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的孩子

文档属性

名称 槐乡的孩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07 13:1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槐乡的孩子
教  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单  元:流连童年
板  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通过描写槐乡的五月槐花开放时的美丽景色和槐乡八月孩子们在劳动中获得的快乐,表现了槐乡的孩子们自立自强、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槐乡的孩子是可爱的,就在于他们的童年的欢乐是建立在辛勤劳动之上的。课文的语言朴实、轻快,带着甜甜的槐花香,也带有浓浓的乡土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11个生字,认读11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语言。
3. 了解槐树、槐花、槐米及槐树种子的知识,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品词析句、透过文本展开想象、谈体会的读书方法,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槐乡的五月给孩子们带来了幸福与快乐,体会槐乡的八月磨炼了孩子们勤劳淳朴、热情好客、潇洒豪放的品格。学习他们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的品质。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热爱劳动的情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自立、自强、乐观的生活态度是本课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1. 查找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2. 与本诗和谐一致的音乐。
3. 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11个生字,认读11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语言。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品词析句,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槐乡的五月给孩子们带来了幸福与快乐,体会槐乡的八月磨炼了孩子们勤劳淳朴、热情好客、潇洒豪放的品格。
教学重点:
通过结合课文语段,引导学生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体会画面的美,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自立、自强、乐观的生活态度是本课教学难点。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一)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槐乡,那里每到六七月份,满山遍野的槐树便开了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远近的人们都闻得到呢!你们想去看看吗?(课件出示槐树、槐花的图片)
槐乡不仅景色美,而且还有一群和你们一样可爱的孩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槐乡的孩子》。(课件出示课题)
(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读了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槐乡,走进生活在那里的天真可爱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感知槐乡,认识槐乡的孩子。
(一)课件出示阅读提示,学生初读课文。
1. 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字典读准字音。
2. 边读边思考:对槐乡的印象,对槐乡孩子的了解?
3. 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
(二)检查自读课文情况。
1. 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2.(课件出示)认读词语。
3. 学生交流对槐乡的印象,对槐乡孩子的了解?
4. 学生交流不懂的问题。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脉络。
1. 快速浏览课文,课文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2. 课文重点介绍了五月和八月的槐乡。
第一部分(第一至四自然段):槐乡五月。
第二部分(第五至十自然段):槐乡八月。
3. 读句子(课件出示)。
“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八月,是槐乡孩子繁忙的季节。”
三、再读课文,感悟作者的语言美。
(一)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
(二)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
(三)请你的同桌来评价。
四、指导写字。
(一)重点指导:咸、蒜、炒、惹、钩、碌。
(二)用钢笔描红。
五、布置作业。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11个生字,认读11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语言。
3. 了解槐树、槐花、槐米及槐树种子的知识,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品词析句、透过文本展开想象、谈体会的读书方法,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槐乡的五月给孩子们带来了幸福与快乐,体会槐乡的八月磨炼了孩子们勤劳淳朴、热情好客、潇洒豪放的品格。学习他们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的品质。
重难点分析:
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热爱劳动的情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应力求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通过结合课文语段,引导学生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体会画面的美,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自立、自强、乐观的生活态度是本课教学难点。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品读重点语句,谈谈体会,感悟槐乡孩子自立、自强的形象,从而受到熏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一)指名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二)谈话导入,继续品读课文。
二、走进槐乡五月,体会槐乡、槐乡孩子的美。
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
(一)槐乡的孩子生活在美景里。
1.课件出示介绍洋槐。
2. 教师为学生描绘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
3. 槐乡五月的景色美吗?你是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发现的?画出句子读一读。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
课件出示句子:“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1)指名读。
(2)从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槐花“多”、“白”。)
(3)真美,一起读感受槐花的美。
课件出示句子:“有的槐花抱在……小辫儿。”
(1)指名读。
(2)从这两个比喻句,想象像玉雕的圆球和小辫似的槐花。
(3)抓住“抱、挂”等词语让学生体会。
(4)联系实际,大胆想象,补充完成下面的句子(课件出示):
那( ) 的槐花像 ( );
那( ) 的槐花如 ( );
那( ) 的槐花似 ( )…… 4.指名读这段话。
5.自由地试着读读这段话。
(二)槐乡孩子沉醉在槐乡的美妙意境里。
过渡:槐花的美让人陶醉,让人看了之后流连忘返,槐花的香也吸引住了我们。
1.小蜜蜂飞来了,孩子们跑来了!出示句子读。(课件出示)
2.发挥想象,说话练习。(课件出示)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噼噼啪啪,孩子们跑来了……
3.仔细品读下面的语句,再谈谈你的体会。
“这时候的槐乡连风……花丛中”。(课件出示)
(1)指名读。
(2)谈体会。体会“浸”字用法。
(3)多香的槐花呀!同学们都快要陶醉了!指名读,齐读。
(三)槐乡的孩子热情好客。
1.从哪里看出槐乡孩子很好客?
2.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句子:
“好客的槐乡……一顿槐花饭。”
“临走时,……的槐花蜜。”
3.槐花饭是怎么做的?
4.槐花饭有咸的、有甜的,口味多种多样,难怪槐乡孩子请他吃上一顿!
5.指名读。
6.齐读。
(四)槐乡孩子生活的自由、自然美。
1.品读第3自然段,体会槐乡孩子外表美、心里美。
2.联系前文体会槐乡的风情美,懂得槐乡的孩子也是槐乡美丽的风景。
3.说话练习(课件出示):
你认为“五月,是槐乡孩子什么样的季节?”试着填一填。
五月,是槐乡孩子 的季节。
小结:槐花飘香的五月,是孩子们满意的季节,他们是那样的幸福与快乐。
三、走进槐乡八月,全面认识槐乡的孩子。
为什么说“八月,是槐乡孩子繁忙的季节”?(采收槐米)
(一)走进槐乡八月。
1. 槐乡八月是什么样的?
2. 找出描写槐米的句子。
3. 穿插介绍“槐米”的相关知识。(课件出示)
(二)全面认识槐乡孩子。
你认为槐乡的孩子是什么样的?
1. 槐乡的孩子是勤劳懂事的。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槐乡孩子从小体谅父母的辛劳,靠采收槐米换学费。
2. 槐乡的孩子是吃苦耐劳的。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画出句子读一读。
天气炎热、午饭简单、劳动时间长可以看出槐乡孩子是吃苦耐劳的。
(课件出示)
3. 槐乡的孩子是幸福快乐的。
(1)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欢快的劳动场面中、满载而归时欢快的歌声里、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的表情中。
(2)想象那幅“很美的劳动画面”。
……
(三)与槐乡的孩子对话。
此时,你想对槐乡孩子说些什么?
小结:繁忙的八月,孕育了孩子们勤劳善良、自立自强的品格。 四、深化感悟,升华情感。
(一)你想做槐乡的孩子吗?为什么?
(二)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你有什么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
教师小结:快乐不仅仅来自于休闲,来自于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
五、课外拓展。
(一)说一说,你平时进行了哪些劳动(活动),怎样做的?
(二)欣赏槐花做的美食。(课件出示)
(三)选择描写槐乡五月或槐乡八月的段落背诵下来。
板书设计:
槐乡的孩子
五月 槐花 聪明能干、热情好客
八月 槐米 勤劳俭朴、吃苦耐劳、以苦为乐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