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2《离骚(节选)》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2《离骚(节选)》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1 22:1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离骚》研学案
主备人: 审核人: 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楚辞体”特征和《离骚》的历史地位。
2.积累重点词语,鉴赏重点句子。
3.理解屈原人物形象,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4.赏析诗歌表现手法,把握“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
【学习重点】
鉴赏重点句子。理解屈原人物形象。把握“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完成任务
自主学习任务清单
借助资料了解“楚辞体”特征和《离骚》的历史地位。
自读课文,借助注释、工具书扫除阅读理解的障碍,积累重点词语(可在课本上勾画、标注、整理,也可在积累本上整理),准确背诵、默写《离骚》第三段。
圈点勾画写点评。围绕“鉴赏重点句子”“理解屈原人物形象,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把握‘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等目标写出你的理解、发现、疑问等等。与同桌交流阅读收获、疑问等等。
二、自主学习成果检测
(一)文学文化常识
1.屈原与《离骚》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 战国 时期楚国人,杰出的 政治家 和 诗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他是中国伟大的 浪漫 主义诗人之一,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创立了“ 楚辞 ”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其中,《 离骚 》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 诗经》,用“骚”来概括《 楚辞》。
2.“楚辞”体和《楚辞》
(1)诗体名。“楚辞”是屈原吸收 楚 地民间语言和民歌形式而创作的一种诗歌样式,其特点是句式 长短不一 ,多用“ 兮 ”字。又称“ 骚 ”体。
(2)总集名。《楚辞》为西汉 刘向 所辑,收录了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诗歌作品,其中主要是 屈原 的作品。
(3)特色:“楚辞”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融入神话传说,塑造鲜明形象;以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二)重点词语音形义
1.给加点字注音
苗裔(yì) 庚寅(gēng )(yín ) 肇锡(zhào )(cì) 鸷(zhì )鸟 攘(rǎng)诟
2. .解释加点词语
(1)帝高阳之苗裔(代子孙)兮,朕(我)皇考(对亡父的美称)曰伯庸。
(2)皇览( 观察 )揆( 测度、衡量)初度( 出生时的情况 )兮,肇( 开始 )锡( 赐给 )余以嘉名。
(3)纷( 盛多)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 加 )之以修能( 美好的容态或优秀的才能 )。扈( 楚地方言,披)江离与辟( 同“僻”,僻静、幽静)芷兮,纫(连缀,连接 )秋兰以为佩( 佩饰 )。
(4)日月忽其不淹( 久留 )兮,春与秋其代序( 时序更替 )。
(5)长太息( 叹息 )以掩涕兮,哀民生( 人生 )之多艰。
(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 即使 )九( 多次 )死其犹( 仍然,还是 )未悔。怨灵修( 指楚怀王 )之浩荡( 荒唐,没有准则 )兮,终不察夫民心( 人心,这里指“我的用心” )。
(7)众女( 喻指许多小人 )嫉余之蛾眉( 喻指高尚德行 )兮,谣诼( 造谣、诽谤 )谓余以善淫( 好做淫邪之事)。固( 本来 )时俗(世俗 )之工巧( 善于取巧 )兮,偭( 背向,引申为违背)规矩而改错( 通“措”,措施,举措 )。
(8)宁溘死( 突然死去。溘,突然、忽然 )以流亡( 随流水消逝 )兮,余不忍为此态( 指迎合讨好他人的丑态)也!鸷鸟( 凶猛的鸟,指鹰、雕等)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9)屈心而抑志兮,忍尤( 责骂 )而攘( 忍受 )诟( 侮辱 )。伏(同“服”,保持 )清白以死直兮,固( 本来 )前圣之所厚( 推崇 )。
(10)悔相( 观察 )道之不察兮,延伫( 久立 )乎吾将反( 同“返”,返回 )。
(11)高( 加高 )余冠之岌岌( 高耸的样子 )兮,长( 加长 )余佩之陆离(修长的样子 )。
(三)交流第一段“学之所得”“学之所惑”
1. 你从这一段中读出了什么?请分享你圈点勾画、点评、批注的内容。
2. 开篇自叙身世有什么作用?
开篇自述高贵的出身,吉祥的诞辰,父亲赐予的美名,意在表明自己与楚王同宗共祖,自己先天禀赋,身负厚望,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为他遭遇忧愁却至死不能“去国”买下了伏笔,为他一生的自尊自重自爱定下了基调。
3.学之所惑
(四)交流第二段“学之所得”“学之所惑”
1. 你从这一段中读出了什么?请分享你圈点勾画、点评、批注的内容。
2. 你从这一段中感受到的屈原形象:
内外兼修,至善至美。此段通过描述自己“扈江离与辟芷”、“纫秋兰”、揽“宿莽”等对“外美”的修饰,写出自己品格修养、才能的卓尔不群。而“恐年岁之不吾与”“恐美人之迟暮”“来吾道夫先路”等抒情性诗句则表明了诗人迫不及待的报国之心与敢为天下先的无所畏惧之情等。
3.学之所惑
(五)交流第三段“学之所得”“学之所惑”
1. 你从这一段中读出了什么?请分享你圈点勾画、点评、批注的内容。
2.重点句子赏析。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只要是我心中所向往喜欢的,即使死去多次也不会后悔。这两句是屈原自誓之词,表明他志向不改,坚贞不屈。真可谓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屈原下决心绝对不和奸佞小人同流合污,他不想改变,也无法改变。屈原清楚地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句中“虽九死其犹未悔”和同出自《离骚》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后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2)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灵修” 是楚人对君王的美称,指楚怀王。 “众女”喻指小人。“蛾眉”喻指美好的品德。这四句诗的意思是: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终不能理解我的心思。那些女人也嫉妒我的妩媚,诽谤我好放荡淫乱。这几句诗使抒情主人公除了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自我形象出现外,又常幻化为,一个美丽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爱美的天性,喜欢用芳洁的东西修饰自己,还亲手栽培了许多芬芳的草木。起初与丈夫(“灵修”有时也可理解为丈夫)缔结了婚约,后来却受到众女的嫉妒和谗毁,终于被抛弃。这一条“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线和诗人的政治抒情叠合在一起,造成《离骚》全诗特有的写实与虚拟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离惝恍的艺术效果,给全诗增添了绰约的风姿和芳菲的情韵。
3.诗人描写花草禽鸟的用意是什么?
(1) 诗中描写花草的诗句有“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些诗句交代了诗人自己被疏远废弃的原因以及被废弃后的行为。诗人用爱好芬芳的香蕙、白芷来比喻自己德行的崇高美好;在被废弃后的恶劣处境中,诗人仍让自己的马缓行在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疾驰到长着椒树的山冈,依旧以荷花、荷叶为衣,表现了诗人无论“进”“退”,清白的操守和报国的理想始终不变,九死未悔。
(2)在描述群邪蔽贤、自己壮志难酬时,以古来鹰隼和凡鸟不能合群来比喻自己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决心。
(3)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蕙”“茝”“鸷鸟”“兰”“椒”“芰荷”“芙蓉”等作比,意象华美,使人不只感受到花草的色和香,更能为一种深远的意境所吸引,这些生长在水国荒地的幽花香草把人们的心引到奇丽的幻想世界中。诗人用它们来象征自己高洁的品德,这就写出了诗人高大、芳洁的动人形象。
4.你从这一段中感受到的屈原形象:
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他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5.学之所惑
(六)交流第四段“学之所得”“学之所惑”
1. 你从这一段中读出了什么?请分享你圈点勾画、点评、批注的内容。
2. 赏析重点句子。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这几句诗的意思是:人生各有各的喜好,我独爱美好,并且习以为常。即使肢体分解也不会改变,难道我的心会因为受到惩罚而停止(爱美好,从正道)?这几句诗表现出诗人追求美好、洁身自好、坚强不屈、忠贞不渝的崇高品质。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坚定。
3. 你从这一段中感受到的屈原形象:
喜欢美服奇饰、立身高洁;追求美好、洁身自好;追求真理,坚强不屈。
4.学之所惑
(七)关于“香草美人”的理解
①“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
②“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
③“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
④“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三、拓展阅读
择生与择死
张曼菱
司马迁的故事,是在儿时。儿时读历史,不知“史是史,我是我”,总把自己比将进去:遇此情境我当如何?但正是这种类比,却凝睇着一种世界观的奠基。这种思考,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它令我出入古今,给我一生的精神滋养。
我深信,这种思考并非我一人独有。某种程度上,历史是为这种思考存在的。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
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这个问题从儿时就萦绕着我。
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
我以为,这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后人出于不平,以为楚国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尽忠和报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想”。政治家与政客的不同,正是由于前者是别无选择地献身,后者却是投机的。身为“楚臣”,他不能承受楚国亡国的事实。
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令“国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诗人以“诗”爱国和救国。他可以行吟,可以留作“薪火传人”。但三闾大夫必须沉江。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失败时唯一的选择。他把政治的责任放在“诗人”之上。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冯友兰先生说过,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这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拯救国家时,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便选择赴死。这就是为什么在抗日战争中,在寡不敌众的时刻,会有那么多的中国将士“以卵击石”的壮烈行为。
屈原是不会等到敌国军队侵入受辱而死的。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国。他要选择死,一种自由的高尚的独立的死。“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他悲吟着,高歌着,在汨罗江畔饱览他所挚爱的山河大地,从容如归地赴死。
我们何不理解为: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地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这死,亦是一种决裂,与以往从事的“政治”决裂,与终生所爱的诗章同归。
这是历代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结局。
中国古人发明了一个伟大的词——视死如归。“浩气还太虚”,回归自然。中国人承认自己是从自然中来的。精、气、神为天地所化。死,是将这从大地而来的浩然之气归于造化它、养育它的泥土和流水。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当死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时,他选择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司马迁身为史官,只因他出于公正之心,为李陵辩护,开罪于皇帝。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一位直谏烈臣。但司马迁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却不是仅此而已。他要完成千古史记。司马迁此举引起了当朝的监视与怀恨。这明明是一种冲破思想牢笼与真相禁锢的叛逆之举!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是以正义与善恶观来创作的,充满人性及文化激情的作品。因而能超越政治变迁,虽物换星移,却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光。《史记》之功,可谓“再造”了中华民族。
“生?还是死?”
莎士比亚的名句,令丹麦王子哈姆莱特成为西方“择生择死”思考的典型形象。西方人弃生取义的意识,与东方有异。他们更重视“生”的权利与个人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则是把自我的小生命看做是民族的大生命的一环。舍小取大,故有欣慰之感。
有时,中国人甚至将“生”看作是比“死”更难的事情。
有一个“退麝投岩”的故事。麝鹿被猎人追杀无计时,会跑到岩边,将自己身上的麝香掏出,搓入泥土,归还大地,不令猎人所得。然后,投岩而亡。这是对文化人的生命与使命的庄严比喻。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欲灭亡中国,尤其要扑杀我民族的精英。西南联大的诸教授们跑到了云南。这正是一个民族存亡的“岩边”,他们将自己的麝香掏出,哺育后生,还给中华,以雪国耻。同时也准备好了暂不投降。这个比喻,正是发自内心与行为,而非只是课堂上的高调。
好一个“退麝投岩”!在此,一部西南联大的历史,已将“择生”与“择死”糅在了一起,这是司马迁与屈原的统一。
择生与择死的思考,构成一个人、一个民族隆起的脊骨。没有这伟大的设计,是没有伟大的人和伟大的民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