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地球、矿物与材料 达标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章 地球、矿物与材料 达标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牛津上海版(试用本)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2-23 22:3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章 地球、矿物与材料
一、选择题
1.将铁粉装入纱袋制成“吸金球”,以“吸”出含有金盐的电镀废液中的金,变废为宝.“吸金”利用的原理是(  )
A.铁粉具有吸附性 B.铁粉具有磁性
C.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金强 D.铁的导电性比金强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B.聚乙烯塑料袋可用加热法封口
C.燃烧法可辨别毛衣的成分是羊毛还是化纤 D.棉花和涤纶都是天然纤维
3.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的轮廓和生物相似性可作为下列哪一学说的证据()
A.大陆漂移说 B.海底扩张说
C.地质力学学说 D.板块构造学说
4.下列地貌景观,属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U”形的冰川谷 B.路南石林
C.夏威夷群岛 D.戈壁、荒漠
5.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并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与论证,找到了大陆漂移的证据。下列哪一现象不能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 )
A.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凹凸吻合
B.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分布有海牛、鸵鸟等相似的生物
C.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岩层中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D.人们在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炭
6.在混合物中逐渐滴加X溶液,产生的气体或沉淀质量与X溶液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符合的选项是
A.A B.B C.C D.D
7.现有铬、铜和银三种金属,将金属铬和银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铬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银表面无明显现象,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的是
A.铬>铜>银 B.铜>铬>银 C.铬>银>铜 D.银>铬>铜
8.贮存煤矿的地层岩石类型一般是( )
A.沉积岩 B.变质岩 C.岩浆岩 D.侵入岩
9.两包粉末,一包铁粉、一包氧化铜粉末,快速鉴别开的方法是
A.观察颜色,加以鉴别 B.加水溶解,再鉴别
C.用磁铁吸引,加以鉴别 D.通入氢气后加热,观察加以鉴别
10.下列我们常见的几种岩石中,可能有化石的是()
① 花岗岩 ② 玄武岩 ③ 砂岩 ④ 石灰岩 ⑤ 大理岩
A.① ② B.② ③ C.③ ④ D.④ ⑤
11.下列现象中不能作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
A.月食时月面缺损边缘呈弧形
B.太空拍摄到的地球照片
C.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D.铅笔在篮球上移动, 观察到铅笔长度和铅笔头随位置的变化
12.为研究铁丝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 )
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二、填空题
13.实验室的某一废液中含有Cu(NO3)2、NaNO3和AgNO3三种溶质。小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来分离、回收废液中的金属铜和银。根据以下实验过程和现象回答问题:
(1)加入适量铜粉后,废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滤液D中的溶质有 。
14.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H2、N2、CO、CO2、HCl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气体通过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如下:A处无沉淀;B处有白色沉淀;D处固体黑色变红色;E处不变蓝色;F处有白色沉淀。则:
(1)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 ________,一定不存在________;
(2)写出D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现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有BaCl2、Na2SO4、Na2CO3、NH4HCO3、KCl、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1)操作1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
(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一定含有________。
(3)写出生成气体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6.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学校实验室有一批生锈的铁架台,它们生锈的原因是________ ,写出一个用酸除锈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例举一种防止铁架台生锈的方法________ .
(2)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将打磨后的两根铁丝,分别插入________ 溶液和________ 溶液中,其中产生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 ,由此得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
(3)金属铬(Cr)和铁的性质十分相似.在氧化物中都能显+3价,写出铬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 .与稀盐酸反应时,在生成的盐中化合价也相同,写出铬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17.从废铝锅上剪下6g铝片(表面被氧化,且含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放在烧杯中,将100g稀盐酸分5次加入烧杯中,测得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求: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烧杯中的质量/g 26 46 65.9 85.8 105.8
(1)第5次加入稀盐酸时,烧杯中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在右图中画出生成H2的质量与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加稀盐酸的容质质量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己被氧化的铝占未被氧化前铝片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是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读图后回答问题。
(1)填写各圈层的名称:
A.__ __;
B.__ __;
C.__ __。
(2)假如我们把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类比的话,那么鸡蛋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__ __。(填文字)
(3)A、B、C三个圈层中,软流层位于__ 之中。(填字母)
(4)地壳和地幔的顶部共同组成了__ __。
三、简答题
19.小金同学为了寻找含碳酸钙质量分数超 85%的石灰石,现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为了测定该碳酸钙混合物是否符合标准,小金同学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合物反应(操作如图所示)(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四组实验教据记录如下表。请分析计算:
实验组别 一 二 三 四
稀盐酸质量/g 100.0 100.0 100.0 100.0
混合物质量/g 3.0 6.0 9.0 12.0
所得溶液质量/g 101.9 103.8 105.0 a
剩余固体质量/g 0 0 m n
(1)分析表中数据,判断实验三中的样品是否已完全反应并写出理由:________。
(2)表中 a 的值为________;求表中 m=________。
(3)通过计算推断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否符合要求。________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东非大裂谷(如图所示)是世界上最长的裂谷带,它南起赞比西河口,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附近。它宽约 50 千米- 80 千米,底部是宽条带状的低地,夹嵌在两侧高原之间,仿佛是一条干涸了的巨大河谷在群山中延伸。裂谷底部比两侧高原表面平均要低 500 - 800 米,纵深地带相隔 3 000 米左右。两岸悬崖壁立,附近有许多活火山和死火山。死火山中的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的最高峰(海拔 5895 米)。裂谷底部湖泊点点,使东非的湖光山色更具有雄伟多姿的风采。
(1)请你说说东非大裂谷是怎样形成的。
(2)据推算,近一千万年来,东非大裂谷不断向两侧扩张,近二百万年来,平均扩张速度为每年 2-4厘米。请你根据板块构造学说,预测一下一亿年以后东非大裂谷的变化趋势。
四、探究题
21.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烧杯内有固体残留并得到无色溶液甲;
②取少量无色溶液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
③继续向①的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质置的变化如图所示。
(1)仅通过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_____ (写化学式);
(2)无色溶液甲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填字母)。
A.硫酸钠 B.碳酸钠 C.氢氧化钠 D.硝酸钡
试卷第2页,共2页
参考答案
1.C
2.D
3.A
4.C
5.C
6.B
7.A
8.A
9.C
10.C
11.D
12.C
13.(1)Cu +2AgNO3=Cu(NO3)2+ 2Ag (2) Fe(NO3)2、NaNO3
14.CO、HC CO2 CuO+CO Cu+CO2
15.烧杯、玻璃棒、漏斗 CuSO4; BaCl2、Na2SO4、Na2CO3、NH4HCO3 NH4HCO3+2NaOH=Na2CO3+2H2O+NH3↑
16.铁与水和氧气并存发生了化学反应; Fe2O3+6HCl═2FeCl3+3H2O; 刷漆 硫酸锌 硫酸铜 硫酸铜溶液中的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锌>铁>铜 Cr2O3; Cr+2HCl═CrCl2+H2↑
17.(1)AlCl3HCl41%
18.(1)地壳、地幔、地核(2)地幔(3)B(4)岩石圈
19.由实验一和实验二可知,每增加 3 克固体,溶液质量增加 1.9 克,第三次实验增加 3克固体,溶液只增加 1.2 克,故混合物样品没有被反应完全 105.5; 1.25 不符合
20.(1)东非大裂谷是一个断层陷落带,是在地壳运动过程中由巨大的断裂作用形成的。
(2)在地球的发展史上,非洲大陆从东非大裂谷这里开始分离,新的海洋在这里孕育。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一亿年以后,这里将出现一个新的大洋。
21.Ba(NO3)2 ABC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