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廊子(láng) 山巅(diān) 若是(luò)
B.肥皂(zào) 扯下(cě) 仰头(yǎng)
C.一串(chuàn) 婴儿(yīng) 娇气(jiāo)
D.和弄(huó) 薄的球(bó) 颤巍巍(chàn)
2.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B.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C.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D.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
3.下列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一个剃头师傅 一堆头发 B.一把木尺 一张熊皮
C.一把推剪 一绺头发 D.一头跳蚤 一身睡衣
结合句子,给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4.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过早晨,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 )
A.使用
B.吃
C.费用
5.“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
A.看护
B.防守
C.遵守
二、填空题
6.生字扩词。
表:( )( ) 胆:( )( )
鬼:( )( ) 理:( )( )
夺:( )( ) 骂:( )( )
7.识字表写拼音
墨( ) 染( ) 碎( )
浪( ) 溅( ) 爽( )
8.将下列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溅j____湿 墨____ò水 执____í行 习惯g_____
颤ch______抖 山巅d______ 闪耀y______ 重叠d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 誓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10金。围观的人都不相信,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终于有人站出来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50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变法很快就在秦国推广开来。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9.选出括号内恰当的词语,打“√”。
10.下列选项中,作为短文的题目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商鞅变法 B.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C.立木为信
11.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日出
看日出须早起。四点钟还不到,我就起身,沿着海边的大路,向着东山走去。我走得很快,不久,便爬上了山顶。
残(cán)云已经散尽了。几颗晨星在那晴朗的天空中,闪烁(shuò)着渐渐淡下去的光辉(huī)。东方的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xiá)光。
天边的朝霞变浓变淡,粉红的颜色渐渐变为桔红,以后又变成鲜红了。而大海和天空也像起了火似的,通红一片。就在这时,在那水天融为一体的苍茫远方,一轮红日冉(rán)冉升起。开始时,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一个弧(hú)形的金边儿。但是,这金边儿很快地扩大着,扩大着,涌了上来。到后来,就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蹦就出了海面。于是那辽(liáo)阔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yào)眼的金光。
12.全文有_____个自然段,“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光”是在第___个自然段讲到的内容。
13.请在文中找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浓——( ) 慢——( )
14.阅读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完成下面题目。
(1)联系上下文,给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选上的在上面打√)
露(露水 看见 显现) 蹦(出 跳 照)
(2)本自然段共有 话。第二句的意思是讲 。第七句的意思是讲 。
(3)本自然段第三到第六句话合起来是在写 ,这几句话是按照 顺序来写。
四、书面表达
15.小练笔。
发挥想象,如果你是一个被吹起来的肥皂泡,你会飞去哪里?会有哪些经历?用几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D
4.B
5.C
6.表弟 表示 胆小 斗胆 鬼怪 搞鬼 理发 总理 争夺 夺取 责骂 叫骂
7.mò rǎn suì làng jiàn shuǎng
8.iàn m zh uàn àn iān ào ié
9.诺言
10.C
11.示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一个人只有守信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从而为自己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12.3个、2个
13.淡、快
14.(1) 显现 跳 (2)7句、大海和天空的颜色、太阳出来后大海和天空的颜色(3)太阳出来的过程,整个过程
15.示例:我会随着轻风,飞到月亮上,开心地和月亮姐姐聊天,月亮姐姐带我在月亮上游玩,我在那里认识了很多好朋友。最后天黑了,月亮姐姐说她要工作了,我和她道别之后又飞去了其他地方。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