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 、现代文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绿 秋
曹化君
①门卫又换了保安。
②上个保安还没认太清,如果脱去工作装,如果出了小区门,就完全认不得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差不多换了五六个了,比走马灯走得还快。都是自愿离开的。
③罪魁祸首是一个来小区捡拾破烂的老太太。
④她哪里是来小区捡破烂?是上班,比上班还勤,从周一到周日,每天都来,一大早就来,围着垃圾车瞅,扒,翻,挑,认真耐心的劲儿仿佛有人将一枚钻戒掉进垃圾车,恰好被她看见。
⑤阳光漫进垃圾车的时候,小区的人陆续出动,恰逢她翻到高潮,垃圾们飞扬跋扈着,仿佛人侵占了它们的地盘似的,四仰八叉地卧在地面、马路,呼呼冒着浊气与人对峙。
⑥有人实在受不住,对她说,请注意点公共卫生。她接到宣战书似的,严肃起面孔,调集全身力气,沉闷而很有气势地说,碍你啥事!仿佛再回嘴就要把对方生吞活剥了似的。那个人就去找保安。
⑦保安警告她要注意公德,她不理,保安说再这样就不让你进小区了,她便低眉顺眼起来,连说好好好,注意公德。门卫很有成就感地转身走了,才走出去一两步,她可劲儿朝地上吐一口,该怎么飞扬还怎么飞扬,该怎么跋扈还怎么跋扈。
⑧保安再走过来时,脸色就不那么淡定了,说话的语气也硬邦起来。她若有所思地清清嗓子,突然说,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俩人就开始吵。地突然伸出比手臂长出几倍的铁钩子,挑起一撮垃圾抛向保安。
⑨保安向队长吐诉,队长脸一沉,这点儿小事都搞不定,要你何用?
⑩下一个保安仍然搞不定这点儿小事,于是门卫开始走马灯似的换人。
小区人一肚子火气没处撒,便给她起了个外号“会说话的苍蝇”。“会说话的苍蝇”和保安又吵起来了,“会说话的苍蝇”比母老虎还瘆人,“会说话的苍蝇”比会飞的苍蝇还可恨……
新保安来后的第三天,我去门岗取件。他没话找话地说,听说有个老人每天来小区捡拾垃圾。心想,他定是初来乍到,想找人说说话儿,又不知道说什么。我应付一句转身朝门外走去,看见她,推着三轮往外走。我告诉保安,她就是你要打探的那个老人。
话音未落,保安擦着我的衣角小跑出去,停在她面前,笑灿灿地不知道说了句什么。她瞄他一眼,继续往前走。保安跟在她后面,挪移着,嘴唇不停地翕动着。
她忽然转过脸来,望着他,表情软和和的。她忽然开启嘴唇和他说起什么。她忽然脸一沉,蹬上三轮走了。
一天,经过垃圾车,顺手将手里的破纸箱丢进去,保安走过来说,以后像纸箱这类可回收的东西丢外面就行。这才猛然想起,有些日子没见着她了,而且垃圾车的盖子总是盖得严实实的,再不用憋气或捂鼻孔了,地面、甬路也干干净净的。不禁佩服起他来,赶走了“会说话的苍蝇”,既顺了小区人的心,自己又平添一份收入。
又一天,走到大门外那棵光秃秃的合欢树下,保安从玻璃窗里朝我招手。我走进门去,他指着桌上的一个纸箱说,大娘送来的,说是她家菜园里种的,送给大家尝尝鲜,并让我替她谢谢咱小区的人。
大娘?谢小区的人?保安听到我的心声似的,笑说,就是来咱小区捡拾垃圾的那个老人,我给她说,小区的人看她那么大年纪了,商量好把能卖钱的东西放一起,让她每天晚上七八点钟来拿就行。
1.梳理全文,完成下表。(3分)
情节 老太太每日到小区翻捡垃圾 老太太逼走保安 老太太不在蛮横翻捡 (3)
居民心理 (生活)变化 (1) 居民有火无处撒 (2) 和谐相处
2.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4分)
1、垃圾们飞扬跋扈着,仿佛人侵占了它们的地盘似的,四仰八叉地卧在地面、马路,呼呼冒着浊气与人对峙。(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话音未落,保安擦着我的衣角小跑出去,停在她面前,笑灿灿地不知道说了句什么。(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3、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请选择一处,并说说起作用。(3分)
4、请仔细阅读全文,下面两个句子哪个更适合做本文的结尾?请从文章主题的角度做简要分析。(4分)
A伸手打开纸箱,翠碧的绿涌进眼睛,又从眼睛溢出来,看哪儿,都是簇新的绿。
B保安的话让我热泪盈眶,朦胧中,我仿佛看见那棵光秃秃的合欢树又重新焕发生机,满树的绿叶让这个秋天变得分外美好。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6题。(5分)
用心一者事必成
①“工贵其久,业贵其专。”专注,是古往今来成就一番事业的必备品质。“要鼓励科技工作者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勤奋钻研,不慕虚荣、不计名利”“要克服浮躁这个顽疾,抵制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用专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踏实的努力创作出更多高质量、高品位的作品”“让每一个有创新梦想的人都能专注创新,让每一份创新活力都能充分迸发”····总书记多次强调“专注”,格外看重“专注的态度”。锚定造福国家和人民的奋斗目标,激扬“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专注力,人生因此而精彩,事业因此而辉煌。
②不专注无以攻坚克难,不专注无以固本开新。在把坎坷之路铺成胜利坦途的所有筑梦力量中,专注力是至关重要的。有研究表明,科学家的优势不仅靠智力,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的专注和勤奋,经过长期探索而在某个领域形成优势。有记者曾专访袁隆平院士:科学家最大特点是什么?袁隆平院士回答,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无论它是大还是小,都用心去做。从南仁东24年甘坐“冷板凳”,打造出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使万里海疆因核潜艇的守护而更加安宁,无不说明成功之路从来就没有捷径,唯有沉潜下来专注有益之事,方能取得不平凡的成绩。
③坚持一时或许是激情使然,坚持一世则是对意志力、忍耐力的综合考验。赵声良与61窟,张元林与285窟,苏伯民与85窟……一事一生,一人一窟,敦煌莫高窟的研究者用卓著的研究成果扭转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局面,也让人们感受到“择一事、终一生”的精神魅力。一个专注做事的人,必然是一个能够管好内心欲望、调适个人和外界关系的人。
④有人说,世界上最厉害的东西是“时间十复利”。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每天进步1%,一年之后的结果便是起初的37.78倍。一点点改变,一天天坚持,迟早会带来质的飞跃。充分享受时间的复利效应,必须专心专注。从生活现实看,专注是克服时间碎片化、精力分散化的必然选择。“守少则固,力专则强。”剪去人生之树上不必要的“枝丫”,主干才能充分吮吸养分,向上生长,叶茂枝繁。当专注成为习惯,就会内化为一种强大力量,支撑我们把每一件事做到极致,使我们踏上事业精进之路。
5.下列关于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①段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专注精神的表达,点明观点:专注,是古往今来成就一番事业的必备品质。
B.第②段列举了袁隆平、南仁东、黄旭华的事例,意在分析专注的作用:一是攻坚克难,二是固本开新。
C.敦煌莫高窟的研究者们一人一窟,“择一事、终一生”,作者鼓励人们学习这种专注精神。
D.第④段中的加点词语“枝丫”指的是干扰因素,形象地论述了节约时间对专注的作用。
6、你认为下面这则材料可以作为文中哪一段的例证材料,请说明理由。(3分)
【链接材料】
作为焊接火箭“心脏”发动机的中国第一人高凤林,从18岁进厂到今天,他只干特种焊接这一个行当,他把焊接高难结构、高新材料当作家常便饭,用一万度高温焊枪创造出“火花艺术”。有外企得知他的高超技术后,曾用高于他年薪8倍的薪资来挖他,都被高凤林直接拒绝了。他爱焊接,爱机械加工制造,更爱自己的祖国。
(三)名著阅读
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完成7-9题。(8分)
【甲】匡超人想,别的都不打紧,忙进房去抢了一床被在手内,从床上把太公扶起,背在身上,把两只手搂得紧紧的,且不顾母亲,把太公背在门外空处坐着。又飞跑进来,一把拉了嫂子,指与他门外走,又把母亲扶了,背在身上。才得出门,那时火已到门口,几乎没有出路。匡超人道:“好了!父母都救出来了!”
【乙】娘子再三再四不肯下乡,他终日来逼,逼的急了,哭喊吵闹了几次。他不管娘子肯与不肯,竟托书店里人把房子转了,拿了银子回来,娘子到底不肯去,他请了丈人,丈母来劝。丈母也不肯。那丈人郑老爹见女婿就要做官,责备女儿不知好歹,着实教训了一顿。女儿拗不过,方才允了。
【丙】匡超人道:“潘三哥是个豪杰,他不曾遇事时,会着我们,到酒店里坐坐,鸭子是一定两只,还有许多羊肉、猪肉、鸡、鱼,像这店里钱数一卖的菜,他都是不吃的。可惜而今受了累。本该竟到监里去看他一看,只是小弟而今比不得做诸生的时候,既替朝廷办事,就要照依着朝廷的赏罚。若到这样地方去看人,便是赏罚不明了。”
7.结合选文概括匡超人的变化。(2分)
8.结合原著内容,概述与【乙】段故事相关联的前后事件。(3分)
9.鲁迅评价吴敬梓写人能“摄魂勾魄”,结合【丙】段,谈谈作者的写人之妙。(3分)
二、古诗文阅读(28分)
(一)诗文积累,填写10-17 题(每小题1分)
10、 ,北风吹断马嘶声。
11、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 ;
12、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13、“侵略式防反”已成国际足坛主流战术,这种以快速、直接、压迫、高效为主的打法使得比赛场面更为激烈,正如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所言:“ 。”
14、人在遭遇挫折时,需要有承受磨难的勇气,将磨难当作一种人生历练,像秋瑾的《满江红》中叙述的那样: ? 。
15、苏轼几经颠沛困厄,迁谪流离,在贬居黄州之后,仍能“ ,
。”(苏轼《定风波》),告诉我们在面临困境之时要勇敢的面对,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的挑战。
16、夜色渐浓,杏花摇曳,短笛一声,不由让人想起陈与义《临江仙》中“ , 。”的诗句。
在中考来临之际,我们应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气,为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而努力学习。正如毛泽东在《七古 .残句》所说:“自信人生二百年, 。”
(二)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18--19题。(8分)
【甲】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8.用典,是古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甲】【乙】两首诗词都运用了典故,[甲]诗中运用了燕昭王筑黄金台招纳贤士的故事,抒发了 ;
[乙]诗中运用 的典故表现了词人的豪壮之气;[乙]诗中运用了汉武帝派冯唐赦免魏尚的典故,抒发了 ;[乙]诗中运用了天狼星的典故,表达了词人 。(4分)
19.这两首诗词在炼字上表现得很突出,如“黑云压城城欲摧”中的“压”和“千骑平冈”的“卷”都很有表现力,请结合诗词的内容简要谈谈这两个词的表达果。(4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0-24题。(12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①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②后,俸去书来,落落③大满,素蟫④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选自《黄生借书书说》)
【注释】①庋(guǐ):放置、保存。②通籍:出仁,做官。③落落:堆放的样样子。④素蟫(yín):指书里的蠹虫。
20.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1)手自笔录 (2)若业为吾所有
2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门人弟子填其室 其切如是
B.益慕圣贤之道 后叹借者之用心专
C.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天下物皆然
D.无从致书以观 不敢出一言以复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2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仔细阅读【甲【乙】两文段,完成下面填空。(2分)
【甲】【乙】两文在内容上的相同之处是 ;在表达方式上,两文的不同之处是【甲】 【乙】 。
三、语文综合实践。
25、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勒进(lēi) 笑涡(wō) 旌旗(jīng) 秩序(chì )
B. 平冈(ɡǎnɡ) 飞窜(cuàn) 蜿蜒(yán) 迷惘(wǎnɡ)
C.房舍(shè) 嗟来之食(jiē) 俸禄(lù) 休祲(qìn)
D.韩傀(ɡuī) 叱咄(duō) 媵人(yìnɡ) 燕然(yān)
2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经过艰难攀爬,我们终于登峰造极。站在高山之巅,尽享美丽风景,一览众山小。
B.在考试前,老师让我们认真对待考试,遵守考试纪律,做一个坦荡如砥的人。
C.神州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90天,不言而喻,这为后续载人飞行任务奠定了重要基础。
D.“玉兔”探月,“北斗”组网,“嫦娥”凯旋,“天舟”对接等,一个个好消息从太空摩肩接踵而来。
2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随着手机的普及,使学校的管理面临诸多不便,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
B.体育运动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校史陈列馆里。一张张奖状、一排排奖杯,对于这些老教师来说无一是青春汗水的结晶。
D.实施“乡村振兴”政策,政府不但要给予乡村经济上的帮助,而且要在观念上引导农民共建美丽、富饶、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2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数字开启未来,服务促进发展”。
B.她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C.“双减”政策到基层是否会走样,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是否会参杂学科类培训?这些问题都需要给出明确答案。
D.我们练书法要注意字体特点:楷书要横平竖直,结构方正。行书讲究点化萦带,笔意活泼。草书则笔画连绵,结构简省。
29、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长途跋涉”“良师益友”“全民阅读”“亲近自然”这四个短语依次是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B.“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泪的人,而是愿意含着眼泪奔跑的人。”这是一个转折复句。
C.《战国策》又称《国事》《国策》,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其体例为国别体,由西汉著名史学家刘向根据战国史料撰写,共33篇。
D.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分别是解元、会元、状元,“三元及第”就是指乡试、会试、殿试中都取得第一名。
30、语文实践活动。(5分)
(1)班级演讲说诚信。请你根据同学们搜集的下列材料,列出你演讲的三个观点。(3分)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②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③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承诚实,恪守承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
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全景式再现了这场惊天动地、艰苦卓绝的战役。看完《长津湖》后,实验中学九年级(1)班同学们的爱国热情高涨。班级将于本周三下午三点邀请参加过长津湖战役的老兵熊爷爷为同学们讲述他们的战斗故事,你作为班长去邀请熊爷爷,将怎样说?(2分)
四、写作展示(共50分)
31、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题一:看着小时候的照片,我发现自己和从前不一样了;父亲回来了,家里的团圆饭不一样了;即将离开熟悉的校园,去往新的学校,那里的风景也定然不一样。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事,不一样的情。在不一样的体验中,我们一天天成长.......
请你以“不一样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散文。
题二: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路边长着一株雏菊,一个小女孩每天都来给它浇水。然而有一天,小女孩不来了。雏菊开始担心起来,它将从哪里获得维持生命的水?“总会有办法的。”雏菊鼓励自己说。它闭上眼睛,陷入了深思........它开始努力向下生长自己的根。它的根向泥土下越扎越深,终于从深深的泥土下品尝到清凉而甘甜的水。日子一天天过去,雏菊长得越来越茁壮,开出了花朵。
要求:①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阅读理解,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600字以上。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