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1 21:24:5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教学目标】
掌握重点字词,翻译全诗。
从多角度对颔联进行赏析。
分析诗人写诗的目的,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从多角度对颔联进行赏析。
分析诗人写诗的目的,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从多角度对颔联进行赏析。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一首诗,诗名为《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人是孟浩然。首先从题目上我们可知道哪些信息?
师:很好,从诗题上我们可知,诗人所要描绘的事洞庭湖之景,这首诗歌所要赠送的人是张丞相,也就是当时官至宰相的张九龄。为何要投赠与张九龄?这首诗描绘洞庭湖之景,与将它赠送给张九龄又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新课
师:要赏析一篇诗歌,前期的准备工作缺一不可,每一个环节都与品析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息息相关。首先我们先要大致的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与这首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PPT上展示孟浩然生平,与当时创作的背景信息。)
师:这首诗是孟浩然投赠给张九龄的干谒诗,何为干谒诗?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赏识和录用。那么我们也就理解了作者写诗的目的,他是为了想要得到张九龄的引荐而走上仕途的道路。那么诗人为何还要写临洞庭湖之景呢?直接平铺直叙地像张九龄表达自己想做官的愿望不就可以了吗?接下来先让我们来熟悉了解诗歌。首先同学们试着自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试着朗读这首五言律诗,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师:在熟读全诗后,我们来看一看诗歌中的重点字词(PPT上展示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并在掌握重点字词后,请同学们分组进行合作,将这首师以诗人孟浩然为第一视角来作为陈述,写出他的所见与所感。
师:同学们完成的都很好,这里老师也写了一篇,写出了诗人在当时的所见所感。(PPT上展示所写内容“ 八月时分洞庭湖水暴涨与岸齐平,我极目远眺,只见湖水浩瀚,水天一色,交相辉映,浑然一体。洞庭湖水气蒸腾,笼罩着云梦泽;波涛滚滚,冲击着岳阳大地。湖水茫茫,我想要渡过,却没有可以乘坐的船只;太平盛世,我却闲居在家委实羞愧难容。我坐看着临岸钓鱼的人,只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找出对洞庭湖具体描写的诗句,并根据诗句分别概括洞庭湖的特点。
师:很好,诗歌的首联和颔联写景为我们描绘了波澜壮阔的洞庭湖景。八月湖水平写出了夏季洞庭湖水位暴涨,水量大;涵虚混太清展示了洞庭湖水面广阔无边;气蒸云梦泽描绘了水汽氤氲的画面;波撼岳阳城展示了洞庭湖的气势磅礴,波涛汹涌。
师:其中写景的前两联,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千古名句,请同学们从多角度来赏析颔联的文学魅力。(可从修辞,炼字,表现手法等方面去赏析。)
师:同学们刚才的发言都很踊跃,都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赏析这句诗的文学魅力。这里老师来总结一下,颔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为我们描写了云梦泽水气蒸腾,洞庭湖波涛汹涌,摇撼岳阳城的景况,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从视觉、听觉和触觉多角度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气势,动景静景结合,虚景与实景结合,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一个“蒸”字展示了洞庭湖丰富的贮蓄,整个云梦泽都被它的水气所笼罩;一个“撼”字写出了洞庭湖波涛撼动岳阳大地的气势,衬托洞庭湖的浩阔激荡。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来读读后两联。请同学们思考这两联是作者望湖兴叹的感慨。湖景与人情是如何巧妙的相连的?在太平盛世,面对这如此雄浑壮阔的洞庭湖景,诗人发出“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样的感慨。请结合这首诗歌的背景来谈谈,颈联,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师:以写洞庭湖为发端,以“欲济无舟楫”为喻,巧妙过渡,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 颈联采用了类比的手法,诗人以“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人接引赏识。借双关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在太平盛世出仕,为民谋利,深感惭愧。 尾联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 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道出了自己目前的感受:旁观别人垂钓,空有一番期望得到鱼的心情。隐喻自己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并将自己希望得到对方引荐的情感巧妙而含蓄地传达出来,不卑不亢。
小结
师:诗的首联、颔联写“望洞庭湖”;颈联、尾联写“赠张丞相”。以写洞庭湖为发端,以“欲济无舟楫”为喻,巧妙过渡,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这首前半部分写景描写了洞庭湖的壮丽雄伟,后半部分抒情,含蓄地表达希望得到引荐,积极用世的愿望。
课后作业
师:请同学们完成课外古文阅读《与韩荆州书》练习,这是李白赠与韩荆州的一篇干谒文。请同学们课后根据文言文完成题目。
《与韩荆州书》 李白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①:“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傻,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②,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君侯制作③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一荐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问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之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倘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 白谟猷④筹画,安能自矜 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舍大人。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幸惟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谈士:谈论世事的人。②畴曩(chóu nǎng):往日,旧时。③制作:指文章著述。侔(móu):相等,齐同。④谟猷(yóu):谋画。谋略。
题目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躬吐握之事 躬:鞠躬
B.未下车,即辟苟慈明 辟:征召
C.而愿委身国士 委:付托
D.惟君侯图之 图:考虑
2. 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是写李白向韩荆州介绍自己的才华的一组是( )
①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
②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
③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④笔参造化,学究天人请日试万言,倚骂可待
⑤王公大人,许与气义 ⑥推赤心于诸贤之腹中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③④⑤
3.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借用天下谈士的话——“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赞美韩荆州谦恭下士,识拔人才。
B.接着作者毛遂自荐,介绍自己的经历、才能和气节。文章表现了李白“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的气概和“日试万言,倚马可待”的自信。
C.作者在介绍自己的同时,颂扬韩荆州的德行、学问和文章。作者为了得到韩荆州的赏识,不得不改他平日不卑不亢,“平交王侯”的性格,对韩荆州进行恭维。
D.文末作者提出请韩荆州阅读自己的作品,并愿意当面呈上,就像薛烛相青萍宝剑,卞和识璞玉一样,自己也能得到韩荆州的赏识。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
(2)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
(答案:1.A(亲自) 2. D (①赞美韩荆州有周公那样的作风 ②赞美韩荆州的德行与文才 ⑥赞美韩荆州对贤士真诚相待) 3.C(本文虽是干谒之作,但作者并没有露出卑屈之态,而是对自己的才能充满自信。) 4.(1)(希望)君侯您不因为自己的富贵而对他们骄傲,也不因为他们寒贱而轻忽他们。(2)有的由于才干名声被您知晓,有的因为操行清白受您赏识。)
板书设计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借景抒情
抒情
写景
颈联
首联
隐喻、用典
尾联
颔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