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二十七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高手支招① 阅读导航
读前热身
莫泊桑趣事
“嗨,我真白活了!真的!”莫泊桑神情沮丧,在屋里踱来踱去。
“你怎么啦 ”朋友吃惊地问他。
“刚读完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莫泊桑指指桌上的一部小说。
朋友对莫泊桑说:“当然,伯爵的这部小说是写得不错,但是,你的小说并不亚于他呀!”
的确,莫泊桑曾写过不少的长篇小说,尤其短篇小说写得又多又好,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听了朋友的话,他摇摇头,说:“你别说了,我差远啦。今天我再一次地读了它——”莫泊桑指一指桌上托尔斯泰的那部小说,感慨万分地说,“我发现我的一切活动都毫无意义,我那十卷书也完全算不了什么。”
朋友恍然大悟了,他虽感到莫泊桑对自己的评价是不符合实际的,但他却没再辩解,因为朋友认为:莫泊桑的谦虚态度正是他获得巨大成功的奥秘,对此只有尊敬而已。
淘宝路标
1.了解莫泊桑的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鉴赏其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3.体会文章饱满真挚的感情。
知识储备
作者作品
左拉(1840—1902),19世纪后半期法国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自然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倡导者,一生写成数十部长篇小说,描写罢工斗争的《萌芽》和反映普法战争、第二帝国崩溃、巴黎公社起义的《崩溃》最为著名,代表作为《萌芽》。有《小酒店》等其他作品。
文题解读
左拉与莫泊桑交往甚密,他在得知莫泊桑英年早逝的消息后不胜痛惜,以无比悲伤的心情于1893年7月6日在莫泊桑葬礼上发表了这篇演说。
高手支招② 感受鉴赏
文本精研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左 拉
请允许我以法兰西文学的名义讲话,作为战友、兄长、朋友,而不是作为同行向吉·德·莫泊桑致以崇高的敬意。
左拉“以法兰西文学的名义”,以“战友、兄长、朋友”的身份,向莫泊桑“致以崇高的敬意”。这样的“名义”,这样的“身份”,这样的“致敬”,一方面把自己炽烈的痛惜之情和深切的缅怀之情全部托出,为演讲的展开奠定了强有力的情感基调;另一方面,也把听众“同样的情感”引发出来,形成了情感和认知上的一致和共鸣。
第一部分,写向莫泊桑致敬。奠定基调,激发感情。
我是在居士塔夫·福楼拜家中认识莫泊桑的,他那时已在18岁到20岁之间。此刻他又重现在我眼前,血气方刚,眼睛明亮而含笑,沉默不语,在老师面前像儿子对待父亲一样谦恭,他往往一个下午洗耳恭听我们的谈话,老半天才斗胆插上片言只语。[“眼睛明亮”是写莫泊桑的外貌特征,“含笑”“沉默不语”是写莫泊桑的神态,“谦恭”“洗耳恭听”是写他的品质,“老半天才斗胆插上只言片语”是写他的睿智。]但这个表情开朗、坦率的棒小伙子焕发出欢快的朝气,我们大家都喜欢他,因为他给我们带来健康的气息。他喜爱剧烈运动,那时流传着关于他如何强悍的种种佳话。[作者写他的身体状况,其言外之意是说,像他这样“棒”的健康小伙子,怎么会英年早逝呢?作者的悲痛之情意在言外。]我们却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会有才气。[这一句既是段旨的引申,又引起下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2段,回忆初识莫泊桑。
《羊脂球》这杰作,这满含柔情、讥嘲和勇气的完美无缺的作品,爆响了。他下车伊始就拿出一部具有决定意义的作品,使自己跻身于大师的行列。我们为此感到莫大的愉快,因为他成了我们所有看着他长大而未料想到他的天才的人的兄弟。[这一句有两层意思:一是表达左拉对莫泊桑一举成名的愉快心情;二是莫泊桑的天才是看着他长大的左拉等所未能料想到的。这一句又与第2段“我们却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会有才气”相呼应。]而从这一天起,他就不断地有作品问世。他高产、稳产,显示出炉火纯青的功力,令我惊叹。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源源而出,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笑或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这一句是写莫泊桑作品的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第3段,回忆莫泊桑的成名经过及其杰出的文学成就。
第二部分,写对莫泊桑的深情回忆。
啊!明晰,多么清澈的美的源泉,我愿看到每一代人都在这清泉中开怀畅饮![以“源泉”“清泉”为喻,说明每个时代的人,都在莫泊桑的作品中得到艺术享受。]我爱莫泊桑,因为他真正具有我们拉丁的血统,他属于正派的文学伟人的家族。诚然,绝不应该限制艺术的天地:应该承认复杂派、玄妙派和晦涩派存在的权利,但在我看来,这一切不过是堕落,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说是一时的离经叛道,总还是必须回到纯朴派和明晰派中来的,正如人们终归还是吃那使他获得营养而又永不会使他厌腻的日常必吃的面包。[作者以面包为喻,说明人们需要的是“面包”,因为它是既有营养,又永不会“厌腻”的日常“必吃”的东西。]
第4段,对莫泊桑作品的评价。
莫泊桑在15年中发表了将近20卷作品,如果他活着,毫无疑问,他还可以把这个数字扩大3倍,他一个人的作品就可以摆满一个书架。[“15年”说明创作时间之短,“20卷”说明创作数量之多。可是他英年早逝,否则还可以把这个数字扩大3倍,流露出对莫泊桑英年早逝的惋惜、悲痛之情。]可是让我说什么呢?面对我们时代卷帙浩繁的产品,我有时真有点忧虑不安。诚然,这些都是长期认真写作的成果……不过,对于荣誉来说这也是十分沉重的包袱,人们的记忆是不喜欢承受这样的重荷的。那些规模庞大的系列作品,能够流传后世的从来都不过是寥寥几页。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做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交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运用了“谁敢说”这样的反问句式,就显得更加有力。]
第5段,论述莫泊桑在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
第三部分(第4、5段):精辟地论述莫泊桑在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
先生们,这就是莫泊桑光荣之所在,而且是更牢靠、最坚实的光荣。那么,既然他以昂贵的代价换来了香甜的安息,就让他怀着对自己留下的作品永远富有征服人心的活力这信念,香甜地安息吧,[左拉以“香甜”修饰莫泊桑的安息,这正是对于莫泊桑那“永远富有征服人心的活力”的作品的强烈认同。]他的作品将永生,并将使他获得永生。
第四部分,以“永生”的赞词结束演说。
学后品味
主旨
作者以法兰西文学的名义,热烈地赞扬莫泊桑的文学天才,充分地肯定莫泊桑的文学成就,并在强烈的褒贬对比中精辟地论述了莫泊桑在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满怀敬意地预言了莫泊桑将与他的作品一样获得永生。
文法
1.毕现情态。如文章第2段,作者描述莫泊桑“眼睛明亮而含笑,沉默不语”“洗耳恭听我们的谈话,老半天才斗胆插上片言只语”“表情开朗、坦率的棒小伙子”,寥寥数语,就把一位谦恭、聪明、睿智、开朗、坦率、朝气蓬勃的“棒小伙子”的形象勾勒出来,其情态毕现,栩栩如生,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结合议论抒情。作者对莫泊桑作品的评价,用“炉火纯青”“丰富多彩”“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等最富褒义色彩的词句来进行议论,并在褒贬对比中,盛赞莫泊桑的作品是“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他的作品将永生,并将使他获得永生”,生命的短暂获得了精神的永垂不朽,这些迸发式抒情,运用激越情语、紧凑短句及诘问等方法,倾吐衷情,感情奔放,如火山爆发,江河决口,具有猛烈的感情冲击力。
结构
探究争鸣
请你探究,作者认为莫泊桑光荣在什么地方?
莫泊桑的光荣所在是:①他的成名作《羊脂球》是一篇杰作,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生活的窗口”“清澈的美的源泉”,具有崇高的文学价值;②在15年中发表了将近20卷作品;③“他属于正派的文学伟人的家族”,他的作品是人们日常必吃的富有营养的“面包”。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手支招③ 多维阅读
论求知
培 根
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办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掌握知识方能办到。
求知太慢会弛惰,为装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书本条条办事会变成偏执的书呆子。求知可以改进人和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实习尝试则可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
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有的知识只需浅尝,有的知识只要粗知。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需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但这只限于质量粗劣的书。否则一本好书将像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
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做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因此,如果一个人不愿做笔记,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如果一个人只愿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定很狡黠,才能掩饰他的无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一样。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肾,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缺乏分析判断力的人,他可以研习经院哲学,因为这门学问最讲究烦琐辩证。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学,如此等等。这种种头脑上的缺陷,可以通过求知来疗治。
核心提示
这篇短文谈了求知的正确的目的、知识的价值、实验的重要、学习的态度、读书的方法等等,蕴含哲理,促人奋进,鼓舞人去求知。
高手支招④ 素材积累
课内素材挖掘
★左拉论莫泊桑
●《羊脂球》这杰作,这满含柔情、讥嘲和勇气的完美无缺的作品,爆响了。他下车伊始就拿出一部具有决定意义的作品,使自己跻身于大师的行列。
●他高产、稳产,显示出炉火纯青的功力,令我惊叹。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源源而出,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的窗口。
简析:左拉的这些话热烈地赞扬莫泊桑的文学天才,充分地肯定了莫泊桑的文学成就。
素材拓展积累
★世界名人对莫泊桑的评价
屠格涅夫认为他是19世纪末法国文坛上“最卓越的天才”。托尔斯泰认为他的小说具有“形式的美感”和“鲜明的爱憎”,他之所以是天才,是因为他“不是按照他所希望看到的样子而是照事物本来的样子来看事物”,因而“就能揭发曝露事物,而且使得人们爱那值得爱的,恨那值得恨的事物。”恩格斯:“应该向莫泊桑脱帽致敬。”
★典型事例
18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早在青少年时期就爱好写作。他如饥似渴地读了许多文学名著,写了不少文章。但是作品不论是思想内容,写作技巧,还是语言,都没有什么特色。他非常苦恼,就带着自己的几篇作品,请教当时的著名作家福楼拜。福楼拜对他说:“主要是你观察的功夫不到家,现在你就从观察马车开始吧!每天都有马车从你家门前经过,你就仔细观察一番,把看到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
莫泊桑回到家,按福楼拜的要求,全神贯注地观察马车在晴天和雨天、上坡和下坡时不同行驶的样子,还仔细观察了赶车人在暴风雨中和烈日下的不同表情……他将观察到的这些材料写进作品里,又送给福楼拜看。福楼拜看了文章后满意地笑了,对莫泊桑说:“由于你观察得仔细,写作有了进步,但贵在坚持啊!”
莫泊桑将福楼拜的话铭记在心,不断深入生活,仔细观察,积累了丰富的材料,一生写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说和六部长篇小说,成了举世闻名的大作家。
高手支招⑤ 习题探讨
一、作者演讲开始时为什么要“请允许我以法兰西文学的名义讲话,作为战友、兄长、朋友,而不是作为同行向吉·德·莫泊桑致以崇高的敬意”?结尾说:“这就是莫泊桑光荣所在,而且是更牢靠、最坚实的光荣。”这“光荣”指的是什么?回答问题,并说说文章首尾的内在联系。
解答思路:第一问要注意两种称呼所表示意义上的区别。第二问要联系上文内容回答。
参考答案:“同行”是一般的关系,而“战友、兄长、朋友”是一种非常亲密的关系。这一方面是事实。左拉与莫泊桑都具有拉丁血统,都属于正派的文学伟人的家族,都属于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左拉生于1840年,莫泊桑生于1850年,左拉长莫泊桑10岁,他们两人过往甚密,由此可见左拉是莫泊桑的战友、兄长、朋友。另一方面,这样写是为了抒发炽烈的痛惜之情和深切的缅怀之情,为演讲的展开奠定强有力的情感基调。
结尾所说的莫泊桑的光荣,指莫泊桑的作品具有不朽的价值,“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做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这与文章开头“请允许我以法兰西文学的名义讲话”是紧相呼应的,吻合的。
二、莫泊桑的写作是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源源而出,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但文章又指出:“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这该怎样理解?“人们终归还是吃那使他获得营养而又不会使他厌腻的日常必吃的面包”是什么意思?试说说你的理解。
解答思路:注意体会比喻句的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这里所说的“喜剧”“戏剧”不是从文学作品的样式方面说的,而是指莫泊桑的小说作品揭开了生活的矛盾,对生活中庸俗的一面充满了深刻的幽默和讽刺,收到使人“笑或哭”的效果意味深长,达到了喜剧的效果。莫泊桑的作品是“明晰”“清澈”地反映现实的,代表了文学创作的主流,而那些“复杂派、玄妙派和晦涩派”“不过是堕落”“是一时的离经叛道”,不可能持久。作者以“人们终归还是吃那使他获得营养而又永不会使他厌腻的日常必吃的面包”为喻,表明以莫泊桑为代表的“纯朴派和明晰派”的作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