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课程名称:认识钟表 教材版本:北师大 《认识钟表》说课稿
一 、说教材
二、说教法学法
三、总体设计继续(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
(四)教学难点
首页返回继续教学内容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小明的一天”让学生认识整时和半时,安排了6个整时和半时的时间,以供学生认识钟面。编写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看钟表,并学会认读整时和半时的时间;二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当的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使学生形成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的习惯。首页返回继续(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
过程性目标
情感目标
首页返回继续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首页返回继续 过程性目标:
1.通过拨表针、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3.能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首页返回继续情感目标:
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好习惯。首页返回继续教学重点:
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半时。首页返回继续教学难点:
正确认读整时,半时。 首页返回继续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首页返回继续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4、引导学生总结全课首页返回继续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谜语让大家猜谜(P21/P22),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首页返回继续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两大步骤来完成:
步骤一:初步认识钟面
步骤二:初步认识整时,半时首页返回继续步骤一:初步认识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钟面(P23)和自己的学具钟表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在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P24),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接着再跟着电脑数,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以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首页返回继续步骤二:初步认识整时、大约几时。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出示了4个钟面,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四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P25)。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做一个时针和分针交朋友的小游戏。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拨一拨,在这里教师作示范按顺时针拨动钟面,再让全班同学参照老师的方法,一人说时刻,一人拨钟面。这为今后的教学作铺垫。首页返回继续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两大板块。
⑴我用课件出示小朋友的一天,让学生边看边互相说“为什么都是十点小朋友做的事却不同”(P26)然后让学生讨论一下?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⑵ 通过修钟表的生活情景体验,启发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并注意通过观察和操作,巩固钟表上整时和大约几时的认识。还让学生通过具有挑战性问题的思考,了解一天中用两个10时,渗透一天有24小时。最后安排电子表和电视屏幕上整时的认识。首页返回继续4、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40分钟里学会了什么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并布置作业扩展训练,回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首页返回继续针分针时时整时半认识教学反思回想起这40分钟,我心中充满了许多感慨。感慨孩子们懂得这么多,教学比较顺利的完成了。
我认为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是比较巧妙地解决了几时半这个难点。有学生能根据生活经验分清楚是几时半,或者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时针指向两个数的中间时要读那个较小的数,但是是为什么一年级的学生是不清楚的。我认真研读教材以后发现,如果学生能一开始就明确时针的运动方向,那这个问题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事实上也是如此。
但是反思自己的整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很多地方还值得改进。比如,一次性呈现了六个钟面请学生给钟面分类,显然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不符合他们的认识水平的,拔高了要求,学生比较难达到,最好是分类出现,然后分别总结规律。其次在单独出示小明一天的什么时间分别做什么时应该及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认读钟面的,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语言,这样到最后时的规律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锻炼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在作业设计和活动的设计方面过于死板,没有充分根据一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点来设计较为合适的活动,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过于拘束。教学时语言比较随意,不够准确,对学生的评价单一,缺乏丰富的儿童话的语言,各个环节的过渡也显得比较生硬,不自然,各方面的数学素养还有待提高。
谢谢指导!猜猜看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返回你猜对了吗?返回123456789101112返回123456789101112返回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7 时8 时10 时9 时6 时12 时返回为什么都是10时而小朋友做的事却不一样?
返回学情分析对于刚进学校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认识钟表的经验,但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参差不齐。有的孩子认识了整时与半点,还了解了一些关于钟面的其他知识;而有些的孩子相对而言就知之甚少,有的只认识整时,个别还不会看钟表。因此,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课堂的学习活动成为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