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 课件(2课时)共45张PPT+教案+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 课件(2课时)共45张PPT+教案+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3 10:53:35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PPT
统编版 四年级 下
出示课题
语 文 园 地
第一单元
新知导入
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哪些课文?
《古诗词三首》 《乡下人家》《天窗》 《三月桃花水》
作者是怎样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呢?
第一课时
新知讲解
回顾本单元课文,有哪些关键语句让你体会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呢?
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这一句让我体会到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这一句让我感受到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
回顾课文
新知讲解
交流平台
默读课本上“交流平台”三位同学的话,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课文中的一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文的中心句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想法。
课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
新知讲解
联系课文词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清平乐·村居》写道:“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从这句诗中的“最喜、亡赖、卧剥”中,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乡下朴素生活的喜爱之情。
《乡下人家》中写道:“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者对乡村生活热爱与赞美的集中体现。
《天窗》中写道:“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从反复出现“唯一的慰藉”,我体会到了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新知讲解
借助关键语句,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或想法。
议方法
怎样才能抓住关键句呢?一般文章中的过渡句和最后一句往往会表达作者的感情或想法,尤其是最后一句阅读时要重点体会。
新知讲解
如何结合关键语句来体会课文情感呢?一般步骤是先阅读全文,通过一些关键句大体把握每段内容;再把每段内容联系起来,想一想课文主要表达什么;然后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看看结尾、过渡段等是否有相关语句表达了文章的思想感情。
议方法
新知讲解
阅读下面的片段,找出关键语句,说说表达的感情。
春天,大地从冬寒里苏醒复活过来,被人们砍割过陈旧了的草木,又茁壮地抽出了嫩芽。遍野是望不到边的绿海,衬托着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种种野生花卉,一阵潮润的微风吹来那浓郁的花粉青草的气息,直向人心里钻。无论谁,都会把嘴张大,深深地向里呼吸,像痛饮甘露似的感到清爽陶醉。
谁都爱春天的气息。
课堂练习
新知讲解
课文中有一些重点词句,能够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或想法,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些表达作者情感或想法的词句,认真品读、体会,这样就能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新知讲解
词句段运用
随着本单元课文的文字,乡村生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乡村有乡村的特点,城市有城市的魅力。
新知讲解
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繁华 璀璨 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 灯火辉煌
cuǐ càn
huáng
quǎn

niǎo
chuī
肥沃 静谧 炊烟袅袅 依山傍水 鸡犬相间
这两组词语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第一行词语是描写城市生活的,第二行词语是描写乡下生活的。
新知讲解
你知道这些词语的含义吗?
【繁华】(城镇、街市)繁荣热闹。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高楼林立】林立:像树林一样密集地竖立着,
形容很多。形容高楼很多。
【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
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灯火辉煌】形容灯光灿烂。
新知讲解
【肥沃】土地含有较多适合植物生长的养分、水分。
【静谧】安静。
【炊烟袅袅】形容烧火做饭时烟气缭绕上升。
【依山傍水】所处的位置靠着山,挨近水,多形容环
境优美。
【鸡犬相闻】鸡狗的叫声能互相听见。形容百姓安居
乐业的太平景象。
新知讲解
霓虹灯光彩夺目
夜幕降临,城市的灯亮起来了,一排排路灯,五颜六色,变化多端的霓虹灯,绚丽多彩。
这些词语让你联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新知讲解
静谧
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
新知讲解
从“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灯火辉煌”中,我可以感受到城市生活的繁华、热闹。
选两三个词语,说说你体会到的乡村和城市生活的不同。
新知讲解
从“麦浪、炊烟袅袅、依山傍水”中,我感受到乡村田野辽阔,生活宁静、和谐。
选两三个词语,说说你体会到的乡村和城市生活的不同。
新知讲解
用几句话说一说你体会到的乡下生活或城市生活。
小村庄依山傍水。这里的田野,土地肥沃,一阵风吹过,绿油油的麦浪翻滚。傍晚时分,炊烟袅袅,那是村庄最美的时候。
每当夜幕降临,整座城市一片繁华。高楼林立的大街上车水马龙,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到处闪烁着璀璨的灯光,红的,绿的,蓝的,黄的,聚成一片,就像一簇簇绽放着灿烂光华的鲜花。
新知讲解
演练台
我们生活的城市里( )。白天的时候,街上人来人往,( ),一片( );到了晚上,( ),( )的霓虹灯把城市装扮得漂亮极了。
从上面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
繁华
灯火辉煌
璀璨
我的家乡在一个小山村,那里( ),风景如画。你看,田野里土地( ),一阵风吹过,麦浪翻滚,送来阵阵清香。傍晚时分,( ),把乡村变成了人间仙境。
依山傍水
肥沃
炊烟袅袅
新知讲解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城市或乡村的词语?
城市生活:
霓虹闪烁 灯红酒绿 门庭若市 万人空巷 水泄不通 人声鼎沸 川流不息 灯红酒绿 高楼大厦 人山人海
乡村生活:
万紫千红 花香鸟语 春色满园 雨后春笋 鸟语花香 繁花似锦 湖光山色 绿树成荫 瓜果飘香 山清水秀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学习了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同时也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刚刚学习的词语中。大家读出来的词语也有了感情、有了温度,这就是汉字的魅力。
课堂小结
新知导入
上节课大家发现了词语的秘密,那么句子中又藏着什么奥秘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寻“词句段运用”的奥秘。
新课导入
第二课时
新知讲解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
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
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读一读课本中的例句,说一说这两个例句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白色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岸线。
分项列举
总说
词句段运用
新知讲解
说发现
这两句话在表达上最重要的特点是:先分项列举再总说,每句话的最后都是对前面景物总体印象的概括。
读完这两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自然景观的赞叹。
排比、比喻的手法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合作探究
我会说
仔细观察图中画了什么,选择其中的一幅图,四人一组讨论、练习,仿照上面的句子说一说。
新知讲解
我会写
请大家将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吧,看谁写的句子最精彩。
提示
先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看图,再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看草原图的感受。
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高耸的雪峰,碧绿的草地辽阔无边,一群群羊儿、马儿在自由自在地吃草,一幅多么和谐自然的草原风景图!
新知讲解
提示
一条清澈的小溪在山间淙淙流淌。溪边,绿草如茵,树木郁郁葱葱。远处,山峰高低错落,白云悠悠。两只黄鹂飞过,欢快的歌声在山间回响,好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
围绕小溪,先写什么样的小溪,再按顺序写什么样的草地、绿树、山峰,还有什么样的鸟儿,除了看到的,还可以写自己仿佛听到了什么,再用一句话表达一下内心的感受。
新知讲解
按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的顺序,从操场上学生的活动,写到校园的建筑,班级传来的朗朗书声,再写校园的绿化,最后表达自己对校园生活的感受。
提示
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宽阔的操场上同学们在尽情奔跑嬉戏,远处的教学楼高大壮观,明亮的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这就是为我们播种梦想的美丽的校园。
新知讲解
小结
同学们,透过文字我们能看到画面,我们也能运用文字把精彩的画面描绘出来,语言文字真奇妙!
新知讲解
日积月累
大家喜欢梅花吗?你学过哪些赞美梅花的诗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咏梅词。
新知讲解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màn
qiào
这是一首词,“卜算子”是词牌名,
“咏梅”是题目。
新知讲解
你对“毛泽东”有哪些了解?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新知讲解
  《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于1961年创作的一首词。当时中国面临着来自国际和国内的重重困难。面对困难和压力,毛泽东主席为了鼓励大家蔑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就借用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的原题和原调做了这首词,但整首词体现出的意境却截然不同,即为:“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背景简介
合作探究
借助字典和同学交流,试着理解词的大致意思吧!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qiào
màn
新知讲解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俏丽,美好的样子。。
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
颜色鲜明而美丽。
还,仍然,依然。
新知讲解
风风雨雨把冬天送走了,漫天飞雪又把春天迎来。悬崖已结百丈坚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她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只是把春天的消息向人间预报。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梅花却在花丛中摇曳含笑。
词的大意
新知讲解
理解了大意后,你来说说从这首词中体会到了什么吧!
这首词上阙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下阕主要写梅花的精神风貌,不畏寒冷,对春天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的形象,鼓励人们要有坚强不屈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
“已是悬崖百丈冰”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当时中国困难重重的状况,“她在丛中笑” 运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不怕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新知讲解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 ),
飞雪( )。
已是( )百丈冰,
犹有( )俏。
  
俏也不( )
只把( )。
待到山花( )时,
她在( )笑。
送春归
迎春到
悬崖
争春
烂漫
春来报
丛中
花枝
背一背
拓展延伸
拓展阅读
卜算子·咏梅
【宋】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
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
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学习这个园地,我们学会了抓住关键句子体会作者的想法和情感。积累了一些描写城市和乡下的词语,并学会运用,积累了毛泽东的诗词《卜算子·咏梅》。“语文园地”指引着我们发现了许多学习语文的奥秘,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也提升了学习语文的能力。其实,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还有许多值得探寻的文化宝藏在等待着我们,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寻吧!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一、抓住关键词句理解作者情感
二、城市生活 农村生活
三、田园风景画 海边风景图
四、《卜算子·咏梅》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
(1)摘抄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并细细品味。
(2)课外搜集一些描写梅花的诗词,读一读。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
【教材分析】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梳理、总结作者表达情感或想法的方法。“词句段运用”首先通过读词语,让学生体会乡村和城市生活的不同;其次读语段,选择一幅图画依照语段写一写。“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理解感受毛泽东的一首词《卜算子.咏梅》。
【学情分析】
本单元课文感情丰富,学生能够通过学习领悟作者表达感情的方式,并能在交流中进行总结。同时能边读诗词边想象画面,为体会乡村和城市生活的不同打下基础。学生还具备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能够结合图片,进行简单的仿写。同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多发现,多积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
1.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并摘抄下来。
2.积累与城市或乡村生活有关的词句,能选用词语说句子;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仿照例句写句子。
3.朗读、背诵并积累《卜算子·咏梅》。
【教学重点】
回顾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方法,与同学交流语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背诵、积累丰富的语言,感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运用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与同学交流从课文词句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或想法。
2.积累与城市或乡村生活有关的词句,能选用词语说句子。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交流方法
1.师导入:
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哪些课文?(相机出示《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这些课文都是写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的。哪些语句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呢?今天我们将在“语文园地”中揭开其中的奥秘!大家准备好了吗?(板书:语文园地)
2.交流平台。
(1)师过渡:首先我们来学习“交流平台”这一栏目的内容。
回顾本单元课文,有哪些关键语句让你体会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呢?
预设1: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这一句让我体会到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
预设2: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这一句让我感受到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
让我们一起看看,在这个栏目里,几位同学要告诉我们什么秘诀吧!
(2)师:自由朗读三位同学的话,你发现了什么?
(3)生交流后师小结。
课件出示:
?课文中的一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文的中心句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想法。
?课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
3.师指名结合课文语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清平乐·村居》写道:“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从这句诗中的“最喜、亡赖、卧剥”中,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乡下朴素生活的喜爱之情。
《乡下人家》中写道:“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者对乡村生活热爱与赞美的集中体现。
《天窗》中写道:“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从反复出现“唯一的慰藉”,我体会到了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4.师:你还能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小组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谈感受的方法,增强对“从重点语句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语文素养的理解,加深印象,并运用到阅读中。)
怎样才能抓住关键句呢?
一般文章中的过渡句和最后一句往往会表达作者的感情或想法,尤其是最后一句阅读时要重点体会。
如何结合关键语句来体会课文情感呢?一般步骤是先阅读全文,通过一些关键句大体把握每段内容;再把每段内容联系起来,想一想课文主要表达什么;然后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看看结尾、过渡段等是否有相关语句表达了文章的思想感情。
5.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的片段,找出关键语句,说说表达的感情。
春天,大地从冬寒里苏醒复活过来,被人们砍割过陈旧了的草木,又茁壮地抽出了嫩芽。遍野是望不到边的绿海,衬托着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种种野生花卉,一阵潮润的微风吹来那浓郁的花粉青草的气息,直向人心里钻。无论谁,都会把嘴张大,深深地向里呼吸,像痛饮甘露似的感到清爽陶醉。
6.小结
课文中有一些重点词句,能够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或想法,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些表达作者情感或想法的词句,认真品读、体会,这样就能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二、认读词语,体会不同
师过渡:语文园地还藏着什么奥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词句段运用”吧!
1.指名认读,发现规律。(出示课件)
(1)生自由读词语。
(2)师指名读词语,重点指导认读“璀、璨、煌、沃、谧、炊、袅、犬”。
(3)发现词语规律。
①师引导生找一找:这两组词语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示例:第一行词语是描写城市生活的,第二行词语是描写乡村生活的。
②师引导:你知道这些词语的含义吗?(课件出示词语意思)
③师: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示例1:从“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灯火辉煌”中,我感受到城市生活的繁华、热闹。
(课件出示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城市灯火辉煌的图片)
示例2:从“依山傍水、静谧、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中,我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
(课件出示乡村依山傍水、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的图片)
(4)生交流体会到的乡村生活或城市生活。示例:每当夜幕降临,整座城市一片繁华。高楼林立的大街上车水马龙,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到处闪烁着璀璨的灯光,红的,绿的,蓝的,黄的,聚成一片,就像一簇簇绽放着灿烂光华的鲜花。
(5)师再出示词语,指名认读,相机指导注意读出词语中蕴含的感情,读出对它们的理解。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城市或乡村的词语?
城市生活:
霓虹闪烁 灯红酒绿 门庭若市 万人空巷 水泄不通
人声鼎沸 川流不息  灯红酒绿  高楼大厦  人山人海
乡村生活:
万紫千红 花香鸟语 春色满园 雨后春笋 鸟语花香
繁花似锦 湖光山色 绿树成荫  瓜果飘香 山清水秀 
3.小结
大家读得真好。这节课,我们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学习了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同时也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刚刚学的词语中。大家读出来的词语也有了感情、有了温度,这就是汉字的魅力。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这一板块的教学,我先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找一找有什么规律,猜一猜它们有什么含义,想一想描绘了怎样的画面。适时运用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手段,呈现了词语给我们带来的画面感,并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画面,力求识用结合。)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仿照例句写句子。
2.积累词《卜算子·咏梅》。
【教学过程】
一、仿写句子,描绘画面
1.师导入:上节课大家发现了词语的秘密,那么句子中又藏着什么奥秘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寻“词句段运用”的奥秘。
2.师指名读题目。
3.生自由练读课本中的例句。(出示课件)
(1)师指名回答:你体会到了什么?
示例1: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自然景观的赞叹。
示例2:排比、比喻的手法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2)全班齐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4.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中的3幅插图。
(1)仔细观察图中画了些什么,同桌讨论后全班交流。
(2)选择其中的一幅图,四人一组讨论、练习,仿照上面的句子说一说。
(3)仿写练习。
师引导: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请大家将这些句子写下来吧,看谁写的句子最精彩。
(4)师指名交流。
示例: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高耸的雪峰、奔驰的骏马、静立不动的羊群,它们和碧绿的草地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草原风光图。
5.师小结:同学们,透过文字我们能看到画面,我们也能运用文字把精彩的画面描绘出来,语言文字真奇妙!
(设计意图:仿写是写作的起始阶段,尤其是四年级学生,需要学会仿写进而有所感悟,逐渐有自己的收获。为了让学生了解怎样仿写,我先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熟读句子,发现句子的特点,再将说和写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同时也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二、诵读诗句,积累经典
1.师过渡:又到了“日积月累”栏目,在这里我们读过不少名言警句,诵过无数诗词佳作,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赶快去看看,这次“日积月累”呈现给我们的是什么呢?(出示课件)
2.播放《卜算子·咏梅》朗读音频。
3.生自由练读;师指名读,相机正音。
4.简介创作背景。
《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于1961年创作的一首词。当时中国面临着来自国际和国内的重重困难。面对困难和压力,毛泽东主席为了鼓励大家蔑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就借用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的原题和原调做了这首词,但整首词体现出的意境却截然不同,即为:“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5.师:再读整首词,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6.全班交流。
示例1:这是一首词,“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
示例2:我读懂了“犹”是“还,依然,仍然”的意思,“俏”是“俊俏,美好的样子”的意思,“烂漫”是“颜色鲜明而美丽、坦率自然”的意思。
7.师指名读,引导生读出自己的体会
理解了大意后,你来说说从这首词中体会到了什么吧!
“已是悬崖百丈冰”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当时中国困难重重的状况,“她在丛中笑” 运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不怕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首词上阙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下阕主要写梅花的精神风貌,不畏寒冷,对春天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的形象,鼓励人们要有坚强不屈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
8.引导生背诵。
9.拓展阅读。
卜算子·咏梅
【宋】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设计意图: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此板块的设计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培养语感,加深对语言的体验和领悟。)
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学习这个园地,我们学会了抓住关键句子体会作者的想法和情感。积累了一些描写城市和乡下的词语,并学会运用,积累了毛泽东的诗词《卜算子·咏梅》。“语文园地”指引着我们发现了许多学习语文的奥秘,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也提升了学习语文的能力。其实,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还有许多值得探寻的文化宝藏在等待着我们,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寻吧!
四、布置作业
1.摘抄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并细细品味。
2.课外搜集一些描写梅花的诗词,读一读。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一、抓住关键词句理解作者情感
二、城市生活 农村生活
三、田园风景画 海边风景图
四、《卜算子·咏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