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三里一中12-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宜昌三里一中12-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2-07 17:0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北省宜昌三里一中12-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 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8分)
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
2、某化学反应其△H=—122kJ·mol-1,?S=231J·mol-1·K-1,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 )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3 下列关于冰熔化为水的过程判断正确的是( )
A. △H>0,△S<0 B. △H<0,△S>0
C. △H>0,△S>0 D. △H<0,△S<0
4.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5.同温同压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最小的是( )
A.2A ( l ) + B ( l ) = 2C (g ) △H1 B.2A ( g ) + B ( g ) = 2C (g ) △H2
C.2A ( g ) + B ( g ) = 2C ( l ) △H3 D.2A ( l ) + B ( l ) = 2C ( l ) △H4
6.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l)△H =-57.3KJ·mol-1。分别向1L 0.5mol·L-1的Ba(OH)2的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H1>△H2>△H3 B.△H1<△H2<△H3
C.△H1>△H2=△H3 D.△H1=△H2<△H3
7.反应 A+B →C(△H <0)分两步进行 ① A+B→X (△H >0) ② X→C(△H <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8. 四位同学同时进行反应:A(g)+3B(g)=2C(g)+2D(g) 的速率测定实验,分别测得反应速率如下:① v(A)= 0.15mol/(L·s)②v(B)= 0.6mol/(L·s) ③v(C)= 0.4mol/(L·s)④v(D)= 0.45mol/(L·s)。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9、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由H2、I2蒸气、HI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B.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C.棕红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D.在含有Fe(SCN)2+的红色溶液中加铁粉,振荡静置,溶液颜色变浅或褪去
10、可逆反应:2NO22NO+O2 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 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 : 2 : 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⑤⑥
11.现有可逆反应A(g)+2B(g) nC(g) △H<0,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强时,A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p1>p2,n>3 B.p1<p2,n>3
C.p1<p2,n<3 D.p1>p2,n=3
12.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2H2(g)+O2(g) 2CO2(g)+H2O(l) ΔH=-1 300 kJ·mol-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当1N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放出1 300 kJ的能量
B.当1N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 kJ的能量
C.当2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 kJ的能量
D.当8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 kJ的能量
13.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60%,则(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
14.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NO(g)+ CO(g) N2(g)+ CO2(g);△H=-373.4kJ/mol,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15.在一个体积为2L的容器中,充入4mol CO和4mol H2O, 一段时间后反应CO(g) + H2O(g) CO2(g) + H2(g)在密闭容器中达到了平衡状态。平衡后C[CO2]= 1.8mol·L-1,则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 )
A.27 B.36 C.54 D.81
16.可逆反应 CO(g) + H2O(g) CO2(g) + H2(g), 在密闭容器达到平衡。 当温度为749K时,K = 1,当CO的起始浓度仍为2 mol·L-1, H2O的起始浓度为6mol·L-1时,则CO的转化率为( )
A.80% B.75% C.50% D.25%
湖北省武汉市三角路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期中试卷
答 题 卡
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空2分,共52分)
17.(6分)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2H2(g) +O2 (g) =2H2O(l);ΔH=-570 kJ·mol-1
②2H2(g)+O2 (g) =2H2O(g);ΔH=-483.6 kJ·mol-1
③C(s) +O2 (g) =CO(g);ΔH=-110.5 kJ·mol-1
④ C(s) +O2 (g) =CO2(g);ΔH=-393.5 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H2的燃烧热为 ;
(2)燃烧1g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
(3) 写出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18.(12分)实验室利用右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准确性的关键是
(2)做1次完整的中和热测定实验,温度计需使用 次,
某同学为了省去清洗温度计的麻烦,建议实验时使用两支温度计分别
测量酸和碱的温度,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观点,为什么?


(3)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kJ/mo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从下列选出)。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
(5)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E(从下列选出)。
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
C.轻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棒轻轻地搅动
19.(12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化学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实验药品:铜、铁、镁、0.5mol/LH2SO4、2mol/LH2SO4、、18.4mol/LH2SO4
甲同学研究的实验报告如下表: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分别取等体积的2mol/L的硫酸于试管中

反应速率镁>铁,铜不反应
金属的性质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
(1)甲同学表中实验步骤②为 。
(2)甲同学的实验目的是 ;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 。
乙同学为了更精确的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3)乙同学在实验中应该测定的数据是
(4)乙同学完成该实验中应该选用的实验药品
该实验中不选用某浓度的硫酸,理由是
20.(10分)一密封体系中发生下列反应:N2 +3H2 2NH3 △H<0,下图是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进程的曲线关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 .
(2)t1、t3、t4时刻体系中分别是什么条件发生了变化?
t1 ;
t3 ;t4
(3)下列各时间段时,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_____
A.t0~t1 B.t2~t3 C.t3~t4 D.t5~t6
21.(12分)化学平衡原理在工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反应C(s)+CO2(g) 2CO(g)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 ;
已知C(s) + H2O(g)CO(g)+H2(g)的平衡常数为K1;H2(g)+CO2(g) CO(g)+H2O(g)的平衡常数为K2 ,则K与K1、K2二者的关系为 。
(2) 已知某温度下,反应2SO2(g)+O2 (g)2SO3(g),的平衡常数K=19,在该温度下的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C(SO2)=1mol·L-1,C(O2)=1 mol·L-1,当反应在该温度下SO2转化率为80%时,该反应 (填“是”或“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若未达到,向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 方向进行。
(3)对于可逆反应:aA(g) +bB(g)cC(g)+dD(g) △H = a kJ·mol-1;
若a+b>c+d,增大压强平衡向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a_______0(填“>”或“<”)
高二化学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选择题(3分/空,共48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