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七课《友谊的回声》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能用清新、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友谊的回声》。
2、 并能用歌声表现大自然有趣的回声现象,感受力度变化在音乐中
的表现作用,能在音乐实践中运用力度的变化表现音乐的意境。
3、 尝试简单的二声部合唱。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力度变化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难点: 二声部合唱声音的和谐统一。
教学过程
一、感受回声和力度,导入新课。
师:见到你们真高兴,同学们,上课!
1、 师生问好。
2、 感受回声和力度,导入新课。
师:在静静的湖水边,静静山谷中,向着大森林,向着高山岭, 我大喊一声“噢”。这时山谷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生:回声。
师:我们一起做个回声游戏吧!老师唱原声,你们唱回声。
2/4 1 6_0 |1 6 0 | 7 5_0 |7_5_0_|
师:我们交换一下,我来做你们的回声,请听琴。
师:谁发现我们在声音上有什么不同?
生:老师的声音
师:你们的小耳朵可真灵,老师唱的回声很弱,你们唱的原声强,
f pp f PP
2/4 1 6_0 |1 6 0 I 7 5_0 |7_5_0_|
师:根据声音的变化,我们跟着琴再试试。(注意唱歌时小腰挺直、
面带微笑,声音往上走,吸气。)
师:提示声音力度变化,再唱一遍。
师:这次有回声的感觉了,我们分组唱一唱。
师:回声还在山谷中回荡,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回声的歌曲《友 谊的回声》。
二、感受聆听
1、 初听,感受速度。
师:首先咱们整体感受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师:你觉得歌曲的速度是一中速。
2、 复听,感受情绪。
师:那你在听的时候,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生:欢乐的、清新的、优美的。
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欣赏一遍,歌曲的回声处,我们一起 唱。
3、第三次聆听,划分乐段。
师:如果让你给歌曲分乐段,你认为这首歌分几个乐段呢?咱们边 听边思考。
师:谁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生:我觉得从开始到友谊的回声是第一乐段,后面是第二乐段。
师:为什么这样分呢?
生:第一乐段欢快、高兴,第二乐段优美、抒情。
师:这位同学总结的非常好,咱们把掌声送给他。
三、学唱歌曲
(一)学唱歌曲第一乐段
1、师:请同学们跟着琴用U模唱第一段。(模唱时嘴巴里面空空的、
松松的、好像轻轻吹着唱一样,请听第一句)
2、师:你们学的非常认真,随音乐小声地学唱一遍。(唱歌时小腰
挺直,面带微笑。咬字的时候找打哈欠的感觉,轻轻从后牙咬字)
3、 师:我们跟着琴唱一遍试试。(出现问题随时纠正,重点教唱前八 分休止符“加上空-快吸气唱)
4、 师:跟着琴我们再完整的唱一遍。
5、 师:请你们用高兴、欢快地心情跟着伴奏唱一唱吧。
6、 师:你们的声音真好听,请看第二段的旋律与第一段哪里不同?
边听边找一找。
生:向着天的那一边,向着海的那一岸。
7、 师:嗯,火眼金睛!跟老师学唱这一句。跟老师的琴声试着把第二 段完整地唱一遍。
8、 师:我们把这两段跟着琴完整的演唱一遍。(注意回声处要唱的很 弱)
9、 师:你们的声音太美妙了,跟着伴奏再唱一遍吧。
(二)学唱歌曲第二乐段
1、师:请随老师的琴唱一唱第二乐段。
师:纠正空拍处,最后一句要唱的--渐慢。
2、 师:我们再用优美的声音跟着琴唱一遍.
3、 师:你们跟着伴奏完整地唱一遍有没有信心?生:有!
(三)"轮唱”
师:你们的表现太出色了,老师也想唱一唱了,你听老师唱的和你 们唱的有什么不同。
1、 师跟音乐演唱第一段。
师:刚才同学们是一起唱的,老师有没有和小朋友一起唱?师:这
种演唱形式叫做——轮唱
2、 师:同学们也来试一试,看着这个表格。你们唱二声部黄色部分。
师:同学们很聪明一学就会。
3、 学生分声部跟着伴奏唱一遍。(要想让轮唱好听,一定要把强拍唱 出来。节奏要稳住,不能抢。)
4、 学生分声部再跟着伴奏唱一遍。
四、拓展二声部合唱《回声》。
师:可爱的回声传到了远方,这时山谷里也发出了美妙的声音,你
1、 师范唱发声曲。
2、 我们分组学唱。一声部的同学,老师唱一句你们模仿一句。
(注意声音立起来,向上走,纠正错误。)
3、 一声部跟琴唱一遍。
4、 教唱第三组…分声部合唱,
师:我们唱合唱要注意声音的和谐,唱自己的声部时,还要倾听另 一个声部的声音。
5、 我们再完整的演唱一遍。
五、 最后演唱合唱版《友谊的回声》
师:回声在我们耳边久久回荡,让我们带着对纯洁友谊的赞美和追 求再一次唱响《友谊的回声》。
师提要求:这一次我们挑战一下合唱的演唱形式,首先我们唱刚才 学的二声部发声曲,音乐响起后第一乐段中的第一段采用轮唱的形 式,后面是齐唱。
六、 小结。
不光大自然有回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是有回声的。只要你对别人
好,别人也会对你好。同学们,让我们挥起友谊之手和各位老师说再
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