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北师大版九上《再苦也没有苦孩子》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北师大版九上《再苦也没有苦孩子》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06 22:1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再苦也没有苦孩子南关学校 王建宏学前质疑1、这篇文章是新闻吗?明确:是,这篇文章是一篇广义上的新闻,即新闻评论。因为作者在文中罗列出了大量的调查数据,也是以写事实为主,但目的有所不同。
目的不同在什么地方呢?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也是报刊中常见的一种文体,就是对新闻进行评论,表明作者的看法或态度。
新闻评论的特点:
阐明道理,分辨是非,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旗帜鲜明。
学习目标1、识记文中的生字词。
2、了解新闻评论的文体特点。
3、朗读文章,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把握行文思路。
4、培养学生对新闻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5、让同学们感受父母的爱。?读准下列字词的拼音 规规矩矩jǔ jǔ 震撼hàn 宽裕yù
简陋lòu 趋之若鹜wù
宽裕:宽绰、富裕。
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鹜:鸭子。
力所能及:自己的能力所能办到的。
震撼:震动,摇撼。
自学探究1、文章第一段写道“调查设计与统计出来的结果是有差异的;而且,差异并不小”,为什么这么说?请从文中找出答案。调查设计是:统计结果是:告诉我们的事实是:2、文章的评论与议论文是不同的,客观中带有主观情感,请找出一两句加以分析。例句分析:开放式讨论1、文章提出“农民的子女都在上学,只是所在学校档次不同”这个提法是否全面?为什么?2、文章的题目是否值得商榷?再读全文,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学生浏览全文后,先思考,后讨论,明确行文思路。
公布结果调查过程展开评论捕捉信息 虽说中国社会科学院陈光金副研究员没有做具体分析,但我们从前文叙述中已能够捕捉到这样一些信息:信息:
1)农民工子女都能接受教育。
2)农民工子女和城里孩子不能接受同等教育。
这就为今后政策的调整确立了方向,这种不平等教育将随着和谐社会的建设慢慢缩小差距。
文章主旨 本文选取当前一个热点问题,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来展开评论。在根据数据得出震撼人心的结论后,对农民工重视教育的做法表示充分地肯定,同时也在文字的叙述中表露出对农民工子女和城里孩子接受不一样的教育表示同情。
猜想 失学率高
公布结果
再苦 实际 无一人辍学

也没 收入低,负担重 再苦也不能苦
调查过程 孩子
有苦 受教育范围广 再穷也不能
穷教育
孩子 城里人
展开评论 同样重视教育
农民工
附板书: 作业布置1、我们班绝大多数同学都来自农村,有些同学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对你们的教育也付出了很多很多,就像这则新闻中的那些父母一样,你们你收到了怎样的启发呢?
把你的想法写出来,读一读,与大家分享。2、课后作业:完成满分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