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美国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 出版社:湖南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年11 月
设计者
学校
联系方式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指导理论。该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转移的过程,而应是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下,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中,完成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引导,而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建构生成新知识,完成对新知识的理解、把握。故本节课采用激疑导趣一一设疑导读一-启思乐动一-概括升华的四个过程,引导学生从感性-理性-实践- -- 感性的思维转换过程,完成教学。
教学背景分析
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美国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美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美国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条件和特点。对课标的理解:“领土组成”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高度发达的经济”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教材首先通过“经济高度发达”、“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首位”等简洁语言总体上介绍美国经济特征。然后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等方面介绍了美国的经济特征。此段教材内容篇幅不大,但体现了多个课程标准内容。教学内容分析:“领土组成”中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等内容属于自然地理范围,“高度发达的经济”和从编写的篇幅来看,本节教材更侧重于介绍美国的人文地理特征。 “领土组成”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教材首先提供图8-39并设计“活动1”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然后通过正文归纳了美国的海陆位置和领土组成。教材没有用过多的篇幅介绍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仅仅通过“活动2”引导学生在地图上归纳美国本土的地形等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教材这样编排主要是因为前面在“美洲”这一节中已经较详细地介绍了相关内容。教材没有通过正文或活动介绍美国的气候特征,而在农业生产条件中又需要用到相关气候知识。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活动,让学生根据地图中美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分布特征或自己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归纳美国的气候特征。 “高度发达的经济”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教材首先通过“经济高度发达”、“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首位”等简洁语言总体上介绍美国经济特征。然后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等方面介绍了美国的经济特征。此段教材内容篇幅不大,但体现了多个课程标准内容。教材通过图8-40和正文材料展现美国农业特征一一农业大国、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机械化和商品化程度高。教材还提供了图8-41和图8- 42两幅生产景观图片,加深学生对美国农业特征的感性认识。美国的农业特征,特别是美国农业带的分布特征为学生“简要分析美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提供了实例。教材设计了三个读图思考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美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美国的农业特征是由于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美国农业高度发达是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展农业的结果。教材介绍美国农业优势特征之后,还探讨了美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中农产品过利和生态环境问题。介绍美国农业生态环境,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说出美国在土地资源开发和不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教材只用了两句话介绍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但概括了美国土地源破坏的原因、 危害、治理措施。 美国农业高度发达, 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美国农业发过程中,高强度利用土地资源,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自然灾害发。为了保护耕地、改善环境,美国许多农场实行轮作制和免耕法等措施。学情分析: 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区域地理的学习能力,但是学生对于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等这些综合性较强的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会有一-定难度,需要在方法上加以引导,通过更多的生生合作来完成。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网络技术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美国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美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美国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条件和特点。教学重点: 1.美国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2.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条件和特点。教学难点: 美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条件和特点教学流程示意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同学们,有这么一个国家,它是世界上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国,这个国家的耕地面积世界第一,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 ,拥有220万个农场,粮食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5,玉米大豆棉花,小麦等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 。同学们猜猜,这是哪个农业强国呢,没错就是美国,那美国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完成自主学习,运用地图描述美国的领土组成和地理位置。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主题探究引导分析美国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农业的特点和农业的分布。探究美国地形、气候、河流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材料得出美国农业的特征,分析美国农业带的分布通过探究美国农业发展的有利的自然条件,学习美国的自然环境特点,通过分析材料得出美国的农业特征:机械化,区域专门化,商品化,通过地图分析美国的农业带的分布。归纳小结美国是当今世界农业最发达的国家,除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以农立国”的传统和完备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是促进美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使得美国成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出口国。整体构建当堂达标美国的领土组成和美国的农业拓展提升请同学们结合美国玉米带的分布,分析中国东北是否也能发展农业专业化生产?结束语我国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优越,满足玉米的生长。但是和美国相比,中国家庭式分散经营,不利于规模经营,不利于机械化生产,农业生产率水平较低,大部分的玉米收割要靠手工劳动完成。虽然机械化水平和科技的投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定会探索出一条属于中国的农业之路!课后探究板书设计
学习效果自我评价设计
自我评价
评价习题
情境引入
探究美国农业为何如此发达
引导分析美国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农业的特点和农业的分布
小组探究
课堂小结
巩固提升练习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