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搭配中的学问(教案) 数学三年级上册(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搭配中的学问(教案) 数学三年级上册(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21 17:48: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76—P77。
教学目标:
1、结合“搭配服装”等现实情境,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各种搭配方法。
2、在尝试、展示、交流过程中,逐步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思考和解决问题。
3、在探索用不同方式表示搭配方法的过程中,初步培养符号意识。
教学重点:联系实际,通过“搭配服装”等现实情境,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掌握搭配的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会搭配中蕴涵的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学生每人一袋服装学具。
游戏化元素:握手游戏、搭配游戏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握手游戏】课前热身小游戏 【游戏规则】6人一小组,组长分别与组员握手,问一共握手多少次? 问:握手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预设回答】要按一定的顺序去握手,才会不重复、不遗漏。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怎样进行科学地搭配。 【板书】搭配中的学问 学生组长与小组内成员进行握手游戏并数出次数。 课前的握手小游戏自然而然地引导出今天的问题。在简单的“握手游戏”中,就隐藏着搭配中的学问,学生通过已有的经验,能够理解“一配几”的搭配方法。
动手实践,学会搭配 活动一:搭配服装 师:马戏团的小丑需要演出,请求我们班的同学为他搭配演出的服装,有多少种搭配的方法呢? 【游戏规则】学生动手操作学具。2顶帽子,3条裤子,自行搭配并交流做法。 问:一共有多少种 生:6种。 师:请同学上来汇报自己的搭配过程! 【预设1】先选帽子,一顶帽子可以分别与三件不同的裤子搭配,就有三种不同的穿法,另一顶帽子也可以分别与三件不同的裤子搭配,也有三种不同的穿法,有2个3种不同的穿法,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 【预设2】先选裤子,一件裤子分别与两顶帽子搭配,有2 种不同的穿法,三件裤子就有3个2种不同的穿法,也就是6种不同穿法。 问:搭配时要注意什么什么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 【小结】不管是先确定帽子还是先确定裤子,只要按一定的顺序搭配,就能够不遗漏,不重复地把所有的搭配方法都找出来。 活动二:画一画,写一写 师:刚才同学们帮助小丑解决了穿的问题,大家搭配出那么多中方法,如果没有这些图片,你们该怎么把搭配的过程表示出来呢? 【活动要求】学习单上表示出搭配的过程,你的方法不仅要自己看得懂,还要让其他人也看懂。 【预设】字母、图形、数字等 【总结】图形和字母的用处真大,帮助我们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进行有序的思考。 巩固应用 配餐方法 师:小丑去马戏团之前得先填饱肚子,一起看看他去的饭店里有哪些好吃的吧! 【展示图片】饭店今日午餐图片 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配餐方法? 【活动要求】在学习单上写出你的方法 【预设1】学生用画图的方法 【预设2】学生用列算式的方法(2×4=8) 师:又多了一种主食,大饼,又有几种配餐方法呢? 【预设】3×4=12(种) 师:多了一种主食,就多了4种。 去动物园的路线 师:小丑吃饱喝足,穿上喜欢的衣服,终于要出发去动物园马戏团演出啦,他从学校出发,经过少年宫,一共有多少条路可以走呢 【展示图片】学校到少年宫图片 【活动要求】在课本上画一画,描一描 【观察比较】与搭配服装一起对比,说说为什么一样。 四、课堂总结(略) 学生动手操作并交流搭配的方法。 学生1展示搭配的过程并汇报(先选帽子) 学生2展示搭配的过程并汇报(先选裤子) 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展示作品并汇报(图形、字母)。 学生在学习单上完成。 学生在课本上描出不同的线路图,并说说与服装题的相同之处。 有效的教学情景必须用“真性”的学习任务去开启学生探究的欲望,唤醒学生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 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倾听、交流,以及在有序搭配和无序搭配的比较中,初步体验有序搭配、有序思考的必要性。 符号化表达:展示图形搭配和符号搭配,教师引导学生对出现的方法进行比较与评价,在学生的比较与评价中体会各种方法的特点,体会符号化的优越性,进一步感受有序思想。同时这也是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需要。因此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摆法记录下来,体会数学方法的简洁性,让学生在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设计有层次、有梯度,富有现实性、开放性、挑战性的练习内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 动物园的情景从表面上看与服装搭配不是同类问题,但通过探索交流,学生会发现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表示,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逐步培养学生触类旁通,学以致用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