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变色龙》课件(共23页)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变色龙》课件(共23页)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1 22:0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变 色 龙
契诃夫是19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作品有《装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等。
作 者 简 介
跳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变色龙》这篇小说写于1884年,当时正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统治最反动的时期。新上台的亚历山大三世采取更加反动的高压政策。加强了宪兵警察等专政机构,豢(huàn)养了一批媚上欺下的走狗,为其镇压人民服务。整个俄罗斯笼罩在军警宪兵的白色恐怖之中。沙皇专制警察往往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但干的却是欺下媚上的勾当。
《变色龙》奥楚蔑洛夫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背景介绍
读准下列红色字的字音:
醋栗
米粟
戳穿
杀戮
盛满
盛大
畜生
畜牧业
shèng
chéng


chuō

chù

预习检测
根据释义选取准确的词语将其标号填入题前括号内
( )1.形容不高兴,不振作。
( )2.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 )3.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吓唬。
( )4.(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A.异想天开
B.无精打采
C.荒唐
D.恐吓
B
A
D
C
快速默读课文后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主要人物是谁?
3.他在处理这一事件过程当中体现出了什么特点?请用一个字简单概括.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默读课文后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主要人物是谁?
3.他在处理这一事件过程当中体现出了什么特点?请用一个字简单概括.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案件时,他的态度是随着什么变化的?
作者用《变色龙》为题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
随着狗的主人是谁而变化。
对小猎狗 对赫留金
1 不知狗的主人是谁
2 有人说好象是将军家的狗
3 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
4 巡警说是将军家的狗
5 厨师说不是将军家的狗
6 厨师说是将军哥哥家的狗
野畜生,疯狗把它弄死好了
肯定赫是被狗咬了
它是那么小,它怎么会咬着你的?
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钉子弄破的。鬼东西
下贱胚子
受了害,我决不能不管
名贵的狗,狗是娇贵的动物
你这混蛋不用把你那手指头伸出来!怪你不好
野狗,弄死它算了。
真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
我早晚要收拾你

不变
对狗的评价和看法,因狗的主人不同而变。
本性,即见风使舵、媚上欺下、趋炎附势。
奥楚蔑洛夫的几次“变色”转变,基本上是通过他和大家的_____来刻画奥楚蔑洛夫。
除此之外,还运用 _____、_____描写刻画人物。
对话
动作
神态
法律在统治阶级眼里,不过是一纸空文,有法不依是普遍现象,法律并不是劳动人民的保护伞。
奥楚蔑洛夫除了这5次大变外,作者还写了他一些细节上的变化。你能联系前后文找出来吗?
赫留金半醉出场,举着手指要求赔偿
表现了他生活的无聊和性格的低俗
奥楚蔑洛夫脱和穿大衣
表现了他内心的恐慌和强作镇定的窘态。
一次社会环境:_____________
两次写围观群众:____________
三次提到法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次写军大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次写手指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次判定:_________________
冷清、萧条
麻木,无聊,庸俗
揭露法律的虚伪性,深化主题
表现奥楚蔑洛夫内心的恐慌和强作镇定的窘态
从反面衬托出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卑劣
变色龙,是蜥蜴的一种,表皮下有多种色素块,能随时变成不同的保护色。小说用它来讽喻那种狡猾善变、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人。用变色龙作标题,不仅揭示了要鞭挞的对象,富有讽刺意义,而且形象生动,非常恰当。
奥警官在那种黑暗、腐朽的社会得以生存,采用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生存方式也是为了保护自己。
综合时代背景及主人公的性格特征理解典型人物的社会意义。
在那样一种法制状况下,奥楚蔑洛夫这种警官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那个时代的必然结果。可以说,以奥楚蔑洛夫为主角的这场闹剧是个小窗口,它向我们展示了当时沙皇统治的腐朽,当时警察制度的黑暗。
  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媚上欺下看风使舵的走狗、奴才,可以说是当时沙皇腐败统治的产物。作者以极端憎恶的感情,用尖锐辛辣的笔触揭露了这些走狗、奴才的丑态和肮脏的灵魂,用以揭示沙皇统治的腐败黑暗。这是作者塑造“变色龙”──奥楚蔑洛夫这样一个典型所具有的社会意义。
小 结
从这桩案子审理的结果看,人不如狗,请同学们说说我们知道的有关狗的俗语或成语。
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蝇营狗苟(比喻人不顾廉耻,到处钻营)、狗腿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说话粗痞)…… 鲁迅关于巴尔狗(见了所有的富人都驯良,见了所有的穷人都狂吠)
文章最后写道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请设想一下奥楚蔑洛夫离开广场后去了哪里?要求设计的情节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拓展与延伸
作业
续写课文
要求:1.符合当时的环境,以及情节的发展。
2.结局在情理之中,但在意料之外。
例如:
奥楚蔑洛夫回家后想了一晚上,仍觉得白天
处理得不妥,决定第二天登门拜访将军…...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