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北京的春节
老舍
除夜雪
[宋]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
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
灯前小草写桃符。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春 节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说说上面图片描绘的是什么习俗,一般在什么时间进行。
初旬 熬粥 蒜瓣 高醋 饺子
翡翠 杂拌 榛子 栗子 风筝
鞭炮 寺院 麦芽糖 逛庙会
万不得已 截然不同 悬灯结彩
cù
jiǎo
bàn
xún
áo zhōu
suàn
zhēn
fěi
lì
zhēnɡ
biān
sì
mài
ɡuànɡ
通读全文,按照时间顺序将相应节点的活动总结出来。
◎----------------◎----------------◎-------◎-------------◎------------◎-------------◎
北京的春节
腊月初八
腊月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初六
正月十五
正月十九
熬腊八粥
泡腊八蒜
祭灶
吃糖
穿新衣
放鞭炮
吃团圆饭祭祖
守岁
拜年
待客
逛庙会
铺户开张
放鞭炮
赏灯
放花炮
吃元宵
春节结束
思考:通读课文,说说北京的春节整体上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热闹、喜庆、祥和、团圆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总起句,交代北京的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开始。
引用俗语,形象地说明了腊月初七、初八这两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北京的春节也就是从最冷的时候开始的。使文章浅显易懂,具有地方色彩。
“农业展览会”说明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这是一个比喻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腊八粥材料丰富,也突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交代老北京过腊八的习俗,通过“家家都”可以看出春节人们的忙碌和对腊八节的重视。
颜色
味道。具体描写了腊八蒜的颜色和味道,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从腊八起,铺户中就加紧上年货,街上增加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贡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赶年的摊子都教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像卖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搀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就用用榛仁。孩子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使的喝的用的一切,也必须给儿童赶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为了给过年做准备,孩子们和大人们分别做哪些事情?
写出孩子对春节的喜欢,为下文写过年时孩子们要做的事情蓄势。
这些语言带有鲜明的口语化色彩和地域色彩,因质朴而真实,令人倍感亲切。
过渡句,表明接下来将写大人们准备过年要做的事。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人们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多少多少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
破折号在这里起解释说明的作用,破折号后面的文字具体解释了过了二十三把过年用品准备充足的原因。
总起本段,引出了小年 风俗特色,写出了人们追求吉祥幸福的朴素美好的愿望。“彩排”体现了小年在春节里的重要地位,预示着春节会更热闹。
抓住祭灶的习俗,重点写了街上卖糖的景象、吃糖习俗的来历,使得风俗特点更加突出,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段中心句
年末廿三或廿四日,在民间称为“小年”,从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了。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在清朝之前,民间传统的小年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民间百姓相效仿,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老传统。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称“扫屋”。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扫尘的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以祈来年清吉;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辟邪除灾、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祈求与愿望。
小年
农历十二月廿三或廿四日祭灶,是日入夜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至除夕日早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烧香、点烛、放纸炮等。祭灶这一民俗活动可追溯到先秦时期,但在最开始的时候祭灶的日子并不是在小年日。郑玄注《礼记·记法》说:“(灶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传说从腊月二十三,一直到除夕,这几天都是灶神回宫的日子。除夕当天,则要重新请灶神下降,百姓都会先贴上灶王爷的神像然后再开始准备除夕的年夜饭。据我国晋代名人周处所作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
年末廿五
照田蚕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磨豆腐。”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个别地区有这样的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
二十六,民间还流传着“腊月二十六割年肉”的说法: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肉”或“二十六,割刀头”,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故此称为“年肉”。在部分地方乡村,这一天是大集市日,集市周边各村的百姓纷纷前往赶集买年货,烟、酒、鱼、肉、鞭炮和走亲戚用的礼品一样也不能少,年味已渐浓了起来。过去,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比较穷苦,而且家里的人又都比较的多,因此往往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条件稍微好点的,也不过是能吃上点窝窝头与野菜什么的,好不容易盼到快过年了,家里的劳力们纷纷开始杀猪,没有养猪的人家,就到集市上去割一块肉回家,因此,腊月二十六炖猪肉也被称为“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廿七: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俗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二十七,洗疚疾”。
廿八:北方一些地方有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或“二十八,把面发”。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春节张贴之物。广东有一句俗语“年廿八,洗邋遢”,意思是说在农历十二月廿八日这一天全家人要留在家里打扫卫生,贴年红(挥春),迎接新年。
腊月廿六、廿七、廿八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还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及此。到了初五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小孩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争取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技能。
嗅觉、视觉、听觉,强调了除夕的热闹
对比。感受到的悠闲的氛围。过渡,承接了上文对除夕景象的描写,引出下文对初一人们活动的叙述。
对除夕夜的重视,包含着浓浓的亲情和人们对辞旧迎新的美好期盼。
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纯朴善良、崇尚劳动、热爱生活的优秀品质。
男人们:
女人们:
小贩们:
孩子们:
午前出去拜年
在家待客
庙外摆摊儿卖东西
逛庙会
重点是谁?为什么这样写?
重点写孩子们逛庙会。因为不同人群有不同的活动是正月初一最突出的特点,而孩子们的活动最有意思,最能引发读者兴趣,这样写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中心句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除夕的热闹的
一、作者从人们活动的角度: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吃团圆饭、放鞭炮、守岁,来写新年的热闹。
二、从“味、色、声”的角度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透过“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会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饱含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的,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这一句是这一段的中心句,概括了本段的主要内容。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
这是一个总结句,与第11自然段的“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相照应。写出元宵节带给人们的总体感受——美好快乐。
灯的特点
数量多种类多
对比,把元宵节的火炽而美丽与除夕的没有月光和初一的不够美对比,突出元宵节的美。
由写大街上店铺的灯过渡到家中的灯。虽然规模小,但种类繁多,进一步突出了元宵节的热闹。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腊月和正月,在农村社会里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而猪牛羊等也正长成,所以大家要杀猪宰羊酬劳一年的辛苦。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社会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写出了对春节的恋恋不舍。
过渡句,承接上文对元宵节的描写,引出对春节结束后的描写。同时与本文首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春节习俗的影响力,不仅是农村,城市一样重视。
时间顺序
详略得当
课文在详略处理上非常恰当,其中“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这四天的情景写得比较详细。而对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正月初六”“正月十九”这三天的情景描写得相对简略些,这样处理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
在选材上,作者是怎么体现出详略得当的特点的?
在详写的几个节日中,作者又是怎样写出各自的特点的?
作者并没有将当日的情况面面俱到地进行描绘,而是根据不同的习俗特点,运用了不同的艺术手法,突出个字的特点。写腊八粥,抓住熬腊八粥、泡腊八蒜来写。写除夕,则描绘了个方面的习俗和讲究。写初一至初六的活动,有点有面,重点突出了小孩子们逛庙会。到正月十五,浓墨重彩地加以详细描绘,因为这是“又一个高潮”。重点描绘了各色的灯,略写放花炮、吃元宵,突出元宵节的“火炽而美丽”,日子的“美好快乐”。
拓展阅读:
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
莫言《过去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