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茉莉芬芳》
郭振鑫
【教材分析]
《茉莉花》是一首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小调,曲调流传极广。本课选取了江苏、东北、河北三 首不同地区流传最具有代表性的曲目,让学生感受它们在风格上的差异,初步了解产生这种差 异与地域、文化、语言等因素相关,知道《茉莉花》在中外传播中的影响力,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 视野,增进民族自豪感。
江苏民歌《茉莉花》采用五声调式,2/4拍,单乐段,起、承、转、合性结构,具有小调体裁的典型 特征。第一乐句由两个短句组成,二者旋律相对称,歌词重査,落音相同;第二乐句承接上局并引 出新的乐思;第三、四乐句为“转"与'合”的紧密衔接,一气呵成,其中切分节奏的运用给人以轻 盈活泼的感覚。整首歌曲一字多音居多,旋律以级进为主,间有小跳,使音乐显得清丽流畅,委婉 妩媚,充满了江南水乡的典型风韵,被誉为江南民歌“第一歌”。东北民歌《茉莉花》的唱词与 江苏民歌《茉莉花》基本相同,属“同词异曲"。它十分巧妙地借用了江南小调的音调框架,融入 了东北地区质朴的特点,在调式、旋律进行以及衬词处理上做了很大改变,注入了粗犷铿锵,融 入了一股"阳刚”之风,使歌曲更具本地特色。河南民歌《茉莉花》是一首以同名但词曲皆有 变化而传唱于异地的民间小调,属于汉族民歌中的“变体流传"。歌曲为带变宫音的六声徵调 式,音域宽阔,明快瞭亮,具有中国北方小调的风格特点。从唱词上看,它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第 —段是相同的、二、三、四段歌词融入了较多的叙事、说唱特征。曲调旋律起伏较大,跳进较多。 使用了 ""和如”,最后还有一个旋律使用吕剧"四平腔”常用的拖腔,使全曲给人以刚直、爽朗 之感。
【教学目标】
能够用自然连贯的声音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通过聆听、探索、表现等方式学习并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3.通过拓展学习,感受并了解 不同地域《茉莉花》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
演唱并表现江苏民歌《茉莉花》。
【教学难点]
识读江苏民歌《茉莉花》的乐谱和歌唱时的技巧要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古筝演奏
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同学们还记得这首乐曲吗?
生:渔舟唱晚
师:这是我们五年级学过的一首非常著名的乐曲。古筝是我们传统的民族乐器。
师: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我们中国百花齐放的传统文化——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都包括什么呢?
民族舞蹈
师:比如大家熟知的新疆舞,蒙古舞,傣族舞。
民族乐器,中国的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历史悠久。
民歌有很多经典的作品,,在04年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就用一首
民歌来向全世界发岀邀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世界音乐宝库中这颗璀璨
的明珠_茉莉花。
PPT2 (播放伴奏)
二、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1、 听范唱江苏《茉莉花》播放音乐
师:大家知道是哪个地区的民歌吗?
生:答
师:你的知识面真广!,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下江苏地区的优美风光!
2、 聆听旋律
师介绍:这,是周庄,这些照片中有小桥流水,有深宅大院...它们依河筑屋、以
河成街、桥街相连、水镇一体,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3、 画旋律线
师:接下来跟着老师画的旋律线一起感受一下这只民歌的魅力。
生:划旋律线
师:歌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婉转,优美
师:委婉妩媚、清丽流畅有些起伏,充满了江南水乡的典型风韵,老师用四个字 来形容柔、婉、清、丽,好像在形容一个妙美的江南女子被茉莉花吸引,欲摘不忍 欲弃不舍的爱慕和眷恋之情,又好像在形容小桥流水。
4、律动分乐句
师:同学们仔细听,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句?
教师三个动作
师:这首歌曲有几个乐句呢?
生:三个
师:你们回答真准确。(出示乐谱)PPT4
5、学唱旋律
师:
在学唱歌曲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识谱练习。我们分小组做识谱练习。第一组第一 乐句,第二组第二乐句,第三组唱最后一个乐句。演唱时打着拍子注意音准和节 奏。开始。
生:分组展示
旋律连唱:全班一起完整演唱一边。大家的可真准确。
下面我们看看茉莉花的乐谱,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刚才演唱的音就在我 们乐谱当中。大家有没有信心唱好?
生:有
师:跟随着郭老师的琴声我们一起来。
师:大家识谱能力可真强。
6、学唱歌词
师:加上歌词咱们一起试一试
(第一三小节最后一个音把这个音唱岀来)
师:有些字对应了很多音,这是我们熟悉的一字多音,这是小调民歌的特点, 使得歌曲更加的委婉。
师:孩子们观察乐谱我们还有那一部分没有演唱?
生:结束句
师:老师给大家唱一遍。注意最后一个音的时值。
师:情感处理,教师范唱
这是一首江苏民歌大家在演唱的时候可以表演岀含蓄,细腻,害羞的情绪, 再唱的美一点。下面郭老师给大家唱一唱。
这是一首江苏的民歌,歌词细腻含蓄,歌曲婉转流畅,充分体现了我国江南 人民的性格特点
师:谢谢大家的掌声,我相信大家能唱的更好。
师:加入歌词随伴奏音乐完整演唱。可以边唱边表演,表演岀含蓄、细腻、害羞、 完整演唱
三、拓展一
刚才我们演唱的是江苏民歌茉莉花,早期民族音乐利用口口相传的方式也把《茉 莉花》也传到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并且受当地音乐文化影响,旋律、风格特点发 生变化,因此产生了很多不同的版本。首先猜猜这首是哪个地区的《茉莉花》。
师:演唱
哪里的民歌?
生:东北
这首茉莉花是东北的民歌,歌曲夸张风趣,有东北二人转的风格,它体现 了东北人粗犷豪爽的性格。
在意大利也有一支茉莉花,1924年,世界著名歌剧大师、意大利作曲家普 契尼把茉莉花的曲调,作为他的歌剧《图兰朵》的主要音乐元素之一,将它的原 曲改编成女声合唱。歌剧一经演岀,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此中国民歌《茉莉花》
的芳香随着这部歌剧的流传而在世界飘得更广。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个片段
播放视频
四、结束语:
中国民歌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也被世界人民所深深喜爱。鲁迅先生说过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一起行动让经典永流传。像茉莉花的香气一样, 香气满园,花香四溢。”今天,我们应该坚定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 民族文化,为我们的文化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