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提高】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 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提高】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 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2 21:1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 古诗三首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òu yè gēng yún sāng shù
zhī xiǎo bō li
二、用“____”画出句子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证人的口供(gòng gōng)为破案提供(gòng gōng)了重要的帮助。
2.人民解放军乘风破浪,横(héng hèng)渡长江,有力地打击了敌人蛮横(héng hèng)、嚣张的气焰。
三、辨析组词。
衔( ) 陂( ) 敲( )  
街( ) 坡( ) 鼓( ) 
稚( ) 背( )   
椎( ) 辈( )
四、选择句子中加点字的正确意思。
1.童孙未解供耕织(  )
A.剖开,分开 
B.理解,懂得 
C.讲明白,分析说明
2.敲成玉磬穿林响(  )
A.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B.缢杀
C.同“罄”,空,尽
3.短笛无腔信口吹(  )
A.动物身体中空的部分   
B.说话的声音、语调
C.曲调
五、根据意思写诗句。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写农人白天到田里锄草,晚上回来搓麻线,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村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描写了牧童的活动,生动地表现出牧童的调皮天真和悠闲自在。
3.古代的孩子的生活是很枯燥乏味的,但他们也会自己制作玩具,自娱自乐,如同《稚子弄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的那样。
六、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村晚》把池塘、山、落日与牧童的优哉游哉、随口吹笛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B.《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农村初夏时紧张的劳动氛围,表现了农民生活的繁忙和儿童的天真情趣,读来意趣横生。
C.《稚子弄冰》描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这一场景引起唐朝诗人杨万里对丰收的联想。
七、阅读课内古诗《村晚》,完成练习。
村 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
2.通过古诗词的诵读,你的想象力一定非常丰富了,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前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诗人写牧童是为了突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课外古诗《晚春》,完成练习。
晚 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①榆荚②无才思③,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①杨花:指柳絮。②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花呈白色,随风飘落。③才思:才华和能力。
1.“不久归”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描写的是暮春时节百花稀落、凋零的情景。
B.前两句诗描写了花草树木探知春即将归去,便各施解数吐艳争芳的情景。
C.后两句诗的意思是就连那不起眼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犹如漫天飞雪。
D.全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寥寥几笔便描绘了暮春的勃勃生机。
3.本诗通过“_______”有知、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珍惜和赞美之情。
4.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古诗三首 答案
一、昼夜 耕耘 桑树 知晓 玻璃
二、gòng gōng héng hèng
三、衔接 陂塘 敲击 稚嫩 后背
逛街 坡度 鼓点 脊椎 辈份
四 1.B 2.A 3.C
五、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3.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六、C
七、1.宋 雷震
2.(示例)在一个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高涨,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远山衔在嘴里,夕阳照射在清凉的粼粼波光中,映红了人脸。
3.(示例)这首诗描写的自然风光优美、人们的生活自由自在,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充满着热爱和向往之情。
4.(示例)诗中“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侧身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天真可爱、悠闲自在。诗人写牧童,就是为了突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悠然自在,闲适恬淡。
八、1.不久就要过去了
2.A
3.草木 惜春争艳的场景 春天大好风光
4.(示例)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随风飘扬,像雪花一般漫天遍野地飞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