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日寇铁蹄踏上卢沟桥
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美丽的卢沟桥,卢沟桥事变爆发。第二天,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祖国流最后一滴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密切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全民族的抗战是怎样实现的?日本帝国主义的滔天罪行有哪些?为进行全民族抗战,国共双方各进行了哪些斗争?抗战胜利的标志是什么?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一、全民族的抗战
1.背景:日本侵华战争的扩大,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
(1)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2)华北事变: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
(3)卢沟桥事变: 相继失守。
2.实现:1937年,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 ,实现全民族抗战。平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概况
(1)中共的敌后抗战:①路线:人民战争路线(全面抗战路线)。②作战方式: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①战役: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 会战、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会战。②结果:无力阻止日军进攻,失去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抗日战争进入 阶段。武汉淞沪相持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1.1937年12月,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2.1941年初,制造了 惨案。
3.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 ”,用中国活人作试验。
【特别提示】 日军的滔天罪行反映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势力的复活依然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潘家峪七三一部队三、抗战的胜利
1.继续抗战
(1)敌后战场:①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 率领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百团大战。②中共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国外战场:为确保 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中国政府派远征军到缅甸,同日军作战。1945年,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2.标志: 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历经八年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彭德怀滇缅1945
3.意义
(1)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2)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为世界 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反法西斯
【特别提示】 法西斯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然而,当今日本右翼势力却力图掩盖罪行,美化侵略。反驳日本右翼势力的重要方法就是让历史说话,还原历史,以史为证。同时,反思近代中华民族的苦难和世界爱好和平民族曾经历的苦难,我们必须以史为鉴,要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还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复活,坚决捍卫世界和平。
1.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出现的原因、两大战场的抗战、相互关系及其作用。
(1)原因:两大战场局面的出现,主要是由中日双方的国情(中国地大人多,日本地小人少。日军大多侵略大中城市、交通要道,所以,敌占区有许多敌人统治薄弱的地区,可以开辟敌后战场,以牵制其兵力)和国共的合作方式及其武装力量决定的。
(2)两大战场的抗战
①敌后战场的开辟: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即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此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成为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②正面战场的抗战:a.日军占领平津后,日本军部决定向华北、华中两个方向发动进攻,妄图速战速决,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重大战役,广大军民英勇抵抗日军侵略。b.1937年8月,日军制造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淞沪会战。到11月,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但中国军民的奋勇抵抗,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战斗中涌现出姚子青、谢晋元等民族英雄,展现了中国人民誓死保国的大无畏精神。
(3)关系
①两个战场实际上是国共合作抗日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相互依存,驱逐日本帝国主义的总目标是一致的。
②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共同为抗战作出了贡献。没有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的迅速发展;敌后战场的迅速发展,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抗战。
(4)作用
①政治上,保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致破裂。
②军事上,保证了抗日战争成为一场持久战。
【辨误析错】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虽然没有阻止住日军的侵略,并丧失了华北、华中、华南的大部分领土,但其英勇抗战却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也为中国共产党顺利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加速了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因而应对正面战场的抗战予以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例1】 胡锦涛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
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C.抗日军队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
D.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精析】 两个战场在抗战的不同阶段地位不同,在抗战的防御阶段,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在抗战的相持、反攻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但没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就没有抗战的最终胜利,二者缺一不可。国共两党合作抗日,采取的是党外合作的形式,双方各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没有统一的国防政府和军队,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各自领导各自的抗日军队。故C项表述错误。
【答案】 C
顿有所悟 对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方式认识不清,必然导致失分。2.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就中国国内而言,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抵御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就国际而言,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辨误析错】抗战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可以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来分析。【例2】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抗战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全民族抗战是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③敌后抗日根据地始终是抗战的主战场 ④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精析】 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侵华方针:集中力量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敌后根据地逐渐成为抗战的主战场,故③不正确。①④是抗战的地位和意义,②是抗战胜利的原因,均表述正确,故选A项。
【答案】 A
顿有所悟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题仔细,基础知识掌握牢靠。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作用
思维拓展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始终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最积极、最忠实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人民军队的新业绩。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在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危机的紧要关头,以毛泽东同志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鲜明地高举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旗帜,正确制定和实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掀起了要求停止内战、抗日救亡的强大群众运动,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迅速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贯彻全面抗战路线,党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重大战略决策,领导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广泛发动、组织和武装人民群众,开展了如火如荼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顽强斗争,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的勇士们,以及各地游击队员和民兵,不畏强敌,不惧艰险,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在抗日战争中,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的英雄业绩和崇高精神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他们的英名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胡锦涛
应用指南
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作用。
【导析】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抗战路线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全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旗帜。在全面抗战路线的指引下,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人士以更高昂的爱国热情投入抗日洪流中。抗日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中国共产党坚持以民族大义为重,制定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正确战略、策略,实施动员人民、依靠人民的正确路线、政策,因而牢牢地掌握了历史主动权,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课内综合题
【例1】 下列关于日本侵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九一八事变的结果是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B.华北事变后,华北地区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C.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中国全民族的抗战开始
D.日本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本质上是恐怖主义
【归纳提示】 本题考查学生对日本侵华战争中的重大事件的记忆和分析,有一定难度。华北事变后,华北并未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是日趋殖民地化。
【答案】 B【点评】 本题的难点是D项。目前比较权威的对恐怖主义的定义是“恐怖主义是实施者对非武装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通过将一定的对象致于恐怖之中,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根据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可以看出,这一暴行在本质上就是恐怖主义。【例2】 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的抗战不包括(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百团大战 D.派远征军赴缅
【归纳提示】 中共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中流砥柱,但是国民政府在抗战中的贡献也是不能抹杀的,尤其四次大规模会战和派远征军赴缅作战,可歌可泣。本题对史实掌握的要求较高,百团大战是中共组织的。
【答案】 C
【点评】 要学会归类学习历史知识,否则容易导致做题失分。●课标新题
【例3】 阅读下列材料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黄埔路陆军总司令部前进指挥所举行。受降席居中座的是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左为海军上将陈绍宽、空军上将张廷孟,右为陆军二级上将顾祝同、陆军中将萧毅肃。投降席上有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驻华日军总参谋长小林茂三郎、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等7人。参加受降仪式的中国方面,还有国民党将领汤恩伯、李明扬、郑洞国等。盟军将领有美军麦克鲁中将、柏德勒少将,英军海斯中将等。上午9时整,何应钦将日军投降书交付冈村宁次阅读签字。冈村宁次将降书一一阅读,签字时手微颤抖,签字盖章毕,低头俯视投降书达50秒钟。9时6分,何应钦将蒋中正第一号命令交参谋长转送冈村宁次,冈村宁次再于受领证上签字盖章。9时10分,中国战区日本受降仪式完毕,日本代表退出会场。何应钦向全国及全世界人士发表广播讲话,宣布南京受降仪式顺利完成。他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义的一个日子,这是八年抗战艰苦奋斗的结果,东亚及世界人类和平与繁荣亦从此升起新纪元。”请分析这一场景能够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归纳提示】 这是一个令中国人很难平静的场景。近代以来,中国落后于世界,“落后就要挨打”。列强不断侵略中国。中国屡战屡败。这些侵略中,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为最甚,而最终的结果却是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
【答案】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是根本保证;中共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中流砥柱。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但需要一定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