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5生物的变异课件(共31张PPT)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2.5生物的变异课件(共31张PPT)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2-22 12:5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1.区别可遗传与不可遗传
2.掌握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
3.学习遗传育种的方法
学习目标
回顾:什么是变异?
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以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叫生物的变异。
不同品种的菊花
不同品种的玉米穗
你还能举出其他变异的例子吗?
不同花色的玫瑰花
不一样的
一样地可爱
猫咪
生物的变异普遍存在于生物界
大小花生的果实和种子
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花生果实大小的不同,是因为品种的不同
怎样区分大花生和小花生?大花生里有个小的,小花生里也有大个的
这样说不科学,大小花生是指它们果实大小的平均值而言
要是栽培条件好,小花生也会长成大花生
小组合作:完成P44-45探究。
1.通过动手实验,认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处理。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探究一种变异现象: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花生果实的大小与品种有关吗?
花生果实的大小与品种有关。
制定计划
(1)材料用具
两种花生、尺、笔、坐标纸(或白纸)
(2)实施过程及测量数据
选取了大花生30粒,小花生30粒
测量大花生的数据
测量小花生的数据
根据所测数据绘制坐标图(或直方图)
1.随机抽样,样品要有足够数量,不少于30粒
2.测量果实的长轴长短,以毫米记,四舍五入
3.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4.用坐标纸绘制曲线图,水平轴为果实的长度,纵轴为样品的个数,依据两数的相交点,连成曲线(测量结果也可以用直方图表示)
提示:
大花生的数据
小花生的数据
长度 (毫米)
个数
长度 (毫米)
个数
第一种花生的数据
第二种花生的数据
两种花生的比较
a.大花生里面有比较小的花生,
小花生中有较大的花生
b.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 >
小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
(1)根据两个品种花生果实在不同长度范围内的数量分布状况,可得出什么结论?
(2)计算并比较两个品种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可得出什么结论?
讨论:
(3)把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把小花生种在肥沃的土壤中,他们结出的果实怎么样,你做出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b、环境的变化影响生物性状的表现
讨论
a、把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的果实 小,把小花生种在肥沃的土壤中,结出的果实大。
(4)从大花生中选择一粒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一定都是大的吗?为什么?
不一定,要看控制花生大小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组成来确定。
讨论
在生长条件一样的情况下,一般大花生的种子种下去就会结出大花生,而小花生的种子就会结出小花生来,这说明了不同种类之间和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是由什么决定的?
首先是由它们自身的遗传物质基础决定的
而同一品种的花生由于种植环境的不同,它们结出的果实就会不同,这又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环境的影响也会使同一种类中的不同个体之间产生差异。
1、上述所讲的两个案例中的变异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2、这两种变异是不是都能遗传给后代呢?
案例一: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色盲的孩子。
案例二:兄弟二人,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哥哥比弟弟黑。
学以致用
归纳总结
生物的
变异
可遗传变异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
不可遗传变异
环境变化而遗传物质
未变引起的变异
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引起变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用一种化学药剂处理甜菜的幼苗,能够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加倍,这样的甜菜含糖量高,你认为这种变异能遗传吗?是什么引起的?
能遗传 遗传物质的改变
练一练:
改变光照时间促使提前开花,你认为这种变异能遗传吗?是什么引起的?
不能遗传 环境的改变
思考:是不是所有的变异对生物都是有利的?
玉米中的白化苗
小麦中出现抗倒伏的变异品种
不利变异
有利变异
绝大多数变异对生物来说是不利的;少数是有利的;还有一些是既无害也无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人类对遗传变异原理的应用
原理:人工选择育种
原理:杂交育种
高产抗倒伏小麦诞生的原理是;
太空椒的培育:
普通甜椒
太空椒
原理:诱变育种
表现型

基因型
(内因)

环境条件
(外因)
不遗传的变异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诱因
可遗传的变异
三个来源
1、某自花传粉植物连续几年只开红花,一次开出一朵白花,该白花植株的后代全开白花。其变异原因是( )
A.基因分离 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D.环境影响
2、进行有性生殖的动物,亲代和子代之间总存在着多多少少的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基因分离 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D.环境影响
C
B
随堂反馈
3、下列哪种性状是可以遗传的( )
A.营养性夜盲症 B.色盲
C.高山缺氧反应 D.运动员强健的肌肉
B
4、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
A.产生新基因,不形成新基因型
B.产生新基因,形成新基因型
C.不产生新基因,形成新基因型
D.不产生新基因,不形成新基因型
B
C
5、下列不属于生物变异的是( )
A.玉米果穗的颜色上的差异
B.安康羊的后代比其父母矮许多
C.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头部
D.未成熟的小苹果与成熟的大苹果
D
6、下列方法中,不能得到可遗传变异的是( )
A.加强水肥管理,使农作物健壮
B.进行品种杂交,之后进行选育
C.用射线和药物处理种子后进行选育
D.挑选牛群中的肉质较佳的进行繁殖
A
7、下面是四位同学对生物变异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变异
B.变异在生物界是一种个别现象
C.没有变异就没有生物的进化
D.生物的变异大多是适应环境的
C
8、农业上用射线或药物处理农作物种子,从而获得新品种。其原理是:射线或药物( )
A.使种子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B.直接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性状
C.改变了农作物种子中的营养成分
D.淘汰了农作物的某些不良性状
A
9、有性生殖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最根本的原因是( )
A.基因突变频率提高
B.染色体结构变异机会多
C.产生新的基因组合机会多
D.更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异
C
10、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 )
①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
② 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
③ 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
④ 我国科学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牛
A.① B.①②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