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件(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22 09:0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导入新课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们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探究新知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材料一 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第一次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整个新时期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
材料二 在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系统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材料
思考
(1)在两次会议中邓小平分别提出了什么理论?
(2)材料二中所提到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的是什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中共十三大
中共十二大
阅读教材第47页内容和“材料研读”,明确南方谈话的内容及影响。
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内容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发展才是硬道理。
内容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影响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共十四大和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阅读教材,分析讨论:我们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一步推向前进。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基本概况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三大
1978年底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产生
1982年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提出
1987年
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发展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五大
1992年
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完善
1997年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确立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基本概况表
(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阅读教材第48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2002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江泽民在会上作的重要报告是什么?
(1)中共十六大召开于哪一年?
(2)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3)在中共十六大上,哪一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7年
“科学发展观”被写进党章
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时间
主要内容
意义
科学发展观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材料展示
材料一 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更加紧迫。
材料二 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材料三 
中共十八大会场
思考
我国正处在国际竞争、国内改革的最关键时刻,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根据材料讨论中共十八大召开的背景。
阅读教材,了解中共十八大的会议内容。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7年
时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主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换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社会矛盾变化
指导思想
材 料
中共八大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阅读材料,说说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九大在对中国社会
主要矛盾的表述上有什么差异。
思考
中共八大
中共十九大
差异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仔细想想,这二者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
思考

中共八大时,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下,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
中共十九大上提出的是我国在地域上、程度上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需要国家调整国家政策,促使人民生活水平整体提高,实现共同富裕。
课堂小结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丰富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思想
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六大: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共十七大:胡锦涛,科学发展观
中共十八大: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