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图版必修二1.3《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课件1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中图版必修二1.3《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课件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12-07 13:1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必修?第2册目前全世界的人口已超过了60亿,每年还要增加8600万。据预测,21世纪末全球人口可能达到100亿以上。 !地球上到底能容纳多少人口呢?地球到底能承载多少人口?人的生存阳光空气淡水土地生物 1、定义: 主要指从生态学、资源或环境的角度看,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亦称环境人口容量)一、环境承载力及其影响要素还有那些影响因素?过去只对个别干旱地区的人口数量起限制
作用,现在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决
定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
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决定着供给食物的多少
,也是决定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矿产资源是人类进行现代化社会生产和提
高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2、影响因素随着人口增多,资源减少,污染加剧,环境受到的压力加大,人类生活质量下降,地球的承载力是有极限的!!一个由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箍成的木桶盛水量多少不取决于其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其最短的木板。木桶效应
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探索河流淡水资源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1.从上图中找出河流淡水总量居于前三位的大洲和总量最少的大洲。
2.对照人口比重图,你认为哪些大洲会出现水源短缺问题?三、人口合理容量 定义 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并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主要影响因素自然环境的优劣地域的开放程度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深度思考怎样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相对性?
对于不同的国家,如何用人口合理容量来制定其发展战略和人口政策?
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我们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该如何去做?三、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主要是从自然资源承载力的角度考虑,确定地球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消费水平等角度确定的合理人口规模 多少生存,是一个警戒值发展,人口与社会、经济
、环境、资源相互协调
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健康的生活水平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反映的人口规模属于(   )
A.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B.P’为环境承载力
C.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D.P为环境承载力 (2)图中反映了(   )
A.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B.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C.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提高
D.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3)下面因素中可能使最佳人口规模扩大的是(   )
A.新资源的不断发现      
B.科学技术进步
C.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提高  
D.地域开放程度提高,实现资源互补 根据以下两段材料区别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容量的研究工作。从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估测,全国耕地面积保持1.23亿公顷,播种面积1.93亿公顷,粮食总产量8.3亿吨,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面积可承载人口的极限分别为16.6亿、15.1亿、13.8亿。最多能养活16亿人。
材料二:一些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尤其是对我国耕地、草原和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预测我国的人口容量为8亿-9亿人。如保证人民能获取所需营养,我国人口应控制在10亿之内;如果按照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问题:
1.材料一是指 ;材料二是指     。
2.目前我国的人口数量是否能够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我国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有哪些?环境承载力合理人口容量人口增长,用水量增加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严重匮乏荒漠化、盐碱化加剧人去村空环境承载力实际人口数量影响大于人地关系恶化 体现人口在“发展”层面上的意义,在一定条件下,地球及其各个部分能保证人的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使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能带来最大社会效益的人口数量(亦称理想人口或适度人口)合理人口容量:人地关系协调环境承载力合理人口容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随着人口增多,资源减少,污染加剧,环境受到的压力加大,人类生活质量下降,地球的承载力是有极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