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学习导航(八 三颗枸杞豆)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学习导航(八 三颗枸杞豆)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2-02 14:4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八 三颗枸杞豆
高手支招1阅读导航
读前要热身
一生磨一镜
在荷兰,有一个初中毕业的青年农民,来到一个小镇,找到了一份替镇政府看门的工作。他在这个门卫的岗位上一直工作了60多年,他一生没有离开过这个小镇,也没有再换过工作。
也许是工作太清闲,他又太年轻,需要打发时间。他选择了又费时又费工的打磨镜片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就这样,他磨呀磨,一磨就是60年。他是那样地专注和细致,技术已经超过专业技师了,他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比别人的都要高。借着他研磨的镜片,他终于发现了当时科技界尚未知晓的另一个广阔的世界。从此,他声名大振,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被授予了在他看来是高深莫测的巴黎科学院院士的头衔。就连英国女王都到小镇拜会过他。
创造这个奇迹的小人物,就是科学史上大名鼎鼎、活了90岁的荷兰科学家?万·列?文虎克,他老老实实地把手指头上的每一个玻璃片磨好,用尽毕生的心血,致力于每一个平淡无奇的细节的完善,终于他在细节里看到了他的上帝,科学也在他的细节里看到了更广阔的前景。
淘宝路标
◎品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理解三叔的一生给“我”的教训。
知识应储备
作家作品
程海,1947年生,陕西乾县人。陕西省咸阳市艺术研究室副研究馆员。中国作协会员,陕西作协常务理事。197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开始小说创作,《三颗枸杞豆》《漆彩》获《小说林》优秀作品奖及延河第一届文学奖。
本文运用回忆的笔法,写了三叔一生留给“我”的教训——三颗枸杞豆,以及这三颗枸杞豆对我的启示、教育。
字音识记
1.字音
蚱蜢(zhà měng) 叶鞘(qiào) 半晌(shǎng)
花蕊(ruǐ) 擎(qǐng)  花苞(bāo)
香蒿(hāo) 癌症(ái) 口头禅(chán)
2.多音字
字形辨析
文题解读
文题“三颗枸杞豆”象征着三叔生命的终结——“生命告终的句号”;象征着三叔一生的教训——“三个遗憾的‘○’”;象征着三叔对“我”的谆谆告诫——“‘○’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
高手支招2感受鉴赏
文本需精研
三颗枸杞豆
程 海
我是一个植物学家。
第1段,交代了自己现在的身份,又自然地过渡到“羡慕”。“植物学家”也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好多人很羡慕我,要我谈谈小时候刻苦学习的故事。其实,那时我是一个出名的“淘气鬼”。
第2段,用“其实”一转,说明自己小时候是一个出名的“淘气鬼”,这就留下了一个悬念:为什么一个“淘气鬼”能够成为植物学家呢 从而很自然地引出对小时候的回忆。
第一部分(第1~2段):交代“我”是一个植物学家,说明自己小时候是一个出名的“淘气鬼”,引出回忆。这一部分是全文的“引子”。
我的故乡是一个小山村,有山有水。尤其是门前的山沟,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里边还有小松鼠、小兔子、小蚱蜢……有一种昆虫,土名叫金巴牛,翅膀外面有两片圆鼓鼓的硬壳,上面布满了黄色的花纹,看起来就像一个金质的盾牌。它经常躲避我,藏在野高粱墨绿色的叶鞘【[叶鞘]呈鞘状包于茎节的叶柄或叶片基部。】里。但我终于发现了它的秘密,于是蹑手蹑脚【[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地走过去,闪电一般捏住叶子的上半部,把它堵在里面,任它嗡嗡地哀啼,也不理睬。然后,用指甲在叶鞘上挖一个小洞,等它爬出来逃跑时,再一把捉住。……山谷里的树林成了我的乐园。
第3段,形象地表现了门前小山谷是“我”的“乐园”,同时也表现了大自然对一个孩子的吸引力。
后来,我很不乐意地被爸爸送进了学校,整天坐在窄小的木桌前盯着书上黑乎乎的汉字。我心里烦躁极了,就在桌子底下捣鬼,每每被那个尖眼睛的女老师发现,狠狠地批评一顿。[“窄小”“黑乎乎”的感觉和“捣鬼”都是不习惯学校的生活、烦躁的结果。]
第4段,写上学后的淘气。
我太[可以体会出我对小树林的怀念程度之深。]怀念我的小松鼠、小蚱蜢了!于是,我开始逃学,钻进小树林里,捉蝴蝶、掏雀儿蛋……后来,被爸爸发现了,挨了一顿拳头。
第5段,写自己逃学,钻进小树林。
训斥和拳头,确实使我乖乖地上了几天学。但没有几天,我经过小树林的时候,又旧病复发了。
第6段,从“确实”可以体会出训斥和拳头之厉害,而“旧病复发”说明训斥和拳头并没有使我真正改正。
那时正值三月,春天几乎从山沟里溢出来了。小树林的一切都散发出诱人的魅力【[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溢”“诱人”的描写里都充满了童趣。]
第7段,从对春天山沟的魅力的描写里可以体会出饱含着的喜爱的感彩。
林子里今天格外美丽。一绺一绺的阳光,像金色的丝绸。一只大花蝴蝶冒冒失失撞在我额上,又慌慌张张飞走了。我赶忙追上去,书包在屁股蛋上“咣咣当当”跳,练习本、铅笔、橡皮,从里边飞出来,撒了一路。我顾不得去捡,一股劲儿向前追去。
大花蝴蝶飘飘荡荡落在一朵蒲公英上,我正想猛扑过去,忽然发现前边的草丛中一个黑乎乎的人影。我吓了一跳,心里想:“谁在这里打我的埋伏?是爸爸?要不就是那位尖眼睛的女老师?”我赶忙在一棵大杨树后面躲起来,从浓密的草丛缝隙里偷看。[“吓了一跳”“谁在这里打我的埋伏”“躲起来”“偷看”,都写得很符合儿童的心态。]
第8、9段,写“我”追大花蝴蝶的经过,鲜活地刻画出了一个孩子忘情的神态。
那人慢慢地站起来,手里拄着一根桦木削成的棍子,微风吹着他颤颤摇摇的身体,似乎一根根筋骨都能从衣服外面数出来。那两只眼睛,像开得大大的窗户,嘴唇发紫,像成熟的桑葚。[对三叔的外貌描写突出了瘦弱、有病这一特征。]
第10段,写初遇三叔。
我慢慢地认出他来——是村东头的三叔。听说他在外地工作,当过教师,后来又在农科所工作,还干过别的事情。
他是前两天从单位回到村子的,听人说是回家养病来的。
第11、12段,“听说”的他的工作经历、“养病”都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他仿佛没有看见我,慢慢地抬起右臂,将手向阳光里伸去,手指上,捏着一朵野豆角花,仔仔细细地望,好像在望一个紫色的灯盏。[表现了三叔努力珍惜生命中的最后时光,多学一些知识,少一些遗憾。]
第13段,写三叔的动作、神态。从作者对三叔的仔细观察里,我们可以体会出一个临死的人对世上一草一木的留恋之情。
“小狗!过来呀!”他忽然回过头轻轻地喊我。
原来他已看见我了!我走过去,问:“三叔,你看什么?”
“一朵小野花。”他又凝神【[凝神]聚精会神。】望着这朵花,半晌没有理会我。突然又转过头来问:“你知道这朵花的名字吗?”
“野豆角花,谁不认识!”
他狡猾地一笑,又问:“它有几个花瓣?几根花蕊?”[“忽然回过头轻轻地喊我”“突然又转过头来问”“狡猾地一笑”,从这些描写里我们可以体会出三叔对孩子——生命的热爱、渴求。]
这种花开得满地都是,我玩时不知踩倒过多少,但从来没有仔细看过它,三叔提出的问题,我一句也答不上来。
“真是一个粗心大意的孩子!”他微微一笑,露出白亮亮的牙齿,忽然又叹息一声,“唉,谁又不是这样呢 ”
他拉着我,坐在一根伐倒的树干上,把这朵花擎在我的眼前,说:“仔细看看,仔细看看,时间已经不多了!”
“什么?”我听见他的声音有点怪异,不由心里惊诧起来。
“时间不多了。”他又重复了一句。[反复重复“时间不多了”,说明三叔很留恋珍惜生命的最后历程。]
什么时间不多了?我丝毫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好吧,不说这个问题了。你看这朵花,真是有意思透了,它只有一个大花瓣,像一件紫色的外套披在外面;里边又有两片小花瓣,像衣服的领子,护着一个耳坠一样的小苞。这真是有心计的植物,它把花蕊藏在这个苞里,所以谁也没有见过,连蜜蜂也被它瞒过了。你用针尖将小苞挑破,才能看见这个害羞的家伙。它共有7根小花蕊,围绕着一个大花蕊。小花蕊也有9根的,也有5根的,一律都是米黄色?……”
第14~25段,写三叔给“我”讲解野豆角花的知识,可见他对其观察的多么仔细。和“我”这样一个孩子说了这么多话,从中可以隐隐约约地意会到三叔对“我”的期望。
“你看得这么仔细!”我惊讶地叫了起来。
“我还看过它的叶子,每片叶子上有12道叶脉,左右两边各6道……”
说到这里,他的眼睛闪射出一种异样的光辉,瘦瘦的脸颊上升起两朵红晕。我把这种花叶拿过来一数,果然一点不差。[眼里“异样的光辉”,“脸颊上升起两朵红晕”,从中我们体会到三叔仔细观察后有所发现的兴奋。]
“我还仔细看过香蒿、拉拉草、荠儿菜、蒲公英……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的秘密。可惜太迟了!”
“什么太迟了?”
“太迟了——”
他又一声叹息,拖着怪异的声音。随后朝森林深处走去。[对自己的一生充满了悔恨。]
我呆呆立了一会儿,忽然感到很乏味。[说明“我”思想受到了触动。]这时学校放学的钟声响了,就慌忙向家里走去。
第26~33段,写“我”在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原来的“乐园”“怀念”“诱人的魅力”忽然变得“很乏味”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可能作为一个孩子的“我”现在也说不清楚,但这种感觉显然是很强烈的。
到了家,从爸爸妈妈那里,我才知道三叔得了癌症,已经活不了多久了。啊,怪不得他把花花草草看得那么仔细,也怪不得他说“太迟了”!临死的人大概都很留恋这个世界,甚至留恋世上的一草一木,这是我小时候发现的人生的一个很大的秘密。
星期日到了。[“星期日”而不是逃学,从中可以隐隐地悟到我悄悄的变化。]我在村子里玩了整整一上午,觉得腻味【[腻味](方言)腻烦,因次数过多或时间过长而感觉厌烦。】透了。我多么想念我的小树林啊![可以体会出“我”对小树林的热爱。]多么想念我的可敬的三叔啊![使我们感到,三叔的仔细观察已经在“我”心目中变得“可敬”起来,当然,也只有可敬的人的话才能使“我”深受教育。]
下午的小树林静悄悄的,各种花儿、草儿,连那些爱吵闹的小山雀,也仿佛午睡了,一点儿声息也没有。
他果然又在里边,斜躺在一堆野草上,显出十分衰弱的样子。[从“果然又在里边”体会到很多:对一草一木、对大自然的留恋?对生命的悔恨?想安静地、在大自然中悄悄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可能都有,可能还有许多许多。]
他忽然站起来,走到我的身边,大大的眼睛闪露出笑意。我跟着他走到他刚才躺过的地方,坐了下来,忽然发现脚前的泥土上划满了各种各样奇怪的画儿:一座歪歪斜斜的塔,一堆松松散散的书,一株弯弯扭扭的树。这些画儿下面划了三个圆圆的“○”,好像滚动的铁环。[从三幅画儿和画儿下面的三个圆圆的“○”里我们可以体会出三叔总结出的自己一生的教训和悔恨。]
“三叔,你画的是什么?”
“画的都是三叔。”
“可一点儿也不像你呀?”
“像,很像!”他凄然【[凄然]〈书〉形容悲伤。】一笑,指着塔说,“我小时想做一个建筑师,但又讨厌建筑学上那些个复杂的公式,就放弃了。这一摞书,是我第二个理想,想当一名著作等身【[著作等身]著作堆叠起来和身体一样高。形容著作很多。】的作家,写了几篇稿子,寄出去被退回来了,我又灰心丧气【[灰心丧气](因遭到困难、失败)意志消沉,情绪低落。】,不干这伤脑筋的事儿了。这一棵树,是我第三个理想,想当一名生物学家,后来又觉得生命的起源、遗传和变异【[变异]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性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蛋白质的人工合成等问题竟是那么复杂和渺茫【[渺茫]①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②因遥远而模糊不清。】,我又颓唐了。第四个理想还没有建立,命运忽然对我说:‘算了吧,你该回老家了!’”
第39~42段,三叔对“我”诉说自己的三个理想,结果都知难而退、半途而废了。
“那些铁环是什么意思?”我悲伤地问。
“这是我一生的成绩:三个○。”
第44段,对于三幅画儿和三个“○”的含义三叔自己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三幅画儿是过程,三个“○”是结果。这些就是三叔一生的教训,形象地说明:遇难而退,一事无成。
“那老师一定会批评你了。”
“没有老师来批评我的。”他微微一笑,又说,“只有这些树叶、小草,还有那朵紫豆角花,好像在批评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了,太不了解它们了。”[用拟人的手法,形象表现了三叔自责和悔恨的心情。]
我沉默了,抬头望他,不知为什么,他眼眶里滴下几滴泪水。[是悔恨的泪水、遗憾的泪水。]
这时,太阳快要西沉。[这里的“太阳”是指自然界的太阳。因为每天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边落下,所以太阳的运动也可以理解为时间的流逝。]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把太阳比喻为“一个红色的车轮”,含有时间总是在不断流逝的意思。]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身边的三叔忽然喊道:“太阳!”接着,两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它似的。[这里三叔喊的、要捉住的实际上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太阳,在他的意识里,太阳就是时间,就是生命。想要捉住,是悔恨以前虚度光阴的一种潜意识的表现。]
第48段,写三叔对生命、对光明的珍惜和留恋。
“太阳能捉住吗?”我天真地问道。
“能!能呀!我以前老是忘记了去捉它,让它在我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仍没有想到要捉住它!”[这里的“它”表面是说太阳,实际上是指时间,指生命。从这里可以体会出三叔现在对时间、生命的认识,对自己过去生活的总结和悔恨。]
“太阳里有火,一定很烫手吧?”我说。
“是呵,有点烫手,还得费点力气。[是说要真正做到捉住时间、捉住生命是不容易的,是要付出努力的。]但把它一捉到手,就变了,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太阳就能“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是说生命就会变得有意义、有价值。]太阳的光芒都是从这些五彩的宝石上放射出来的,所以才这么亮。”
他忽然俯下身,用手捏住我的脸蛋。我疼得差点儿叫起来,他一点儿没有觉察到我的痛楚,口里喃喃地说:“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这个设问句含意深刻。这里的“太阳”比喻“我”,因为“我”还是孩子,“我”生命的路还很长,“我”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希望。]
我一下站起来,逃跑了。
秋天又来到了山沟,小树林的叶子变得殷红【[殷红]带黑的红色。】殷红,好像里边藏着一个发出红光的太阳。
那位三叔像寻找太阳而不幸失败的夸父【[夸父]神话人物。他立志追赶太阳,赶上太阳时,感到焦渴,便喝干了黄、渭两河的水,仍感不足,终于渴死。】,已经躺在病床上不能起来了。临死时,好多亲友都去探望他,我的父亲和母亲也去了。我没有去,我怕再看见他那张凄楚 [无限的悔恨。]、苍白[病入膏肓。]的脸。但他似乎没有忘记我,托父亲给我捎回一件临别的赠礼——三颗红色枸杞豆,这也许是三叔留给我的最后一个谜语。但我这回把它猜出来了。
第56段,写三叔给“我”的临别赠礼:三颗红色的枸杞豆——对“我”的期望。
它是生命告终的句号!是三个遗憾的“○”!
但“○“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
第58段,写“我”悟出了这礼物的深刻含义:它象征着三叔生命的终结——“生命告终的句号”;它象征着三叔一生的教训——三个遗憾的“○”;它象征着三叔对“我”的谆谆告诫——“‘○’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
于是,我从这三个“○”出发,勤奋地去追寻一,二,三……以至更复杂、更艰深的学问。
第59段,写“我”受这三颗枸杞豆的启示,受到震撼以后的行动,回答了开头提出的问题。
第二部分(3~59段):写三叔一生留给我的教训——三颗枸杞豆以及这三颗枸杞豆对我的启示、教育。
当我成为植物学家后,爸爸以为这是他拳头惩罚的功劳。他的口头禅【[口头禅]今指经常挂在口头的词句。】是:“猪羊怕杀,人怕打!”其实,他的拳头只能伤及我的皮肉,真正征服我的,是那三颗启示生命意义的枸杞豆。[三叔的悔恨使“我”受到深刻的教育,使“我”猛醒。]
第三部分(第60段):写自己勤奋、刻苦学习的动力。
学后须品味
主旨
课文描写了虚度一生的三叔临终前的悔恨和他的悔恨对我的教育,告诉人们:要抓住时间,抓住生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去理解:“教训也是财富”“拳头只能征服皮肉,深刻的启示才能触及心灵”……
文法
1.生动细致的描写。课文对小山沟、小树林、阳光、蝴蝶、太阳这些自然环境的描写生动、细致,极富有感染力。捉金巴牛、追大花蝴蝶的动作,三叔的外貌、动作、神态都描写得十分细致、传神。
2.生动的语言。课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使文章很有文采,富有感染力,语言生动。如说金巴牛的壳“看起来就像一个金质的盾牌”,说三叔的眼睛“像开得大大的窗户”,还有写野豆角花的花瓣、写太阳等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事物描绘得十分生动、形象。特别是用三幅画来比喻三叔失败了的三个理想,用三个“○”来比喻三叔的一事无成,不仅生动形象,而且给人以启迪、教育。
结构
探究后争鸣
《三颗枸杞豆》描绘的是“我”童年时代的生活,文章却以大篇幅的内容写了三叔一生。请你探究,作者塑造三叔这一形象,对表达主旨有什么作用。
观点1:三叔用他一生的理想,终身的失败经历,言传身教,引领“我”莫要浪费美好时光,要从小立志,目标专一,矢志不渝,方能走向成功!
观点2:三叔在生命终结前一刻,成就了最光辉的事业,用一生的失败的教训来促动逃学的孩子,重返校园、捡回自信、培养兴趣、走向成功!他完成了生命传承的伟大使命。“我”正是在这“三颗枸杞豆”的启示下一步步成长、成熟并最终成为植物学家的。[]
高手支招3多维阅读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艾萨克·阿西莫夫那天晚上,玛琪甚至把这件事记在日记里了。在2155年?5月?17日这一页,她写道:“今天,托米发现了一本真正的书!”
她问:“你在哪儿找到这本书的?”
“在我们家,”他指了一下,可没有抬起头,因为他正在全神贯注地看书。“在顶楼上。”他又说道。
“书里写的什么?”
“学校。”
玛琪脸上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学校?学校有什么好写的?我讨厌学校。”玛琪一向讨厌学校,而且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憎恶它。那个机器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给她做地理测验题,她一次比一次答得糟。
她对托米说:“怎么会有人写学校呢?”
托米用非常高傲的眼光瞧了她一眼:“傻瓜,那不是我们这种类型的学校,那是几百年前的一种老式学校。”接着他一字一顿说:“几百年前。”
玛琪很难过。“嗯,我不知道古时候孩子们上什么样的学校。”她站到托米身后看了一会儿那本书,说:“不管怎么说,他们总得有一个老师吧?”
“当然,他们是有老师,可不是我们这样的老师。是一个真人老师!”
“一个真人?真人怎么会是老师呢?”
“的确是这样的,他跟孩子们一起去学校,给孩子们上课,留作业,提问题。”
“所有的孩子都学一样的功课吗?”
“那当然,如果他们年龄一样的话。”
“可我妈妈说,老师是需要随时调整的,这样才好适合他所教的每个男孩子和女孩子的智力。另外,对每个孩子的教法也应该是不同的。”
“他们那时候的做法可能和现在不一样。好了,如果你不喜欢书里说的这些事,你就干脆别读这本书。”
“我没说我不喜欢。”玛琪急忙说。她很想知道那些有趣的学校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们还没看完一半,玛琪的妈妈就喊了起来。
“玛琪!该上课了!”
玛琪抬起头来。“还没到时间呢,妈妈。”
“到了,”琼斯太太说,“托米差不多也快到点了。”
玛琪对托米说:“托米,下课以后我可以和你一起再读读这本书吗?”
“也许行吧。”他冷冷地回答。然后,吹着口哨走开了,胳膊底下挟着那本满是灰尘的旧书。
玛琪走进课堂。课堂就在她卧室的隔壁。机器老师的开关已经打开,正等着她。除了星期六和星期日,它每天总是在相同的时间开启。因为妈妈说,假如小孩每天都在规定的时间学习,成绩会更好一些。
电视屏幕亮起来了,开口说:“今天的算术课讲分数的加法。请把昨天的作业放进槽口。”
玛琪叹了口气,照它的话做了。她脑子里还在想着当她爷爷的爷爷是个小孩子的时候,他们上的那种老式学校。附近一带所有的孩子都到一处去上学,他们在校园里笑呀、闹呀,他们一起坐在课堂里上课;上完一天的课,就一块儿回家。他们学的功课都一样,这样,做作业的时候他们就可以互相帮助,有问题还可以互相讨论了。
而且他们的老师是真人……
机器老师正在屏幕上显现出这样的字:“我们把1/2和1/4这两个分数加在一起——”
玛琪还在想,那个时候的孩子一定非常热爱他们的学校。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选自《外国现代科学幻想小说》,有改动)
核心提示
科学的进步,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推动着人类的文明向前发展。这篇科幻小说,叙述几百年以后,两个在“机器学校”读书的孩子,发现了一本纸张印刷的书,从中了解到曾有过的有教师有学生的学校。他们在惊奇之余,留下许多神往和惘然。
我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手支招4素材积累
课内素材挖掘
我以前老是忘记了去捉它(太阳),让它在我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仍没有想到要捉住它!
但把它一捉到手,就变了,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太阳的光芒都是从这些五彩的宝石上放射出来的,所以才这么亮。
简析:这里的太阳,实际是指时间,指生命。“捉住太阳”是指捉住时间,捉住生命。太阳就能“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是说生命就会变得有意义、有价值。
素材拓展积累
惜时诗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清·钱泳《明日歌》)
惜时名言
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时间有限,不只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斯宾塞)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凡是较有成就的科学工作者,毫无例外地都是利用时间的能手,也都是决心在大量时间中投入大量劳动的人。(华罗庚)
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鲁迅)
高手支招5习题探讨
一 解题思路:自己童年的乐园由同学们自己作答,但应简要地说明为什么是自己的乐园。
参考答案:“我”的乐在山谷里的小树林里有各种各样的树木,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可以在里面尽情地游玩,捉金巴牛、蝴蝶,掏雀儿蛋……鲁迅的童年“乐”在百草园里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各种各样的景物、动植物,可以看,可以听,做各种各样的活动:翻砖头、按斑螫、拔何首乌、摘覆盆子吃、在雪地上捕鸟等,还有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总之,他们都“乐”在大自然里,“乐”在大自然里做自己想做的事。
童年的乐趣对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我”以后成为植物学家与小时候的“乐园”和爱好是有着内在关系的。鲁迅先生长大后先学医是因为父亲的病给他刺激,后来走上文学之路是为了唤起更多的民众,但与他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也不是没有关系的。
二 解题思路:应明确文中的太阳指的是时间、生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都要扣住这一点。
参考答案:1.前进的车辆,车轮总是滚滚向前的。把太阳比喻为“红色的车轮”,含有时间总是在不断流逝的意思。“红色的”是因为快要下山的太阳是红彤彤的。
2.这里的太阳,实际是指时间,指生命。“捉住太阳”是指捉住时间,捉住生命,也就是抓紧时间学习、工作、生活……
3.太阳就能“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是说生命就会变得有意义、有价值,就是像保尔所说的“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使自己的生命活得有意义。
4.因为“我”还是个孩子,我生命的路还很长,“我”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希望。
三 参考答案:三叔先后给“我”留下过5个谜语。三幅画儿:一座歪歪斜斜的塔,一堆松松散散的书,一株弯弯扭扭的树;画儿下面的三个圆圆的“○”;三颗红色的枸杞豆。“我”一下子就猜到了,是因为“我”已经了解了三幅画儿和画儿下面的三个圆圆的“○”的深刻含义,了解了三叔虚度的一生,领悟到他无穷的悔恨和对“我”的期望。“我”悟出了:要以三叔虚度一生的教训为鉴,从现在开始,抓紧学习,勤奋学习。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