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课件(共42张PPT)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课件(共42张PPT)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2-22 13:0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1、什么叫“遗传”?
2、什么叫“变异”?
3、生物的性状包括哪几方面?
4、什么叫“相对性状”?
5、性状由基因控制,但同时是否 受环境的影响?
1、新生命是由哪一个细胞开始的?
卵细胞
精子
受精卵
子女
母亲
父亲
2、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给子代带去了什么?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
2
1
描述基因、DNA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重点)
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
3
(重点)
(难点)
(一)、基因、DNA和染色体
细胞
染色体
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细胞核
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
(一)、基因、DNA和染色体
(一)、基因、DNA和染色体
染色体: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构成: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染色体
遗传物质的
主要载体
(一)、基因、DNA和染色体
DNA形态:双螺旋结构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携带大量的遗传信息。
(一)、基因、DNA和染色体
(一)、基因、DNA和染色体
片段2:
决定眼皮的单双
片段1:
决定虹膜的颜色
片段3:
决定有无耳垂
基因1
基因2
基因3
(一)、基因、DNA和染色体
基因概念:是指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位置:存在于DNA分子上
1、染色体、 DNA、基因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基因1
基因2
基因3
数量关系:一条染色体→ 个DNA → 个基因
1

2、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基因
基因
染色体
DNA
细胞核
如果用一根长绳来代表DNA分子,在长绳上用红、橙、黄、绿、蓝等颜色涂在不同的区段上,不同颜色的区段表示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不断把长绳螺旋缩短变粗,就能把长绳处理成短棒状的染色体。
试一试
即时巩固
【中考 新疆】如图是与遗传有关的概念简图,图中的①②③依次是(  )
A.染色体、基因、DNA
B.DNA、染色体、基因
C.染色体、DNA、基因
D.DNA、基因、染色体
C
经过整理后的正常人(女性)
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排序图
3、什么样的染色体互为一对?
1、正常人体细胞内有多少对?
多少条染色体?
2、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是
成对存在还是成单存在?
4、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那么DNA呢?基因呢?
23对、46条
成对存在
大小、形态相似
等位基因
成对存在
物种 染色体数(体细胞)
马 64条(32对)
狗 78条(39对)
果蝇 8条(4对)
玉米 20条(10对)
水稻 24条(12对)
人 46条(23对)
对比分析:不同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相同吗?
不同种生物染色体数目不同,同种生物相同
人体体细胞内染色体
21三体综合症
人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异常情况!
缺失一段
猫叫综合症
1、下列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每条DNA分子上会有很多个基因
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很多个DNA分子
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很多个蛋白质分子
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B
2、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 )
A.5对 B.20条 C.14对 D.23对
D
3、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位于染色体上
B.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
C.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D.染色体是由DNA和基因组成的
D
4、一般来说,生物体内体细胞的染色体是( )
A . 单个的 B . 有时成对,有时成单
C . 成对的 D . 大都单个
C
5.下列关于人的体细胞内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目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
A . 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含23个DNA分子
B . 人的体细胞中有46对染色体,包含46个DNA分子
C . 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含46个DNA分子
D . 人的体细胞中有46对染色体,包含23个DNA分子
C
一般情况下,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的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DNA分子是成对存在是,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二)、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1、新生命是由哪一个细胞开始的?
卵细胞
精子
受精卵
子女
母亲
父亲
2、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给子代带去了什么?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01、生物体在生殖过程中形成的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会不会像体细胞一样具有成对的染色体?为什么?
23对 + 23对 =
46对



46对 + 46对 =
92对





02、在生殖过程中,怎么保证后代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相同?
1883年,比利时胚胎学家比耐登对体细胞只有两对染色体的马蛔虫进行研究时发现,马蛔虫的精子和卵细胞都只有两条染色体(由每一对里的一条组成),而受精卵则又恢复到两对染色体。
那么,是不是所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都是这样的呢?
比耐登
雌蛔虫体细胞
(4条染色体)
雄蛔虫体细胞
(4条染色体)
卵细胞染色体
(2条染色体)
精子染色体
(2条染色体)
受精卵
(4条染色体)
[马蛔虫实验]
子蛔虫体细胞
(4条染色体)


精子
卵细胞
受精卵
1
2
3
4
1
2
3
4
1890-1891年科学家通过对多种生物的观察研究,证实了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精子
卵细胞

能形成精子的细胞
能形成卵细胞的细胞
受精卵
新个体

产生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要分离,DNA、基因也分离。这样做可以保持亲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分裂
不行!!!
精子或卵细胞
等位基因
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思考并填写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父亲
母亲
体细胞

( 条)
23
46

23
46
( 条)

23

23

( 条)
23
46
生殖细胞
受精卵
请写出染色体变化的规律(用n、2n表示)
亲代体细胞 ( )
生殖细胞( )
子代体细胞 ( )
2n
n
2n
思考:
无性生殖的后代个体之间十分相像,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有关吗?
无性生殖的新个体是由母体直接产生的,没有经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所以无性生殖产生的个体只具备母体的遗传性状,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无关。









染色体
蛋白质
DNA
基因
性状

(2n)

(2n)
精子
(n)
卵细胞
(n)
受精卵
(2n)
1个
多个
决定
主要的遗传物质,
呈双螺旋状。
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
片段
染色体
数减半
染色体
数减半
即时巩固
1、一般情况下,控制生物亲代性状的遗传物质是通过下列何种途径传递给后代的(  )
A.生殖器官 B.生殖细胞
C.体细胞 D.细胞核
B
精子与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2.学习了“遗传的物质基础”后,小路同学找来一根白色长绳,在长绳上用红、橙、黄、绿等颜色涂出了长短不一的区段,之后,把长绳处理成短棒状。在小路的动手活动中,长绳、各色区段、短棒分别代表的是(  )
A.DNA、染色体、基因 B.DNA、基因、染色体
C.基因、DNA、染色体 D.染色体、DNA、基因
B
3.【中考 烟台】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不仅为揭示生命奥秘奠定了基础,同时宣告了分子生物学时代的到来。下列关于DNA的相关概念表述错误的是(  )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通常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
C.DNA上的片段叫做基因
D.亲子鉴定是通过亲子间DNA比对来实现的
C
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4.茗茗和墨墨是亲姐弟,墨墨长得像父亲,茗茗长得像母亲,他俩染色体的正常来源是(  )
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来自父方的多,来自母方的少
C.来自母方的多,来自父方的少
D.墨墨的染色体主要来自父方,茗茗的染色体主要来自母方
A
5.【中考 广州】哺乳动物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  )
A.一半
B.一倍
C.两倍
D.多倍
A
a
d
b
c
⑴图中a是 ,
它主要由 和 组成,
其中, 是遗传物质。
⑵图中b是 ,上面有控制
生物性状的片段c,叫做 。
染色体
DNA
蛋白质
DNA
DNA
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