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学习导航(二十二 新闻两篇)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学习导航(二十二 新闻两篇)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2-02 14:43:0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二十二 新闻两篇
高手支招1阅读导航
读前要热身
香港问题的由来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的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中国人民一直反对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统一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三大任务而奋斗。1979年,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就开始考虑用“一国两制”的新构想来解决香港问题。以后,经过几轮艰苦卓绝的谈判,终于和平解决了香港问题。
淘宝路标
◎了解新闻的特点、结构、语言。
◎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和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
◎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知识应储备
作家作品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讲话稿收在《毛泽东选集》(共五卷)里,诗词收在《毛泽东诗词文集》里,新闻收在《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里。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的作者是新华社记者、人民日报记者,具体人名不详。
字音识记
1.字音
芜湖(wú)荻港(dí)歼灭(jiān)
溃退(kuì) 举世瞩目(zhǔ) 嘉宾(jiā)
肃穆(mù) 镶嵌(xiāng qiàn) 媒体(méi)
2.多音字
字形辨析
文题解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简练、准确,概括了这则新闻内容的精华,反映了渡江战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国民党反动政府已经面临彻底崩溃。其中“百万”二字显示了我军阵容强大,“横渡”二字则表现了我军攻势磅礴,锐不可当,胜利豪情跃然纸上。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隆重”表明了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
高手支招2感受鉴赏
文本需精研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横渡]从江河等的这一边过到那一边。】长江
(1949年4月22日)
毛泽东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这部分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电头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时间精确到“时”,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 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均是”两个字概括了战线之长,胜利之大,洋溢着胜利的豪情。]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突破]集中兵力向一点进攻,打开缺口。】
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说明行动迅速,战果辉煌。]21日下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先写渡江的时间、地点,然后写战果巨大,战局发展神速。]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溃退](军队)被打垮而退却。】,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纷纷溃退,毫无斗志”与“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形成鲜明对比。藐视敌人,赞颂我军。]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这句话解释了上文“甚为微弱”和下文“不起丝毫作用”的原因。]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不料”是对汤恩伯的十分辛辣的嘲讽。]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说明我军胜利并非唾手可得。]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歼灭]消灭(敌人)。】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要塞]军事上的险要处,防御重地。】,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业已]已经。】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动词的连用,雄健有力,写出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节节胜利,所向无敌。]
从开头至“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是导语部分,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这部分以“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来点题,概述渡江的区域范围,先给读者一个总的印象。
从“20日夜起”至“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是主体部分的第一层,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的地点、渡过的人数。
从“21日下午5时起”至“不起丝毫作用”是第二层,新闻的主体部分。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长我军志气,灭敌人威风。
从“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至结尾是第三层,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从“20日夜起”到篇末是主体部分,详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并指出我军渡江胜利的重要意义。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新华社香港7月1日凌晨电 (新华社记者人民日报记者)1997年7月1日零点,[这是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庄严时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沧桑]沧桑,“沧海桑田”的略语,意思是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第1段,写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灯火辉煌,举世瞩目【[举世瞩目]全世界注视。】
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这里的五楼大会堂隆重举行。
第2段,交代了举行交接仪式的时间和地点。
历史的时钟指在1997年7月1日零点那一刻,大会堂全场肃立,几千双眼睛向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行注目礼。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历史的时钟”和“这是……这是……”指出这一时刻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3段,此段写政权交接仪式的瞬间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零时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这里庄严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第4段,引述江泽民主席的讲话,着重表述香港回归祖国的重大意义。
这一庄严宣告在大会堂4 000多位中外嘉宾【[嘉宾]尊贵的客人。】
中激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这一宣告通过电波传向祖国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澳门和台湾,传向世界的四面八方。[两个“传向”回应“举世瞩目”,高度概括在国内外的巨大影响。]
第5段,高度概括在国内外的巨大影响。
第一部分(第1~5段),新闻的导语,点明香港已经回归祖国及其巨大意义。政权交接,香港回归,举国欢腾,普天同庆。对于这一百年盛事,作者是用浓墨重彩来书写的,从导语就可以看出来。
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于6月30日午夜举行。23时42分,交接仪式正式开始。
第6段,交代交接仪式开始的时间。
在中英仪仗队入场后,双方礼号手吹响礼号。23时46分,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步入会场登上主席台主礼台。英国方面同时入场并登上主席台主礼台的有查尔斯王子、首相布莱尔、外交大臣库克、离任港督彭定康、国防参谋长查尔斯·格思里。
第7段,交代中英双方官员,显示交接仪式的隆重。
第一层(第6~7段),点明交接仪式正式开始时的时间,介绍中英双方出席交接仪式的主要官员。
在仪仗队行举枪礼之后,查尔斯王子讲话。他说,这一重要而特殊的仪式标志着香港在150多年英国统治之后,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向那些把“一国两制”构想变为《中英联合声明》的人致敬,并对那些为谈判《联合声明》的实施细节而辛勤工作的人们表示敬意。
查尔斯说,香港向世界表明,生机勃勃和稳定可以成为成功社会的明显特征。
他说,香港将从此交还给中国,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香港将继续拥有其明显的特征,继续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要国际伙伴。1984年的《联合声明》对全世界作出庄严承诺【[承诺]对某项事务答应照办。】,保证香港继续她的生活方式。对英国来说,她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支持《联合声明》。
第二层(第8~10段),概述查尔斯王子的讲话,突出两点:赞同“一国两制”和支持《联合声明》。
23时56分,中英双方护旗手入场,象征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的降旗、升旗仪式开始。[降旗、升旗仪式是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的象征。]出席仪式的中外来宾全体起立。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主礼台前东西两侧的旗杆上。
23时59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在英国国歌乐曲声中缓缓降落,[宣告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结束了。]随着“米字旗”的降下,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这时,距零点只差几秒,全场一片肃穆。
7月1日零点整,激动人心的神圣时刻到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起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在从“读分”到“读秒”的叙述中,穿插了生动精彩的描写和画龙点睛式的评论,渲染了庄严肃穆的气氛,充满了中华民族自豪、振奋的感情。]
全场沸腾了,许多人眼睛里噙满激动的泪花,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照相机、摄像机的镜头不停地闪动,记录下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
第三层(第11~15段),特写降旗、升旗仪式。
接着,江泽民主席走到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讲台前发表讲话。[这里在“讲台”前加上十三个字的定语,强调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了,充满了民族自豪感。]他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1997年7 月1 日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
江泽民说,历史将会记住提出“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的邓小平先生。我们正是按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指明的方向,通过外交谈判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终于实现了香港回归祖国。
第16、17段,写香港回归和“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江泽民向中英两国所有为解决香港问题作出贡献的人士,向世界上所有关心和支持香港回归的人们表示感谢。[香港的胜利回归是许许多多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向回到祖国怀抱的600多万香港同胞表示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
江泽民说,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执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保持香港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这是中国政府对香港的基本原则。]
他说,香港回归后,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香港的外交事务和防务。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据基本法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香港居民依法享有各项权利和自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将循序渐进【[循序渐进]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地发展适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
第19、20段,阐述回归后中国政府的基本方针。
江泽民说,香港回归后,将继续保持自由港的地位,继续发挥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作用,继续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发展经济文化关系。所有国家和地区在香港的正当经济利益将受到法律保护。他希望世界上一切在香港有投资与贸易利益的国家和地区,继续为促进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努力。
第21段,写香港今日繁荣的根本原因。
江泽民指出,香港今日的繁荣归根到底是香港同胞创造的,也是同祖国内地的发展和支持分不开的。他表示相信,有全国人民作坚强后盾,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香港同胞一定能够管理和建设好香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创造香港美好的未来。
第22段,写香港的美好未来。
江泽民主席的讲话,激起全场6次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第23段,此段用6次掌声突出江泽民主席讲话的强烈反响。
第四层(第16~23段),详述江泽民主席的讲话。
随后,中英两国领导人走到主席台前,握手合影。
凌晨零时12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结束。[“结束”与第6段中的“正式开始”相呼应。]
第五层(第24、25段),扼要交代两国领导人握手合影和交接仪式结束的时间。
第二部分(第6~25段),这是新闻的主体,具体叙述交代仪式举行的全过程。
中国政府代表团王汉斌、费孝通、雷洁琼、程思远、吴阶平、罗干、吴学谦、董寅初、安子介、霍英东、马万祺、何鲁丽、卓琳等成员出席了交接仪式并在主席台上就座。出席交接仪式的还有观礼团成员。
出席交接仪式的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30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的负责人以及国际知名政界人士,90多个国家驻香港领事机构的代表和一些国家的民间组织、地区与国际组织驻港办事处的代表。
香港各界人士,澳门、台湾同胞,以及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也出席了交接仪式。
来自世界各国700多家新闻媒体【[媒体]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的8 000多名记者采访报道了这历史性的一幕。[与导语中的“举世瞩目”相照应。这样结尾使全文浑然一体,又给读者以思索和回味。]
第三部分(第26~29段),新闻结语,交代出席交接仪式的其他人员及进行采访报道的各国记者人数。
学后须品味
主旨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的战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国民党反动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生动全面地报道了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的全过程,表明了香港回归祖国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文法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对整个事件的叙述,措词十分准确,如叙述东路军的战果,对抵抗之敌,用“歼灭及击溃”,对地区和要塞分别说“占领”和“控制”,对长江是“封锁”,对铁路线则用“切断”。用词准确还表现在对概念作适当限制上。如说西路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而东路军所遇之抵抗则“较为顽强”,这就非常确切地表现了敌我双方较量的程度,既不一味夸大自己,也不一味贬抑敌人,而是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
2.《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通篇以叙述为主,在叙述中有时穿插评论,饱含感情。如第3段中的评论“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深刻揭示了香港回归的重大意义。又如第12段中,“随着‘米字旗’的降下,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这样的评论,表明中国人民任人宰割、受人欺侮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抒发了作者抑制不住的民族自豪感。这些在叙述的基础上作出的点睛式的评论,感情强烈,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从而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
结构
探究后争鸣
这两篇新闻都是新闻写作的典范作品,请你探究这两篇新闻作品在结构上的异同。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由标题、导语和主体构成,《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由标题、导语、主体和结语构成。两篇新闻都没有明显的背景部分,而是将有关的背景材料糅合在导语和主体中。
高手支招3多维阅读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毛泽东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核心提示
全文短短200来字,却将时间、地点、战斗进程交代得一清二楚,并且文字凝练传神,字里行间充满胜利者的勇气与信心。
我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手支招4素材积累
课内素材挖掘
历史的时钟指在1997年7月1日零点那一刻,大会堂全场肃立,几千双眼睛向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行注目礼。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
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简析:这些论述着重指出香港回归祖国的重大意义及其历史影响。
素材拓展积累
香港回归的重要意义
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我们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胡锦涛在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0年前的今天,中英两国政府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庄严宣告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回归祖国,实现了包括广大香港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百年夙愿,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
今天的香港,社会保持稳定,经济更加繁荣,民主有序发展,民众安居乐业,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事实无可争辩地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香港同胞完全有智慧、有能力管理好、建设好香港,伟大的祖国始终是香港繁荣稳定的坚强后盾!
高手支招5习题探讨
一 解题思路:结合事件的背景,抓住课文有关内容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人民解放军胜利渡江,标志着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反动政府已面临着最后的失败。
香港回归,标志着香港100多年的殖民地历史已经结束,标志着香港的新的更美好历史的已经开始,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片土地上的真正的主人。
二 参考答案:1.标题都是主谓结构,都十分概括地叙述了主要事件,都运用了修饰语,表达了自己的感情。相对讲,第一则新闻的标题更简洁;第二则新闻的标题更严谨、具体,不仅交代了交接政权的双方,而且交代了地点,形容了气氛。
2.第一则新闻的导语,是一般的写法,以高度概括的语言报道渡江的情况,把主要事件叙述清楚;第二则新闻的导语,写法则不同一般,不仅篇幅较长,而且有较多议论。
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主体部分详细叙述了三路大军在长达?1 000?余里的战线上渡江战斗的经过。按事件发生的先后,先写中路军“首先突破”敌阵。接着详述西路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有力地表现了我军克敌制胜的强大威力。在叙事中插入议论,扼要地分析了敌我双方士气悬殊情况。议论之后,详细叙述了东路军的强大攻势和辉煌战果。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主体部分概括事件发生的先后,按照时间的顺序,有条理地叙述了交接仪式的进程。
三 解题思路:字词意义的理解要结合文章的语境来理解。
参考答案:1.“即已”,意思是“就已经”,说明行动迅速,战果辉煌。
2.“恢复”,说明政权本来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
3.“真正”,意思是在这以前香港同胞生活在殖民地社会之中,听任别人主宰,并不是这块土地的主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