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3 15:1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练习卷
一、选择题
1.选词填空。
爱护 珍惜 热爱 爱戴
(1)李老师是一位深受同学们( )的好老师,他经常教导我们:“少先队员要( )祖国,( )公物,( )时间,学好各门功课。”
观察 考察
(2)我用望远镜耐心地( )它们。
(3)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 )了这块大石头。
2.“姐”字的第二笔是( )
A.撇(丿) B.撇点(ㄑ) C.(丶) D.横(一)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担心   重担   担子   分担
B.弹唱   子弹   弹奏   弹壳
C.中医   中间   中央   中立
D.处罚   处分   处理   到处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认真讨论并学习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删去“认真”)
B.《穷人》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写的。(删去“写的”)
C.回眸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我们每个中国人无不为其取得的巨大成就而由衷叹息。(将“叹息”改为“赞叹”)
D.通过一学期的努力,使他的成绩有了显著提高。(删除“通过”或“使”)
5.《蚂蚱》中,尖头蚂蚱是______很喜欢的。( )
A.作者 B.漫画家 C.国画家
6.下面各组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是( )
A.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
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B.蒲公英和我们一同睡觉,一同迎接太阳。
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C.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是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7.从“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诸葛亮 ________________。( )
A.胆量很大 B.谋划周密,安排巧妙 C.不拍牺牲
8.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一个与其他的不是近义词,请找出来,在下面标
上“——”。
(1)好像 似乎 仿佛 如果
(2)特别 特点 非常 格外
(3)喜悦 快乐 悦耳 高兴
(4)温和 温柔 温暖 和气
下列每小题中,只有一个词语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
9.为了看日出,我( )早起。
A.经常 B.常常 C.通常 D.时常
10.到了最后,太阳( )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
A.冲破 B.突破 C.冲出 D.跳出
11.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 )入山。
A.缓缓 B.慢慢 C.渐渐 D.逐渐
12.内洞比外洞大得多,( )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A.或许 B.大约 C.可能 D.大概
二、填空题
13.看拼音,写词语。
shā bù chē liàng yán cháng
( )( )( )
zhēn guì yóu yǒng fā shì
( )( )( )
huǎng yán jié hūn zhǎng bèi
( )( )( )
14.日积月累。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__朝____________,“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凉州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_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来征战几人回?”
2.人问之,答曰:“_____________,此必苦李。”(《王戎不取道旁李》)
3.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__?
4.《爬山虎的脚》的作者是我国著名教育家___________,《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________少年时代在奉天读书时的事情。
三、信息匹配
15.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宰:①古代官名;②杀(牲畜、家禽等);③主管;主持;④比喻向买东西或接受服务的人索取高价。
主宰( ) 宰相( ) 宰客( ) 屠宰( )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时候大雾(漫 幔)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进 近)曹军的水寨(zài zhài)。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操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 功),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nú nǔ)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调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bī bí)近曹军水寨受箭。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16.请你给文中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水寨(zài zhài) 弓弩(nú nǔ) 逼(bī bí)近
17.请你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漫 幔)天 靠(进 近) 来(攻 功)
18.诸葛亮请鲁肃同去借箭,在船上为什么不和鲁肃下棋,而要喝酒呢?既然诸葛亮神机妙算,每一步安排都有自己的用意,那他这样做的用意又是什么呢?________
19.借箭的经过,突出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很有预见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
①他识天文,知道此时必有大雾,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楚。
②他懂地理,借助风向预计回来时一定顺风顺水。
③他了解鲁肃和曹操的性格,知人善用。
④他有一定要让周瑜叹服的志气和决心。
⑤他考虑周全,布置妥当。
读名著,做阅读。
《三打白骨精》节选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进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20.“唆嘴”的理解意思不恰当的是( )
A.搬弄是非 B.搬弄口舌 C.挑唆 D.因为生气而大声说
21.”掩你的眼泪”是何意思( )
A.唤起你的同情的眼泪。 B.挡你同情的眼泪。 C.掩面而哭。 D.障眼法。
22.“人烟凑集之所”,作何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阅读这一段,关于人物特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八戒痛恨悟空。 B.悟空嫉恶如仇
C.唐僧慈悲心肠。 D.八戒喜欢搬弄是非。
五、文言文阅读
课内阅读。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4.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
2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誉(称赞)之曰
B.吾矛之利(好处)
C.于物无不陷(穿透)也
26.“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如果你是这个人,你会怎样推销你的矛和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28.习作。
保存中国神话最多、最原始的古籍,莫过于《山海经》。翻开它,你就能看到住着九尾狐的青丘之山,西王母的居所昆仑山,以及神奇的大人国、小人国、黑齿国、轩辕国……
写一写你阅读这本书籍时的收获吧!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爱戴 热爱 爱护 珍惜 (2)观察 (3)考察
【解析】
【详解】

2.A
【解析】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多音字。
A错误。担心:dān。重担:dàn。担子:dàn。分担:dān。
B错误。弹唱:tán。子弹:dàn。弹奏:tán。弹壳:dàn。
C正确。都读zhōng。
D错误。处罚:chǔ。处分:chǔ。处理:chǔ。到处:chù。
4.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B、C、D选项正确;
A.有误,语序不当,应把“讨论”和“学习”调换位置。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考查课文内容理解。出自课文《昆虫备忘录》,根据原文“ 尖头蚂蚱是国画家很喜欢画的。画草虫的很少有没画过蚂蚱的。”可得出答案。
6.B
【解析】
【详解】

7.B
【解析】

8.(1)如果 (2)特点 (3)悦耳 (4)温暖
【解析】
【详解】

9.B
10.A
11.C
12.D
【解析】
【分析】
9.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原文内容的识记能力。完成此题题目,需要结合课文原文,根据题干选出正确的内容。还要注意平时对课文内容的熟记,做到会背诵、默写。
语段选自《海上日出》,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介绍了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海上日出的壮丽奇特和在有云的情况下海上日出的瑰伟壮丽的景象。
故本题根据课文原文选出正确的内容填空即可。即: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10.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原文内容的识记能力。完成此题题目,需要结合课文原文,根据题干选出正确的内容。还要注意平时对课文内容的熟记,做到会背诵、默写。
语段选自《海上日出》,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介绍了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海上日出的壮丽奇特和在有云的情况下海上日出的瑰伟壮丽的景象。
故本题根据课文原文选出正确的内容填空即可。即:到了最后,太阳(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
11.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原文内容的识记能力。完成此题题目,需要结合课文原文,根据题干选出正确的内容。还要注意平时对课文内容的熟记,做到会背诵、默写。
本语段节选自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课文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去金华双龙洞的路上、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故本题根据课文原文选出正确的内容填空即可。即: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
12.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原文内容的识记能力。完成此题题目,需要结合课文原文,根据题干选出正确的内容。还要注意平时对课文内容的熟记,做到会背诵、默写。
本语段节选自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课文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去金华双龙洞的路上、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故本题根据课文原文选出正确的内容填空即可。即: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13. 纱布 车辆 延长 珍贵 游泳 发誓 谎言 结婚 长辈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纱、辆、延、誓、婚、辈”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4. 宋 苏轼 只缘身在此山中 唐 王翰 醉卧沙场君莫笑 树在道边而多子 孰能无惑 叶圣陶 周恩来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诗词歌赋以及文言文和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背诵,注意平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结合课文的内容进行辨析,写出相应的内容即可。
1. 本题考查的诗歌是苏轼的《题西林壁》,全诗内容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本题考查的诗歌是唐代王翰的《凉州词》,全诗内容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全文内容是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3. 本题考查的是“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出自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师说》,意思是说:人不是生出来就都懂得许多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告诉了我们要多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知识。
4. 本题考查的是课文《爬山虎的脚》课文主要介绍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课文第2自然段写爬山虎的叶子。从刚长出来到长大,叶子的颜色从嫩红变成嫩绿,长大后的叶子引人注目,并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课文的第3至5自然段作者形象地把爬山虎茎上的卷须比作“脚”,非常生动地描写了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向上攀爬的。它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它的形状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颜色如新叶。
本题考查的是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周围的人都敢怒不敢言,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文中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等描写,细致地刻画了人物。这句话也被周恩来总理家乡江苏省淮安市的本科学校淮阴工学院作为该校的校训,以勉励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15. ③ ① ④ ②
【解析】
【详解】
该题考查的是对多字义在不同词语中含义的正确理解,要学会掌握理解整个词语,知道了词语表达的含义就容易理解字的意思了,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主宰:1.主管;支配。2.起支配、控制作用的力量。
宰相: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
宰客:宰客就是经营者利用非法手法欺诈消费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获取非法利润的行为。
屠宰:用刀杀 [牲畜]。
【点睛】
16.zhài nǔ bī
17.漫 近 攻
18.诸葛亮选择喝酒的目的,是利用观察酒杯里酒的平面倾斜程度来判断船的倾斜程度,估计受箭重量,便于及时指挥调转船头,让船的另一面受箭。
19.①②③⑤
【解析】
16.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水寨,shuǐ zhài,亦作“水砦”。水边用于防卫的栅栏、营垒。
弓弩,gōng nǔ,释义为弓和弩,弩是以机械发射的弓。
逼近,bī jìn,靠近;接近。
17.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形近字辨识和组词能力。先让学生尝试读一读每个字,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区别,怎么组词。此外,教师应强调常见字组词是考试的必拿分点,要重视起来。
漫天,指遍布天空,满天,也可形容不着边际。
靠近,指相距不远,尤指地点、时间或程度。
来攻,进攻。
18.
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诸葛亮神机妙算,利用草船来向曹操“借箭”,不下棋只喝酒,是为了利用观察酒杯里酒的平面倾斜程度来判断船的倾斜程度,估计受箭重量,便于及时指挥调转船头,让船的另一面受箭。
19.
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文章内容提取能力的考查。
算准天气,第三天有大雾;算准受箭方法,船一字排开,草把子两面受箭;算准鲁肃,忠厚老实;算准周瑜,用心险恶;算准曹操,用兵谨慎。
所以选择①②③⑤。
20.D
21.B
22.人烟聚集的地方
23.A
【解析】
【分析】
20.
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
文章写了悟空在打死白骨精时,八戒在旁边“唆嘴”,认为白骨精变成的原形是悟空故意变成的,唐僧听了八戒的话,误解了悟空。“唆嘴”的意思是搬弄是非、搬弄口舌、挑唆。并没有因为生气而大声说的意思,所以D项理解不正确。
21.
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文章写了悟空在打死白骨精时,八戒在旁边搬弄是非,认为白骨精变成的原形是悟空故意变成这样的,是为了让唐僧不要同情白骨精,从而避免悟空自己受罚。“掩你的眼泪”的意思是挡你同情的眼泪。故选B。
22.
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文章写了在八戒的唆嘴下,唐僧误解了悟空并且教训了他,在这荒郊野外,悟空一进打死三人,要是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该怎么办?“人烟凑集之所”与“荒郊野外”相对,意思是人烟聚集的地方。
23.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A项分析错误。文章写了八戒喜欢搬弄是非,在他的挑唆下,唐僧误解了悟空,体现的是八戒喜欢搬弄是非的特点,并没有体现出八戒痛恨悟空。
24.自相矛盾
25.B
26.因为他把自己的矛和盾都夸大到了一个绝对的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
27.推销矛和盾时,我会找一个不够锋利的矛和这个作对比,推销盾牌时我也会找一个不如这个坚固的,以此来凸显矛的锋利和盾牌的坚固。
【解析】
【分析】
译文: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
24.略
25.略
26.略
27.略
28. 阅读《山海经》收获
我读完了《山海经》青少版,这是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百科全书式的古典名著。《山海经》从女娲补天、神农氏炎帝、精卫填海、轩辕氏黄帝、羿射九日、大禹治水等等神话故事一直讲到启建立夏朝,故事一个比一个神奇,一个比一个精彩。书中还描写了分布于东西南北中的名山大川和名山大川中的奇异动植物以及当时被称为海内、海外的许多周边古国或部落的奇特风土人情。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当黄帝势力日渐强大超过炎帝,炎帝战败,他的部下蚩尤要找黄帝报仇时,炎帝说:“我出生入死就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而不是在战争中让百姓牺牲。”这充分说明炎帝是个很关爱百姓的好首领。让我感到奇特的是:北部山川中有一种鱼,长了一个头,八个身子,真奇怪;还有一种鸟,长了一个头,三只眼,四只翅膀,三只尾巴,稀奇吧!让我感到好笑的是:南部山川中有一种鱼,身体象蛇一样,脑袋却象人,吃了它的肉人可以长命百岁。通过读这本书让我对“凤凰涅槃”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书中说凤凰是南方群山中的一种象征吉祥的鸟,凤凰死后会周身燃起大火,然后在烈火中获得重生,并获得较之以前更强的生命力,这就是“凤凰涅槃”。凤凰只有在天下太平时才会出现,并且只在梧桐树上栖息,怪不得生活中人们常说“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呢。
  《山海经》是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建议大家有时间都来读读,一定会有收获。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是读后感类的应用文,考查的是表达能力。需要先选择对自己最有益的书,然后思考有什么益处,通过读书收获了什么,最后写出来,只要表达清楚即可。
开头:写出阅读的书目以及作者。
正文:写出书中最吸引自己并且能够有所感悟的内容。
结尾:写出阅读这本书后所懂得的道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