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演唱)彩色的中国(教案) 音乐四年级下册(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课 (演唱)彩色的中国(教案) 音乐四年级下册(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2-24 13:5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
第一课《彩色的中国》
教学设计
章节名称 第一课《彩色的中国》 计划学时 1
学习内容分析 《彩色的中国》是一首知识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儿童歌曲,它以通俗明 了、颇具诗意流畅的旋律,表现了少年儿童观看中国地图时欣喜和激动的 心情,表达了他们对台湾小朋友的思念之情和盼望两岸统一的愿望。 全曲为四二拍子,大调式,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旋律进行平稳,运 用了较多的休止符。第二段从弱拍起,达到全曲最高音,把感情推到了高 潮。
学习者分析 四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 物有很强的兴趣,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歌唱 方式来演唱,做到声情并茂,但对于音乐的信息量还不够,加上原来的音 乐课不是正规系统的训练,学生对基本的音高、节奏、拍、调都知之甚少, 如果按教材的课程安排上,学生接受起来就会感到困难。在分析歌曲与歌 曲的表现设计的能力还略显不足。学习乐理知识有时让学生感到枯燥,甚 至个别学生会感到厌烦,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学习较慢的情况。再加 上农村的学生学生接触音乐的机会相对较少,音乐基础知道较薄弱,在节 奏、模唱等方面较为欠缺,容易跑调,希望通过自己的教学能有所改善。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 爱好为动力;音乐的情感体验,应以多样化的文化语境出发;双基的学习 业要与不同的文化认知有机结合;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让学生 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感受音乐魅力,提高感知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新课 标中注重弘扬民族文化,让学生感知民族音乐魅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 了解认识相关音乐知识,特别是四年级学生要进一步认识二拍子、三拍子、 四拍子。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各个级别的目标是指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 态度、价值观五个方面应达到的综合行为表现。 《彩色的中国》本节课的设计以课标为基准,注重学生表现能力的培养, 并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在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 知识目标的同时:休止符、反复记号。培养学生有感情演唱歌曲,对歌曲进 行再创编的能力。着重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 力,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默契,形成团结互助,共 同进步,共同提高的课堂氛围。从中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感。
知识与能力: 指导学生用深情的情绪演唱《彩色的中国》 能用肢体或表情表现歌曲 掌握带有休止符的节奏型 4 .在演唱、律动、表演等艺术实践活动中,感受爱国情感
过程与方法: 1 ,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注重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2.了解宝岛——台湾,增强热爱祖国情怀。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 施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深情的情绪演唱《彩色的中国》。 解决措施: 1.借助多媒体展示祖国大好河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教师引导和视频,使学生感受祖国五彩斑斓。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 施 教学难点:1、曲中休止符、反复记号时值得掌握。 2、曲中5 56处换气和节奏的准确。 解决措施: 1、对休止符、反复记号符进行重点练习,通过学生互相纠错,老师纠 错指导,巩固时值。 2、针对歌曲结束进行重点教学,认识和巩固此处节奏和换气记号的掌握。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中国地图导入的韵律展开热身 活动,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欣赏风景方式进入主题,激发学 生的兴趣。初步聆听歌曲,并让学生采遐想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 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词语:碧绿的、金黄的、长长的等词语,引导学生学理 解歌词内容。学习歌词节奏,巩固节奏型并进行歌曲教唱。通过歌词让学生 快速了解本首歌曲的寓意,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台湾自古就是祖国不 可分割的一部分,激发爱国情感。学生加入感情完整演唱歌曲,并为歌曲 加入韵律动作,通过边唱边动让学生体验音乐的美感,能按老师的手势, 整齐的歌唱。很快的学会本首歌曲。结束后,进行感情升华,让学生懂得, 保护自然环境,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最后,同学们在《爱我中华》的 音乐中配合韵律动作有秩序的走出教室。
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 教学内容 所用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多媒体课件导入 中国地图 祖国各地风景 5分 钟 讲解地图 回答老师问题 营造课堂气氛, 引入课堂学习
2 学唱歌曲,深入教 学 模唱歌曲,填词演 唱;生自己为歌曲 伴奏 15分 钟 创设真实情景, 导入本课所学知 识;呈现学习目 标;讲解歌曲重 难点,教授切分 初听《彩色的中 国》;用“la”模 唱歌曲;学习 歌曲典型节奏; 学唱歌曲并有 通过学生自己 听歌曲激发学 生兴趣与好奇 心;通过有趣 的节奏教学,
音、附点音符节奏 引导感受祖国地 大物博。 感情的演唱歌 曲; 巩固音乐知识; 呈现任务使学 生在学习本节 课内容之前做 到心中有数。
3 拓展感受,能力提 升 学生进行歌词再创 编并进行小组表演 10分 钟 展示自编歌词, 引导学生进行创 编 小组合作创编 歌词并进行不 同形式的创编 表演 培养了学生的 创新能力和合 作能力。
4 反思总结,知识升 华 5分 钟 激发学生爱国情 感,引导学生学 会保护动物和环 境 拓展感受情感 知识 通过感情升华, 引导学生知道, 祖国领土神圣 不可侵犯。
5 总结点评,韵律结 束 3分 钟 评岀优胜小组, 进行激励点评; 引导学生有秩序 出教室 在《爱我中华》 歌声中,韵律 退出教室 提高了学生的 组织能力;提 高了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成功之处: 1、 我采用“听唱教学法”,即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听力,在反复视听的过程 中来完成教学任务,效果不错。 2、 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 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植物的特点来辨别 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 设计了大量的拓展活动,如讲故事、分角色表演,交流自己的创编成果等。学生参 与面较广,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4、 整节课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安排了多样的学生活动,其中有个人、两小组 的,有教师指导性的,也有需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的。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会 与他人交流,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 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5、 利用多媒体、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学习歌曲,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6、 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
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二、存在的不足
1、 本节课我采用了活动式的教学方法,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有时对学生放得过“松”, 这样虽然体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但教师的参与指导显得不足。
2、 整堂课环节设计不够有序,每个环节的穿插不够紧凑,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 在某些环节,教师的教授环节偏少,使学生没有完全掌握所学内容。
4、 创设情景反面显得不足,没有充分做到让学生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应该利用多媒体和谈话的方式使学生融入情境,更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