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课件(44张PPT、含水土流失实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8.5《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课件(44张PPT、含水土流失实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2-22 21:2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黄土高原
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华夏文明发源地
古代丝绸之路起点
黄土高原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中纬度、北温带
北方内陆
长城
黄土高原在中国的位置
黄土高原地形分布
活动:请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请同学们思考2分钟)
内蒙古高原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观察图片,了解下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
我国仰韶文化的遗址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有高度重合之处。
据研究发现,黄土高原在古代时期分布着广泛的草原、灌木林及少量乔木。
在西周时期黄土高原东南部的平原、山地、丘陵、塬地上的森林和草原生长繁茂,森林植被覆盖率高达53%。
一 自然地理概况--历史时期
陕西榆林绥德义和镇 美国索尔比1909年8月31日摄
人口规模逐渐扩大,为了满足开垦农田、修建房屋、烹煮食物、烧炭取暖等生活需要,林草植被被开垦为农田。
清末至20世纪初期,大批人口为躲避战争进入黄土高原腹地山区毁林开荒,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森林覆盖率仅为6.1%
一 自然地理概况--历史时期
活动:根据材料说出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发生剧变的原因
(请同学们思考2分钟)
支离破碎
千沟万壑
一 自然地理概况--地貌景观
黄土塬
黄土墚
黄土峁

平坦的黄土高地

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孤立的黄土丘
(点击图片可以放大)
黄土塬
黄土墚
黄土峁
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的成因
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约占整个黄土高原的80%,占全国的38.8%。,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二 水土流失
补充材料:P100: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以7-8月最为严重,其产沙量一般占年产沙量的80%以上,且往往又是几场暴雨造成的。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二 水土流失--成因
活动:请说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请同学们思考2分钟)
黄土以粉砂颗粒为主,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抗侵蚀能力低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二 水土流失--成因
海拔800-3000米
黄土高原地势较高、起伏大
二 水土流失--成因
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多暴雨
二 水土流失--成因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黄土高原植被稀少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黄土结构疏松,比黑土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实验一
实验二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坡度越陡,水土流失越严重
实验三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降水强度越大,降水越集中,水土流失越严重
土壤
地形
气候
实验四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植被覆盖越少,水土流失越严重
植被
过度放牧
过度砍伐
陡坡开荒
修路、 采矿
过度樵采
人口增长
人均耕地减少
燃料需求增加
破坏植被
土地退化
自然灾害加剧
农业单产不稳定,产量不高
毁林开荒
开垦荒地
破坏生态平衡
需要更多劳动力
人地关系的恶性循环
活动:请根据视频思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请同学们思考2分钟)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河流含沙量剧增
③旱涝灾害频繁
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的危害:
对自然环境:
对生产生活:
①农作物产量下降
②耕地面积减少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植被——
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地形——
地面坡度大
降雨——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黄土特性——
土质疏松,多孔隙
过度开垦、轮垦
过度放牧
修路、采矿
使地表更加疏松,植被更少
活动:请根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想想对应的治理措施
(请同学们思考2分钟)
措施

植被覆盖率低
地面起伏大
人为过度开垦、放牧
植树造林、种草
缓坡修建梯田、打坝淤地
退耕还林、还草
干旱缺水
水土流失
广种薄收

人民生活质量低


三 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生活质量
黄土高原主要以小麦和杂粮为主食,咸菜、辣椒为佐食,食物结构简单,肉夹馍、凉皮等面食作为传统食物的代表,流传到现在。
传统窑洞,由于黄土高原黄土广布、深厚,具有直立性好,便于修建窑洞;黄土高原森林较少,建筑材料不足,修建窑洞可以节约材料,黄土高原的气候大陆性强,冬冷夏热,窑洞则冬暖夏凉,可以节省能源。
1998年11月摄于黄土高原的永寿县,当时交通不便,人们出行方式主要是步行、马车、驴车。
讨论
黄土高原广大群众称赞淤地坝“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村有百亩坝,再旱也不怕”,视其为“粮囤子”和“钱袋子”。
通过打坝淤地等方式在黄土高原上改善了广种薄收的现状,让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三 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生活质量
至2017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较退耕还林还草前的1999年增加了约33%,入黄泥沙减少至每年2亿吨以下
三 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生活质量
三 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生活质量
随着环境的改善、交通的便利,现在黄土高原民居的餐桌上菜式越来越丰富,鱼肉蔬菜四季不断。
目前黄土高原地区已有多条铁路穿过,公路更是便利。
新窑洞立面美观,不仅继承了传统窑洞的优点,而且通过增设采光、通风装置、妥善解决了旧式窑洞内部阴暗不通风的不足,富有现代化气息。
1.黄土高原作为全国优质煤炭输出基地,找出经过黄土高原主要的铁路线,说说它们对当地的能源开发及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三 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工业发展
活动:读图思考以下问题。
(请同学们思考2分钟)
促进当地煤矿资源开发利用,把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煤炭外运
电力与煤化工
2.在铁路、公路等传统运输方式的基础上,近年来采用火力发电、煤液化气技术等,将煤转化为电力和煤气供应到全国各地。想一想,与把用煤铁路或公路运输相比,将煤转化成电力和煤气送出去,有什么优势?
①减轻陆路运输的压力,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浪费及造成的环境污染;
②优化能源输入地的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环境污染;
③能源运输不受时间、自然条件的限制。
活动:思考以下问题。
(请同学们思考2分钟)
已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
山西煤炭基地
陕西煤炭与油气基地
西安—杨凌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密集区
国家级兰州新区
关中—天水经济重点开发区
一带一路中心线
秦兵马俑
平遥古城
云冈石窟
三 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第三产业
拓展: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水土流失的防治对策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