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共25页)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共25页)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1 22:1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学习目标】

读一个三国故事

译一段千古佳话

品一组君臣情谊
读一个三国故事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教师范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无句读赛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两班齐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一段千古佳话
结合注释,疏通重点字词
三个一词多义:
当:①卿今当涂掌事:掌管
②但当涉猎:应当
以:①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②自以为大有所益:与“为”一起构成动词,认为
见:①见往事耳:动词,了解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知晓
小组合作,找出文章中“三个古今异义词”“三个句末语气词”“三个称谓”
三个古今异义词
治:古义:研究 博士: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治理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但:古义:只,只是
今义:转折连词
三个句末语气词
三个称谓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大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耶:表反问语气,译为“吗”耳:罢了
乎:表反问语气,译为“呢”
结合注释,疏通全文翻译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五字翻译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
书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节词。
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①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③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 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
④蒙乃始就学。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留”
“替”
“调”
“替”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 ”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分别了。
“补”
三个环节
孙权____学
吕蒙____学
鲁肃____学
三个环节
孙权劝学
吕蒙就学
鲁肃赞学
品一组君臣情谊
笑谈英雄
孙权:英武果断,胆略过人。19岁继承其兄孙策之位,力
据江东,后联合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三
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吕蒙:“早年果敢有胆”,后多读史书、兵书,学识渊博。
三国时期吴国军事家。
鲁肃:治军有方,虑深思远,见解超人,继周瑜之后掌管
吴军。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
本文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请同学们品读人物对话,揣摩人物心理活动和语气,归纳人物性格特点。
孙权组
吕蒙、鲁肃组
对话 心理活动和语气 人物性格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双重否定,语气坚决
关心部下
善于劝说
语重心长
言辞恳切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前一句“邪”表示反问的语气,有对吕蒙辞学的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中“耳”可译为“罢了”,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反问语气,循循善诱 孙权
鲁肃
对话 心理活动和语气 人物性格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感叹语气,惊讶赞美 敬才爱才
善于交友
吕蒙
对话 心理活动和语气 人物性格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肯定,自得 善于受教
努力好学
坦诚豪爽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反问语气,自豪 (1)孙权劝学的角度
(2)吕蒙变化的角度
(3)鲁肃赞学的角度
(4)联系自己实际
(5)写作方法
本文启示
孙权;劝人要讲究方法,要有耐心
吕蒙:不能找理由放弃学习
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学有所成,让别人刮目相看
鲁肃: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去看待他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故事联系实际:开卷有益
写作:要详略得当,运用细腻的语言描写展现人物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