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与狼》教学设计
任教年级:四年级
教学内容:欣赏《彼得与狼》
【教材分析】:
《彼得与狼》选自人音版教材第八册第四课,作者是俄国作曲家 普罗科菲耶夫。这首作品创作于1936年,是一首交响童话,根据俄 罗斯同名童话写成。这首交响童话是普罗科菲耶夫应一位剧院经理的 请求而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从朗诵词到音乐都由他自己构思,它通 过乐器的演奏和朗诵描述了一个非常生动的童话故事作品。通过音乐 的描绘和解说词的辅助,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可以使孩子们从故事中 受到教育,同时还了解到各种动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以及各种乐器的 音色和表现力。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 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有 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他们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取知识 喜欢在玩中学,喜欢在做中学,喜欢在想中学,喜欢在用中学。对周边 的事物产生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但不能自觉地从生活 中进行学习,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歌唱方 式来演唱,做到声情并茂,但对于音乐的信息量还不够,再分析歌曲与 歌曲的表现设计的能力还略显不足.缺乏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初步了解乐器的音色特点和 丰富的表现力。
2、 认识苏联作曲家谢尔盖 普罗科菲耶夫及他的作品。
3、 对比聆听小号、圆号;单簧管、双簧管,总结它们的音色特点。
【教学重、难点】:听辨各种乐器的音色以及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电子琴、PPT课件、音乐视频及音频
【课时建议】: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观看视频,引出课题。
(1 )观看《猫和老鼠》两段视频,总结音乐的重要性。
师总结:这一张张视频画面正是有了音乐的烘托才显得更加有趣、 更加生动、更加栩栩如生。动画片离不开音乐,童话故事离不开音乐, 交响童话故事更离不开音乐。
(2)介绍交响童话定义,了解交响乐及分类并熟悉乐器。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部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什么是交响 童话?
师:什么是交响乐呢?我们来欣赏一段交响乐吧!
师:交响乐是由西洋管弦乐队演奏,由不同类型的多种乐器合奏出 来的旋律。一般西洋管弦乐队分成4种不同类型的乐器组成,它们分别 是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
(3)复习学习过的小号、小提琴、双簧管的音色特点。
2、分别介绍各种乐器并了解其音色
(1 )运用图形谱对比聆听单簧管与双簧管的音色。
师:老师来考考你们,听音色说说是什么乐器再演奏?
(2)认识其他几种乐器的音色。(长笛、大管、定音鼓等)
师:我们接着认识一下其他乐器。
二、分情景讲述故事情节,并听辨不同乐器的音色。
对比聆听彼得和老爷爷主题,并认识大管,哼唱彼得的主题 旋律。
师:这七种乐器在交响童话中充当着七种角色,让我们边听音乐边 猜这七中乐器分别在模拟哪位主人翁。
师:聆听两段音乐,哪一个是描写小男孩彼得的?哪一个是描写老 爷爷的?分别使用哪种乐器在演奏?
第一幕彼得与他的小伙伴们
(1 )教师讲故事分别聆听小鸟、鸭子、小猫的主题旋律并找出主
奏乐器。
(2)哼唱小猫的主题旋律,感受短奏的音乐感觉。
第二幕狼来了
(1 )聆听狼的主题旋律,认识圆号,了解小二度的音响效果。
师:聆听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它在表现谁?
师:能听出来是什么乐器在演奏吗?
(2)对比聆听三只小动物看到大灰狼后的情绪、速度、力度变化。
第三幕抓狼
(1 )教师简单讲述故事情节。
(2 )聆听猎人的旋律,认识定音鼓。
师:听一听定音鼓模拟的是什么声音?(枪声)
第四幕凯旋归来
师:大灰狼被彼得他们装进车笼子里,机智勇敢的彼得走在队伍的 最前面,因为他们打了一场大胜仗,听!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师: 奏响了雄壮、辉煌、充满胜利感的凯旋乐。
复习聆听
师:老师想考考大家,听音乐告诉我是哪种乐器在演奏?这种乐器 表现的是哪位主人翁?
三、介绍作曲家与作品。
师:这部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出自于哪位作曲家,让我来揭晓答 案。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聆听了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认识了长笛、大管、 单簧管、双簧管、小提琴、圆号和定音鼓,还一同感受了故事中彼得的 机智和勇敢,希望同学们可以和彼得一样,做一个生活在中不怕困难的 人,好吗?今天的音乐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