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地球的自转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时 地球的自转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12-07 15:4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枣庄市第十三中学有效课堂教学导学稿
课题
地球的自转
主备教师
冯 涛
导学教师
冯 涛
导学时间
9月15
课时
1课时
累计课时
5




知识
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特征,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
二、学习重难点:
1.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技能
目标
2、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知道晨昏线(圈)的含义和昼夜交替周期。3、能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情感
目标
学会合作学习,增强互助能力。
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1、小组合作学习;2、表格法;3、游戏法;4、问题解决式教学;
【学法渗透】
1、学会读地球仪,运用经纬网地图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经纬度;
2、学会通过观察、比较等方式认识地理事物的特征;
3、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地理事物;
教学准备
【辅助工具】1.多媒体课件。2.表演用道具。3.地球仪
【主要训练形式】1.小组研讨。2.表演。
教学过程设计
程序
(要素)
导学思路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一)




1.巡视检查预习作业。
2.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现在大家知道,我们脚下的大地是一个球体,这个地球是一个行星,它和另外八个行星一起围绕太阳旋转。人类就住在太阳系中。但是“发现”这个体系,也就是说,真正了解我们在其中的位置,花费了多少世纪的苦功啊?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地球运动的奥秘。
  
3.学习目标,通过课前制作好的投影
[演示并提问]: 教师转动地球仪
  1)地球怎样自转 ? ( )
  2)描述地球自转方向?地球上指向北极星方向的点是什么?( )
  3)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讨论或学生举例)
4) 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每小时转多少度?)

学生回答
学生
看或读。
【时间】2分钟左右。
1、出示自学指导
教师巡视
5)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哪些?
1、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
(1)教师提问:太阳从何方升起、何方落下?那么,太阳东升西落说明了什么呢?
窗外景物向后移动是汽车向前行驶的反映。
两列火车交会时,你坐的火车已经开动,相邻的火车并没有开动,但你会觉得怎么样?为什么?
(2)组织学生讨论。
当你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面,看到窗外的景物是向什么方向移动的?为什么?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
没有开动的相邻火车向相反方向移动是由于自已坐的火车已经开动而产生的错误错觉。
明确方法听、
看、
想、

(二)自



【时间】10分钟左右。




(三)分



分组展示
(3)教师出示地球仪自转的挂图,然后提问:
?????? 地球的方向是怎样的?
(4)教师运用地球仪,边演示地球自西向东的转动边提问:地球自西向东转动时,我们看到的太阳向什么方向运动呢?为什么明明是地球在自转,而我们看到的却是太阳东升西落呢?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两个例子,通过讨论得出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转动的反映的结论。
??????
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展示给予适当的评价。
了解学情、发现问题。
教师要演示时,要注意地球的旋转方向要自西向东,即从北极往下看,地球作逆时针旋转。其次地球仪的转动要作匀速运动,不能一会儿快,一会儿慢。
兵教兵
相互“培优级补差”,
【时间】5-8分钟。
(四)合



  1.地球是一个球体,向光的一半叫昼半球,背光的一半叫夜半球。昼夜半球相交的大圆叫晨昏圈.(用一段塑料绳折成大圆环放在晨昏圈的位置,两个夹子把绳固定在地球仪底座)
  2. 从黑夜进入白天的是晨线,是日出之处。从白天进入黑夜的是昏线,是日落之处
  3. 北京是在白天还是黑夜(有红五角星标记)?纽约呢?(兰色)
  
  [小节]:由于地球在不断自转,各地的昼夜在不断交替着。
  4.[讨论]:生活在地球的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坐地日行八万里”这种情况是否可能发生?
?[演示并讲解](2)教师打开手电筒,让光线照在自西向东转的地球仪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地球仪上的大头针进入明暗半球的情况。然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才出现了昼夜更替现象。
???
(4)教师讲述进球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因此一昼夜的时间为24小时,以及昼夜更替对地球上生命现象产生和存在的重大意义。
演示并讲解] 教师用手电照射地球仪
[演示并提问] 一边拿手电照射一边转动地球仪
  现在北京在那儿?纽约呢?在日本正在卫星实况直播世界杯足球赛,英国的球迷大概要在什么时间观看?美国纽约呢?
2、小组交流展示,,统一答案,教师点评。
过渡:人类经过漫长而艰辛探索才逐步认识到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是一个正球体吗?(不是)在现代先进的科技条件下,人们已经准确地测算出地球的大小,证明了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教师在演示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大头针表示的这个地区,进入手电筒光和离开手电筒光的一全过程。其次手电筒光不能移动。
1.学生观察或比较。
2.学生自由更正,让他们各抒己见。
3.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和更正的道理。
4.对重点难点问题,运用多媒体设置探究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5.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运用。(6)学生分组进行地球自转形成昼夜更替的实验。
【时间】 8-10分钟
(五)




1.人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是因为 ( )
A.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转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C.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 D.地球始终斜着身子公转
2.我们感觉不到地球自转的原因是 ( )
A.地球在运动,人们感觉不到B.人随地球一起运动,地球以外的参照物太远,人们感觉不到 C.地球运动太快,人们感觉不到 D.地球运动太慢,人们感觉不到
3.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顺时针方向 B.逆时针方向 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
4.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 )
A.12小时 B.24小时 C.一年 D.36小时
5.关于地球大小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先看到日出 B.后看到日出C.时刻晚 D.时刻相同
6.地球自转一周要24小时,那么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 ( )
A.15小时 B.15分钟C.1小时D.1分钟
7.读图1.8,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地球是一个 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 。
(2)图中两地昼夜状况是:A地在 半球,B地在 半球;随地球自转,12小时后,A地将进入 ,B地将进入 。
(四)达标测试阶段(自我检测) 见助学
要强调学生当堂独立完成检测。
②要让学生在本节课上了解自己掌握知识作为“日日清”的对象。
③要强调学生纠错,有错必纠。
【时间】 8-10分钟





? 提问:说说地球的转动方向是怎么样的?地球为什么会产生昼夜现象?你能说说地球的昼夜是怎样产生的吗?
[板书]: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绕轴旋转
  2.方向 自西向东
  3.周期: 一天
二.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昼夜交替现象
2.时间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