【注释】 ①顾长康:东晋画家顾恺之,字长康。②裴楷:字叔则,三国曹魏及西晋时期的大臣、名士。③识具:见地,才略。④目精:眼珠。⑤妍蚩(chī):也作“妍媸”,美和丑。⑥阿堵:这个,此处指眼珠。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能以径寸之木  以:( )(2)清风徐来 徐:( )
(3)或数年不点目精 或:( )(4)人问其故 故:(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高可二黍许。
答:
(2)此子宜置丘壑中。
答:
14.【甲】【乙】文段所写的王叔远、顾长康都有精湛的技艺,但其技艺又各具特色。【甲】文段写王叔远在雕刻时,讲究 ;【乙】文段写顾长康在绘画时,讲究 。(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
五、探究创新园
作者围绕“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来介绍核舟,但对看似与苏轼无关的两个舟子也进行了具体的描绘,是否属详略不当?
答:
六。课内精读
核舟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高可二黍许 ( ) ②神情与苏、黄不属 ( )
③诎右臂支船 ( ) ④珠可历历数也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苏、黄共阅一手卷。
答:
②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答: (3)第一段的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2分)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分类别
(4)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湛技艺。(从原文第一段文字中找)(2分)
(5)第三段细致描写鲁直“如有所语话”,佛印“神情与苏、黄不属”,“珠可历历数也”是为了说明什么 试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分)
答:
(6)作者在说明船的正面的时候,为什么不是从船头说到船舱,从船舱说到船尾,而是先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呢 (3分)
答:
七。中考体验
(一)核舟记 沪邑元宵灯火(2018淮安中考试题)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乙】沪邑元宵灯火,以伞灯为最。灯作伞形,或圆,或六角,咸以五色锦笺①缀成,磨薄令如蝉翼, 上镂人物、花鸟,细若茧丝。一灯之制,经岁始成,虽费百金不惜,但伞灯之出最迟,每俟诸灯兴阑②,于百花生日前后始盛。多至二三百盏,间以五彩吴绫③折枝花灯,偶缀禽、鱼、蝉、蝶,飞舞若生。又扎彩为亭,高可三四丈,名曰“抬阁”④,间饰龙凤,以云母石为鳞甲,上下通明,光照数丈;或二层,或三层,每层以纹绣孩童,扮演杂剧,常扮《长生殿·玉环拜月》,兽炉中香烟一缕,烟际现月宫,姮娥⑤立殿左,左右侍女,各执宫扇,肩上立牛女二星,望之如在霄汉也。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而自通商后,无复有此盛事矣。同里张秋浦茂才⑥《岁事衢歌》有“月夜笙箫步绿塍⑦,珠常垂处小楼凭。吴绫输与谈笺纸,妙擅⑧江乡算伞灯。”盖伞灯之制,纸贵于绫,谈笺,邑之土产也。
雨苍氏曰:琐事耳,而插一叹想句,便寓绝大感慨。
【注释】①锦笺,精致华美的纸。②兴阑,兴尽。③绫,比绸缎还薄的一种丝织品。④抬阁:一种民间的游艺项目。在木制的小阁里有人扮饰戏曲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⑤姮娥,嫦娥。⑥茂才:秀才。⑦塍:田埂。⑧擅:独揽,独占。
(选自毛祥麟《墨余录》,有删改)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处)(2分)
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①为宫室( )②罔不因势象形( )③或六角( )④高可三四丈( )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尝贻余核舟一。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③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
4.请简要说说【甲】文画线部分是如何体现“奇巧”二字的。(4分)
答:
5.结合【乙】文内容,说说“雨苍氏”有哪些感慨。(4分)
答:
部编版八年级下文言文《核舟记》单课淘金训练题
一、基础知识平台
(一).文学常识填空:
答案(1). 《虞初新志》;魏学洢 ,明末。(2).描述、说明文
(二).书下注释
答案 (1)直径 (2)做。这里指雕刻 (3)无不、全都;顺着、就着;模拟 (4)赠 (5)零数、余数 (6)慢慢地;起 (7)高高的帽子;高 (8)说话 (9)靠近 (10)像 (11)举
(12)不相类似 (13)同“屈”,弯曲 (14)分明的样子 (15)平 (16)同“横”  (17)清楚明白 (18)竟然;满 (19)挑选;长而窄
(三)、一词多义
 1.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奇异、罕见、)(技艺)奇妙,奇特。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零数,余数)
 2.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表存在的动词,与“无”相对)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3.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 雕刻 ) 为人五:(刻有)
   中轩敞者为舱 (是)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为:是)
 4.可:高可二黍许 (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 (可以)
 5.者:中轩敞者为舱 (......的部分) 居右者椎髻仰面(......的人)
6.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连词,并且)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转折,但是)
 7.以:能以径寸之木 (用) 以至鸟兽、木石 (甚至)
 8.盖:盖大苏泛赤壁云(大概)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来是)
四、古今异义词
1、其两膝相比者: 比,古义:靠近。 今义:两个事物进行比较。
2、高可二黍许: 可,古义:大约。 今义:可以。(许可、可能)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古义:挑选。 今义:简单。
4.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曾,古义:还,尚 今义:曾经。
五、词类活用
(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用箬篷)
(2)石青糁之 (用石青 )
(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戴着高高的帽子)(峨:高高的)
(4)卧右膝,诎右臂支船(使……平放。 使……弯曲)
(5)居右者椎髻仰面 (椎髻:梳着椎形发髻 )
六、通假字
1.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
2.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横着的。)
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 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通“父”,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多附与字之后。)
七、翻译重点句子
1、尝贻余核舟一
译文:曾经赠给我一只用果核雕成的船。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译文:可是计算它的长度还不满一寸。
3、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文: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的(名种事物的)形象,名有名的情态。
4、技亦灵怪矣哉
译文:技艺也真神奇啊!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译文:总计这只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文:原来是挑了一个长而狭的桃核刻成的。
二.整体感知
1.对象:核舟。特征:奇巧(体积小、构思巧、雕刻的人物文字数量多)。
2.(1)空间顺序:中-头-尾-背;
(2)逻辑顺序:先整体后局部——先写舟的尺寸大小,后写船舱、船头、船尾。
先主后次——正面是主,背面是次,所以先写正面,后写背面;船舱是主,船头、船尾是次;船头是主,船尾是次;苏东坡是主,黄鲁直、佛印是次。
三、文章重点理解
1.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嘻,技亦灵怪矣哉
2.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3.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①用料体积小 ②所刻事物繁多 ③刻物情态毕备
4.《核舟记》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5.写舟的正面却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写,而是将船头和中间部分的顺次加以颠倒。为什么要这样写?
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竟然可以关闭,由此说起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如果按正常顺序先写船头次写船舱,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至于最后写船尾,那两个舟子显然是用来烘托船头的三位游者的。
6.【答案】列数字:“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通计一舟……共三十有四。”核舟体积多大,长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东西,都各有其数,读来一目了然。
作比较:“通计一舟……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容量大、所刻景物甚多与“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对比,使人们更强烈地感到这个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有巧夺天工之妙。以此突出雕刻精湛的技艺。
7.【答案】说明了雕刻家构思的巧妙与雕刻技艺的高超,显示出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者的智慧。
8.【答案】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的意思。文章全面而真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活灵活现的人和物,使人领会到制作人神奇的雕刻技巧。
从对象看,《桃花源记》记的是事,是记叙文;而《核舟记》记的是工艺品,是说明文。
从语言看,《桃花源记》多用描写性文字;而《核舟记》则多用说明性文字。
四、拓展延伸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能以径寸之木  以:用(2)清风徐来 徐:慢慢地(3)或数年不点目精 或:有时
(4)人问其故 故:原因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2)这位先生应当置身在山崖沟壑中。
14.【甲】【乙】文段所写的王叔远、顾长康都有精湛的技艺,但其技艺又各具特色。【甲】文段写王叔远在雕刻时,讲究依据材料原来的形状进行雕刻,各有各的情态;【乙】文段写顾长康在绘画时,讲究根据人物的特点描摹,力求传神。(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
附参考译文:
太傅谢安说:“顾长康的画,是自有人类以来所没有的。”
顾长康给裴叔则画像,脸颊上多画了三根胡子。有人问他是什么原因,顾长康说:“裴叔则俊逸爽朗,很有才略,这恰恰是表现他的才略。”看画的人寻味起画像来,确实觉得增加了三根胡子更有气韵,远远胜过还没有添上的时候。
顾长康画谢幼舆的像,把他安置在山崖乱石中。有人问他什么原因,顾长康说:“谢幼舆说过:‘在一山一水间游乐,自以为超过他人。’这位先生应当置身在山崖沟壑中。”
顾长康画人物画,有的时候画完之后几年都不去画眼睛。别人问他原因,他说:“人身体的美丑,没有什么特别微妙之处;真正的传神之笔,正是那眼睛。”
顾长康谈论作画时说:“要画出‘手挥五弦’的动作很容易,要画出‘目送归鸿’的神态就很难。”
五、探究创新园
观点一:从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来看,作者具体描绘舟尾的两个舟子并非多余。左右两个舟子悠闲、平静的神态正好衬托了苏轼游赤壁时的怡然自得。正因为舟子闲适,船桨“横卧”,才说明苏轼等人是泛舟江上,呈现出一种漫游赤壁的诗情画意。
观点二:从作者的写作意图来看,本文介绍核舟在于赞叹雕刻者的精湛技艺,对于舟子的细致描绘也反映出雕刻者刀法的精工细腻,体现了“技亦灵怪矣哉”。
六。课内精读
答案:
(1)①大约 ②类似 ③同“屈”,弯曲 ④分明可数的样子
(2)①苏轼和黄鲁直一同观赏一幅书画卷子。
②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卷子下边的衣褶里。
(3)A、C
(4)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从原文第一段文字中找)
(5)生动形象地说明雕刻技艺娴熟高超
(6)因为中间船舱的位置和对联的颜色非常醒目,而且窗上的对联也暗示了核舟的背景和主题。先写船舱,不仅可以增强浓厚的艺术情趣,而且也极其自然的引出下文中船头三人的情态的描述。
七。中考体验
1.【答案】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解析】主谓语之间停顿。
2.【答案】①刻成,雕刻成。 ②根据 ③有的 ④大约
【解析】文言文词句翻译,首先要理解原文,结合前后文意义梳通文意,再分析具体词语应选用的义项。
3.【答案】①曾经赠送给我一个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②船从头到尾有八分多长。 ③每种灯火经过时,(前后)绵延数里(远),照得夜里如同白天(一样亮)。
【解析】文言文翻译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采用增、删、调等方法按照现代汉语习惯适当调整。
4.【答案】画线句主要介绍舱旁的小窗,它不仅可以开关,而且上面刻了对联,共十六个字,可见雕工的精细;“启窗而观”,还有“雕栏相望”,更显出雕刻家构思的巧妙。
【解析】意思对即可
5【答案】有与外国通商后不再有“元宵灯火”兴盛的感慨,有对制作伞灯时谈笺价格高昂的感慨。
【解析】由文中“而自通商后,无复有此盛事矣”“盖伞灯之制,纸贵于绫”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