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2-03 20:2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9张PPT。鲁 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常见的驳论方法看论点本身有没有破绽——驳论

看支撑论点的论据有没有破绽
——驳论据
看论据推导论点的论证过程有没有破绽——驳论证回 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以偏 概全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古至今有“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文章论证特点由驳论证入手驳倒论点鲁迅的杂文像 匕首,像投枪,语言尖锐犀利,充满嘲讽意味, 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自主、合作与探究 文中“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 你是如何理解的?能不能举例说明?指默默无闻、努力工作的劳动人民。如毕升、祖冲之、李时珍、詹天佑等指不怕牺牲、不计得失、忠于祖国的人。
如文天祥、戚继光、李自成、林则徐等人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如屈原、关汉卿、海瑞等人指历尽艰辛、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
如商鞅、谭嗣同等人“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 拓展延伸
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
历史新时期,我们应该怎样做好“中
国的脊梁”?
在今天,如果有人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你将怎样反驳。
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