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 藏戏
一、用“____”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僧人(zēng sēng) 敦厚(dūn zūn)
獠牙(liáo liǎo) 鼓钹(bō bó)
脱缰(jiāng jiǎng) 旷野(guǎng kuàng)
吞噬(shì shí) 演绎(yì duó)
二、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 )
2.指耍两面手法。 ( )
3.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
三、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
2.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 )
3.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渔民、工匠、流浪汉跟着他们。( )
四、核心素养阅读。
家乡的黄梅戏(节选)
一 凡
①我的故乡在桐城县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紧挨着严凤英的家乡,算得上是黄梅戏的源头……
②记得在家乡种田务农的日子里,村庄上空几乎每时每刻都飘浮着黄梅戏的声音。
③白天劳作之时,由于那个时期“公社化”的体制,乡亲们通常是集中在一起干活,一边干活一边就自觉不自觉地哼起了黄梅戏,那七仙女的“看人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段,似乎每个人都感到这是对自己的真实写照,于是唱得深情、唱得悠扬、唱得够味。在出工、收工的途中,青年们走在空旷的田野中,情不自禁地放声高唱,你一段我一段,此起彼落;男高音女高音,遥相呼应。一切是那样的无拘无束,将人们劳作的困乏一扫而去。
④夏夜纳凉之际,生产队的许多人不约而同地带着小凳子和小凉床,来到村外菱荷飘香的塘边,不一会便自觉不自觉地唱起了黄梅戏,有独唱,有合唱,还有对唱,纳凉听唱的人,便将手中的芭蕉扇在腿、背上拍打蚊虫的同时,拍打出黄梅戏的节拍和鼓点,以作附和。父辈们对黄梅戏大师严凤英非常熟悉,每每说起,总是津津有味,如身临其境。
(选自《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4月20日)
1.作者在选文中回忆了有关故乡的黄梅戏的两个情景,请你用两个四字词概括出来。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2.藏戏的特色主要有( )(多选)
A.以雪山江河、草原大地为背景,艺人们席地而唱。
B.所有的剧情全靠艺人们用说唱来描述。
C.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D.情节可以任意拖延,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
3.选文第③自然段写“情不自禁地”,第④自然段写“不约而同地”,试分析这两个短语写出了人们对黄梅戏有着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藏戏 答案
一、sēng dūn liáo bó jiāng kuàng shì yì
二、哄堂大笑 两面三刀 随心所欲
三、1.反问 2.比喻 3.排比
四、1.劳动放歌 塘边献唱
2.ABCD
3.(示例)表明黄梅戏已经浸润到人们的骨子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常常就“情不自禁地”“不约而同地”唱起来,表现了人们对黄梅戏的热爱。
4.白天劳作之时,由于那个时期“公社化”的体制,乡亲们通常是集中在一起干活,一边干活一边就自觉不自觉地哼起了黄梅戏,那七仙女的“看人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段,似乎每个人都感到这是对自己的真实写照,于是唱得深情、唱得悠扬、唱得够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