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3 15:1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练习卷
一、选择题
1.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语文老师向我们推荐了这本 海底两万里
A.《 》 。
B.“ ” 。
2.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荆棘(jīng jí) 吆喝(yāo hē) 蜈蚣(wū gōng)
B.竹竿(zhú gǎn) 饲养(sī yǎng) 炎热(yán rè)
C.仿佛(fǎng fú) 滋味(zī wèi) 抹布(mā bù)
3.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不可思义 张灯结彩 截然不同 B.搅拌 绊倒 陪伴 打伴
C.辫子 分辨 辩论 蒜瓣 D.消瘦 瘦消 销售 蒸融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落花生》一文,父亲否定桃子、石榴、苹果,肯定花生默默无闻,希望自己的孩子像花生一样,做一个有用的人。
B.《石头城》《乌衣巷》《台城》描绘的景象不都与南京有关。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样停顿是恰当的。
D.“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这样的动态描写表现出了摇花乐。
5.与“旬、币、玫、藤”这组字的结构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扇 隶 顽 鑫 B.迈 柬 荡 势 C.席 象 蚀 毒 D.匠 市 饺 吭
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轻蔑(mèi)  夸耀(yào) 顶端  环游
B.瞄准(miáo)  撕开(sī)  海鸥  依次
C.赞誉(yù)  咧嘴(liě)  帽子  钩住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C.我们可以针对全文提问题,也可以针对部分内容提问题。
D.“取之,信然。”中“信然”的意思是“相信他。”
8.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年俗文化中,许多习俗都有着美好的寓意。那么,过年时吃鱼的寓意是( )
A.万事如意年年高
B.一家人团团圆圆、甜蜜美满
C.年年有余,富裕吉庆
二、填空题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月光曲》是一首著名的钢琴独奏曲,由______国音乐家________谱写而成,他具有卓越的_________和对劳动人民的_________。盲姑娘对_______的热爱深深地打动了贝多芬,他为兄妹两弹奏,并激情创作了《月光曲》,这首曲子的内容的意境、感情在课文中是借___________表达出来的。
10.看拼音写汉字,把字写正确、端正、美观。
qiáocuì  kāng kǎi  léi nà
面容( ) ( )激昂 ( )鼓( )喊
juānzèng  dǎitú  bèi kān
( )财物 抓住( ) 疲( )不( )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与理解。
血液异色的奇妙海洋动物
①在节肢动物中,有一种动物叫鲎(hòu),从四亿多年前问世以来至今模样不变,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有趣的是,鲎的血液是蓝色的,它一遇细菌就凝固,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和食品工业,当作检验有无细菌的试剂。
②为什么鲎的血液是蓝色的呢?这要从头说起。原来,海洋中的高等动物,如大型鱼类、鲸类及其他海兽,在呼吸时,氧气进入鳃或肺里,然后由血液带入心脏,再经动脉压入全身,供新陈代谢使用。它们的血液所携(xié)带的氧是用铁元素来做运载工具的,铁氧结合后呈红色,因而高等动物的血液是红色的。而鲎是一种低等动物,用铜元素来运输氧,钢和氧的结合物是蓝色,因而鲎的血液是蓝色的。
③其实,海洋中不仅鲎的血液异色,一些其他低等动物的血液也呈各种各样的颜色。如海洋中的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它们的血液就呈青绿色或白色等不同颜色。我们所熟知的虾和蟹,它们的血液就呈青色;还有一种鱼叫冰鱼,它的血液呈黄色;在南极海洋中,有些鱼的血液呈半透明的白色;还有一种动物叫扇螅虫,它的血液居然可以改变颜色,一会儿变红,一会儿又变绿,真是奇妙异常。至于这些动物血液异色的原因,理所当然,是因为它们的血液是用另外的元素来运输氧气的。但到底是什么元素,它们有些什么特征,仍是未解之谜。
11.第①段中,鲎被称作“活化石”的原因是( )
A.它的寿命很长,能存活四亿多年。
B.它的样子很丑,令科学家印象深刻。
C.它是一种节肢动物。
D.它的模样从四亿多年前至今未有变化。
12.下列动物中血液是青色的是( )
A.冰鱼 B.海蟹 C.蓝鲸 D.扇螅虫
13.根据第③段的介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物的血液只会是一种颜色。
B.动物的血液不可能是白色。
C.鲎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低等动物。
D.动物血液颜色的差异是由居住地点所造成的。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海洋动物血液异色的原因是它们的血液用不同的元素来运输氧气。( )
(2)科学家已经弄清楚了海洋中所有动物血液异色的原因。( )
(3)动物的血液不可能改变颜色。( )
15.为什么鲎的血液是蓝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同时还有刺耳的吱吱声,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同时还有刺耳的吱吱声,我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我明白了,这场战斗发生在树上,发生在一大早蝉还在休息的时候。不幸的蝉被活活咬伤,猛地一跳,进攻者和被进攻者一道从树上掉了下来。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蝈蝈有着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不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的情况极少出现,因为蝉没有武器,只能哀鸣踢蹬。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蝈蝈有着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不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的情况极少出现,因为蝉没有武器反驳,只能哀鸣踢蹬。
16.《绿色蝈蝈》的作者法布尔是__国著名____学家。
17.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哪个方面的习性?是什么样的习性?
18.绿色蝈蝈为什么偏爱蝉的肚子?
四、文言文阅读
课内阅读。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誊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9.说说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判断下面每组词句中带点字的意思是否相同,相同的在后面括号里打“√”,不同的打“×”。
(1) 以子之矛 ( )
妻离子散
(2) 其人弗能应也 ( )
应答
(3) 吾盾之坚 ( )
坚不可摧
(4) 或曰 ( )
或是你去,或是他去
21.故事中“其人弗能应也”也可以换“那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表情、动作写一个成语)
22.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3.习作展示。
1.根据提示写寻物启事。
6月20日下午第二节体育课,三年级(1)班的王小美同学把一根绿色的跳绳落在操场上,放学后找不到了。请你替王小美写一则寻物启事,注意格式。
2.同学们,我们常常幻想:假如我是神笔马良,我要画出坚固的大堤;假如我是市长,我要让所有公民住上新房;假如我是服装设计师,我要设计出自动调节温度的服装;假如我是云朵,我要向干旱地区下一场透雨……这些都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呀!请你以“假如我是__________”为题目,大胆发挥想象,写下你的美好愿望!
习作要求:
(1)把题目充完整。
(2)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300字。
(3)想象大胆、合理。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2.C
【解析】

3.C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
A.不可思义-不可思议
B.打伴-打扮
D.瘦消-瘦小、蒸融-峥嵘
4.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识记。
A选项中的《落花生》散文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文章中的句子“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中提到的桃子、石榴、苹果并没有别否定,所以A选项错误。
B选项中的“石头城”三个字是南京的别名。“乌衣巷”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上文德桥旁的南岸,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地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古巷,当时中国世家大族居住之地,三国时是吴国戍守石头城部队营房所在地。
C选项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出自《论语》原文。所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在于体现汉字的艺术之美。主要考查学生对汉字八种结构中“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字”的结构方式、间架比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左右结构的字又分左右相等、左窄右宽、左宽右窄三种情况。半包围又分左上包右下、左下包右上、右上包左下、左包右、上包下、下包上几种情况。左中右结构又分左中右相等、左中右不等两种情况。
“旬、币、玫、藤”结构分别是:半包围结构、独体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
A.“扇 隶 顽 鑫”结构为:半包围结构、独体结构、左右结构、品字结构。
B.“迈 柬 荡 势”结构为:半包围结构、独体结构、上下结构、上下结构。
C.“席 象 蚀 毒”结构为:半包围结构、独体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
D.“匠 市 饺 吭”结构为:半包围结构、独体结构、左右结构、左右结构。
6.A
【解析】

7.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
A项正确。“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水塘当做人来写,会抱着月亮。
B项正确。“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出自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C项正确。提问的方法有:根据课文内容来提问,可以是针对一部分内容,也可以是针对全文的;可以根据文章的写法来提问;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启示,联系生活实际提问。
D项错误。“取之,信然。”出自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意思是摘过来,尝一尝,的确是这样。“信然”的意思是确实这样。
8.C
【解析】
【详解】
考查寓意。鱼取自谐音余,寓意着年年有“余”,在很早以前就有在春节吃鱼的习俗,年年有鱼(余)的风俗自古已有,至今盛行。有的地方年饭时吃鱼,要留头留尾到明年(即年初),表达新年“有头有尾”的祈愿。
A项是年糕的寓意,年糕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B项是汤圆的寓意,汤圆又叫元宵,元宵节吃“元宵”象征合家团圆,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9. 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 弹得好呀,像大山一样高峻 德 贝多芬 音乐才华 同情心 音乐 鞋匠的联想
【解析】

10. 憔悴 慷慨 擂 呐 捐赠 歹徒 惫 堪
【解析】
【详解】

11.D
12.B
13.C
14. √ × ×
15.因为鲎用铜元素来运输氧,钢和氧的结合物是蓝色的,因而鲎的血液是蓝色的。
【解析】
【分析】
11.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
结合第①段“在节肢动物中,有一种动物叫鲎(hòu),从四亿多年前问世以来至今模样不变,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可知选项D正确。
12.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
结合“我们所熟知的虾和蟹,它们的血液就呈青色”可知选项B正确。
13.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
结合“海洋中不仅鲎的血液异色,一些其他低等动物的血液也呈各种各样的颜色”及文章第②段“而鲎是一种低等动物,用铜元素来运输氧,钢和氧的结合物是蓝色,因而鲎的血液是蓝色”可知选项C正确。
14.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
(1)正确。结合第③段“至于这些动物血液异色的原因,理所当然,是因为它们的血液是用另外的元素来运输氧气的”可知答案。
(2)错误。结合第③段“但到底是什么元素,它们有些什么特征,仍是未解之谜”可知答案。
(3)错误。结合第③段“还有一种动物叫扇螅虫,它的血液居然可以改变颜色,一会儿变红,一会儿又变绿,真是奇妙异常”可知答案。
15.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
结合“而鲎是一种低等动物,用铜元素来运输氧,钢和氧的结合物是蓝色,因而鲎的血液是蓝色的”可概括出答案。
16. 法 法布尔
17.作者写了蝈蝈的食物习性。爱吃蝉的肚子。
18.因为蝉的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
【解析】
16.
试题分析:略
17.
试题分析:略
18.
试题分析:略
19.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
20. × √ √ ×
21.哑口无言
22.示例:卖矛的时候,可用一个质量不如自己的矛的产品加以比较,卖盾的时候用同样的方法加以比较,这样既可以试出自己的矛的好处,也能比较出自己盾的质量。
【解析】
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无论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什么矛都无法穿破的盾与什么盾都能穿破的矛,不能同时出现在一起。
19.
本题考查句子翻译,要把握好重点字词的翻译。
“或”是有的人的意思;“以”是用的意思;“陷”是穿透,刺穿的意思。故句子的意思是: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
20.
本题考查字词意思的理解,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1) “以子之矛”的“子”的意思是你;“妻离子散”的“子”意思是孩子。该项两字意思不同。
(2) “其人弗能应也”和“应答”的“应”都是回应,回答的意思。该项两字意思相同。
(3) “吾盾之坚”和“坚不可摧”的“坚”都是坚固的意思。该项两字意思相同。
(4)“或曰”的“或”是有的人的意思;“或是你去,或是他去”的“或”是或者的意思。该项两字意思不同。
21.本题考查句子理解,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
结合文章可知,在别人提出“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的问题时,那人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即被问得哑口无言。
22.
本题考查学生应变能力,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作答即可。
本题为开放性题型,答案不唯一。如可以从矛和盾的优点进行,分开销售。
23.1. 寻物启事
本人于6月20日下午第二节体育课时,不小心将一根绿色的跳绳落在操场上。请捡到的同学交给体育老师,或者送到三年级(1)班,交给王小美。在此十分感谢!
三年级(1)班王小美
2020年6月20日
2.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我要先画一些钱,好让爸爸妈妈把欠债的钱还清。再把我的学费交了,如果还有剩余,就给那些穷人,也让他们像有钱人一样幸福、快乐地过一生。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我会给地球上画很多很多森林,这样就不会有洪水或旱灾了。我会画一个考试答案笔,每次我写错答案时,它会闪出红色光,意思是你写错了,如果它发出绿色的光,就代表做对了,如果它变成了黄色,就是答对一半错一半。在我们不会时,它会出现答案。当我坐姿不对时,它会把笔头缩回去,直到我坐端正为止。当你眼睛近视了,它会有个治疗机器帮你把眼睛治好。当你在黑夜里写字,它会闪出灯光,为你照明,还会在你生日时,为你唱生日快乐歌……
我的神笔还有好多功能,可惜只是梦想,还得回到现实,好好学习。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写寻物启事。
寻物启事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一)标题。寻物启事的标题可以有两种构成格式:第一,由文种名称和缘故构成。如“寻物启事”。第二,由文种名和具体丢失物名构成。如“寻书启事”、“寻自行车启事”。
(二)正文。寻物启事的正文一般由以下几项内容构成:其一,写明丢失物的名称、外观、规格、数量、品牌等,同时要写明丢失的原因、时间和具 体地点。其二,交待清楚拾物者送还的具体方式,或注明发文者的详细地址、联络方式等。第三,寻物启事是求人协助寻找的,故除文中写些表谢意的话外,还可以写明给以拾到者必要的酬金之类的话。
(三)落款。落款要署上发文的单位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并署上发文的日期。
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想象作文。
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严格遵守题干要求,展开合理想象,组织语言写作,千万不要偏离题意。同学们平时要多给自己留一点“想象”的空间,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想象能力。同学们还应该多阅读一些书籍,积累文学知识,不断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样,我们写起话来就会非常容易。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