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3 11:3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飞机飞行不就更安全了吗?
B.猎狗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C.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2.京剧舞台上是用( )来表现骑马这个动作的。
A.骑真马 B.马鞭 C.空手做骑马的动作
3.读句子,选择填空。你认为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假如我是一阵风,我会轻轻地吹倒母亲的身边,( );假如我是一片云,我一定请我的伙伴( );假如我是一粒种子,我要长成一顶绿色的帐篷,( );假如我是一滴水,我要融入海的怀抱,( )。
①到各地走一走 ②擦去她额上的汗珠 ③滋润每一个生命 ④让大家在我的绿荫下休息
A.③①④② B.④①②③ C.②①④③ D.③④②①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和同学交流名字的时候,下列哪项不正确( )
A.能说出自己名字的来历或含义。
B.听别人讲话的时侯要礼貌地回应。
C.和同学交流名字的来历或含义,不可以说关于其他人名字的。
D.要把自己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
5.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正确的一项是( )
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A.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B.这不是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C.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D.这恰好表明有数得尽的骆驼。
6.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那座庄园可漂亮啦!瞧,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银装素裹……
A.鲜果飘香 绿树成阴 姹紫嫣红
B.绿树成阴 姹紫嫣红 鲜果飘香
C.姹紫嫣红 绿树成阴 鲜果飘香
二、判断题
判断下列句子说法是否正确。
7.在《牧场之国》一文中,“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一句出现了4次,这是运用排比,突出荷兰景色优美、人与动物、环境和谐美好的特点,强烈表达了对荷兰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
8.《金字塔夕照》主要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则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它们都让读者感受到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 )
9.《威尼斯小艇》一课作者运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方法,表现了威尼斯不同的美,深深地吸引了读者。( )
10.“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这句话运用三个比喻句形成排比,生动形象地写出威尼斯小艇窄长深、弯弯的外形特点和行动轻快灵活的特点。( )
三、填空题
11.句子练习。
1.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鼠爬上了树。(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从这句话看,松鼠冬天_______,山鼠冬天_________这是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12.填一填。
我读了《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我想对种田人说:你要( )才行,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 )。
13.课外积累。
(1)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及时当勉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表达
14.口语交际:学会转述。
班主任请你通知劳动委员李红:先给教室里的一盆吊兰浇点水,然后搬到走廊上晒晒太阳,下午放学时搬到室内。你见到李红,该怎么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五月,洋槐开花了。山山洼洼,坡坡冈冈,好似( )瑞雪初降( ),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新疆姑娘披散( )在肩头的小辫儿。“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花粉,酿出了甜的蜜。“噼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了白生生的槐花。中午,桌上就会摆出香喷喷( )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儿打的旋儿都是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沉浸在香海中。
在洋槐开花的季节,无论哪位小朋友走进槐乡,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摇摇晃晃地卧在槐花树下不想回家。好( )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槐花饭是用精白粉拌槐花蒸的。若吃成的,就浇上麻油蒜泥和陈醋;若吃甜的,就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可好吃了。小朋友临走时,槐乡的孩子还会送他一塑料袋蒸过晒干的槐花,外加一小罐清亮亮的槐花蜜。
五月,洋槐花开了,槐乡的小姑娘儿变得更俊俏。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插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塞( )的全是槐花,手上拿的还是槐花。他们大咧咧的,不住地往嘴里塞上一把,甜丝丝的,香喷喷的,真有口福呢。
15.给文中画线的字注音。
16.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形容一望无边的白。( )
②上衣或袍子的前半部分。( )
③多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
17.照样子,写词语。
山山洼洼(AABB)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条一条((ABAB)__________________
18.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家乡的小山岗
我的家乡是豫东平原上的一个美丽的乡村,村庄东头有一个小山岗。小山岗南北绵延几公里,就像一条长龙,匍匐在家乡的原野上。
山岗上栽满了杏树,每到初夏杏子成熟的时候,满树黄澄澄的杏子,总会吸引来很多小朋友。大一点儿的爬到树上摘杏子吃,小一点儿的待在树下,看着树上的小朋友吃得津津有味,馋得直流口水,他们便会朝树上的小朋友大声地喊:“给我摘一个,给我摘一个。”而树上的小朋友却总是故意刁难树下的小朋友,边吃边说:“就是不给你摘,就是不给你吃。”气得树下的小朋友直跺脚,嘴里直嘟囔:“你真坏,你真坏。”
到了暑假,山岗上就更热闹了!孩子们吃过晚饭,在父母的带领下,一只手拿着瓶子,一只手拿着手电筒,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兴高采烈地去捉爬蚱。你看吧,树林里,到处是人影,到处是灯光;你听吧,人影处,到处是笑声,到处是孩子们的叫喊声。你总能听到:“妈妈,我捉到一个!”“爸爸,这里有一个爬蚱!”
家乡的小山岗,虽然很平凡,但它却是孩子们的乐园。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喜欢上了这个小山岗吧!
19.“气得树下的小朋友直跺脚,嘴里直嘟囔:‘你真坏,你真坏。’”句中“嘟囔”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画“___”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本文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的乡村生活。
22.乡村生活趣事很多,给了“我”许多欢乐,文中主要写了哪些趣事?请你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本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24.习作。
选一件令你开心的事情写下来,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题目自拟。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反问
C.比喻,把盘古比作柱子。
B选项的句子构不成比喻句,比喻要求有本体和喻体。
2.B
【解析】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考查了句子的补充,词和词组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成为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话,这就是句子。
为了把意思表达完整,句子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成分,基本成分齐全的句子,叫做完整句。结合上半句“我会轻轻地吹到母亲的身边”,下半句应与“擦去她额上的汗珠”搭配;上半句“我一定请我的伙伴”,下半句应与“到各地走一走”搭配;上半句“我要长成一座绿色的帐篷”,下半句应与“让大家在我的绿荫下休息”搭配;上半句“我要融入海的怀抱”,下半句与“滋润每一个生命”合适。
4.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口语交际表达能力。本题涉及的内容是《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我们在和同学交流名字的含义或来历时,可以是关于自己名字的,也可以是关于其他人名字的;介绍自己的名字时要能说出自己名字的来历或含义;要把自己了解的信息讲清楚;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
因此,ABD选项说法正确,C选项说法错误。
5.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反问句改陈述句的能力。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改为陈述句为: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6.C
【解析】
【详解】

7.×
8.×
9.√
10.×
【解析】
【分析】
7.
考查对课文的理解和修辞手法的辨析。
熟读课文可知,在《牧场之国》一文中,“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一句出现了4次,分别在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反复强调重点突出突出荷兰景色优美、人与动物、环境和谐美好的特点,强烈表达了对荷兰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但虽然出现了4次,但是并不是连续出现,所以不属于排比修辞。
8.
考查对课文表达方式的理解。
《金字塔夕照》是穆青于1982年7月写的一篇散文,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描写;
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则主要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
9.
考查对文章写法的理解。
《威尼斯小艇》一课作者运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方法,动态: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静态: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面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表现了威尼斯夜晚沉寂,安闲、恬静的特点,表达了坐着对威尼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0.
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对修辞手法的辨析。
题干中“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这句话并不是比喻句。所以“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中运用了两个比喻句。
11. 这么远,箭射不到。 动作敏捷的松鼠,爬上了一棵高大光滑的树。 不蛰伏 蛰伏 作比较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句式转化的能力。
题干所给句式为反问句,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去掉疑问词和问号,改为否定词和句号。
2.本题考查学生的扩句能力。
扩句,就是把一个短句扩为长句,句子主要成分不变,增添形容词或副词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内容的理解和说明方法的辨析能力。
作比较,是说明文中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作用是突出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12. 努力做事 侥幸心理
【解析】
【详解】

13. 二月春风似剪刀 万里长征人未还 岁月不待人
【解析】
【详解】

14.李红,班主任告诉你,先给教室里的一盆吊兰浇点水,然后搬到走廊上晒晒太阳,下午放学时在搬到室内。
【解析】
【详解】

15.sì jiàng sàn pēn hào sāi
16.①白茫茫 ②衣襟 ③沉浸
17. 整整齐齐 端端正正 一串一串 一段一段
18.表达了作者对槐乡及孩子们的喜爱之情。
【解析】
15.略
16.略
17.略
18.略
19. 连续不断地小声自言自语,多表示不满 嘀咕 嘟哝
20.比喻,好处是把一些小山岗南北绵延几公里具体地说出,借长龙加以说明,令人更加清楚的认知,很形象,生动。
21. 初夏 暑假
22.初夏杏子成熟时小朋友们摘杏子的情景,暑假晚上父母带孩子们去捉爬蚱。
23.前后呼应,点明主题。可以使内容更为完整,结构更为紧密。
【解析】

24.
令人开心的事
六一儿童节,我和同学自发组织了一次小型夏令营,目标——黄兴公园。一下汽车,我就兴冲冲地向公园跑去,把小伙伴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一进公园,我们直奔划船的地方。人可真多呀,放眼望去,人山人海的。排了好长时间的队才轮到我们,我和小曹结成了同盟,她来掌舵,我来攻击别人。
船缓缓地行驶在平静的湖面上,在船经过的地方,留下了一道道波纹。我一边把手伸进清澈的湖水中,一边抬头欣赏着两岸那迷人的风景。湖岸两边柳树枝条随风婆娑起舞,有的枝条已经垂到了湖面上,好似姑娘在洗涤秀美的长发;夹竹桃开着粉嫩的花儿,好似一张张笑脸;几个悠闲的老人正在岸边垂钓。
我正看得入迷,忽然,凉丝丝的湖水向我迎面扑来。水花遮住了我的双眼,等我擦干了眼睛,再仔细一看,原来是小季要与我“水战”呀。我不服气,趁他不注意,我也猛地掀起一阵水。“嘻嘻,落汤鸡,落汤鸡。”我带着有一点挖苦的语气说。他也不甘示弱,再一次向我发起了挑战。就这样,我们俩你泼我,我泼你,衣服都湿透了,可我俩还是很开心。
时间过得好快呀,太阳公公催促我们回家了,垂柳也向我们摆手道别,再见了小船,再见了湖水,谢谢你陪伴我们,给我们带来了欢乐。
【解析】
【详解】
本次习作为自命题作文,要求写一件学习生活中让你有趣或开心的事。想想学习生活中你经历过哪些有趣或开心的事,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去写。这是一篇记事的作文,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把能体现人物闪光点的事写具体,突出他的特点,要处处扣住“开心或有趣”这一中心。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提纲:
开头:开门见山或者修辞式开头点题。
中间: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
结尾:总结式或者抒情式扣题,升华主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