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电磁波家族 课后练习(word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4电磁波家族 课后练习(word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23 08:3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4电磁波家族
一、选择题(共15题)
1.在电磁波谱中,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三种电磁波频率大小的关系是
A.红外线的频率最大,可见光的频率最小
B.紫外线的频率最大,红外线的频率最小
C.可见光的频率最大,红外线的频率最小
D.紫外线的频率最大,可见光的频率最小
2.地震会造成大量建筑物倒塌,为了将埋在倒塌建筑中的被困者迅速解救出来,救援队在救援过程中使用生命探测仪来寻找被压在废墟中的伤员,这种仪器主要是接收人体发出的(  )
A.可见光 B.红外线 C.紫外线 D.声音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胃镜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B.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谱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C.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仪器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D.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的特性工作的
4.微波炉加热食物时常常出现受热不均的情况,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电磁波的(  )
A.反射 B.折射 C.衍射 D.干涉
5.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某广播电台能够发射波长为15m的无线电波,那么收音机接收这个电台时调谐的频率应工作在( )
A.45MHz B.50MHz C.20MHz D.6MHz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B.机械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横波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的频率无关
7.关于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机场车站所用的测试人体温度的测温仪应用的是紫外线
B.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中的微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
C.γ射线可以用来治疗某些癌症
D.医院给病人做的脑部CT利用的是X射线或γ射线的穿透本领较强
8.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大量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a,从n=3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b,则(  )
A.真空中,光a的波长大于光b的波长
B.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3的能级跃迁时可能会辐射出紫外线
C.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会辐射出γ射线
D.用可见光a照射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其一定跃迁到n=4能级
9.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可能是纵波,也可能是横波
B.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热辐射就是指红外线辐射
C.均匀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
D.紫外线的主要作用是穿透作用和荧光作用
10.对下列电器或设备的工作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使食物温度升高的
B.手机无线充电的过程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
C.雷达是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进行测距和定位的
D.红外体温计是通过接收人体发射的X射线来测体温的
11.微波炉是通过微波加热食物的。所谓的微波是指频率在300MHz~3000GHz之间的电磁波。若某微波的频率为1500MHz,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则该微波的波长为(  )
A.0.002m B.0.02m C.0.2m D.2m
12.下列关于无线电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线电波是波长从几十千米到几毫米的电磁波
B.无线电波在任何介质中传播速度均为3.0×108 m/s
C.无线电波不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D.无线电波由真空进入介质传播时,波长变短
13.关于波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磁场一定会产生电磁波
B.声波和电磁波由空气进入水中,声波的波长变长而电磁波的波长变短
C.波源沿直线匀速靠近一静止接收者,则接收者接收到波信号的频率会比波源频率高
D.照相机等的镜头涂有一层增透膜,其厚度应为入射光在真空中波长的
E.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削弱反射光的干扰
14.以下物理学知识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交警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车速是利用了波的多普效应
B.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是利用了光的偏振
C.通过手指间的缝隙观察日光灯,可以看到彩色条纹,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D.红外线的显著作用是热作用,温度较低的物体不能辐射红外线
E.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为了减小测量单摆周期的误差,应选小球运动中的最低点为计时起点,测其n次全振动的时间
二、填空题
15.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得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电视机、空调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用它的光束来控制电视机、空调等家电。对于它们发出的光可判定:验钞机发出的光是_______,遥控器发出的光是________。
16.2019年6月,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广电4家公司发放5G正式商用牌照,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5G商用元年。 据悉此次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获得3500MHz频段试验频率使用许可。 该频段的波长约_________毫米,由电磁波谱可知,按照电磁波的频率由低到高排列顺序,可分为无线电波、微波、_________、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
17.电磁波谱
(1)电磁波谱:按电磁波的波长大小或频率高低的顺序排列成的谱,叫作电磁波谱。
(2)按照波长从长到短依次排列为无线电波、_____、可见光、_____、X射线、γ射线。不同的电磁波由于具有不同的_____,具有不同的特性。
18.电磁波谱中频率最高的是______ ,光纤通信中,光导纤维传递光信号是利用光的______ 现象,光从真空进入光导纤维后传播速度将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综合题
19.一台收音机在中波波段接收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大约在 600m 到 200m 间。 已知电磁波的传播速度v=3×108m/s,求收音机接收此波段电磁波的频率的范围。
20.猫头鹰在夜间能看到东西是因为它对红外线产生视觉,根据辐射理论,物体发出的最大波长与物体的绝对温度间的关系满足λmT = 2.90 × 10 - 3m·K,若猫头鹰的猎物——蛇在夜间体温为t = 27℃,则它发出的光的最大波长为多少?属于哪个波段?(其中T = t + 273K)
21.不同频率或波长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功能,如某台电视机接收的微波频率f=3×109Hz,某广播电台发射的无线电波的波长λ=500m。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相同的。问:
(1)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c是多少?
(2)频率为3×109Hz的微波的波长是多少?
22.一台收音机的接收频率范围从f1=2.2MHz到f2=22MHz。设这台收音机能接收的相应波长范围从λ1到λ2,调谐电容器的相应电容变化范围从C1到C2。那么波长λ1、λ2之比为多少?电容C1、C2之比为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在电磁波谱中,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三种电磁波频率大小的关系是,紫外线的频率最大,红外线的频率最小。
故选B。
2.B
【详解】
不同温度的物体会发出不同的频率的红外线,生命探测仪就是利用人体发出的红外线与周围环境不同而寻找的,所以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A
【详解】
胃镜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选项A正确;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谱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选项B错误;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仪器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选项C错误;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的特性工作的,选项D错误.
4.D
【详解】
微波炉加热食物时常常出现受热不均的情况,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电磁波的干涉,有些地方加强,有些地方减弱。
故选D。
5.C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故选C.
6.D
【详解】
A.电磁波本身就是物质,电磁波可以在介质中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即电磁波可以不需要介质传播,故A错误;
B.机械波需要介质才能传播,则机械波在介质中都能传播,介质不一定是空气,故B错误;
C.根据声波的特点可知,其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则声波是纵波,故C错误;
D.所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与光的频率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7.A
【详解】
A.一切物体均发出红外线,随着温度不同,辐射强度不同,人体温度的测温仪应用的是红外线,故A错误;
B.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中的微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借助于多普勒效应现象,故B正确;
C.γ射线,可以化疗,可以用来治疗某些癌症,故C正确;
D.给病人做的脑部CT应用的是X射线的穿透本领较强,故D正确;
此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A。
8.D
【详解】
A.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大于从n=3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故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则有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故A错误;
B.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3的能级跃迁时,光子能量小于从n=4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的光子能量,知光子频率小于可见光的光子频率,不可能是紫外线,是红外线。故B错误;
C.γ射线的产生机理是原子核受激发,是原子核变化才产生的,故C错误;
D.n=4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a,故用可见光a照射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其一定跃迁到n=4能级,故D正确。
故选D。
9.B
【详解】
A、根据光的偏振规律可证明所有的电磁波包括光波都是横波,故A错误.
B、红外线有很强的热效应,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热辐射就是指红外线辐射,B正确.
C、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可知,均匀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的是恒定的磁场,C错误.
D、紫外线的主要作用是化学作用和荧光作用,D错误.
故选B.
10.B
【详解】
A.微波炉是一种利用微波加热食物的家电,通过加热食物中的水,从而实现加热目的,故A错误;
B.手机无线充电技术应用了电磁感应原理,当交变电流通过充电底座中的线圈时,线圈产生磁场,带有金属线圈的只能手机靠近该磁场就能产生电流,通过“磁生电”来实线充电,故B正确;
C.雷达是利用电磁波的多普勒效应进行测距和定位的,故C错误;
D.红外体温计是通过接收人体发射的红射线来测体温的,故D错误。
故选B。
11.C
【详解】
根据波长公式得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2.AD
【详解】
A.无线电波的波长是从几十千米到几毫米的电磁波,故A正确;
B.无线电波由真空进入介质时,波速变小,故B错误;
C.干涉、衍射是一切波都具有的特性,故C错误;
D.由v=λf知,频率不变,波速变小,波长变短,故D正确。
故选AD。
13.BCE
【详解】
A.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会产生电场,故A错误;
B.声波和电磁波由空气进入水中,频率保持不变,而声波波速变大,电磁波波速变小,由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
可知,声波的波长变长而电磁波的波长变短,故B正确;
C.波源沿直线匀速靠近一静止接收者,两者距离减小,产生多普勒效应,则接收者接收到波信号的频率会比波源频率高,故C正确;
D.在照相机的镜头前涂有一层增透膜,其厚度应为入射光在镜头材料中波长的,故D错误;
E.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玻璃有反光,所以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削弱反射光的干扰,使照片清晰,故E正确。
故选BCE。
14.ACE
【详解】
A.交警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车速是利用了波的多普现象,从汽车上反射回的超声波的频率发生了变化,故A正确;
B.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是利用了光的干涉,故B错误;
C.通过手指间的缝隙观察日光灯,可以看到彩色条纹,是波的衍射图样,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故C正确;
D.红外线的显著作用是热作用,温度较低的物体也能辐射红外线,故D错误;
E.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为了减小测量单摆周期的误差,应选小球运动中的最低点为计时起点,因为最低点速度最大,测其n次全振动的时间,故E正确;
故选ACE。
15. 紫外线 红外线
【详解】
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16. 85.7 红外线
【详解】
该频段的波长约
按照电磁波的频率由低到高排列顺序,可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
17. 红外线 紫外线 波长(频率)
【详解】
按照波长从长到短依次排列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γ射线。不同的电磁波由于具有不同的波长(频率),具有不同的特性。
18. γ射线; 全反射; 减小
【详解】
电磁波谱中频率最高的是γ射线,光纤通信中,光导纤维传递光信号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光从真空进入光导纤维后传播速度将减小.
19.
【详解】
由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得
可得收音机接收此波段电磁波的频率的范围
代入数据得
20.9.7 × 10 - 6m;红外线
【详解】
由t = 27℃,知
T = (27 + 273)K = 300K
由公式
λmT = 2.90 × 10 - 3m·K

λm = m ≈ 9.7 × 10 - 6m
故属于红外线。
21.(1)3×108 m/s;(2)0.1 m
【详解】
(1)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
(2)计算波长
22.λ1∶λ2=10∶1;C1∶C2=100∶1
【详解】
由公式
因电磁波在空中的波速相等,由此可得波长与频率成反比,所以
再根据电磁振荡公式
f=
收音机接收电路中的L是固定的,所以频率跟电容器的电容平方根成反比,即
整理可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