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 直角三角形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 直角三角形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16 13:39:34

文档简介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 直角三角形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南通月考)如图, , ,垂足分别是E,F,且 ,若利用“ ”证明 ,则需添加的条件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解析】【解答】解:在△ABF与△CDE中,DE=BF,
由DE⊥AC,BF⊥AC,可得∠BFA=∠DEC=90°.
∴添加DC=AB后,满足HL.
故答案为:B.
【分析】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即斜边直角边定理(HL),现知在这对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只需增加斜边对应相等即可得证.
2.(2021·陕西模拟)在 中, , , 的平分线交 于点 ,若 ,则 长为(  )
A. B.6 C. D.8
【答案】A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 , ,
∴∠ABC=90°-30°=60°,
∵BD为∠ABC的角平分线,
∴∠ABD=∠CBD=30°,
∴∠A=∠ABD,
∴BD=AD=8,
∴CD= BD=4,
∴BC= = .
故答案为:A.
【分析】首先根据内角和定理求出∠ABC的度数,由角平分线的概念可得∠ABD=∠CBD=30°,进而推出∠A=∠ABD,得到BD=AD=8,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边之间的关系求出CD,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求解.
3.(2021八上·民勤期末)如图,一棵大树在一次强台风中于离地面4米处折断倒下,倒下部分与地面成30°夹角,这棵大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  )
A.6米 B.8米 C.10米 D.12米
【答案】D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
由题可知: , ,
∴ ,
∴ 米;
故答案为:D.
【分析】由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AB的长,进而根据AB+AC即可算出树的高度.
4.(2021八上·江阴月考)下列各组数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6、8、10 B. 、 、
C.3k、4k、5k(k为正整数) D.8、15、17
【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解答】解:A、 ,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B、 ,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符合题意;
C、 ,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D、 ,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的三边满足a2+b2=c2,则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逐项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5.(2021八上·碑林期中)如图①所示,有一个由传感器A控制的灯,要装在门上方离地高4.5 m的墙上,任何东西只要移至该灯5 m及5 m以内时,灯就会自动发光.请问一个身高1.5 m的学生要走到离墙多远的地方灯刚好发光?(  )
A.4米 B.3米 C.5米 D.7米
【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BE=CD=1.5 m,AE=AB-BE=4.5-1.5=3 m,AC=5 m,
由勾股定理,得CE= =4 m,
故离门4米远的地方,灯刚好发光,
故答案为:A.
【分析】由题意求出离门的距离CE的长,灯刚好发光;在直角三角形ACE中,用勾股定理可求得CE的值即可.
6.(2021八上·铁西月考)如图,四边形ABCD中,AB=3cm,AD=4cm,BC=13cm,CD=12cm,且∠A=90°,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
A.12cm2 B.18cm2 C.22cm2 D.36cm2
【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BD,
∵∠A=90°,AB=3cm,AD=4cm,
∴BD==5(cm),
∵BC=13cm,CD=12cm,52+122=132,
∴BD2+CD2=CB2,
∴∠BDC=90°,
∴S△DBC=×DB×CD=×5×12=30(cm2),
S△ABD=×3×4=6(cm2),
∴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30+6=36(cm2),
故答案为:D.
【分析】连接BD,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D=5cm,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BDC=90°,从而求出S△DBC=×DB×CD=30(cm2),S△ABD=6(cm2),根据四边形ABCD的面积=S△DBC+S△ABD,即得结论.
7.(2021八上·西峰期末)如图,在△ABC中,AB=AC,∠BAC=120°,D是BC的中点,连结AD,AE是∠BAD的平分线,DF∥AB交AE的延长线于点F,若EF=3,则AE的长是(  )
A.3 B.6 C.9 D.12
【答案】B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AD是的中线,
∴,,.
∵AE是的角平分线,
∴.
∵,
∴,
∴.
在中,,
∴.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C、∠BAD,∠CAD的度数;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DAE,∠EAB的度数,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求出∠F的度数,再利用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求出AE的长.
8.(2021八上·温州期中)如图,在 中, 是 延长线上一点, 是边 上一动点, 连结 ,作 与 关于 对称 (点 与点 对应),连结 ,则 长的最小值是(  )
A.0.5 B.0.6 C. D.
【答案】C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如图,过点A作AE⊥BC于点E,当点A在DM的上时AD的值最小,如图,
∵CM=2,BC=3,
∴BM=BC+CM=5,
由折叠得:DM=BM=5,
∵∠B=60°,
∴∠ ,
又 ,
∴ ,
在中 中,
∵ ,
∴ ,
∴ ,
在 中,
∵ ,
∴ ,
∴ .
故答案为:C.
【分析】过点A作AE⊥BC于点E,当点A在DM的上时AD的值最小,根据CM、BC的值可得BM,由折叠的性质得DM=BM=5,易得∠BAE=30°,则BE=AB=2,在Rt△ABE中,应用勾股定理求出AE,进而可得EM,然后在Rt△AEM中,由勾股定理求出AM,进而可得AD.
9.(2021八上·西峰期末)如图,点E是的中点,,,平分,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
【答案】A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过E作EF⊥AD于F,如图,
∵AB⊥BC,AE平分∠BAD,过E作EF⊥AD于F,
∴BE=EF,AE=AE,
∴Rt△AEF≌Rt△AEB(HL)
∴AB=AF,∠AEF=∠AEB;
而点E是BC的中点,
∴EC=EF=BE,所以③错误;
∵EC=EF,ED=ED,
∴Rt△EFD≌Rt△ECD(HL),
∴DC=DF,∠FDE=∠CDE,所以②正确;
∴AD=AF+FD=AB+DC,所以④正确;
∴∠AED=∠AEF+∠FED=∠BEC=90°,所以①正确,
综上:①②④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可证得BE=EF,AE=AE,利用HL证明Rt△AEF≌Rt△AEB,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可证得AB=AF,∠AEF=∠AEB;由线段中点的定义可证得EC=EF=BE,可对③作出判断;利用HL证明Rt△EFD≌Rt△ECD,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DC=DF,∠FDE=∠CDE,可对②作出判断;同时可推出AD=AB+DC,可对④作出判断;然后求出∠AED的度数,可对①作出判断;综上所述可得到正确结论的序号.
二、填空题
10.(2021八上·固原月考)如图,BE,CD是△ABC的高,且BD=EC,判定△BCD≌△CBE的依据是“   ”.
【答案】HL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解析】【解答】解:∵BE、CD是△ABC的高,
∴∠CDB=∠BEC=90°,
在Rt△BCD和Rt△CBE中,
BD=EC,BC=CB,
∴Rt△BCD≌Rt△CBE(HL),
故答案为:HL.
【分析】利用高线的定义可得∠CDB=∠BEC=90°,根据HL证明Rt△BCD≌Rt△CBE.
11.(2020八上·贵州期中)如右图,△ABC为等边三角形,DC∥AB,AD⊥CD于D.若△ABC的周长为12
cm,则CD =   cm.
【答案】2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因为△ABC为等边三角形,所以∠CAB=60°,
因为DC∥AB所以∠ACD=∠CAB=60°,
∠CAD=90°-∠ACD =30°,
在Rt△ACD,CD= AC,又因为△ABC的周长为12 cm,
所以DC= AC=2
故答案为:2
【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AB=60°,由平行线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CAD=90°-∠ACD =30°,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CD=AC,再结合已知可求解.
12.(2020八下·重庆期中)已知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60°,斜边长为4,那么此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的高是   .
【答案】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如下图所示,
在Rt△ABC中,BC=4,∠B=30°,∠C=60°
∴AC= BC=2,
在Rt△ABH中,∠B=30°,∴AH= AB= .
故答案为: .
【分析】由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求出30°角对应的直角边,再由勾股定理可知求出另一直角边,进而求出斜边上的高.
13.(2021八上·瑞安期中)如图,△ABC的三个顶点均在小方格的格点上,BD⊥AC于点D.若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则BD的长为    .
【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如图,由勾股定理得 AC= =5.
∵S△ABC= AB×3= AC BD,即 ×2×3= ×5BD,
∴BD= .
故答案为: .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BD的长.
14.(2021·姜堰模拟)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有一道“荡秋千”的问题:“平地秋千未起,踏板一尺离地.送行二步与人齐,5尺人高曾记,仕女家人争蹴.良工高士素好奇,算出索长有几?”此问题可理解为:“如图,有一架秋千,当它静止时,踏板离地距离 的长为1尺,将它向前水平推送10尺时,即 尺,秋千踏板离地的距离 和身高5尺的人一样高,秋千的绳索始终拉得很直,试问绳索有多长?”,设秋千的绳索长为x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答案】(x+1﹣5)2+102=x2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
OP'=x,OC=x+1﹣5,P'C=10,
在Rt△OCP'中,由勾股定理得:
(x+1﹣5)2+102=x2.
故答案为:(x+1﹣5)2+102=x2.
【分析】由题意知:OP'=x,OC=x+1﹣5,P'C=10,在Rt△OCP'中,由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即可.
15.(2021八上·瓯海月考)如图,等腰△ABC中,AB=AC=5,BC=6,BD⊥AC,则BD=   .
【答案】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如图,过点A作交于点E,
∵是等腰三角形,
∴,
∴,
∵,
∴,即,
解得:,
故答案为:.
【分析】过点A作AE⊥BC,在Rt△ABE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E,再利用等面积法列出BC·AE=AC·BD,代入数值即可求出BD.
16.(2021八上·鹿城期中)如图,已知∠A=90°,AC=AB=4,CD=2,BD=6.则∠ACD=   度.
【答案】45
【知识点】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A=90°,AC=AB=4,
∴∠ACB=∠ABC=45°,BC= =4 ,
∴CD2+BC2=22+(4 )2=36=BD2,
∴∠BCD=90°,
∴∠ACD=45°.
故答案为:45.
【分析】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B=∠ABC=45°,BC=4 ,结合已知条件可得CD2+BC2=BD2,推出∠BCD=90°,进而可得∠ACD的度数.
17.(2021八上·临沭月考)将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若AB=4cm,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cm2.
【答案】2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B=30°,∠ACB=90°,AB=4cm,
∴AC=2cm,
∵∠AED=∠ACB=90°,
∴BC∥ED,
∴∠AFC=∠ADE=45°,
∴AC=CF=2cm.
故S△ACF=×2×2=2(cm2).
故答案为2.
【分析】先求出AC=2cm,再求出AC=CF=2cm,最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求解即可。
18.(2021八上·哈尔滨月考)如图,在△ABC中,AB=AC,∠BAC=90°,点D、点E在直线BC上,点F为AE上一点,连接BF,分别交AD、AC于点G、点H,若∠BAD=∠CAE,∠AGH=∠E,AF+AD=BF,AC=3,则AE的长为    .
【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过点C作CI⊥BE交AE于I,
∴∠ICD=90°,
∵AB=AC,∠BAC=90°,
∴∠ABC=∠ACB=45°,
∴∠ACI=45°,
∴∠ABD=∠ACI,
在△ABD和△ACI中,

∴△ABD≌△ACI(ASA),
∴AI=AD,∠ADB=∠AIC,BD=CI,
延长FA到K使得AK=AD=AI,连接KB,KD,DI,
∴∠AKD=∠ADK,∠ADI=∠AID,
∵∠AKD+∠KDI+∠AID=180°,
∴∠ADK+∠ADI=90°,即∠KDI=90°,
∵∠BAD=∠CAE,∠BAC=90°,
∴∠BAD+∠CAD=∠CAE+∠CAD=90°,即∠DAI=90°,
∴△ADK和△ADI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KI=∠DIK=∠ADK=45°,
∴KD=ID,∠BDK+∠ADK=∠DIK+∠DIC,
∴∠DIC=∠KDB,
在△KDB和△DIC中,

∴△KDB≌△DIC(SAS),
∴∠KBD=∠DCI=90°,
∴∠BKE+∠E=90°,∠KBF+∠EBF=90°,
∵BF=AF+AD,
∴BF=AF+AK=KF,
∴∠BKF=∠KBF,
∴∠E=∠EBF,
∴∠BFA=∠E+∠EBF=2∠E,
∵∠AGH=∠E,∠GAF=90°,
∴3∠E=90°,
∴∠E=30°,
过点A作AM⊥BE于M,
∵∠ACM=45°,
∴∠MAC=45°,
∴∠ACM=∠MAC,
∴AM=CM,
∵,
∴,
∴,
∴,
故答案为:.
【分析】证明△ABD≌△ACI(ASA),可得AI=AD,∠ADB=∠AIC,BD=CI,延长FA到K使得AK=AD=AI,连接KB,KD,DI,再证明△KDB≌△DIC(SAS),可得∠KBD=∠DCI=90°,可求出
∠E=30°,过点A作AM⊥BE于M,可得AE=2AM,求出∠ACM=∠MAC=45°,可得AM=CM,由勾股定理可得,据此求出AM,即得AE的长.
三、解答题
19.(2021八上·博兴期中)如图所示,在 中, ,AD平分 交BC于D, 于E,求证 的周长等于AB的长
【答案】证明:∵AD平分∠BAC,∠C=90°,DE⊥AB,
∴CD=DE,
在Rt△ACD和Rt△AED中,

∴Rt△ACD≌Rt△AED(HL),
∴AC=AE,
∴△DEB的周长=BD+DE+BE=BD+CD+BE=BC+BE=AC+BE=AE+BE=AB,
∴ 的周长等于AB的长.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解析】【分析】根据AD平分∠BAC,∠C=90°,DE⊥AB,得出CD=DE,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Rt△ACD≌Rt△AED(HL),得出AC=AE,从而得出△DEB的周长,即可得出结论。
20.(2021八上·鲁甸期中)如图,在 中, 于点D,若 ,求 的长.
【答案】解:由条件可设 ,

解得: ,
∴ ,
∵ ,
∴在 中,∠BAD=90°-∠B=30°,
∴ ,
在 中, ,
∴ .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分析】 可设,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可得,从而求出,由,可求出∠BAD=90°-∠B=30°,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先求出,再求,利用CD=BC-BD即可求解.
21.(2021八上·广州期中)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BAC=120°,D为BC边的中点,DE⊥AC.求证:CE=3AE.
【答案】证明:如图,连接AD,
∵AB=AC,D是BC的中点,
∴AD⊥BC,
∵∠BAC=120°,AB=AC,
∴∠C= (180°-120°)=30°,
∵DE⊥AC,
∴∠ADE+∠DAC =∠C+∠DAC =90°,
∴∠ADE=∠C=30°,
在Rt△ADE中,AD=2AE,
在Rt△ACD中,AC=2AD=4AE,
∴CE=AC-AE=4AE-AE=3AE,即CE=3AE.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分析】连接AD,根据AB=AC,D是BC的中点,得出AD⊥BC,根据∠BAC=120°,AB=AC,得出∠C的度数,在Rt△ADE中,AD=2AE,在Rt△ACD中,AC=2AD=4AE,由此得出答案 。
22.(2021八上·河东期中)如图,学校科技小组计划测量一处电信塔的高度,小明在A处用仪器测得到塔尖D的仰角∠DAC=15°,向塔正前方水平直行260m到达点B,测得到塔尖的仰角∠DBC=30°,若小明的眼睛离地面1.6m,你能计算出塔的高度DE吗?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由题意得: ,




在 中, ,

即塔的高度DE为 .
【知识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分析】先证明 ,在 中, 利用直角三角形30度角的性质,求出CD即可。
23.(2021九上·北京月考)如图,把一副三角板如图甲放置,其中 , , ,斜边 , ,把三角板 绕点C顺时针旋转15°得到 (如图乙).这时 与 相交于点O, 与 相交于点F.求线段 的长.
【答案】解:∵∠ACB=∠DEC=90°,∠A=45°,∠D=30°,
∴∠DCE=60°,∠CAB=45°,
∴∠ACD=30°,
若旋转角度为15°,则∠ACO=30°+15°=45°.
∴∠AOC=180°-∠ACO-∠CAO=90°,
∴△AO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在等腰Rt△ABC中,AB=6cm,AC=BC, ,
∴ ,
同理可求得:AO=OC=3cm,
在 中,OA=3cm, ,
∴由勾股定理得:A = =5. .
【知识点】勾股定理;旋转的性质
【解析】【分析】首先利用旋转的角度判断出∠ AOC = 90° ,可知 △AO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然后在 中 ,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24.(2021八上·浙江月考)如图①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C=90°,AB=13cm,BC=5cm,将其折叠,使点C落在斜边上的点C′处,折痕为BD(如图②),求AC和DC的长.
【答案】解:由题意可得 , , ,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
设 ,则 ,
在 中, ,即 ,
解得 ,
即 .
【知识点】勾股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分析】利用折叠的性质可知BC=BC′,CD=C′D,由此可求出AC′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设CD=xcm,可表示出AD的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可得到CD的长.
25.(2020八上·历下期末)如图,在等边 中,点 (2,0),点 是原点,点 是 轴正半轴上的动点,以 为边向左侧作等边 ,当 时,求 的长.
【答案】解:过点A作AE⊥OC于点E,
∵ 是等边三角形,B(2,0),
∴∠AOB=60°,OA=OB=2,
∴∠AOE=30°,
∴AE=1,
∴ ,
∵ 是等边三角形,
∴∠COD=60°,
∴∠AOD=90°,
∴ ,
∴ ,
∴CE=OC-OE= ,
∴ .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
【解析】【分析】过点A作AE⊥OC于点E,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E=1, ,然后可得∠AOD=90°,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D即可得到OC,进而求出CE,再利用勾股定理求AC即可.
四、综合题
26.(2021八上·江汉期中)如图,在 中, 是角平分线, 于点 , 在边AC上, .
(1)如图1,若 ,求证: ;
(2)如图2,求证: ;
(3)若 , , ,直接写出 的长.
【答案】(1)证明:∵ 平分 , , ,
∴ ,且 , ,
在 和 中,
∴ ,
即 ;
(2)证明:在 上截取 ,连接 ,
∵ 平分 ,
∴ ,
在 和 中,
∴ ,
∴ ,
∵ ,
∴ ,
又∵ 于点E,
∴ ,
∴ ;
(3)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3)
已知 , , ,
∴ ,
∴ 是直角三角形, ,
由(1)易证明得到 ,
∴ ,
根据(2)易证明得到 ,
设 ,
则 , ,
∴ , ,
由 可得,

∴解得 ,
∴ .
【分析】(1)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证得CD=DE,利用HL证明△DCF≌△DEB;
(2)在AB上截取AG=AF,连接DG,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证得∠DAF=∠DAG,利用SAS证明△DAF≌△DAG,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DF=DG,可推出BD=DG;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BE=GE,由此可证得结论;
(3)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ABC是直角三角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FC=BE,设BD=DF=x,可表示出CD的长,利用勾股定理表示出FC的长;同时可表示出AF,BE的长,根据AB-AF=2EB,建立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就可得到DF的长.
27.(2021八上·长春期末)如图,在Rt中,,,,动点D从点C出发,沿边向点B运动,到点B时停止,若设点D运动的时间为秒.点D运动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
(1)当时,   ,   ;
(2)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的长;
(3)当点D在边CA上运动时,求t为何值,是以BD或CD为底的等腰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4)直接写出当是直角三角形时,t的取值范围   .
【答案】(1)1;3
(2)解:根据题意,
当时,点D在线段CA上,且,
∴;
当时,点D在线段AB上,
∴;
(3)解:①CD=BC时,CD=3,t=3÷1=3;
②BD=BC时,如图,过点B作BF⊥AC于F,
设,则,
∴,
∴,
∴CD=2CF=1.8×2=3.6,
∴t=3.6÷1=3.6,
综上所述,t=3秒或3.6秒时,△CBD是以BD或CD为底的等腰三角形.
(4)或
【知识点】勾股定理;三角形-动点问题
【解析】【解答】解:(1)在Rt中,,,,
∴,
∵点D运动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
∴当,点D在线段CA上;当,点D在线段AB上;
∴当时,点D在线段AB上,
∴,;
故答案为:1;3;
(4)①∠CDB=90°时,S△ABC=AC BD=AB BC,
即=×4×3,
解得BD=2.4,
∴CD=,
∴t=1.8÷1=1.8秒;
②∠CBD=90°时,点D在线段AB上运动,

综上所述,t=1.8或秒;
故答案为:或秒;
【分析】(1)在Rt中,,,,利用勾股定理得出CA的值,再根据点D运动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点D在线段CA上;当,点D在线段AB上;当时,点D在线段AB上,即可得出答案;
(2)当时,当时,分类讨论即可;
(3)①CD=BC时,CD=3,t=3÷1=3;②BD=BC时,设,则,用方程求解即可;
(4)①∠CDB=90°时,②∠CBD=90°时,分类讨论即可。
28.(2021九上·重庆月考)已知:在△ABC中,∠ABC=90°,点D为直线BC上一点,连接AD并延长,过点C作AC的垂线交AD的延长线于点E.
(1)如图1,若∠BAC=60°,CE= AC,AB=1,求线段AE的长度;
(2)如图2,若AC=EC,点F是线段BA延长线上一点,连接EF与BC交于点H,且∠BAD=∠ACF,求证:AF=2BH;
(3)如图3,AB=2,BC=6,点M为AE中点,连接BM,CM,当|CM-BM|最大时,直接写出△BMC的面积.
【答案】(1)解: ∠ABC=90°,∠BAC=60°,AB=1,


CE= AC,

中, ;
(2)证明:如图,作 ,






在 和 中,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即 ,




在 与 中



(3)24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3) 为 的中点,


当 三点共线时, 取得最大值为 的长,如图,
在 中,




在 中


解得 ,


.
【分析】(1)利用30° 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求出CE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的长;
(2)作EQ⊥BC,利用垂直的定义及余角的性质得∠QEC=∠QCA,利用AAS证明△ABC≌△CQE,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AB=CQ,BC=QE,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去证BF=EQ,BQ=AF,利用AAS证明△FBH≌△EQH,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结论;
(3)根据题意可知当点A,M,B共线时,|CM-BM|的最大值为AB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E与EC的数量关系;利用勾股定理求出EC的长,同时可求出AE,BM的长,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BMC的面积.
1 / 1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 直角三角形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南通月考)如图, , ,垂足分别是E,F,且 ,若利用“ ”证明 ,则需添加的条件是(  )
A. B. C. D.
2.(2021·陕西模拟)在 中, , , 的平分线交 于点 ,若 ,则 长为(  )
A. B.6 C. D.8
3.(2021八上·民勤期末)如图,一棵大树在一次强台风中于离地面4米处折断倒下,倒下部分与地面成30°夹角,这棵大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  )
A.6米 B.8米 C.10米 D.12米
4.(2021八上·江阴月考)下列各组数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6、8、10 B. 、 、
C.3k、4k、5k(k为正整数) D.8、15、17
5.(2021八上·碑林期中)如图①所示,有一个由传感器A控制的灯,要装在门上方离地高4.5 m的墙上,任何东西只要移至该灯5 m及5 m以内时,灯就会自动发光.请问一个身高1.5 m的学生要走到离墙多远的地方灯刚好发光?(  )
A.4米 B.3米 C.5米 D.7米
6.(2021八上·铁西月考)如图,四边形ABCD中,AB=3cm,AD=4cm,BC=13cm,CD=12cm,且∠A=90°,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
A.12cm2 B.18cm2 C.22cm2 D.36cm2
7.(2021八上·西峰期末)如图,在△ABC中,AB=AC,∠BAC=120°,D是BC的中点,连结AD,AE是∠BAD的平分线,DF∥AB交AE的延长线于点F,若EF=3,则AE的长是(  )
A.3 B.6 C.9 D.12
8.(2021八上·温州期中)如图,在 中, 是 延长线上一点, 是边 上一动点, 连结 ,作 与 关于 对称 (点 与点 对应),连结 ,则 长的最小值是(  )
A.0.5 B.0.6 C. D.
9.(2021八上·西峰期末)如图,点E是的中点,,,平分,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
二、填空题
10.(2021八上·固原月考)如图,BE,CD是△ABC的高,且BD=EC,判定△BCD≌△CBE的依据是“   ”.
11.(2020八上·贵州期中)如右图,△ABC为等边三角形,DC∥AB,AD⊥CD于D.若△ABC的周长为12
cm,则CD =   cm.
12.(2020八下·重庆期中)已知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60°,斜边长为4,那么此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的高是   .
13.(2021八上·瑞安期中)如图,△ABC的三个顶点均在小方格的格点上,BD⊥AC于点D.若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则BD的长为    .
14.(2021·姜堰模拟)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有一道“荡秋千”的问题:“平地秋千未起,踏板一尺离地.送行二步与人齐,5尺人高曾记,仕女家人争蹴.良工高士素好奇,算出索长有几?”此问题可理解为:“如图,有一架秋千,当它静止时,踏板离地距离 的长为1尺,将它向前水平推送10尺时,即 尺,秋千踏板离地的距离 和身高5尺的人一样高,秋千的绳索始终拉得很直,试问绳索有多长?”,设秋千的绳索长为x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15.(2021八上·瓯海月考)如图,等腰△ABC中,AB=AC=5,BC=6,BD⊥AC,则BD=   .
16.(2021八上·鹿城期中)如图,已知∠A=90°,AC=AB=4,CD=2,BD=6.则∠ACD=   度.
17.(2021八上·临沭月考)将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若AB=4cm,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cm2.
18.(2021八上·哈尔滨月考)如图,在△ABC中,AB=AC,∠BAC=90°,点D、点E在直线BC上,点F为AE上一点,连接BF,分别交AD、AC于点G、点H,若∠BAD=∠CAE,∠AGH=∠E,AF+AD=BF,AC=3,则AE的长为    .
三、解答题
19.(2021八上·博兴期中)如图所示,在 中, ,AD平分 交BC于D, 于E,求证 的周长等于AB的长
20.(2021八上·鲁甸期中)如图,在 中, 于点D,若 ,求 的长.
21.(2021八上·广州期中)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BAC=120°,D为BC边的中点,DE⊥AC.求证:CE=3AE.
22.(2021八上·河东期中)如图,学校科技小组计划测量一处电信塔的高度,小明在A处用仪器测得到塔尖D的仰角∠DAC=15°,向塔正前方水平直行260m到达点B,测得到塔尖的仰角∠DBC=30°,若小明的眼睛离地面1.6m,你能计算出塔的高度DE吗?写出计算过程.
23.(2021九上·北京月考)如图,把一副三角板如图甲放置,其中 , , ,斜边 , ,把三角板 绕点C顺时针旋转15°得到 (如图乙).这时 与 相交于点O, 与 相交于点F.求线段 的长.
24.(2021八上·浙江月考)如图①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C=90°,AB=13cm,BC=5cm,将其折叠,使点C落在斜边上的点C′处,折痕为BD(如图②),求AC和DC的长.
25.(2020八上·历下期末)如图,在等边 中,点 (2,0),点 是原点,点 是 轴正半轴上的动点,以 为边向左侧作等边 ,当 时,求 的长.
四、综合题
26.(2021八上·江汉期中)如图,在 中, 是角平分线, 于点 , 在边AC上, .
(1)如图1,若 ,求证: ;
(2)如图2,求证: ;
(3)若 , , ,直接写出 的长.
27.(2021八上·长春期末)如图,在Rt中,,,,动点D从点C出发,沿边向点B运动,到点B时停止,若设点D运动的时间为秒.点D运动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
(1)当时,   ,   ;
(2)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的长;
(3)当点D在边CA上运动时,求t为何值,是以BD或CD为底的等腰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4)直接写出当是直角三角形时,t的取值范围   .
28.(2021九上·重庆月考)已知:在△ABC中,∠ABC=90°,点D为直线BC上一点,连接AD并延长,过点C作AC的垂线交AD的延长线于点E.
(1)如图1,若∠BAC=60°,CE= AC,AB=1,求线段AE的长度;
(2)如图2,若AC=EC,点F是线段BA延长线上一点,连接EF与BC交于点H,且∠BAD=∠ACF,求证:AF=2BH;
(3)如图3,AB=2,BC=6,点M为AE中点,连接BM,CM,当|CM-BM|最大时,直接写出△BMC的面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解析】【解答】解:在△ABF与△CDE中,DE=BF,
由DE⊥AC,BF⊥AC,可得∠BFA=∠DEC=90°.
∴添加DC=AB后,满足HL.
故答案为:B.
【分析】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即斜边直角边定理(HL),现知在这对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只需增加斜边对应相等即可得证.
2.【答案】A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 , ,
∴∠ABC=90°-30°=60°,
∵BD为∠ABC的角平分线,
∴∠ABD=∠CBD=30°,
∴∠A=∠ABD,
∴BD=AD=8,
∴CD= BD=4,
∴BC= = .
故答案为:A.
【分析】首先根据内角和定理求出∠ABC的度数,由角平分线的概念可得∠ABD=∠CBD=30°,进而推出∠A=∠ABD,得到BD=AD=8,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边之间的关系求出CD,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求解.
3.【答案】D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
由题可知: , ,
∴ ,
∴ 米;
故答案为:D.
【分析】由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AB的长,进而根据AB+AC即可算出树的高度.
4.【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解答】解:A、 ,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B、 ,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符合题意;
C、 ,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D、 ,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的三边满足a2+b2=c2,则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逐项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5.【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BE=CD=1.5 m,AE=AB-BE=4.5-1.5=3 m,AC=5 m,
由勾股定理,得CE= =4 m,
故离门4米远的地方,灯刚好发光,
故答案为:A.
【分析】由题意求出离门的距离CE的长,灯刚好发光;在直角三角形ACE中,用勾股定理可求得CE的值即可.
6.【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BD,
∵∠A=90°,AB=3cm,AD=4cm,
∴BD==5(cm),
∵BC=13cm,CD=12cm,52+122=132,
∴BD2+CD2=CB2,
∴∠BDC=90°,
∴S△DBC=×DB×CD=×5×12=30(cm2),
S△ABD=×3×4=6(cm2),
∴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30+6=36(cm2),
故答案为:D.
【分析】连接BD,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D=5cm,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BDC=90°,从而求出S△DBC=×DB×CD=30(cm2),S△ABD=6(cm2),根据四边形ABCD的面积=S△DBC+S△ABD,即得结论.
7.【答案】B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AD是的中线,
∴,,.
∵AE是的角平分线,
∴.
∵,
∴,
∴.
在中,,
∴.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C、∠BAD,∠CAD的度数;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DAE,∠EAB的度数,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求出∠F的度数,再利用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求出AE的长.
8.【答案】C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如图,过点A作AE⊥BC于点E,当点A在DM的上时AD的值最小,如图,
∵CM=2,BC=3,
∴BM=BC+CM=5,
由折叠得:DM=BM=5,
∵∠B=60°,
∴∠ ,
又 ,
∴ ,
在中 中,
∵ ,
∴ ,
∴ ,
在 中,
∵ ,
∴ ,
∴ .
故答案为:C.
【分析】过点A作AE⊥BC于点E,当点A在DM的上时AD的值最小,根据CM、BC的值可得BM,由折叠的性质得DM=BM=5,易得∠BAE=30°,则BE=AB=2,在Rt△ABE中,应用勾股定理求出AE,进而可得EM,然后在Rt△AEM中,由勾股定理求出AM,进而可得AD.
9.【答案】A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过E作EF⊥AD于F,如图,
∵AB⊥BC,AE平分∠BAD,过E作EF⊥AD于F,
∴BE=EF,AE=AE,
∴Rt△AEF≌Rt△AEB(HL)
∴AB=AF,∠AEF=∠AEB;
而点E是BC的中点,
∴EC=EF=BE,所以③错误;
∵EC=EF,ED=ED,
∴Rt△EFD≌Rt△ECD(HL),
∴DC=DF,∠FDE=∠CDE,所以②正确;
∴AD=AF+FD=AB+DC,所以④正确;
∴∠AED=∠AEF+∠FED=∠BEC=90°,所以①正确,
综上:①②④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可证得BE=EF,AE=AE,利用HL证明Rt△AEF≌Rt△AEB,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可证得AB=AF,∠AEF=∠AEB;由线段中点的定义可证得EC=EF=BE,可对③作出判断;利用HL证明Rt△EFD≌Rt△ECD,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DC=DF,∠FDE=∠CDE,可对②作出判断;同时可推出AD=AB+DC,可对④作出判断;然后求出∠AED的度数,可对①作出判断;综上所述可得到正确结论的序号.
10.【答案】HL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解析】【解答】解:∵BE、CD是△ABC的高,
∴∠CDB=∠BEC=90°,
在Rt△BCD和Rt△CBE中,
BD=EC,BC=CB,
∴Rt△BCD≌Rt△CBE(HL),
故答案为:HL.
【分析】利用高线的定义可得∠CDB=∠BEC=90°,根据HL证明Rt△BCD≌Rt△CBE.
11.【答案】2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因为△ABC为等边三角形,所以∠CAB=60°,
因为DC∥AB所以∠ACD=∠CAB=60°,
∠CAD=90°-∠ACD =30°,
在Rt△ACD,CD= AC,又因为△ABC的周长为12 cm,
所以DC= AC=2
故答案为:2
【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AB=60°,由平行线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CAD=90°-∠ACD =30°,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CD=AC,再结合已知可求解.
12.【答案】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如下图所示,
在Rt△ABC中,BC=4,∠B=30°,∠C=60°
∴AC= BC=2,
在Rt△ABH中,∠B=30°,∴AH= AB= .
故答案为: .
【分析】由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求出30°角对应的直角边,再由勾股定理可知求出另一直角边,进而求出斜边上的高.
13.【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如图,由勾股定理得 AC= =5.
∵S△ABC= AB×3= AC BD,即 ×2×3= ×5BD,
∴BD= .
故答案为: .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BD的长.
14.【答案】(x+1﹣5)2+102=x2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
OP'=x,OC=x+1﹣5,P'C=10,
在Rt△OCP'中,由勾股定理得:
(x+1﹣5)2+102=x2.
故答案为:(x+1﹣5)2+102=x2.
【分析】由题意知:OP'=x,OC=x+1﹣5,P'C=10,在Rt△OCP'中,由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即可.
15.【答案】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如图,过点A作交于点E,
∵是等腰三角形,
∴,
∴,
∵,
∴,即,
解得:,
故答案为:.
【分析】过点A作AE⊥BC,在Rt△ABE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E,再利用等面积法列出BC·AE=AC·BD,代入数值即可求出BD.
16.【答案】45
【知识点】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A=90°,AC=AB=4,
∴∠ACB=∠ABC=45°,BC= =4 ,
∴CD2+BC2=22+(4 )2=36=BD2,
∴∠BCD=90°,
∴∠ACD=45°.
故答案为:45.
【分析】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B=∠ABC=45°,BC=4 ,结合已知条件可得CD2+BC2=BD2,推出∠BCD=90°,进而可得∠ACD的度数.
17.【答案】2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B=30°,∠ACB=90°,AB=4cm,
∴AC=2cm,
∵∠AED=∠ACB=90°,
∴BC∥ED,
∴∠AFC=∠ADE=45°,
∴AC=CF=2cm.
故S△ACF=×2×2=2(cm2).
故答案为2.
【分析】先求出AC=2cm,再求出AC=CF=2cm,最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求解即可。
18.【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过点C作CI⊥BE交AE于I,
∴∠ICD=90°,
∵AB=AC,∠BAC=90°,
∴∠ABC=∠ACB=45°,
∴∠ACI=45°,
∴∠ABD=∠ACI,
在△ABD和△ACI中,

∴△ABD≌△ACI(ASA),
∴AI=AD,∠ADB=∠AIC,BD=CI,
延长FA到K使得AK=AD=AI,连接KB,KD,DI,
∴∠AKD=∠ADK,∠ADI=∠AID,
∵∠AKD+∠KDI+∠AID=180°,
∴∠ADK+∠ADI=90°,即∠KDI=90°,
∵∠BAD=∠CAE,∠BAC=90°,
∴∠BAD+∠CAD=∠CAE+∠CAD=90°,即∠DAI=90°,
∴△ADK和△ADI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KI=∠DIK=∠ADK=45°,
∴KD=ID,∠BDK+∠ADK=∠DIK+∠DIC,
∴∠DIC=∠KDB,
在△KDB和△DIC中,

∴△KDB≌△DIC(SAS),
∴∠KBD=∠DCI=90°,
∴∠BKE+∠E=90°,∠KBF+∠EBF=90°,
∵BF=AF+AD,
∴BF=AF+AK=KF,
∴∠BKF=∠KBF,
∴∠E=∠EBF,
∴∠BFA=∠E+∠EBF=2∠E,
∵∠AGH=∠E,∠GAF=90°,
∴3∠E=90°,
∴∠E=30°,
过点A作AM⊥BE于M,
∵∠ACM=45°,
∴∠MAC=45°,
∴∠ACM=∠MAC,
∴AM=CM,
∵,
∴,
∴,
∴,
故答案为:.
【分析】证明△ABD≌△ACI(ASA),可得AI=AD,∠ADB=∠AIC,BD=CI,延长FA到K使得AK=AD=AI,连接KB,KD,DI,再证明△KDB≌△DIC(SAS),可得∠KBD=∠DCI=90°,可求出
∠E=30°,过点A作AM⊥BE于M,可得AE=2AM,求出∠ACM=∠MAC=45°,可得AM=CM,由勾股定理可得,据此求出AM,即得AE的长.
19.【答案】证明:∵AD平分∠BAC,∠C=90°,DE⊥AB,
∴CD=DE,
在Rt△ACD和Rt△AED中,

∴Rt△ACD≌Rt△AED(HL),
∴AC=AE,
∴△DEB的周长=BD+DE+BE=BD+CD+BE=BC+BE=AC+BE=AE+BE=AB,
∴ 的周长等于AB的长.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解析】【分析】根据AD平分∠BAC,∠C=90°,DE⊥AB,得出CD=DE,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Rt△ACD≌Rt△AED(HL),得出AC=AE,从而得出△DEB的周长,即可得出结论。
20.【答案】解:由条件可设 ,

解得: ,
∴ ,
∵ ,
∴在 中,∠BAD=90°-∠B=30°,
∴ ,
在 中, ,
∴ .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分析】 可设,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可得,从而求出,由,可求出∠BAD=90°-∠B=30°,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先求出,再求,利用CD=BC-BD即可求解.
21.【答案】证明:如图,连接AD,
∵AB=AC,D是BC的中点,
∴AD⊥BC,
∵∠BAC=120°,AB=AC,
∴∠C= (180°-120°)=30°,
∵DE⊥AC,
∴∠ADE+∠DAC =∠C+∠DAC =90°,
∴∠ADE=∠C=30°,
在Rt△ADE中,AD=2AE,
在Rt△ACD中,AC=2AD=4AE,
∴CE=AC-AE=4AE-AE=3AE,即CE=3AE.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分析】连接AD,根据AB=AC,D是BC的中点,得出AD⊥BC,根据∠BAC=120°,AB=AC,得出∠C的度数,在Rt△ADE中,AD=2AE,在Rt△ACD中,AC=2AD=4AE,由此得出答案 。
22.【答案】解:由题意得: ,




在 中, ,

即塔的高度DE为 .
【知识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分析】先证明 ,在 中, 利用直角三角形30度角的性质,求出CD即可。
23.【答案】解:∵∠ACB=∠DEC=90°,∠A=45°,∠D=30°,
∴∠DCE=60°,∠CAB=45°,
∴∠ACD=30°,
若旋转角度为15°,则∠ACO=30°+15°=45°.
∴∠AOC=180°-∠ACO-∠CAO=90°,
∴△AO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在等腰Rt△ABC中,AB=6cm,AC=BC, ,
∴ ,
同理可求得:AO=OC=3cm,
在 中,OA=3cm, ,
∴由勾股定理得:A = =5. .
【知识点】勾股定理;旋转的性质
【解析】【分析】首先利用旋转的角度判断出∠ AOC = 90° ,可知 △AO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然后在 中 ,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24.【答案】解:由题意可得 , , ,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
设 ,则 ,
在 中, ,即 ,
解得 ,
即 .
【知识点】勾股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分析】利用折叠的性质可知BC=BC′,CD=C′D,由此可求出AC′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设CD=xcm,可表示出AD的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可得到CD的长.
25.【答案】解:过点A作AE⊥OC于点E,
∵ 是等边三角形,B(2,0),
∴∠AOB=60°,OA=OB=2,
∴∠AOE=30°,
∴AE=1,
∴ ,
∵ 是等边三角形,
∴∠COD=60°,
∴∠AOD=90°,
∴ ,
∴ ,
∴CE=OC-OE= ,
∴ .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
【解析】【分析】过点A作AE⊥OC于点E,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E=1, ,然后可得∠AOD=90°,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D即可得到OC,进而求出CE,再利用勾股定理求AC即可.
26.【答案】(1)证明:∵ 平分 , , ,
∴ ,且 , ,
在 和 中,
∴ ,
即 ;
(2)证明:在 上截取 ,连接 ,
∵ 平分 ,
∴ ,
在 和 中,
∴ ,
∴ ,
∵ ,
∴ ,
又∵ 于点E,
∴ ,
∴ ;
(3)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3)
已知 , , ,
∴ ,
∴ 是直角三角形, ,
由(1)易证明得到 ,
∴ ,
根据(2)易证明得到 ,
设 ,
则 , ,
∴ , ,
由 可得,

∴解得 ,
∴ .
【分析】(1)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证得CD=DE,利用HL证明△DCF≌△DEB;
(2)在AB上截取AG=AF,连接DG,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证得∠DAF=∠DAG,利用SAS证明△DAF≌△DAG,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DF=DG,可推出BD=DG;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BE=GE,由此可证得结论;
(3)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ABC是直角三角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FC=BE,设BD=DF=x,可表示出CD的长,利用勾股定理表示出FC的长;同时可表示出AF,BE的长,根据AB-AF=2EB,建立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就可得到DF的长.
27.【答案】(1)1;3
(2)解:根据题意,
当时,点D在线段CA上,且,
∴;
当时,点D在线段AB上,
∴;
(3)解:①CD=BC时,CD=3,t=3÷1=3;
②BD=BC时,如图,过点B作BF⊥AC于F,
设,则,
∴,
∴,
∴CD=2CF=1.8×2=3.6,
∴t=3.6÷1=3.6,
综上所述,t=3秒或3.6秒时,△CBD是以BD或CD为底的等腰三角形.
(4)或
【知识点】勾股定理;三角形-动点问题
【解析】【解答】解:(1)在Rt中,,,,
∴,
∵点D运动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
∴当,点D在线段CA上;当,点D在线段AB上;
∴当时,点D在线段AB上,
∴,;
故答案为:1;3;
(4)①∠CDB=90°时,S△ABC=AC BD=AB BC,
即=×4×3,
解得BD=2.4,
∴CD=,
∴t=1.8÷1=1.8秒;
②∠CBD=90°时,点D在线段AB上运动,

综上所述,t=1.8或秒;
故答案为:或秒;
【分析】(1)在Rt中,,,,利用勾股定理得出CA的值,再根据点D运动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点D在线段CA上;当,点D在线段AB上;当时,点D在线段AB上,即可得出答案;
(2)当时,当时,分类讨论即可;
(3)①CD=BC时,CD=3,t=3÷1=3;②BD=BC时,设,则,用方程求解即可;
(4)①∠CDB=90°时,②∠CBD=90°时,分类讨论即可。
28.【答案】(1)解: ∠ABC=90°,∠BAC=60°,AB=1,


CE= AC,

中, ;
(2)证明:如图,作 ,






在 和 中,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即 ,




在 与 中



(3)24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3) 为 的中点,


当 三点共线时, 取得最大值为 的长,如图,
在 中,




在 中


解得 ,


.
【分析】(1)利用30° 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求出CE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的长;
(2)作EQ⊥BC,利用垂直的定义及余角的性质得∠QEC=∠QCA,利用AAS证明△ABC≌△CQE,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AB=CQ,BC=QE,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去证BF=EQ,BQ=AF,利用AAS证明△FBH≌△EQH,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结论;
(3)根据题意可知当点A,M,B共线时,|CM-BM|的最大值为AB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E与EC的数量关系;利用勾股定理求出EC的长,同时可求出AE,BM的长,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BMC的面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