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多种音乐形式的实践活动,初步体验感受蒙古族音乐,并能进 行简单创作。
2、 有感情地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掌握四分音符与八分休止符。
3、 欣赏二胡曲赛马熟悉听辨音乐主题感受音乐的情绪和情景。
教学重点
1、 了解蒙古族,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舞蹈。
2、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并用乐器伴奏。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上课!同学们你们好我们就要上课了,生:老师好,老师好,我 已准备好。
2 ,师:同学们请坐。这首旋律熟悉吗?今天的草原上正在举行那达慕大 会,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寓教于乐
师:他们正在干什么?
生:骑马,赛马等。
师:对,这首乐曲就叫做赛马,知道老师手里拿的这件乐器叫什么吗? 生:二胡
师:对,二胡是我国民族拉弦乐器的代表之一,历史悠久,唐代就已出 现被称为奚琴,二胡有极其独特的表现力,演奏手法十分丰富。还能模 仿各种声音,比如赛马场上的(马蹄)(马嘶鸣声)
师:让我们再次聆听思考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生:三个部分。
师:没错,整个乐曲分为三部分,下面让我们分段聆听。
首先来听第一部分,(听完)第一部分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听完前后 讨论)
师:第一段音乐热情奔放,仿佛是矫健的骑手随着出发的号令,疾驰而 出,骑手们你追我赶,呈现出一派紧张,热烈的气氛。
师:再来听第二部分,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小声的哼唱这段旋律。这段音 乐表现了草原上骑手们勇敢,豪放的性格。
师:最后我们来听第三段,(听完问,这段音乐的主旋律是不是似曾相 识?)
师:没错,这一段是第一段的变化再现你追我赶竞争的场面又一次呈现, 情绪高涨,最后用颤弓演奏并结束全曲,慷锵有力。
师:这首乐曲描写了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上热烈而欢 快的场面。表现了他们对草原,对生活无比热爱之情。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现音乐呢?那老师有一个建议,请女同学模 仿二胡演奏时的姿势,左手握琴杆,右手持弓,男同学骑上马拉起缰绳, 但是在骑马的过程中,中间的音乐部分我们用拍手来表示,准备好了吗? (听完)一场激烈的赛马结束了。
师:让我们也休息休息吧,看远处走来了一位小牧民,他在用歌声欢迎 我们。
你们在小牧民的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喜悦,开心,自蒙...
师:嗯,就让我们再次聆听音乐,听听小牧民唱了些什么?
生:小牧民,拿着小羊鞭,羊儿...
师:你们听的真仔细,老师也听到了草儿青青羊儿肥这一句,让我们一 起来唱一唱吧!先让我们来听听这条旋律,再唱。
老师有两种唱法,你们听一听哪唱法小草更有活力呢?
生:第二种。
师:为什么第二种小草更加有活力?因为第二种有了空拍的加入,使得 小草更活泼,俏皮。
你们知道这个肥为什么要卷弯?因为羊身上那厚厚的羊毛都在打着弯。 好同学们,我们唱一唱这一句。
师:你们唱的真不错,下面我们从第一句开始唱。(哪里遇到问题,解 决哪里。)
师:同学们老师有个疑问,看看哪个同学能听出来?美在眼里喜在心, 美和在谁长谁短?(这就是小附点节奏,遇到这种音要前长后短像朴 园)
同学们真是音乐小天才,让我们跟伴奏完整演唱。小牧民是用什么样的 情绪去演唱的?欢快,那我们速度能不能快一点?老师给个速度,拍着 手唱两句,再跟伴奏。
师:同学们想想歌曲的第一句是什么?我是个草原小牧民,对要诉说着 唱,还要唱出那种自豪,(唱第一句)他为什么自豪啊?因为草原上的 草儿很青很有生命力,羊儿也很肥,(唱第二句)这时小牧民开心吗? 开心那怎么办?(唱第三句)这种开心高兴现在光放在心里已经表达不 出来了,我要高歌一曲(唱到最后)。
下面我们用悦耳动听的声音来演唱。
师:现在同学们唱的已经很好了,那么我们现在为了让音乐更加的丰富 除了用歌声,我们还可以用小乐器来表演。在使用小乐器之前,老师出 示两组节奏,让我们来试打一下。(打完后拿起小乐器)跟随音乐伴奏。 在伴奏的过程中,我们的小嘴巴随着音乐唱一唱。
师:小牧民不但能歌,他还善于跳舞呢,我们就来跳一跳蒙古的筷子舞 吧。
结课:
师:不知不觉美好的一天就要过去了,今天我们在大草原上领略了辽阔
的草原风光,参加了一场非常激烈的赛马比赛,我们还学会了我是草原 小牧民这首歌与筷子舞,希望你们有机会去真正的大草原领略蒙古人的 热情,伴随着今天的我是草原小牧民这首歌,骑上你的小马,有序的离开,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