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猴王出世练习卷 (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7.猴王出世练习卷 (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3 14:1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7 猴王出世练习卷
一、选择题
1.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瞑目 炎热 天造地设
B.石碣 镌刻 力卷神疲
C.避暑 山涧 喜不自胜
D.遮闭 家当 天真地秀
2.下列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老虎吼一声,就像半天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2)武松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出平生力气只顾打。
(3)那猴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
(4)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A.夸张 比喻 拟人 对偶 B.拟人 比喻 排比 对仗
C.比喻 夸张 排比 对偶 D.夸张 比喻 排比 对偶
二、填空题
3.根据解释,填写词语。
1.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_________(极度惊慌,行动失常)。
2.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__________(耳朵都震得快要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3.传说中,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_____________(连一点草都不长)。
4.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例: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比喻)
①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
②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
③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 )
④工人叔叔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
⑤这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 )
5.课内阅读。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比作_______和_________,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
2.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1)选文主要是对父亲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描写。
(2)“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___________,“平静”说明____________,“慈祥”充分体现了__________
6.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例:郎中(医生)
客官( ) 印信( ) 伙计( )
掌柜( ) 客舍( ) 钱铺( )
三、信息匹配
7.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叱咤风云(chà zhà) 裂缝(fénɡ fènɡ) 偃月刀(yǎn yàn)
刮断(ɡuā ɡuǎ) 澎湃(pài bài) 蜷身(juǎn quán)
8.读一读,把错误的音节圈起来,并改在括号里。
议论 yì lèn ( )紧闭jǐnɡ bì( )修理 xūi lǐ( )
秤杆chěn ɡǎn( )粘住zān zhù ( )削皮xuē pí( )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西游记》(选段)
①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了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眨眨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练练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弥漫,真是个熯天炽地。……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②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刽!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
9.片段①中“妖精”是_____,片段②中的“嫂嫂”是_____,两个人是_____关系。
10.“嫂嫂”要砍行者几剑,且不肯借扇。你知道什么原因吗?简要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片段①中的“妖精”的大号是( )
A.圣婴大王 B.圣火大王 C.婴火大王 D.火云大王
12.片段②中的对话描写,下列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嫂嫂”的孩子在南海菩萨处受伤,所以不肯借扇。
B.行者借扇的目的是扇息火焰山的大伙,保护唐僧过了火焰山去往西天。
C.要借芭蕉扇,就要按规矩办事:“砍上几刽,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
D.“些须之伤”就是受了很重的伤。
13.下列是对短文人物特点的概括,你认为最不恰当的( )
A.片段①中的“妖精”本领高强,会喷火吐烟。
B.片段①中的“八戒”喜欢开玩笑,很有趣。
C.片段②中“嫂嫂”办事很讲规矩,不徇私舞弊。
D.片段①②中的“行者”神通广大,有勇有谋。
课内阅读训练,知识融会贯通。
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14.简要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
15.通过联系上下文,我猜出了“好所在”的意思是_______,“石碣”的意思是________。
16.画横线的语句运用_______和_______描写,表现了石猴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17.从石猴进洞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动作,可见这是一只心思细密、聪慧过人的猴子,充分展现了石猴的____(A.神性 B.人性)。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B项中“力卷神疲”应为“力倦神疲”。
2.D
【解析】

3. 失魂落魄 震耳欲聋 寸草不生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意思写词语。
1.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2.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大,都快要把耳朵震聋了。
3.寸草不生:形容土地贫瘠,环境恶劣,连一点儿草都不长。
4. 反问 拟人 比喻 夸张 设问
【解析】
【详解】

5. 比喻 过去的日子 轻烟 薄雾 时间的稍纵即逝 外貌 神态 父亲受到了敌人的苦刑 父亲受到了敌人的苦刑后,依旧沉着,依旧坚强 父亲对家人的爱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考查了对课文重点语段的熟悉程度,作答起来不难,但要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做完应检查一遍。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选自《匆匆》,本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的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不能白白走一遭的主题思想。“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这句话出自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匆匆》一文。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薄雾”使无形的时间有了鲜明的形象。
2.(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从“灰布旧棉袍、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这是人物的外貌描写;“平静而慈祥的脸”这是人物的神态描写。
(2)“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了他遭受了酷刑,“平静”说明了他在经历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从容不迫,“慈祥”充分体现了他对亲人的爱。
6. 客人 印章 服务员 老板 宾馆 银行
【解析】

7.zhà fènɡ yǎn
ɡuā pài quán
【解析】
【分析】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字音。
面对字音,我们需要积累,尤其要注意容易读错的字,如:“叱咤风云“,我们应该读作: zhà,多音字“缝“,在“裂缝“这一词语中,我们应读作: fènɡ等等。
8.lèn —lùn jǐnɡ— jǐn xūi —xiū
chěn— chènɡ zān —zhān xuē —xiāo
【解析】

9. 红孩儿 铁扇公主 母子
10.因为铁扇公主的儿子被孙悟空打伤并送到菩萨那里,罗刹女对孙悟空有恨意。
11.A
12.B
13.C
【解析】
9.此题考查文本的理解能力。“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通过对《西游记》的了解这讲解的是红孩儿;“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片段是孙悟空借芭蕉扇的情节,故“嫂嫂”指铁扇公主。
10.此题考查《西游记》的了解,“嫂嫂”要砍行者几剑,且不肯借扇是因为铁扇公主的儿子被孙悟空打伤并送到菩萨那里,罗刹女对孙悟空有恨意。
11.此题对《西游记》人物的了解。红孩儿的大号是“圣婴大王”。
12.此题考查文本的理解能力。孙悟空借芭蕉扇的目的是扇息火焰山的大伙,保护唐僧过了火焰山去往西天。
13.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在解答时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等分析人物形象,注意表达清楚,正确分析人物形象。这两段表现了“行者”神通广大,有勇有谋。
14.石猴率先钻进瀑布,发现水帘洞。
15. 好地方 刻字的石碑
16. 语言 动作 勇敢机智、身手敏捷
17. 抬头观看 仔细再看 再走再看 左右观看 B
【解析】
【分析】
14.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阅读文章“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可知,语段主要记叙了猴王进入水帘洞的过程,对水帘洞内情景进行了描写。故可概括为“石猴率先钻进瀑布,发现水帘洞。”
15.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好所在:所在:指地方。好地方。
石碣:在文中指刻字的石碑。
16.
本题考查了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常见的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等,要结合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
结合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中“我进去!我进去!”可知,运用了语言描写;结合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中“跳出”“蹲身”“一纵”“跳入”等动词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表现了石猴机智、灵巧、敏捷、勇敢的特点。
17.
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
在解答时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等分析人物形象,注意表达清楚,正确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文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可知,从石猴进洞后“抬头观看”“仔细再看”“再走再看”“左右观看”这几个动作,可见这是一只心思细密、聪慧过人的猴子,充分展现了石猴的人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